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黄涛
周永敏
马聪聪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进行修复。统计前牙美学修复成功率,并分析...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进行修复。统计前牙美学修复成功率,并分析失败原因。结果随访结果显示54例患者中有50例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为92.59%。4例修复失败,失败率为7.41%,其中树脂脱落2例,树脂变色1例,边缘不密合1例。结论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恢复前牙结构、功能和美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美学修复
复合树脂
直接粘接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振琦
彭适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5-238,共4页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是正畸界近20年来重大的进步之一。与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四种:酸蚀剂的浓度,酸蚀时间,粘接剂的类型以及托槽底面结构。酸蚀剂的浓度及酸蚀时间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论,临床一般采用37%的磷酸,酸饮时...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是正畸界近20年来重大的进步之一。与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四种:酸蚀剂的浓度,酸蚀时间,粘接剂的类型以及托槽底面结构。酸蚀剂的浓度及酸蚀时间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论,临床一般采用37%的磷酸,酸饮时间为60s或15s。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粘接剂有复合树酯,玻璃离子体等。含氟粘接剂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一个新课题,金属托槽底面需制成各种因位型以增强粘接强度,陶瓷托槽的粘接强度要大于金属托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口腔矫形学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程倩
马苑萍
王昊
《粘接》
CAS
2023年第7期22-25,共4页
针对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纳米陶瓷复合树脂材料直接粘接的前牙美学修复技术,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100%、96.7%、92.9%和92.5%;失败病例主要表...
针对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纳米陶瓷复合树脂材料直接粘接的前牙美学修复技术,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100%、96.7%、92.9%和92.5%;失败病例主要表现为充填体折裂、牙体折裂和继发龋,其次为边缘着色和牙龈炎症。而复合树脂材料之所以表现出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与其纳米成分带来的良好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有很大关系。纳米陶瓷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材料性能,应用于前牙的直接粘接美学修复具有微创、美观等优势,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材料
直接粘接技术
前牙
美学修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磨牙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学金
张晔
+1 位作者
高光明
单明智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11期3-4,共2页
固定矫治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带环制作复杂,既使有成品带环种类、型号也很多,选择、修改和粘接均比较麻烦,而且需要提前分牙[1],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利用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制作固定矫治器,就其可靠性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在临...
固定矫治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带环制作复杂,既使有成品带环种类、型号也很多,选择、修改和粘接均比较麻烦,而且需要提前分牙[1],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利用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制作固定矫治器,就其可靠性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在临床上选择了需要制作固定矫治器的病人79例为受试对象,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组在磨牙冠的颊面直接粘接顿面管,另一侧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制作粘接附有颊面管的带环,通过自身双侧对照试验来观察两组脱落频数情况和被矫治的牙齿移动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脱落频数和被矫治的牙齿移动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即可以用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代替带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面管
带环
直接粘接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5
作者
陈玉玲(综述)
张端强(审校)
《口腔正畸学》
200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托槽脱落总是难以避免.为了减少粘接失败,人们不断改进托槽的粘接技术。随着材料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本文就牙表面处理、粘接剂系统、托槽底板的设计等几方面分别...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托槽脱落总是难以避免.为了减少粘接失败,人们不断改进托槽的粘接技术。随着材料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本文就牙表面处理、粘接剂系统、托槽底板的设计等几方面分别对金属托槽的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金属托槽
托槽脱落
科学
技术
表面处理
材料学
粘
接
剂
原文传递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6
作者
JoostJ.Roeters
张微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79,T001,共4页
关键词
复合树脂
直接
粘
接
修复
技术
咀嚼量度
牙列美学
修复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凯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9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汕头口腔医疗中心进行正畸治疗的68例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汕头口腔医疗中心进行正畸治疗的68例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期间,采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为试验组患者粘接托槽,采用直接粘接技术为对照组患者粘接托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左右两侧边缘嵴的高度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托槽脱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上颌右侧、上颌左侧、下颌右侧、下颌左侧相邻牙根的平行度相比,P>0.05。结论:将数字化间接粘接术应用于正畸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缩小患者牙区边缘嵴的高度差,提高其托槽粘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间
接
粘
接
技术
直接粘接技术
正畸治疗
牙颌畸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周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2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应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珠海市口腔医院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60例病例,以就诊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直接粘接技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数...
