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技术联合ACE抽吸导管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简能日 周轩 胡发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ADAPT)技术联合ACE抽吸导管(美国Penumbra公司)对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11月收治行ADAPT联合ACE抽吸导管进行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46例,记录... 目的探讨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ADAPT)技术联合ACE抽吸导管(美国Penumbra公司)对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11月收治行ADAPT联合ACE抽吸导管进行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46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以及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分级等资料,并对手术前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例(93.5%)患者实现闭塞血管再通成功,其中mTICI 3级30例,mTICI 2b级13例;19例(41.3%)患者实现一次再通,8例(17.4%)患者实现两次再通(mTICI≥2b);有16例(34.8%)患者抽吸后再辅以支架取栓实现再通。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5,P<0.001)。术后90 d随访,29例(63.0%)患者预后良好。结论ADAPT技术联合ACE导管在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中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操作安全简便,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技术
下载PDF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疗效对比研究
2
作者 程娅雯 韩香凝 +5 位作者 李嘉豪 商苏杭 程三平 张润宁 韩建峰 刘福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ion, ICAS-L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二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所致AIS患者,根据首选取栓装置将患者分为ADAPT组和SR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检验及检查结果、手术过程及临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117例患者,其中ADAPT组48例,SRT组6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SRT组首次取栓成功再通率(P=0.014)及首选取栓装置成功再通率(P<0.001)均高于ADAPT组,且医源性夹层(P<0.001)及血管痉挛(P=0.003)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ADAPT组更换取栓装置补救治疗比例显著高于SRT组(P<0.001);但在最终血管成功再通率、症状性及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良好预后率等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患者,首选SRT治疗相较于ADAPT治疗具有更高的即刻成功再通率,且血管损伤风险更小,但二者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选直接技术(ADAPT) 支架(SRT)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治疗心源性栓塞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露 李雪静 +4 位作者 翟其金 陈春 刘玉峰 王清 赵连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 探讨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技术(ADAPT)治疗心源性栓塞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采用ReactTM68导管系统血管内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 目的 探讨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技术(ADAPT)治疗心源性栓塞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采用ReactTM68导管系统血管内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的22例心源性栓塞型ABAO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90 d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比较两者间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19例患者成功再通血管(mTICI血流分级3级或2b级)。术后90 d预后良好8例,预后不良14例,预后良好率为36.4%,病死3例(13.6%)。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相比,基线NIHSS评分更低(Z=-2.911,P=0.004),发病至到院时间更短(Z=-2.458,P=0.014)、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更快(Z=-2.321,P=0.020);术后不良事件症状性颅内出血、血栓逃逸、对比剂滞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例大面积脑梗死均为预后不良患者(P=0.006);未发生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ADAPT治疗心源性栓塞型ABAO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获得安全有效的临床预后。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到院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可能是影响心源性栓塞型ABAO患者ADAPT治疗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 基底动脉闭塞 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技术 预后
下载PDF
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黄燕波 吴科 +1 位作者 程洪涯 苏林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3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 目的比较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采用导管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支架机械取栓,导管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机械 导管血技术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对比支架取栓与直接吸引一次性通过技术对急性脑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袁磊 刘洋 +5 位作者 王明 赵晓玲 鹿滨麒 黄鹂丽 陈建明 陶录岭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与直接吸引一次性通过技术(ADAPT)对急性脑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与直接吸引一次性通过技术(ADAPT)对急性脑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支架取栓技术,实验组采用ADAPT技术,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脑出血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再通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出血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PT技术能够提高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再通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动脉闭塞 血管内再通 直接一次性通过技术 支架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应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邱玉发 王驰 +5 位作者 舒张 吕楠 于瀛 杨鹏飞 翟万庆 王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22分,平均(14±4)分;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闭塞1例,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4例;醒后卒中4例,院内卒中1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入院至穿刺时间(DPT)、穿刺至再通时间(PRT),对比术前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的改变,评价血管再通情况[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3级为成功再通]、并发症发生比例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结果17例患者中,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5例,单纯动脉取栓12例;ODT为1.0~5.5 h,中位时间3.0(2.0,4.7)h;DNT为26~35 min,平均(30±4)min;DPT为79~276 min,平均(152±53)min;PRT为27~134 min,平均(57±33)min;支架取栓次数为1~3次,中位次数1(1,2)次。取栓后即刻行DSA检查,17例患者中,TICI 2a级2例,TICI 2b级5例,TICI 3级10例,血管再通占比为15/17,一次取栓成功占比为11/17。17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远端栓塞,经再次取栓后血管再通;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取栓后NIHSS评分2~20分,平均(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9,P<0.05)。术后90 d mRS评分≤2分者12例,预后良好占比为12/17。结论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 技术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抽吸作为首次取栓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小辉 苏峻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07-310,共4页
