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而不见——1例皮质盲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
皮质盲(corticalblindness)是由于双侧外侧膝状体之后的视觉皮质中枢功能异常导致的视功能障碍。其临床特征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但眼部检查包括视神经、视网膜均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且眼球各向运动正常。造成皮质盲常见病因包括... 皮质盲(corticalblindness)是由于双侧外侧膝状体之后的视觉皮质中枢功能异常导致的视功能障碍。其临床特征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但眼部检查包括视神经、视网膜均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且眼球各向运动正常。造成皮质盲常见病因包括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炎、脑肿瘤、先天发育异常及外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征 皮质中枢 盲患者 缺血缺氧性脑病 先天发育异常 视功能障碍 外侧膝状体 功能异常
下载PDF
偏盲患者在听-视觉刺激后视觉搜索能力的改善
2
作者 Bolognini N. Rasi F. +3 位作者 Coccia M. Làdavas E. 周永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6期56-56,共1页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visual field defects is 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oculomotor strategies to compensate for visual field l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 a new rehabil...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visual field defects is 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oculomotor strategies to compensate for visual field l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 a new rehabilita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udio-visual stimulation of the visual field. Sinc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audio-visual interaction in multisensory neurons can improve temporally visual percep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anopi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verify whether a systematic audio-visual stimulation might induce a long-lasting amelioration of visual field disorders. Eight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sual field defects were train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visual targets. During the training, the visual stimulus could be presented alone, i.e. unimodal condition, or together with an acoustic stimulus, i.e. crossmodal conditions. In the crossmodal conditions, the spatial disparity between the visual and the acoustic stimuli were systematically varied (0, 16 and 32°of disparity). Furthermore, the temporal interval between the acoustic stimulus and the visual target in the crossmodal conditions was gradually reduced from 500 to 0 ms. Patients underwent the treatment for 4 h daily, over a period of nearly 2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a progressive improvement of visual detections during the training and an improvement of visual oculomotor exploration that allowed patients to efficiently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vision. More interesting, there was a transfer of treatment gains to functional measures assessing visual field exploration and to daily-life activities, which was found stable at the 1 month follow-up control session. These findings are very promising with respect to the possibility of taking advantage of human multisensory capabilities to recover from unimodal sensory impair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搜索 视觉刺激 感知能力 盲患者 视野缺损 听觉刺激 日常活动能力 眼球运动 康复方法 训练过程
下载PDF
偏盲患者在视听刺激后视觉搜索的改善情况
3
作者 Bolognini N. Rasi F. +2 位作者 Coccia M. Làdavas E. 张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6年第4期1-2,共2页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visual field defects is 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oculomotor strategies to compensate for visual field l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 a new rehabil...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visual field defects is 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oculomotor strategies to compensate for visual field l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 a new rehabilita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udio-visual stimulation of the visual field. Sinc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audio-visual interaction in multisensory neurons can improve temporally visual percep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anopi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verify whether a systematic audio-visual stimulation might induce a long-lasting amelioration of visual field disorders. Eight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sual field defects were train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visual targets. During the training, the visual stimulus could be presented alone, i.e. unimodal