目的:研究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应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珠海市口腔医院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60例病例,以就诊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直接粘接技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左右两侧边缘嵴高度差、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托槽脱落率以及主观感受的差异。结果:(1)边缘嵴高度差:治疗前,研究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5±0.22)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9±0.08)mm;对照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3±0.20)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7±0.09)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31±0.19)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22±0.12)mm;对照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57±0.40)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56±0.42)mm;研究组左右两侧边缘嵴的高度差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治疗后,研究组上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82±1.23)°,下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9.02±1.50)°,上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06±1.66)°,下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82±1.26);对照组上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40±1.08)°,下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8.66±1.23)°,上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3.48±1.44)°,下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40±1.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托槽脱落:研究组出现3例托槽脱落现象,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6例托槽脱落现象,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托槽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主观感受:治疗后,两组面部美观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方便度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缩小边缘嵴高度差,降低托槽脱落发生率,改善患者主观感受,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间
接
粘
接
技术
直接粘接技术
固定正畸治疗
边缘嵴高度差
牙根平行度
托槽脱落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陈振琦
陈林玲
彭适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7-140,146,共5页
目的 通过离体牙试验 ,阐明口腔正畸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方法 测试和比较含氟牙釉质粘接剂及不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剪切强度以及扫描电镜下粘接剂渗入酸蚀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树脂钉突长度。结果 使用含氟牙釉质粘接剂与使用...
目的 通过离体牙试验 ,阐明口腔正畸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方法 测试和比较含氟牙釉质粘接剂及不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剪切强度以及扫描电镜下粘接剂渗入酸蚀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树脂钉突长度。结果 使用含氟牙釉质粘接剂与使用不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托槽 牙界面剪切强度及粘接剂渗入酸蚀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树脂钉突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牙釉质
粘
接
剂
剪切强度
树脂钉突
酸蚀
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牙科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非调和型正畸粘接剂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琼华
周新
王晓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非调和型正畸
粘
接
剂
临床效果
正畸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Begg托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畸粘接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1
作者
岳世超
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48-350,共3页
正畸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极大方便了临床操作,然而,随着正畸治疗的广泛开展,釉质脱矿、牙色改变引起越来越多正畸医师和患者的关注,粘接剂的生物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旨在对正畸粘接相关风险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直接粘接技术
正畸治疗
风险
生物安全性
临床操作
釉质脱矿
正畸医师
粘
接
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证汽车玻璃粘接效果的结构探讨
12
作者
朱铁林
《客车技术》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汽车玻璃
直接粘接技术
结构方式
设计
粘
接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裸芯片上激光打印技术
13
作者
杨建生
《集成电路应用》
2005年第4期50-51,共2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在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的芯片直接粘接(DCA)封装技术方面,所采用的裸芯片背部打印技术的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芯片
直接粘接技术
封装
技术
裸芯片
打印
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
4
14
作者
范晓川
王艳华
+2 位作者
周昊
杜伊
黄晓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前牙缺损患者的64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硅橡胶导板引导下使用3M Z350XT美学树脂分层修复前牙缺损,术后随访2年,并观察其疗...
目的:探讨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前牙缺损患者的64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硅橡胶导板引导下使用3M Z350XT美学树脂分层修复前牙缺损,术后随访2年,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单颗患牙的平均操作时间为(78.56±9.23)min。2年随访期间,1颗患牙发生修复体内部折断,1颗患牙存在敏感症状,2颗患牙发生了充填体变色,18颗患牙修复体发生着色需要进行再次抛光。结论:复合树脂分层修复技术可以较好地模拟前牙外形及美学特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前牙缺损,但其椅旁操作时间较长,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分层堆塑
技术
直接粘接技术
选择性酸蚀
牙体修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菌防脱矿型口腔正畸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5
作者
朱耿辉
高晓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35-237,共3页
正畸直接粘接技术的诞生及应用作为正畸材料的革新曾经极大的促进了正畸学的发展。随着正畸治疗的日益普及,釉质脱矿作为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通过改良正畸粘接剂使其具备抗菌防脱矿性能从而预防釉质脱矿的发生已经...
