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容汤加减治疗小儿目连劄119例
1
作者 贾小强 贾利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7,共1页
小儿目连制系眨眼不止症,儿童多无自觉不适,西医治疗本病颇感棘手.笔者自1987年2月~2000年12月,用正容汤加减蜜制成丸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目连劄 眨眼 正容汤 丸剂 儿童
下载PDF
目连故事所见历史文化层累与多元文化交流
2
作者 屈玉丽 付佳琪 齐嘉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2-108,共7页
目连故事自魏晋至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其文本形式与文本内容在历史文化的层累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该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目连故事的贯通与对比,梳理不同历史背景下目连故事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儒释道文... 目连故事自魏晋至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其文本形式与文本内容在历史文化的层累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该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目连故事的贯通与对比,梳理不同历史背景下目连故事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儒释道文化内容与多元文化的消长情况,在历史层累与多元文化视野下探究目连故事千年来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故事 历史层累 文化交流
下载PDF
非遗传播趋势与背景下祁门目连戏视觉元素提取和衍生设计研究
3
作者 沈洁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192-194,共3页
本文基于非遗传播视角,多维分析祁门目连戏视觉元素,研究非遗传播视觉衍生设计原则,改善祁门目连戏元素应用方式,创新非遗传播衍生设计路径。我国设计人员应坚持衍生设计原则,积极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巧妙应用服饰文化要素,增强艺术设计... 本文基于非遗传播视角,多维分析祁门目连戏视觉元素,研究非遗传播视觉衍生设计原则,改善祁门目连戏元素应用方式,创新非遗传播衍生设计路径。我国设计人员应坚持衍生设计原则,积极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巧妙应用服饰文化要素,增强艺术设计非遗文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播 祁门目连 视觉元素提取 衍生设计
下载PDF
托生为犬:《目连宝卷》中罪与罚的仪式意义
4
作者 孙晓苏 《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66-77,共12页
在不少明清时期和现当代流传的《目连宝卷》中,刘青提并没有脱罪证道,她离开饿鬼道后托生为犬,却偷食作恶,罪业难消。比如,在江苏常熟地区流传的《目连宝卷》中,刘青提获罪无法升入天堂,她变成了天狗灾星偷吃婴儿。人们举行“斋天狗”... 在不少明清时期和现当代流传的《目连宝卷》中,刘青提并没有脱罪证道,她离开饿鬼道后托生为犬,却偷食作恶,罪业难消。比如,在江苏常熟地区流传的《目连宝卷》中,刘青提获罪无法升入天堂,她变成了天狗灾星偷吃婴儿。人们举行“斋天狗”仪式驱赶天狗灾星,祈求安产。这与变文及其他文献中目连母亲刘青提最终脱罪证道、不复轮回之苦的结局迥异。本研究采用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基于常熟“斋天狗”仪式的田野调查,结合历史与中、日、英等文献综合考察民间宝卷对于刘青提形象的多重策略性重铸。着重探讨《目连宝卷》中刘青提托生为犬、永不脱罪的母题以及禳灾仪式意义。旨在回应海外汉学中有代表性的《目连宝卷》研究,并揭示多个变量造成文本目的的遮蔽性和仪式意义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救母 变文 宝卷 刘青提 天狗
下载PDF
新时代南陵目连戏的传承与发展
5
作者 樊卫东 《文教资料》 2024年第8期16-18,32,共4页
南陵目连戏是“百戏之祖”——目连戏中的重要一支。自明清以来,目连戏长期流行于安徽省南陵县及皖南地区。南陵目连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具有仪式感与文化兼容性两大主要特征。除艺术价值外,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历史价值。如今... 南陵目连戏是“百戏之祖”——目连戏中的重要一支。自明清以来,目连戏长期流行于安徽省南陵县及皖南地区。南陵目连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具有仪式感与文化兼容性两大主要特征。除艺术价值外,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历史价值。如今,南陵目连戏正如其他许多地方小剧种一样走向没落,因此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目连戏的传承应与时俱进,利用各种工具和平台,让南陵目连戏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陵目连 传承价值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京剧李派《目连救母》审美风格演进和表演特色
6
作者 侯宇 《剧影月报》 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连戏在京剧舞台上的演出,出现在剧种形成的初期。大约在清代咸丰年间《目连戏》开始在京剧舞台上出现,此后在慈禧太后的推动下,逐渐开始在京剧舞台上风靡,尤其是随着老旦行当发展和成熟,使其成为一出脍炙人口、长演不衰的传统老旦剧... 目连戏在京剧舞台上的演出,出现在剧种形成的初期。大约在清代咸丰年间《目连戏》开始在京剧舞台上出现,此后在慈禧太后的推动下,逐渐开始在京剧舞台上风靡,尤其是随着老旦行当发展和成熟,使其成为一出脍炙人口、长演不衰的传统老旦剧目。一、《目连救母》的京剧化与老旦行当的演进据学者考证,“清咸丰十一年,四喜班演员杨瑞祥与三庆班演员汪竹仙合作,在避暑山庄如意洲演出了《六殿》,这是史载最早的乱弹(皮黄)目连戏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救母》 三庆班 四喜班 咸丰十一年 目连 演出 避暑山庄 皮黄
下载PDF
田野考察下湖南溆浦县辰河高腔目连戏形态的多重解读
7