以抽吸作为首次取栓的技术(ADAPT技术)是一种不劣于支架取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再通治疗技术。ADAPT技术因其安全、快速、简单、有效的血管内再通治疗模式,逐渐被国际神经介入医师所接纳,但国内神经介入医师对ADAPT技术的认识水... 以抽吸作为首次取栓的技术(ADAPT技术)是一种不劣于支架取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再通治疗技术。ADAPT技术因其安全、快速、简单、有效的血管内再通治疗模式,逐渐被国际神经介入医师所接纳,但国内神经介入医师对ADAPT技术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本文通过回顾ADAPT技术的发展历程、器械选择、抽吸要点、模式等方面的进展发现,ADAPT技术的疗效可能与支撑导管、抽吸导管或中间导管的选择有关,也与抽吸导管头端形态及血栓接触角、抽吸时间与方式、血管闭塞病因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作为首次技术 装置
下载PDF
支架取栓技术与接触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文可 张鹏飞 +3 位作者 黄昌恒 姚自同 魏孟广 于耀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接触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技术治疗发病6 h内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以及Cochrane数据库,收集支架取栓术与接触抽吸术治疗大血管闭塞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iew ... 目的系统评价接触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技术治疗发病6 h内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以及Cochrane数据库,收集支架取栓术与接触抽吸术治疗大血管闭塞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共2 851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血管再灌注成功率(OR=1.17;95%CI:0.57~2.41;P=0.66)、术后24 h内脑出血发生率(OR=0.97;95%CI:0.68~1.39;P=0.89)、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OR=7.59;95%CI:1.94~29.72;P=0.82)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支架取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接触抽吸组(OR=7.59;95%CI:1.94~29.72;P=0.004)。结论对于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接触抽吸技术在血管再灌注成功率、术后脑出血风险、预后良好率方面与支架取栓技术相近,但接触抽吸相比较支架取栓的病死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 支架术接触 技术 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辉 郭松韬 +4 位作者 吴喜 额布日勒图 李智强 姜昊 许玉柱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9期64-66,70,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予以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入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42例,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予以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入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42例,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对血管再通情况、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TICIⅡb级6例,TICIⅢ级3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颈内动脉痉挛3例中,M1段痉挛2例,M2段痉挛1例。治疗前24 h NIHSS评分12~24分,平均(16.6±4.5)分,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4~18分,平均(8.6±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2,P=0.000)。结论对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目前采取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表现,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急性闭塞 Solitaire FR支架机械 5F Navien导管技术
下载PDF
“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华东 姚子峰 +3 位作者 丁小勇 丁海东 余辉 刘志阔 《安徽医学》 2015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而后采取"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配合导管溶栓及抗凝。结果... 目的探讨"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而后采取"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配合导管溶栓及抗凝。结果 28例患者"翻山鞘"全部跨越髂静脉分叉,进入患侧髂外静脉。本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翻山鞘” 大腔导管技术
下载PDF
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心源性卒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11
作者 张敏 黄文国 +1 位作者 颜冬润 冯艳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6期67-69,共3页
目的:对比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心源性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心源性卒中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抽吸组与取栓组,各28例。抽吸组给予直接抽吸治疗,取栓组... 目的:对比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心源性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心源性卒中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抽吸组与取栓组,各28例。抽吸组给予直接抽吸治疗,取栓组给予支架取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穿刺到再通时间、血管成功再通率及其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 d、术后7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时观察与记录患者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及动脉穿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抽吸组的穿刺到再通时间少于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和取栓组的血管成功再通率分别为96.43%(27/28)、92.86%(26/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患者颅内出血与血栓逃逸共2例,少于取栓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术后1、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90 d mRS评分≤2分发生率(7.14%)低于支架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和取栓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7%(1/28)、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和动脉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支架取栓,直接抽吸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心源性卒中能缩短再通时间,降低血栓逃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心源性卒中 支架 直接 并发症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效果决策
12
作者 章雄 徐鑫 +2 位作者 郭琪 徐文波 何碧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98-101,共4页