正畸直接粘接技术的诞生及应用作为正畸材料的革新曾经极大的促进了正畸学的发展。随着正畸治疗的日益普及,釉质脱矿作为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通过改良正畸粘接剂使其具备抗菌防脱矿性能从而预防釉质脱矿的发生已经成为目前正畸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即对抗菌防脱矿型正畸粘接剂的诞生演变、分类特点、临床应用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脱矿
正畸
粘
结剂
抗菌
正畸
粘
接
剂
口腔
直接粘接技术
正畸材料
正畸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修复技术在前牙间隙美容修复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
3
16
作者
朱志敏
庄培尧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8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对前牙间隙美容修复的疗效及经济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行前牙间隙美容修复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对前牙间隙美容修复的疗效及经济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行前牙间隙美容修复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花费情况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3.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的咬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的咬合力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治疗前牙间隙美容修复效果显著,且可降低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多层修复
技术
复合树脂
直接
粘
接
修复
技术
前牙间隙美容修复
总费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Ⅰ.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17
作者
高学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由于龋、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牙齿部分缺损,多数可以直接修复。修复的过程与效果与所用材料的特性和缺损的范围有关。与天然牙颜色相近的粘接修复材料一直是口腔医务工作者追求的理想材料,近30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粘...
由于龋、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牙齿部分缺损,多数可以直接修复。修复的过程与效果与所用材料的特性和缺损的范围有关。与天然牙颜色相近的粘接修复材料一直是口腔医务工作者追求的理想材料,近30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粘接修复材料主要有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两大类,前者依赖材料与牙体组织的直接粘接固位,后者则借助粘接剂与牙齿结合。近些年来,树脂粘接系统和复合树脂材料的发展使得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的临床效果和适用范围大大增加。然而,必须看到,由于口腔材料的飞速发展,继续教育普遍滞后,许多临床医师并未掌握正确的理论和使用方法,以至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在临床未能正确开展。本系列讲座的五讲内容将系统介绍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的基本原理、粘接剂和复合树脂的选择、前牙与后牙的修复方法等,目的是使临床医师理解并正确使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
接
修复材料
复合树脂材料
临床应用
复合树脂
直接
粘
接
修复
技术
玻璃离子水门汀
粘
接
修复术
部分缺损
口腔材料
原文传递
正畸口腔培训全精华舌侧矫治技术学习班将开班
18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2014年第2期40-40,共1页
时间:2014年6月11—13日地点:北京朝阳区八棵杨中街百环家园南门西100米斯迈尔齿科内容:排牙实验、石膏牙块切割预备、颌面图描绘、弓丝三维定位托槽、CommonBase直接粘接定位;舌侧矫治技术概述、舌侧矫治的生物力学、如何鉴别哪些...