作者 李程程 《剧影月报》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溆浦辰河高腔目连戏是“武陵民族走廊”众多乐舞互动的典型代表,其艺术形态的形成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结果“。走廊”“流域”在线性流动中凝结出个案的独特形态的音符,形成了具有意义的符号语言,并在多元文化因子的交互碰撞中产生... 溆浦辰河高腔目连戏是“武陵民族走廊”众多乐舞互动的典型代表,其艺术形态的形成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结果“。走廊”“流域”在线性流动中凝结出个案的独特形态的音符,形成了具有意义的符号语言,并在多元文化因子的交互碰撞中产生整体的结构性意义。在沅水中游的溆水之滨有一座伴水而居的地方——溆浦,它东与隆回、新化接壤,南与洪江、洞口为邻;溆水西上连着辰溪,溆水东下游向隆回。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的溆浦,重峦叠嶂;位于沅江中游的溆浦,溪河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河高腔 目连 田野考察 武陵民族走廊 多元一体格局 文化因子 武陵山脉 符号语言
下载PDF
辰河高腔目连戏的音乐特点及其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蔡多奇 王文笑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2-144,共3页
目连戏被誉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而辰河目连戏古老的形态及其传承的相对稳定性,使它较多地保存了南方戏曲的初始特征,本文从音乐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对其声腔曲牌的特征与艺术特点做了总结概括,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 目连戏被誉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而辰河目连戏古老的形态及其传承的相对稳定性,使它较多地保存了南方戏曲的初始特征,本文从音乐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对其声腔曲牌的特征与艺术特点做了总结概括,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辰河高腔目连戏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 辰河高腔 音乐特点 继承 弘扬
下载PDF
目连本事及其流变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荫柏 毛小雨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6,共7页
目连是印度佛教高僧,他的故事传说很早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民俗、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目连戏出现甚早,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但遗憾的是对目连本事的研究只局限于有关救母故事诸经,未识全貌,致有(?)论。本文认为目连原型... 目连是印度佛教高僧,他的故事传说很早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民俗、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目连戏出现甚早,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但遗憾的是对目连本事的研究只局限于有关救母故事诸经,未识全貌,致有(?)论。本文认为目连原型与目连戏中的形象相距甚远。目连戏根据的《盂兰盆经》是一部伪经,是佛教为了在中国站住脚而与儒家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远古祭祖习俗的衍化,是佛道共同争夺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 目连救母 佛教
下载PDF
辰河高腔目连戏:湘西民俗生活的文化表象 被引量:6
10
作者 明跃玲 向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辰河高腔目连戏将宗教与世俗两种不同的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戏中所蕴含的巫傩文化、灵魂信仰以及民俗生活都是民众的世俗精神的展演,因为它的创造者、表演者、欣赏者都来自于民间,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宗教化的... 辰河高腔目连戏将宗教与世俗两种不同的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戏中所蕴含的巫傩文化、灵魂信仰以及民俗生活都是民众的世俗精神的展演,因为它的创造者、表演者、欣赏者都来自于民间,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宗教化的世俗生活。辰河高腔目连戏已演变为一种民族性、历时性的活态文化,是湘西辰沅流域民俗生活的文化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河流域目连 文化表象 湘西民俗生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分析——以徽州目连戏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永桂 赵士德 方兴林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对于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切实地延续其文化生命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价值与功能。把社区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对于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切实地延续其文化生命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价值与功能。把社区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是一条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社区文化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目连戏在开展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娱乐性、文化参与性、文化寓教性和文化认同性四个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区文化 徽州目连 徽州文化
下载PDF
榆林窟第19窟目连变相与《目连变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向东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1期90-96,共7页
