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卜树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5-0068,共4页
对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均分为前外侧入路组和直接前路组,前外侧入路组采用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路组采用直接全髋关节置... 对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均分为前外侧入路组和直接前路组,前外侧入路组采用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路组采用直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直接前路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关节功能恢复更快,疼痛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 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侧卧位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伴有偏瘫的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成才 柴大起 +1 位作者 丁超 张琪琪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观察侧卧位直接前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因脑血管意外而致偏瘫侧肢体发生股骨颈骨折... 目的观察侧卧位直接前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因脑血管意外而致偏瘫侧肢体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患者57例,按入院后不同治疗分为DAA组和后外侧入路组。DAA组29例采用侧卧位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57~70岁,平均68.3岁;道路交通伤9例,摔伤15例,高处坠落伤5例。后外侧入路组28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63~69岁,平均66.6岁;道路交通伤9例,摔伤14例,高处坠落伤5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伤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7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及术后1、3、6、16个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等,评定侧卧位DAA入路髋关节置换对偏瘫侧肢体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DAA组较后外侧入路组切口长度短[(9.32±2.23)cm vs.(11.1±2.43)cm]、手术时间长[(79.3±8.9)min vs.(72.2±8.7)min]、术中出血量少[(181.6±34.2)mL vs.(211.3±42.2)mL]、住院天数少[(7.3±1.3)d vs.(8.9±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7,P=0.018;Z=-2.576,P=0.010)。患者均门诊随访8~16个月,DAA组患者术后1、3个月随访髋关节评分显著优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但术后6、16个月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2例患者伤口渗液,其余伤口正常愈合;所有患者正常活动均无脱位,无深部组织及假体感染。后外侧入路组患者1例术后2个月假体感染,4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活动时脱位。末次随访两组患者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现象。结论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因脑血管意外致偏瘫侧肢体股骨颈骨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直接前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脑血管意外 偏瘫
下载PDF
基于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应用精准康复护理对直接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一琼 陈淑娟 +1 位作者 仇荣敏 田梅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141-2145,共5页
目的探究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精准康复护理对直接前路(DAA)微创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行DDA微创TH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顺序编号后以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骨科TH... 目的探究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精准康复护理对直接前路(DAA)微创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行DDA微创TH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顺序编号后以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骨科THA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准康复护理流程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精准康复护理可降低DAA微创THA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理论 精准康复护理 直接前路 微创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失败患者的翻修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利强 廖涛 +2 位作者 黄伟 赵光荣 张东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前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对金属对金属(metal on metal,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失败患者进行翻修的功能和影像学变化及与血清...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前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对金属对金属(metal on metal,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失败患者进行翻修的功能和影像学变化及与血清金属离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28侧)MOM-HRA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DAA-THA对MOM-HRA失败患者进行翻修,转换为陶瓷对陶瓷23侧,金属对聚乙烯4侧,大直径MOM股骨头1侧。结果 1例(1侧)失访;其余24例(27侧)随访1.5~9年,平均(5.6±2.4)年,没有需要重新翻修患者。末次随访Postel-Merle d'Aubigne功能评分12~19分,平均(15.6±1.8)分,术前5~13分,平均(8.8±2.1)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9侧髋关节功能为优,14侧为良,4侧为差。术中发生大转子骨折1侧,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的持续性感觉异常6侧。末次随访X线检查未发现无菌性松动,髋臼外展角为30°~45°,平均(38±10)°,所有髋关节股骨假体位置良好。23侧髋关节假体周围存在骨化,为1级或2级。末次随访血清铬浓度中位数6.2μg/L较术前34.5μg/L明显降低(P=0.002),血清钴浓度中位数4.5μg/L较术前34.6μg/L也明显降低(P<0.001)。血清铬水平<1μg/L 13例,1~2μg/L3例,>2μg/L 8例;血清钴水平<1μg/L18例,1~2μg/L 2例,>2μg/L 4例。所有患者都没有其他已知的铬或钴来源,也没有发生肾功能不全。结论应用DAA-THA对失败的MOM-HRA进行翻修,临床疗效满意,无特殊并发症,无需进一步手术。术后血清金属离子水平会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 直接前路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血清金属离子水平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临床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彦 赖悦芬 +1 位作者 董玮 熊文华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536-539,共4页
目的:比较DAA和PLA入路下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入路不同,分为DAA组和PLA组。观察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HS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指标。结... 目的:比较DAA和PLA入路下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入路不同,分为DAA组和PLA组。观察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HS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1)与PLA组相比,DAA组手术当天Hb(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P<0.001),术后第4天和第5天Hb下降(P<0.001),以及术后2周Hb下降(P=0.021)。在其他时间点,两组间ΔHb(某一时间点的血红蛋白与术前血红蛋白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DAA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PLA组;DAA组早期HS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PLA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直接前入路(DAA),早期功能恢复较快,远期效果与后外侧入路(PLA)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直接前路 后外侧入路 临床结果
下载PDF