时间:2014年6月11—13日地点:北京朝阳区八棵杨中街百环家园南门西100米斯迈尔齿科内容:排牙实验、石膏牙块切割预备、颌面图描绘、弓丝三维定位托槽、CommonBase直接粘接定位;舌侧矫治技术概述、舌侧矫治的生物力学、如何鉴别哪些病例适合舌侧矫治、辅助舌侧矫治的种植支抗技术、个性化舌侧托槽背板定位技术(示教及实践操作);舌侧直接粘接技术(示教及实践操作)、舌侧理想弓形的选择与弯制、拥挤病例的舌侧不拔牙矫治排齐(示教及实践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矫治
技术
技术
学习班
直接粘接技术
培训
口腔
正畸
实践操作
排牙实验
原文传递
题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黄涛
周永敏
马聪聪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口腔科
出处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进行修复。统计前牙美学修复成功率,并分析失败原因。结果随访结果显示54例患者中有50例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为92.59%。4例修复失败,失败率为7.41%,其中树脂脱落2例,树脂变色1例,边缘不密合1例。结论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恢复前牙结构、功能和美观程度。
关键词
前牙美学修复
复合树脂
直接粘接技术
Keywords
aesth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composite resin
direct bond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振琦
彭适生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教研室
出处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5-238,共4页
文摘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是正畸界近20年来重大的进步之一。与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四种:酸蚀剂的浓度,酸蚀时间,粘接剂的类型以及托槽底面结构。酸蚀剂的浓度及酸蚀时间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论,临床一般采用37%的磷酸,酸饮时间为60s或15s。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粘接剂有复合树酯,玻璃离子体等。含氟粘接剂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一个新课题,金属托槽底面需制成各种因位型以增强粘接强度,陶瓷托槽的粘接强度要大于金属托槽。
关键词
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口腔矫形学
相关因素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程倩
马苑萍
王昊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出处
《粘接》
CAS
2023年第7期22-25,共4页
文摘
针对前牙美学缺陷的修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纳米陶瓷复合树脂材料直接粘接的前牙美学修复技术,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100%、96.7%、92.9%和92.5%;失败病例主要表现为充填体折裂、牙体折裂和继发龋,其次为边缘着色和牙龈炎症。而复合树脂材料之所以表现出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与其纳米成分带来的良好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有很大关系。纳米陶瓷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材料性能,应用于前牙的直接粘接美学修复具有微创、美观等优势,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复合树脂材料
直接粘接技术
前牙
美学修复
临床效果
Keywords
composite resin materials
direct bonding technology
anterior teeth
aesthetic restoration
clinical effects
分类号
TQ433.4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磨牙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学金
张晔
高光明
单明智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
哈尔滨市铁厂职工医院
出处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11期3-4,共2页
文摘
固定矫治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带环制作复杂,既使有成品带环种类、型号也很多,选择、修改和粘接均比较麻烦,而且需要提前分牙[1],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利用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制作固定矫治器,就其可靠性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在临床上选择了需要制作固定矫治器的病人79例为受试对象,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组在磨牙冠的颊面直接粘接顿面管,另一侧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制作粘接附有颊面管的带环,通过自身双侧对照试验来观察两组脱落频数情况和被矫治的牙齿移动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脱落频数和被矫治的牙齿移动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即可以用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代替带环技术。
关键词
颊面管
带环
直接粘接技术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5
作者
陈玉玲(综述)
张端强(审校)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口腔正畸学》
200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文摘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托槽脱落总是难以避免.为了减少粘接失败,人们不断改进托槽的粘接技术。随着材料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本文就牙表面处理、粘接剂系统、托槽底板的设计等几方面分别对金属托槽的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金属托槽
托槽脱落
科学
技术
表面处理
材料学
粘
接
剂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6
作者
JoostJ.Roeters
张微波
机构
奈梅京大学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79,T001,共4页
关键词
复合树脂
直接
粘
接
修复
技术
咀嚼量度
牙列美学
修复体
分类号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凯
机构
汕头口腔医疗中心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9期87-8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汕头口腔医疗中心进行正畸治疗的68例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期间,采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为试验组患者粘接托槽,采用直接粘接技术为对照组患者粘接托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左右两侧边缘嵴的高度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托槽脱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上颌右侧、上颌左侧、下颌右侧、下颌左侧相邻牙根的平行度相比,P>0.05。结论:将数字化间接粘接术应用于正畸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缩小患者牙区边缘嵴的高度差,提高其托槽粘接的准确性。
关键词
数字化间
接
粘
接
技术
直接粘接技术
正畸治疗
牙颌畸形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周玲
机构
