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结构化超疏水表面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
作者 赵欣 黄成超 +2 位作者 李梦 赵皓东 杨华荣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2-92,共11页
从超疏水理论出发,基于三种典型的基本润湿性模型揭示了材料表面粗糙度与固液接触面积对于制备超疏水表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直接激光写入(DLW)、直接激光干涉图案化(DLIP)以及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LIPSS)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从超疏水理论出发,基于三种典型的基本润湿性模型揭示了材料表面粗糙度与固液接触面积对于制备超疏水表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直接激光写入(DLW)、直接激光干涉图案化(DLIP)以及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LIPSS)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其中:DLW方法利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烧蚀,具备较高的自由度,能在各种材料表面构建任意三维结构,但其表面加工精度较差,难以建立多层次结构;DLIP方法利用多个相干激光形成的干涉图案对材料表面进行有选择的去除,能形成更精细的周期性三维微纳米分级结构;LIPSS方法可在材料表面获得大量空间周期在数百纳米的波纹结构,但加工时间较长。最后,从制备参数、表面结构形貌以及疏水性能等方面对不同的超疏水表面制造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超疏水 激光结构化 直接激光写入 直接激光干涉图案化 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