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洪波 李政 +2 位作者 孙鹏霄 张建新 李玉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的比较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诊治的老年单侧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其中采用直接前路36例(直接前路组),后外侧入路37例(后外侧入路组)... 目的比较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诊治的老年单侧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其中采用直接前路36例(直接前路组),后外侧入路37例(后外侧入路组),分析其手术用时、切口长短及愈合时间、手术出血及伤口引流量、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3天、7天疼痛视觉评分(VAS),术前、术后1、3、6、9、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脱位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平均13.6个月。直接前路组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小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下地行走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前路组术后3天、7天疼痛视觉评分优于后外侧入路组;术后1月、3月、6月直接前路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9、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基本接近。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健康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前路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局部红肿,后外侧入路组1例患者出现假体脱位,1例出现切口周缘麻木,两组患者无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结论直接前路和后外侧入路均能有利于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早期临床疗效较好。直接前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假体脱位发生率低,术后早期疗效好等优势,但直接前路手术对术者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路 后外侧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直接前路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及并发症的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管在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路微创入路(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应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实施HHA... 目的:探讨直接前路微创入路(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应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实施HHA;观察组应用DAA实施HHA。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可持续坐位1 h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AA实施HHA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脱位率与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路微创入路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何轩 袁艾东 +1 位作者 钟志年 何正言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1期82-85,共4页
目的 比较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关节外科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3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186例采用直接前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 比较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关节外科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3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186例采用直接前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路组),202例采用前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前外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及伤口引流量、术后3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1、3、6、9、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脱位发生率。结果 连续随访患者时间12~19个月。直接前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前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术后3 d,直接前路组疼痛程度轻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直接前路组住院时间短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术后1、3、6个月,直接前路组Harris评分高于前外侧入路组,术后9、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前路组术后3 d出现伤口红肿2例,前外侧入路组出现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2例,两组术后无发生肺栓塞或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与前外侧入路比较,采用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快速康复、术后脱位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 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3版)
9
作者 许中华 陶伦 +65 位作者 刘载阳 李阳 李杰 张珺 张峡 王敏 李长青 陈光兴 杨柳 张大伟 曹晓瑞 张国强 李凭跃 包倪荣 李川 周胜虎 常正奇 吴波 钱文伟 王卫国 吕明 唐浩 李虎 何川 陈云苏 李慧武 胡宁 聂茂 谢峰 曹治东 康鹏德 斯焱 朱晨 许伟华 刘先哲 毛新展 谢杰 张晓岗 胥伯勇 杨佩 王伟 李晓峰 冯尔宥 张振 刘保一 马建兵 李辉 马元琛 孙立 张志峰 耿硕 黎观保 王禹基 李二虎 周宗科 黄伟 周一新 曹力 柴伟 熊雁 张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 全军骨科专委会青年关节学组 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1-973,共13页
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挑战,医院资源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结果和转归欠理想。髋关节置换术(HJA)是当前治疗老年FNF的主流方法,但传统的手术入路和技术方法仍然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如脱位、跛行、肢体不等... 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挑战,医院资源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结果和转归欠理想。髋关节置换术(HJA)是当前治疗老年FNF的主流方法,但传统的手术入路和技术方法仍然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如脱位、跛行、肢体不等长等。近年来,直接前路(DAA)‑HJA成为关节置换领域的新方法。DAA入路由于通过神经肌肉间隙完成手术,符合软组织保留和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可提升HJA治疗老年FNF的临床效果。但DAA‑HJA治疗老年FNF的标准技术与规范流程尚缺乏统一认识。因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关节学组、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老年股骨颈骨折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3版)》,主要针对DAA‑HJA在老年FNF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设计与假体选择、手术技术与操作流程、术后管理等方面提出13条推荐意见,旨在推广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诊疗理念,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直接前路
原文传递
直接前路微创手术在僵直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短期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符诗坚 张涛 +3 位作者 曹博然 王健凯 那馨宇 王文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79-1080,共2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路微创手术(DAMIS)在僵直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短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THA的僵直髋患者30例(52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AMIS治疗。记录手术... 目的探讨直接前路微创手术(DAMIS)在僵直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短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THA的僵直髋患者30例(52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AMIS治疗。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骨科HH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HOOS-P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0±4.4)个月。平均切口长度(9.6±1.6)cm,平均单侧髋关节出血量(256±97)ml,平均单侧髋关节手术时长(109±33)min,平均术后首次下地时间(10±8)h,平均住院时间(4±2)d。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均能满足日常活动,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总和>150°。本组患者术后HHS评分、WOMAC评分、HOOS-PS评分、VA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IS治疗僵直髋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后早期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路微创手术 僵直髋 快速康复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腹型肥胖对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