探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直接抽吸组、支架取栓组两组,各30例。统计分析两组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时间、神经功... 探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直接抽吸组、支架取栓组两组,各30例。统计分析两组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时间、神经功能、预后、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直接抽吸组和支架取栓组患者的TICI灌注分级0级、1级、2a级、2b级、3级比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Z0.427,P>0.05)。直接抽吸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支架取栓组(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直接抽吸组和支架取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20.00%(6/30)、23.33%(7/3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χ20.098,P>0.05)。直接抽吸组和支架取栓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67%(14/30)、43.33%(13/3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χ20.067,P>0.05)。结论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的临床效果相当,三个月良好预后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二者相当,但单纯导管抽吸取栓在血管再通时间效率方面、经济性价比方面更优于支架取栓,术前判断栓塞型的病例首选抽吸取栓;术前判估闭塞性病例首选支架取栓(包括球扩、支架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直接 支架 血管再通 神经功能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健焜 张子良 +2 位作者 刘宏发 张放 黄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4-99,共6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医疗费用的特点,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目前,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支...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医疗费用的特点,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目前,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支架机械取栓和血栓抽吸治疗。脑动脉内血栓抽吸是一种应用专门的抽吸导管置于血栓近端,然后通过负压抽吸取出血栓的技术。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血栓抽吸技术作为首次血管内治疗有不弱于支架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故本文对脑动脉内血栓抽吸技术的分类、临床疗效、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支架 直接
下载PDF
ADAPT技术与支架取栓术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简能日 周轩 +3 位作者 罗一纯 高荣慧 胡航佳 胡发云 《四川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评价直接一次性抽吸取栓(ADAPT)技术与支架取栓术对于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7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DAPT组和支架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 目的评价直接一次性抽吸取栓(ADAPT)技术与支架取栓术对于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7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DAPT组和支架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手术信息及临床预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手术方式是否为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和术前NIHSS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血管再通率、术后NIHSS评分、90dmRS、症状性出血率以及是否静脉溶栓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不同临床结局为因变量,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方式、血管再通率、年龄并不是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P>0.05),术前NIHSS评分(P=0.031)和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P=0.010)是临床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在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ADAPT技术与常规支架取栓术具有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技术 脑梗死 高龄患者
下载PDF
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再通中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李伟 王清波 +2 位作者 马飞飞 郭晖 庞春晓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再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40例患者。其中19例患者采用支架取栓(支架取栓组),21例患者采用血栓直接抽吸技术(血... 目的对比分析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再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40例患者。其中19例患者采用支架取栓(支架取栓组),21例患者采用血栓直接抽吸技术(血栓直接抽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患者脑动脉再通成功率、手术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血栓逃逸发生率、术后脑出血发生率、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比例及术后死亡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心源性因素、脑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及重大手术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架取栓组与血栓直接抽吸组患者脑动脉再通成功率[89.5%(17/19)vs 85.7%(18/21)]、手术时间[(96.8±16.2)min vs(93.0±13.5)min]、NIHSS评分差值(术前-术后)[(5.6±4.6)分vs(5.8±4.1)分]、血栓逃逸发生率[10.5%(2/19)vs 4.8%(1/21)]、术后脑出血发生率[15.8%(3/19)vs 4.8%(1/21)]、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比例[52.6%(10/19)vs 47.6%(10/21)]及术后死亡率[26.3%(5/19)vs 14.3%(3/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t=0.828,P=0.413;t=187.5,P=0.752;P=0.596;P=0.331;P=1.000;P=0.442)。结论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直接技术 脑动脉再通
原文传递
Solumbra技术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中的初步应用观察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付文 刘金朝 +5 位作者 康孝理 赵玉铁 杨思福 李红伟 史宏生 汪子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讨Solumbra技术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和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59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中间导管联... 目的探讨Solumbra技术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和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59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中间导管联合支架取栓患者31例(Solumbra组),接受常规导引导管联合支架取栓患者28例(常规支架取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临床结果,分析Solumbra技术优势。结果Solumbra组、常规支架取栓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动脉穿刺时间(OPT)、侧支循环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ICA)闭塞患者(12/31对2/28,χ^2=8.100,P=0.004)、伴心房颤动患者(15/31对6/28,χ^2=4.66,P=0.03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管最终成功再通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m TICI)治疗后血流评分标准2b/3级比例分别为93.5%、85.7%,一次取栓再通率达mTICI评分标准2b/3级比例分别为45.2%、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次数[2(1,2)对2(1.25,3),Z=-2.177,P=0.029]、二次栓塞率(23.8%对39.3%,χ^2=3.991,P=0.046)、穿刺至再灌注时间(PRT)[(81±31)min对(100±35)min,t=2.315,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4%、10.7%(P>0.05),90 d良好预后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别为48.4%、46.4%(P>0.05)。