condition, or together with an acoustic stimulus, i.e. crossmodal conditions. In the crossmodal conditions, the spatial disparity between the visual and the acoustic stimuli were systematically varied (0, 16 and 32°of disparity). Furthermore, the temporal interval between the acoustic stimulus and the visual target in the crossmodal conditions was gradually reduced from 500 to 0 ms. Patients underwent the treatment for 4 h daily, over a period of nearly 2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a progressive improvement of visual detections during the training and an improvement of visual oculomotor exploration that allowed patients to efficiently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vision. More interesting, there was a transfer of treatment gains to functional measures assessing visual field exploration and to daily-life activities, which was found stable at the I month follow-up control session. These findings are very promising with respect to the possibility of taking advantage of human multisensory capabilities to recover from unimodal sensory impair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搜索 盲患者 改善情况 视野缺损 信号调制 训练过程 感觉神经元 视觉功能 听觉信号 听觉刺激
下载PDF
1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蓝海 邓秋容 +3 位作者 朱丽铃 谢冠玲 陈飞苑 钟洪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年第11期47-48,共2页
皮质盲是血管造影后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血管造影并发症的0.3%-1.0%,目前认为皮质盲的产生与造影剂刺激血管有关。造影剂可导致大脑后动脉的痉挛,从而损伤从外侧膝状体到枕叶视中枢通路,导致双侧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视... 皮质盲是血管造影后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血管造影并发症的0.3%-1.0%,目前认为皮质盲的产生与造影剂刺激血管有关。造影剂可导致大脑后动脉的痉挛,从而损伤从外侧膝状体到枕叶视中枢通路,导致双侧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视辐射及枕叶皮质病变,可出现双眼视力丧失,即皮质盲。皮质盲的诊断标准:(1)视觉部分或完全丧失;(2)视网膜结构正常;(3)眼外肌运动正常;(4)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皮质盲的主要治疗原则:改善供氧、扩张脑血管、减轻脑水肿及营养脑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脑血管 皮质 造影术后 盲患者 外侧膝状体 护理 血管造影 大脑后动脉
原文传递
助视器在盲与低视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方淑兰 宗玲 尤伟 《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通过调查随访 ,了解盲与低视力患者康复情况。方法 :对已配戴助视器的 10 3例 135只眼的致盲原因、矫治前后的远近视力、配戴时间、对助视器的使用及康复效果等进行调查随访。结果 :135只眼致盲原因占首位的是各类视网膜脉络膜病... 目的 :通过调查随访 ,了解盲与低视力患者康复情况。方法 :对已配戴助视器的 10 3例 135只眼的致盲原因、矫治前后的远近视力、配戴时间、对助视器的使用及康复效果等进行调查随访。结果 :135只眼致盲原因占首位的是各类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其次为各类白内障 (包括术后 )。使用助视器后 ,远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在盲与低视力患者的康复中 ,助视器的应用仍是较为可靠、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患者 低视力 康复 助视器 视力矫正
下载PDF
利用棱镜改善偏盲患者视觉功能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尤宇辰 吕会斌 李学民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13-313,共1页
患者,男,53岁,4个月前因头晕经MRI诊断为右颞叶脑梗塞,后自觉视物不适,检查视野发现双眼左半侧偏盲,经治疗自觉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对生活影响较大.光线强烈时视野缺损更加明显,但光线暗时上述症状减轻,正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 患者,男,53岁,4个月前因头晕经MRI诊断为右颞叶脑梗塞,后自觉视物不适,检查视野发现双眼左半侧偏盲,经治疗自觉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对生活影响较大.光线强烈时视野缺损更加明显,但光线暗时上述症状减轻,正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查体:双眼视力1.O,近视力Jrl.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位、眼动正常,无复视,相对性传人性瞳孔阻滞可疑。小瞳下眼底检查:双眼视盘边色正常,动脉略细,余未见明显异常。视野检查:双眼左侧1/2同向性偏盲。运动视觉、对比敏感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患者 视觉功能 同向性偏 棱镜 自觉症状 双眼视力 眼底检查 MRI诊断
原文传递
患者盲法在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中重要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婷 方鹏骞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6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通过对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探讨患者盲法对结果偏倚的重要性,以期对完善我国临床试验中方法学方面的质量管理有所裨益。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和the Cochrane Databases of Systematic Reviews这三大数据库,并筛选出... 目的通过对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探讨患者盲法对结果偏倚的重要性,以期对完善我国临床试验中方法学方面的质量管理有所裨益。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和the Cochrane Databases of Systematic Reviews这三大数据库,并筛选出有关慢性疼痛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对于每个meta分析,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下列干预的均差:1对患者采用盲法及不进行盲法;2分配隐匿和不进行分配隐匿。之后再合并各个meta分析的标准均差。结果最终有17篇meta分析纳入研究,包括了93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57个汇报了不充分盲法,36个为充分盲法。合并的标准均差为0.09(95%CI:-0.00~0.19),说明对患者进行盲法的试验结果不佳。结论慢性疼痛临床试验结果会受到对患者是否采用了盲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患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立体盲:一种被忽视的眼病
8
作者 刘宏伟 《保健医苑》 2011年第12期16-17,共2页