11
作者 汪翔 杨泽 +2 位作者 张洋 沈景 季卫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AO)患者在DAA支架辅助下行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行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4例病例,按腹围分为两组:非腹型肥胖组31例,腹型肥胖组33例。两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AO)患者在DAA支架辅助下行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行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4例病例,按腹围分为两组:非腹型肥胖组31例,腹型肥胖组33例。两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两组的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外展角,假体柄有无内外翻成角、假体周围有无感染、双下肢长度是否有差异、髋关节Harris评分、假体是否有松动。结果:非腹型肥胖组有1例假体周围感染及假体松动患者(3.23%),腹型肥胖组无假体周围感染及假体松动。两组均无假体柄内外翻成角,双下肢长度差异均不超过1.5cm。非腹型肥胖组的髋臼外展角的平均值为43.00°,腹型肥胖组的髋臼外展角的平均值为42.37°,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腹型肥胖组的髋臼前倾角的平均值为23.01°,腹型肥胖组的髋臼前倾角的平均值为21.01°,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腹型肥胖组的Harris评分的平均值为98.55,腹型肥胖组的Harris评分的平均值为96.97,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6%。结论:腹型肥胖患者和非腹型肥胖患者在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后临床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可应用于腹型肥胖患者,但对于腹型肥胖患者腹型肥胖程度的适用范围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路 股骨头坏死 腹型肥胖 适应证 临床结果
原文传递
直接前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晓锋 施水彬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直接前入路行初次THA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5例,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引流量)、...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直接前入路行初次THA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5例,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股骨柄位置、活动水平(UCLA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55~105 min,平均(71.3±15.4)min;失血量300~650 mL,平均(393.2±189.5)mL;切口长度8~13 cm,平均(11.2±2.4)cm;住院天数5~12 d,平均(7.6±1.3)d;臼杯外展角35°~55°,平均(46.3±5.9)°;臼杯前倾角5°~25°,平均(16.4±9.7)°;股骨柄中置率94.1%;平均活动水平(UCLA评分)由术前(3.8±2.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6.4±1.6)分(P〈0.001);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56.7±12.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6.5±8.2)分(P〈0.001);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均较轻微,无需二次手术处理。结论直接前入路行THA,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并发症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路 疗效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关系及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坤寅 李洪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0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骨科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47例(直接前路手术...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骨科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47例(直接前路手术)、常规组40例(常规后路手术);对比两种入路下患者的手术创伤程度、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根据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前路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总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路组的住院时间与常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将评价为优和良的患者设为优良组65例,将评价为可和差的患者设为一般组22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年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合并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年龄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手术合并症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患者年龄增大、合并骨质疏松、术后合并症是老年患者THA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直接前路手术具有手术创伤程度更小,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是年龄、骨质疏松疾病和术后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路 后路手术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凡 王振强 +3 位作者 张玉兴 莫安华 吴厚林 宗华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8期3668-3670,共3页
目的对比直接前入路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47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直接前入路(DAA)组,另一组为后外侧入路(PLA... 目的对比直接前入路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47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直接前入路(DAA)组,另一组为后外侧入路(PLA)组。DAA组为21例22髋,PLA组26例27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Harris评分。结果 DA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小于PLA组(P<0.05);DA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PLA组(P<0.05);DAA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PLA组(P<0.05);DA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PLA组(P<0.05);DAA组患者术后6周和3个月的Harris评分平均值高于PLA组(P<0.05);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关节脱位及关节感染。结论 DAA和PLA均为THA的良好手术入路,但与PLA相比,DAA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且患者的术后早期(3个月内)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直接前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两种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雷 朱炬 +2 位作者 王承群 刘庆宽 张元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神经阻滞在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将本院骨科经直接前入路全髋置换的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其中,34例采用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block,PNB),33例采... [目的]比较两种神经阻滞在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将本院骨科经直接前入路全髋置换的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其中,34例采用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block,PNB),33例采用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观察两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结果]PNB组的神经穿刺时间显著长于QLB组(P<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B组闭孔神经、股神经的阻滞区域评级显著优于QLB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但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泵(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次数显著增加(P<0.05)。术后6~18 h,PNB组的VAS评分和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小于QLB组(P<0.05),术后24 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PNB阻滞的镇痛效果优于QLB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路 囊周围神经阻滞 腰方肌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