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低颅压伴卵圆孔未闭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艳萍 徐丽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3-415,418,共4页
自发性低颅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认为是由脑脊液漏所致,具体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直立性搏动性头痛及头部MR增强扫描显示后颅窝结构下垂、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自发性低颅压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作者报道1例35岁女性头痛患者,... 自发性低颅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认为是由脑脊液漏所致,具体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直立性搏动性头痛及头部MR增强扫描显示后颅窝结构下垂、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自发性低颅压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作者报道1例35岁女性头痛患者,在坐位或直立位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减轻。MR增强扫描发现广泛弥漫性硬脑膜强化,静脉窦扩大,后颅窝拥挤,给予充分补液,卧床休息,头痛程度有所缓解,但仍于直立时明显。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大量右向左分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卵圆窝处发现3 mm过隔血流信号。患者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目前,关于卵圆孔未闭与自发性低颅压的关系研究很少,作者报道1例自发性低颅压与卵圆孔未闭并存的患者,并对卵圆孔未闭与自发性低颅压并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 直立性头痛 卵圆孔未闭
下载PDF
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丽丽 蒋红 胡兴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3期260-261,263,共3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原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特殊、罕见类型脑血管病[1]。CVST病因复杂,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且特异性不强,容易误诊。有研究表明,自发性...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原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特殊、罕见类型脑血管病[1]。CVST病因复杂,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且特异性不强,容易误诊。有研究表明,自发性颅内低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CVST少见危险因素,病例比较罕见,约占SIH患者中2%[2]。目前,国内外对SIH并发CVST仅有少量个案报道,并且缺少完整的影像学及预后资料,对其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SIH MRV 直立性头痛
下载PDF
自发性低颅压临床表现及磁共振特点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泽红 孙林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23期2579-2583,共5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磁共振表现及其预后转归。方法通过对55例自发性低颅压(SIH)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对照分析,并进行出院后3个月定期随访,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观察其预后转归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 目的观察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磁共振表现及其预后转归。方法通过对55例自发性低颅压(SIH)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对照分析,并进行出院后3个月定期随访,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观察其预后转归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直立性头痛、头晕、恶心、颈项强直;头颅MRI示硬脑膜弥漫强化、静脉结构充盈、脑垂体充血、脑组织下沉以及脑静脉窦扩张(橫窦为主)、硬膜下积液;经补液保守治疗后随访至3个月,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自发性低颅压以直立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60mmH_2O,结合颅脑MRI硬脑膜弥漫性强化可明确诊断,经补液、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多数长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低颅压 直立性头痛 静脉窦血栓 磁共振 预后
下载PDF
天热为何易头痛
4
《生理通讯》 2007年第4期109-109,共1页
有人每到天热时就会头痛,即使服止痛药,效果也不理想,而天气变冷后,头痛症状就会自然消失。这是什么原因呢?