说起立体画、立体电影和立体电视,大家可能比较清楚:说起“立体盲”,大家可能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患立体盲的人看任何物体都是平面的,无法精密确定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和深浅,他们可能将大海看成蓝天。其实立体盲患者大有人... 说起立体画、立体电影和立体电视,大家可能比较清楚:说起“立体盲”,大家可能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患立体盲的人看任何物体都是平面的,无法精密确定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和深浅,他们可能将大海看成蓝天。其实立体盲患者大有人在,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 眼病 盲患者 物体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67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红 马青华 +1 位作者 安增军 赵守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手术治疗 白内障患者 临床观察 盲患者
下载PDF
青光眼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惠成 张红旭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12期1324-1326,共3页
青光眼是全球排第二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提示,到2020年,全球约有8000万青光眼患者,中国有2200万青光眼患者。广东斗门、新会;北京顺义等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非选择人群的原发性青光眼致盲率约为10%,由此计算... 青光眼是全球排第二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提示,到2020年,全球约有8000万青光眼患者,中国有2200万青光眼患者。广东斗门、新会;北京顺义等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非选择人群的原发性青光眼致盲率约为10%,由此计算,到2020年我国将有220万青光眼致盲患者,因此我国青光眼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患者 诊治 世界卫生组织 原发性青光眼 性眼病 调查资料 盲患者
下载PDF
儿童角膜移植病因分析
11
作者 李晓华 魏秋彩 聂小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7-838,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儿童 病因 视功能损害 发展中国家 角膜病变 病理诊断 盲患者
下载PDF
让白内障病人重见光明
12
作者 姚克 《健康人生》 2008年第6期8-9,共2页
在全车5000万白内障致盲患者中,约500万已完全失明,急需手术复明。浙江省26万盲人中有13万是白内障致盲者,并且每年以1万人的发病速度递增,情况非常严峻。
关键词 白内障病人 手术复明 盲患者 浙江省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姜锋 袁秋梅 +1 位作者 张劲松 刁文丽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09年第11期44-44,共1页
白内障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可治疗的致旨性眼病,它的治疗备受重视,并且方法日益先进。对基层医院来说,经济而有效的手术冶疗很容易让农村患者所接受。据初步统计,我国有500万白内障患者中,每年有40万人致盲。我县人口约74万,按此推... 白内障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可治疗的致旨性眼病,它的治疗备受重视,并且方法日益先进。对基层医院来说,经济而有效的手术冶疗很容易让农村患者所接受。据初步统计,我国有500万白内障患者中,每年有40万人致盲。我县人口约74万,按此推算,约有2600人患白内障,有约200多名白内障致盲患者。随人口老龄化,白内障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我县防盲冶盲工作十分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临床观察 人口老龄化 白内障患者 基层医院 农村患者 盲患者
下载PDF
角膜移植7问
14
作者 徐建江 《家庭用药》 2012年第7期15-15,共1页
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病致盲患者重见光明的唯一方法。目前,随着角膜移植手术技术、设备等的不断进步,角膜移植已经为大批的角膜盲患者重新带来了光明。
关键词 角膜移植手术 手术技术 盲患者 角膜病
原文传递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云海 胡竹林 刘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28例(128眼)角膜混浊病人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于术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观察角膜的透明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月128眼中82眼透明(64.1%),术后6月90眼中6...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28例(128眼)角膜混浊病人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于术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观察角膜的透明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月128眼中82眼透明(64.1%),术后6月90眼中69眼透明(76.7%),术后12月84眼中53眼透明(63.1%),术后24月43眼中27眼透明(62.8%)。以此同时,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1月角膜透明82眼中有67眼矫正视力大于0.1(82%),术后3月63眼中有59眼矫正视力大于0.1(94%)同,术后6月69眼中有66眼矫正视力大于0.1(96%)。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的重要手段,排斥反应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三联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排斥反应 三联手术 盲患者
原文传递
被误解的色彩
16
作者 张璘 《健康世界》 2011年第4期64-65,共2页
科学家道尔顿是一名色盲患者,那个关于“红袜子”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那么,色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会遗传吗?能预防吗?
关键词 色彩 盲患者 道尔顿 科学家
原文传递
生物工程角膜可解决角膜供体短缺
17
作者 史伟云 《健康世界》 2018年第12期10-11,共2页
在我国,角膜盲患者有400万名,并且每年新增10多万名患者。而针对这些角膜盲患者,往往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达到治愈目的。目前许多国家,特别是我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由于传统、人文及宗教信佃等种种原因,各地眼库的角膜供体资源极其短缺。
关键词 角膜移植手术 生物工程 供体 盲患者 亚洲国家
原文传递
恶心呕吐:元凶竟是青光限
18
作者 赵航 《健康伴侣》 2007年第11期6-7,共2页
有专家指出,青光眼已成为我国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患者一旦失明就不可能复明。资料显示,我国至少有青光眼患者500万人。其中双盲患者的比例为15.8%,单盲患者为16.9%,双眼低视力患者为22.8%,单眼低视力患者为7.9%。以... 有专家指出,青光眼已成为我国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患者一旦失明就不可能复明。资料显示,我国至少有青光眼患者500万人。其中双盲患者的比例为15.8%,单盲患者为16.9%,双眼低视力患者为22.8%,单眼低视力患者为7.9%。以此推算,我国青光眼患者中双眼失明的人数达79万人。在某电脑公司工作的李先生说,不久前他经常感到头疼、恶心、呕吐,到医院就诊后一直查不出原因,后来有大夫怀疑他患有青光眼,结果一查眼压竞真的高达45mmHg,远远高于正常值。李先生很想知道,青光眼为什么会引起恶心呕吐,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得了青光眼后应注意些什么。带着李先生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眼科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患者 恶心呕吐 双眼失明 眼科专家 眼病 记者采访 盲患者 低视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