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盲肠河段口门紊动掺混区水流运动的相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青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8-75,67,共9页
本文应用湍流模式,建立了盲肠口门紊动掺混区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在定常流动中,近似具有自相似性.利用相似理论,给出了流函数和流速的相似函数,对掺混区的水流运动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掺混区横向流速梯度及涡粘性系数的变化... 本文应用湍流模式,建立了盲肠口门紊动掺混区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在定常流动中,近似具有自相似性.利用相似理论,给出了流函数和流速的相似函数,对掺混区的水流运动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掺混区横向流速梯度及涡粘性系数的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河段 紊动 水流 运动 相似结构
下载PDF
盲肠河段的水位波动
2
作者 李义天 赵明登 +1 位作者 詹义正 明宗富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2-409,共8页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及摄动分析,对平面形状为矩形(简称小包方案)及平面形状为曲边梯形(简称大包方案)的两种盲肠河段的水位波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包方案还是大包方案,当口门处波源的波动周期与盲肠河段的固有周期相近...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及摄动分析,对平面形状为矩形(简称小包方案)及平面形状为曲边梯形(简称大包方案)的两种盲肠河段的水位波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包方案还是大包方案,当口门处波源的波动周期与盲肠河段的固有周期相近时,都会发生共振现象。某大型水利枢纽上引航道的两种不同布置方案数值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在不同口门水位波动幅度及周期条件下,小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幅度均较大包方案大,特别是盲肠河段内的水位波动发生共振时,大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幅度远较小包方案的小,说明大包方案对削减盲肠河段内的水位波动及改善船舶的航行及停泊条件是非常有效的。摄动分析结果表明,在盲肠河段的长度与水深相同的条件下,发生共振时,大包方案的共振周期较小包方案长。大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具有随离开口门的距离而减小的特性,而小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则不随离口门的距离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波动 共振波 盲肠河段 河流力学
下载PDF
盲肠回流的水流运动特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青泉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0-301,共12页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盲肠回流的形成原因和运动机理。描述了盲肠回流运动系统的物理模式。根据水槽模型试验结果,对回流的流速分布特性、水面形态、以及影响回流运动强度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近似求...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盲肠回流的形成原因和运动机理。描述了盲肠回流运动系统的物理模式。根据水槽模型试验结果,对回流的流速分布特性、水面形态、以及影响回流运动强度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近似求解了盲肠回流的平面流速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河段 回流 水流运动 河流水力学
下载PDF
利用水平附壁射流破异重流理论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政权 段文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1,40,共5页
通过边界层方程积分,导出了在盲肠河段设置水平附壁射流时,动量通量沿程变化规律;并在不计阻力情况下,求出了射流段的断面平均流速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破除异重流时孔口射流流速与水力泥沙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将设置水平附... 通过边界层方程积分,导出了在盲肠河段设置水平附壁射流时,动量通量沿程变化规律;并在不计阻力情况下,求出了射流段的断面平均流速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破除异重流时孔口射流流速与水力泥沙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将设置水平附壁射流与加客水破异重流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壁射流 异重流 盲肠河段 水库泥沙
下载PDF
茨河铺枢纽工程上引河段淤积成因及防治对策
5
作者 刘家彬 曹晓虹 《安徽水利科技》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文章介绍了茨淮新河茨河铺枢纽工程上引水河段淤积的情况,分析了淤积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枢纽工程 盲肠河段 挟沙能力 淤积 分流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