珠海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2期34-37,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应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珠海市口腔医院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60例病例,以就诊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直接粘接技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左右两侧边缘嵴高度差、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托槽脱落率以及主观感受的差异。结果:(1)边缘嵴高度差:治疗前,研究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5±0.22)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9±0.08)mm;对照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3±0.20)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47±0.09)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31±0.19)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22±0.12)mm;对照组左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57±0.40)mm,右侧边缘嵴高度差为(0.56±0.42)mm;研究组左右两侧边缘嵴的高度差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治疗后,研究组上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82±1.23)°,下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9.02±1.50)°,上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06±1.66)°,下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82±1.26);对照组上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40±1.08)°,下颌左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8.66±1.23)°,上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3.48±1.44)°,下颌右°侧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为(4.40±1.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托槽脱落:研究组出现3例托槽脱落现象,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6例托槽脱落现象,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托槽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主观感受:治疗后,两组面部美观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方便度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缩小边缘嵴高度差,降低托槽脱落发生率,改善患者主观感受,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
数字化间
接
粘
接
技术
直接粘接技术
固定正畸治疗
边缘嵴高度差
牙根平行度
托槽脱落率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陈振琦
陈林玲
彭适生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7-140,146,共5页
文摘
目的 通过离体牙试验 ,阐明口腔正畸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方法 测试和比较含氟牙釉质粘接剂及不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剪切强度以及扫描电镜下粘接剂渗入酸蚀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树脂钉突长度。结果 使用含氟牙釉质粘接剂与使用不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的托槽 牙界面剪切强度及粘接剂渗入酸蚀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树脂钉突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含氟牙釉质
粘
接
剂
剪切强度
树脂钉突
酸蚀
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牙科材料
Keywords
Fluoride-releasing orthodontic adhesive
Shear bond strength
Resin tag
Etch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非调和型正畸粘接剂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琼华
周新
王晓路
机构
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口腔正畸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非调和型正畸
粘
接
剂
临床效果
正畸托槽
直接粘接技术
Begg托槽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畸粘接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1
作者
岳世超
白玉兴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出处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48-350,共3页
文摘
正畸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极大方便了临床操作,然而,随着正畸治疗的广泛开展,釉质脱矿、牙色改变引起越来越多正畸医师和患者的关注,粘接剂的生物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旨在对正畸粘接相关风险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直接粘接技术
正畸治疗
风险
生物安全性
临床操作
釉质脱矿
正畸医师
粘
接
剂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证汽车玻璃粘接效果的结构探讨
12
作者
朱铁林
机构
郑州日产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客车技术》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汽车玻璃
直接粘接技术
结构方式
设计
粘
接
效果
分类号
U463.8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裸芯片上激光打印技术
13
作者
杨建生
机构
天水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部
出处
《集成电路应用》
2005年第4期50-51,共2页
文摘
本文简要叙述了在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的芯片直接粘接(DCA)封装技术方面,所采用的裸芯片背部打印技术的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芯片
直接粘接技术
封装
技术
裸芯片
打印
技术
分类号
TN4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
4
14
作者
范晓川
王艳华
周昊
杜伊
黄晓峰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
出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8-2-110)
北京市自然基金(编号:7202036)。
文摘
目的:探讨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前牙缺损患者的64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硅橡胶导板引导下使用3M Z350XT美学树脂分层修复前牙缺损,术后随访2年,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单颗患牙的平均操作时间为(78.56±9.23)min。2年随访期间,1颗患牙发生修复体内部折断,1颗患牙存在敏感症状,2颗患牙发生了充填体变色,18颗患牙修复体发生着色需要进行再次抛光。结论:复合树脂分层修复技术可以较好地模拟前牙外形及美学特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前牙缺损,但其椅旁操作时间较长,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关键词
复合树脂分层堆塑
技术
直接粘接技术
选择性酸蚀