Solumbra组、常规支架取栓组ICA闭塞患者血管最终再通率分别为83.3%、0%(χ^2=5.833,P=0.016);90 d良好预后率分别为41.6%、0%(P>0.05),但Solumbra组占优。结论Solumbra技术是一种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方法,与传统支架取栓术相比取栓效率更高,推荐用于一些路径血管迂曲、血栓负荷量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mbra技术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机械 支架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ADAPT技术治疗大血管闭塞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垒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7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直接抽吸技术(ADAPT)在卒中绿色通道中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卒中绿色通道中心接受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ADAPT技术治疗的大血管闭塞病人14例...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直接抽吸技术(ADAPT)在卒中绿色通道中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卒中绿色通道中心接受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ADAPT技术治疗的大血管闭塞病人14例,记录病人一般信息,术前及出院时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病情,用脑梗死溶栓试验(TICI)评估血管再通情况,90 d随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4例病人采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ADAPT血管内治疗,取栓次数中位数为1(1,2)次,其中2例取栓2次和1例取栓4次病人术中出现出血,1例取栓4次病人90 d随访mRS评分为4分,1例取栓3次病人随访最后死于肺部感染并发症。TICI血管再通分级,2a级1例,2b级6例,3级7例。术前NIHSS评分为15.0(17.5,19.5)分,与出院时NIHSS评分为5.0(7.5,8.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4,P<0.01)。术中未发现远端栓塞、血管夹层、动脉痉挛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90 d随访中,11例愈后良好,mRS评分0~2分;2例愈后不良,mRS≥3分。结论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ADAPT技术在卒中绿色通道中治疗大血管闭塞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支架 直接技术 血管内治疗 次数
下载PDF
直接抽吸首次通过技术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亚鸽 肖国栋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直接抽吸首次通过技术(ADAPT)是采用抽吸导管直接抽吸取栓实现血管再通的取栓方式,ADAPT取栓快捷、安全、有效,是不劣于支架取栓的血管内治疗新策略,并被写入临床指南,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的一级推荐疗法。然而,国内... 直接抽吸首次通过技术(ADAPT)是采用抽吸导管直接抽吸取栓实现血管再通的取栓方式,ADAPT取栓快捷、安全、有效,是不劣于支架取栓的血管内治疗新策略,并被写入临床指南,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的一级推荐疗法。然而,国内部分神经介入医师对ADAPT的认识尚不充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仍以支架取栓为主。ADAPT操作简便,但影响因素众多,支持导管的选择、抽吸导管的口径、抽吸方式、闭塞血管的位置以及血栓性质、患者年龄、就诊时间等均可能影响抽吸取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直接 机械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桂林 杜世伟 +3 位作者 李静伟 孙力泳 张鸿祺 陈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开通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9月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模式治疗的63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在发病≤4....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开通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9月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模式治疗的63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在发病≤4.5 h,血管内治疗开始时间(股动脉穿刺)在发病≤6 h。根据取栓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41例)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闭塞部位及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 TICI)评价血管开通效果,分析静脉桥接下两种动脉内治疗方式的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入院时、术后72 h和90 d的NIHSS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单纯支架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37例(90.2%),后循环闭塞4例(9.8%);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20例(90.9%),后循环闭塞2例(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大血管均获得良好开通(m TICI分级:Ⅱb~Ⅲ级)。(2)单纯支架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6±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8±0.9)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症状性出血5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1.2%(21/41)。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3±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2±0.8)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症状性出血2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9.1%(13/22)。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均能快速使颅内闭塞大血管获得再通,并且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具有更好的再通率。但两种技术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 静脉溶 动脉内 支架 支架联合技术
下载PDF
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1
20
作者 雷波 陈利 +5 位作者 吴嘉川 万晓强 游国亮 吴虹刚 陈舒 郑念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238-24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n=46)和B组(n=40)和C组(n=42)。其中...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n=46)和B组(n=40)和C组(n=42)。其中A组均接受血栓抽吸手术治疗,B组均接受支架取栓术治疗,C组于支架取栓术中联合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比较不同组手术情况、血管再通前后血流评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近期临床预后结局。结果:A组手术总时长、血管再通时间短于B组、C组,平均取栓次数低于B组、C组,不同组血栓逃逸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血流评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90d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C组,A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同组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术后7d神经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预后恢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均可使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显著获益,支架取栓术中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同方案在血管再通效果、阻止血栓逃逸、改善预后生存、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相近,但血栓抽吸技术手术时间和血管再通耗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支架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