榆林窟第19窟前室甬道北壁描绘了一铺目连变相,它虽然根据《目连变文》创作而成,但是从画面的表现形式以及所在壁面位置来看,它不适合直接配合变文讲唱。该铺目连变相的描绘,一方面与同一甬道南壁的六道轮回变相构成呼应关系,另一方面... 榆林窟第19窟前室甬道北壁描绘了一铺目连变相,它虽然根据《目连变文》创作而成,但是从画面的表现形式以及所在壁面位置来看,它不适合直接配合变文讲唱。该铺目连变相的描绘,一方面与同一甬道南壁的六道轮回变相构成呼应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目连变文》中目连守孝情节等的刻画,表现了目连救母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孝道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了体现了儒、佛思想合流的总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 变相 变文 孝道
下载PDF
目连戏与徽州俗文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长文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3期79-82,78,共5页
关键词 目连 徽州 目连救母 程朱理学 劝善 思想内容 剧本 新安理学 明代中叶 齐云山
下载PDF
论《目连变文》的生成与目连戏的流播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小荣 《贵州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65-71,共7页
关键词 目连变文》 目连 流转 杂剧 《盂兰盆经》
下载PDF
敦煌目连变文与戏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重申 陆淑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全面探讨了目连变文与戏曲形成之关系,勾稽了目连故事的演变轨迹,研究了目连变文的宗教性、民俗性及其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目连变文 目连 盂兰盆会 民俗 戏曲
下载PDF
目连救母故事渊源考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戴云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46,共6页
本文对目连救母故事的渊源和流变进行了考辨。文章分别从佛经中的目连、中国化的目连、早期戏剧中的目连、宝卷中的目连进行梳理和分析,对目连戏的研究起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
关键词 目连救母故事 佛经 中国化
下载PDF
中日民间目连故事及目连文化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土有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5,共8页
公元三世纪中叶,随着印度《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目连救母故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目连文化。中国化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至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东传日本,从此便在日本广泛流传。中日两国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虽然... 公元三世纪中叶,随着印度《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目连救母故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目连文化。中国化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至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东传日本,从此便在日本广泛流传。中日两国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虽然在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民族习俗等不同,因此两国的目连文化存在着内容涵盖、艺术品类、历史走向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民间 目连故事 目连文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宋前目连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阐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目连故事是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题材,目连形象传入中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原始佛教经典中,目连故事侧重表现目连的神足特点。以《佛说盂兰盆经》出现为标志,目连故事开始表现中国传统孝道意识,这一意识在唐代的目连变文中表现得... 目连故事是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题材,目连形象传入中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原始佛教经典中,目连故事侧重表现目连的神足特点。以《佛说盂兰盆经》出现为标志,目连故事开始表现中国传统孝道意识,这一意识在唐代的目连变文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目连故事的这一流变态势,反映出中国特定背景下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调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故事 流变 孝道 文化阐释
下载PDF
从目连戏看鲁迅和他的文本世界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辉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1-37,58,共8页
郑振铎曾言:“有一个重要的原动力,催促我们的文学向前发展不止的,那便是民间文学的发展。”①对于鲁迅的文学创作与思想而言,源远流长的民间文艺的影响及其作用是怎样评价也不过分的。早在一九一三年鲁迅就主张设立专门机构“国民... 郑振铎曾言:“有一个重要的原动力,催促我们的文学向前发展不止的,那便是民间文学的发展。”①对于鲁迅的文学创作与思想而言,源远流长的民间文艺的影响及其作用是怎样评价也不过分的。早在一九一三年鲁迅就主张设立专门机构“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 鲁迅 《故事新编》 周作人 “油滑” 目连救母 鲁迅研究 民间戏曲 鲁迅文本 历史小说
下载PDF
徽州目连戏音乐的文化视野 被引量:4
20
作者 盛霞 施文楠 陈昌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2-64,共3页
徽州目连戏音乐源于佛经故事,具有悲情文化涵义和民俗文化特点,其唱腔具有"阴柔化"文化特征。
关键词 徽州目连 阴柔化 宗教音乐 民俗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