牙体修复
Keywords
multi-shade composite resin restoration technique
directly bonding technique
selective etching
dent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R783.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菌防脱矿型口腔正畸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5
作者
朱耿辉
高晓辉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出处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35-237,共3页
文摘
正畸直接粘接技术的诞生及应用作为正畸材料的革新曾经极大的促进了正畸学的发展。随着正畸治疗的日益普及,釉质脱矿作为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通过改良正畸粘接剂使其具备抗菌防脱矿性能从而预防釉质脱矿的发生已经成为目前正畸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即对抗菌防脱矿型正畸粘接剂的诞生演变、分类特点、临床应用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关键词
釉质脱矿
正畸
粘
结剂
抗菌
正畸
粘
接
剂
口腔
直接粘接技术
正畸材料
正畸治疗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修复技术在前牙间隙美容修复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
3
16
作者
朱志敏
庄培尧
机构
厦门市第五医院口腔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8期210-21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对前牙间隙美容修复的疗效及经济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行前牙间隙美容修复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花费情况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3.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的咬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的咬合力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治疗前牙间隙美容修复效果显著,且可降低经济负担。
关键词
复合树脂多层修复
技术
复合树脂
直接
粘
接
修复
技术
前牙间隙美容修复
总费用
Keywords
Composite resin multilayer repair technique
Composite resin direct bonding repair technique
Cosm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interdental space
Total cost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Ⅰ.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17
作者
高学军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出处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文摘
由于龋、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牙齿部分缺损,多数可以直接修复。修复的过程与效果与所用材料的特性和缺损的范围有关。与天然牙颜色相近的粘接修复材料一直是口腔医务工作者追求的理想材料,近30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粘接修复材料主要有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两大类,前者依赖材料与牙体组织的直接粘接固位,后者则借助粘接剂与牙齿结合。近些年来,树脂粘接系统和复合树脂材料的发展使得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的临床效果和适用范围大大增加。然而,必须看到,由于口腔材料的飞速发展,继续教育普遍滞后,许多临床医师并未掌握正确的理论和使用方法,以至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在临床未能正确开展。本系列讲座的五讲内容将系统介绍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的基本原理、粘接剂和复合树脂的选择、前牙与后牙的修复方法等,目的是使临床医师理解并正确使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
关键词
粘
接
修复材料
复合树脂材料
临床应用
复合树脂
直接
粘
接
修复
技术
玻璃离子水门汀
粘
接
修复术
部分缺损
口腔材料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正畸口腔培训全精华舌侧矫治技术学习班将开班
18
出处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2014年第2期40-40,共1页
文摘
时间:2014年6月11—13日地点:北京朝阳区八棵杨中街百环家园南门西100米斯迈尔齿科内容:排牙实验、石膏牙块切割预备、颌面图描绘、弓丝三维定位托槽、CommonBase直接粘接定位;舌侧矫治技术概述、舌侧矫治的生物力学、如何鉴别哪些病例适合舌侧矫治、辅助舌侧矫治的种植支抗技术、个性化舌侧托槽背板定位技术(示教及实践操作);舌侧直接粘接技术(示教及实践操作)、舌侧理想弓形的选择与弯制、拥挤病例的舌侧不拔牙矫治排齐(示教及实践操作)。
关键词
舌侧矫治
技术
技术
学习班
直接粘接技术
培训
口腔
正畸
实践操作
排牙实验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分析
黄涛
周永敏
马聪聪
《中国医疗美容》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及其相关因素
陈振琦
彭适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程倩
马苑萍
王昊
《粘接》
CAS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磨牙颊面管直接粘接技术的临床应用
王学金
张晔
高光明
单明智
《黑龙江医学》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金属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
陈玉玲(综述)
张端强(审校)
《口腔正畸学》
2006
4
原文传递
6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的临床观察
JoostJ.Roeters
张微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王凯
《当代医药论丛》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周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含氟牙釉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研究
陈振琦
陈林玲
彭适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两种非调和型正畸粘接剂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琼华
周新
王晓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正畸粘接风险研究进展
岳世超
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保证汽车玻璃粘接效果的结构探讨
朱铁林
《客车技术》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裸芯片上激光打印技术
杨建生
《集成电路应用》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临床观察
范晓川
王艳华
周昊
杜伊
黄晓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抗菌防脱矿型口腔正畸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朱耿辉
高晓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两种修复技术在前牙间隙美容修复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朱志敏
庄培尧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Ⅰ.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高学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原文传递
18
正畸口腔培训全精华舌侧矫治技术学习班将开班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