关键词 夏季 原因分析 直立性头痛 低血糖头痛 情绪头痛
下载PDF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慧星 杨锦珊 +3 位作者 庄金红 陈萍萍 陈龙飞 吴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32-736,共5页
目的分析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机制。方法分析17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神经影像特点,对CSDAVF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随访。结... 目的分析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机制。方法分析17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神经影像特点,对CSDAVF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随访。结果男女比例1:2.4,平均发病年龄(58.12±14.61)岁,中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者比例较同年龄段普通人群明显升高。首发症状以头痛为表现者6例,眼部症状5例,颅内杂音2例,复视2例,头晕和言语含糊各1例。17例患者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14例患者进一步行介入栓塞治疗,多数患者术后预后良好。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2例患者表现为直立性头痛,其中1例证实伴有低颅压,并在头痛3个月后逐渐出现突眼症状。2例以直立性头痛起病的患者均在确诊CSDAVF后行介入栓塞治疗,手术后患者头痛、突眼症状消失,分别随访3年及2年无临床症状。结论本研究中,CSDAVF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更倾向于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少数患者可以直立性头痛作为首发症状,应给予重视,针对疑诊的CSDAVF,建议进一步行CTA或DSA以明确诊断。介入栓塞是确诊的CSDAVF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 临床表现 直立性头痛 低颅压 介入栓塞
下载PDF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75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志文 郑雪梅 +1 位作者 张庆坤 王海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文献回顾。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5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总结影像学特征。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67&#... 目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文献回顾。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5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总结影像学特征。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67±10.30)岁,男性24例(32.0%),女性51例(68.0%),平均住院日(8.79±6.12)d;典型直立性头痛卧位好转者56例(75.0%);女性颈椎病占比高于男性(P=0.02)。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核磁检查(增强58例,77.3%):符合核磁诊断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者32例(42.7%),其中垂体增大15例(20.0%),脑膜强化28例(37.3%),硬膜下积液/出血9例(12.0%),小脑扁桃体下垂者6例(8.0%);腰椎穿刺57例:<60 mmH2O 43例(84.3%),≥60 mmH2O 8例(15.7%),未记录结果者6例;误诊1例,74例均予以输液(2000~3000 ml/d)及对症治疗,出院时头痛完全好转52例(69.3%),改善19例(25.3%),未改善4例(5.3%)。结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发病高峰在30~50岁,女性占比约男性的2倍,女性颈椎病占比高于男性;头颅增强核磁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检查;通过保守补液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得以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综合征 直立性头痛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3例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预后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伟 丛树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0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至2018年收治的23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了历时3年的随访了解其预后和转归。结果所有SI...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至2018年收治的23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了历时3年的随访了解其预后和转归。结果所有SIH患者均表现为体位性头痛。16例患者脑脊液压力≤60 mmH2O,6例脑脊液量少无法测量压力,1例脑脊液压力为80 mmH2O。经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有1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异常,包括硬脑膜增厚强化、硬膜下积液、颅内静脉窦增宽、小脑扁桃体下移、垂体饱满。所有患者经保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每间隔1年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共随访3年,其中9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复发,余13例预后良好未复发。结论SIH诊断应结合其临床症状、腰穿脑脊液压力检测结果和影像学异常表现,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低颅压综合征 直立性头痛 影像学特点 预后归转
原文传递
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附四例报道)
8
作者 祝清勇 宋承汝 滕军放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2-901,共10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低压(SIH)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SIH并发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低压(SIH)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SIH并发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35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例患者的首发表现均为直立性头痛,其中例1头痛缓解后再发直立性头痛,余3例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并癫痫发作;例1为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例3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例2和例4为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26例文献病例描述了头痛特征改变,其中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和仍保持直立性头痛者均为12例(46.15%),头痛消失2例(7.69%);最常见的新发症状为癫痫(17例,48.57%)和肢体无力(10例,28.57%)。31例患者(4例收治病例+27例文献病例)记录了治疗后出血变化情况,其中17例行单纯抗凝治疗患者中出血变化发生比例较14例行其他治疗患者明显增高(7/17 vs.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硬膜外血贴联合抗凝治疗的5例患者均没有出血变化。结论SIH并发CVT的头痛特征多样,头痛性质的改变并非可靠的症状标志。SIH病程中若出现痫性发作、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需警惕CVT的发生。对于SIH并发CVT,应重视SIH的病因治疗和关注抗凝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颅内低压 脑静脉血栓形成 直立性头痛 硬膜外血贴 抗凝治疗
原文传递
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9
作者 李建 张立 +4 位作者 高嵘 孙晓峰 季东凯 蔡一帆 刘诚林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8-321,328,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预后及转...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预后及转归。结果14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中,13例存在直立性头痛。4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合并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显示硬脑膜下出血或积液、硬脑膜强化、静脉结构充盈、垂体充血和脑组织下垂等影像学特征,钻颅引流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1例;10例创伤性低颅压综合征伴颅内出血患者保守治疗7例,钻颅引流手术治疗2例,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1例;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对于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出血的患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早期明确病因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低颅压综合征 直立性头痛 脑脊液漏 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