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例
1
作者 任明鸿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第22期131-133,共3页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学理念,具有内容综合性、模式多元性、过程统筹性等特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引入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不仅可以让数学课程教学系统化开展,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产生整体学习观念,强化学生对知...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学理念,具有内容综合性、模式多元性、过程统筹性等特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引入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不仅可以让数学课程教学系统化开展,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产生整体学习观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知识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基于此,文章就以湘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例,针对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数学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数学教学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下载PDF
基于大概念的数学教学设计——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为例
2
作者 吴加程 李祎 《福建中学数学》 2023年第12期9-11,共3页
1何谓大概念大概念的思想肇端于布鲁纳提出的“学科结构”与“核心概念”等教育主张.其后,威金斯、怀特里、麦克泰格、哈伦等人衍其流,分别对大概念的内涵做了不同维度的阐释。学者们对大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是侧重于方法论... 1何谓大概念大概念的思想肇端于布鲁纳提出的“学科结构”与“核心概念”等教育主张.其后,威金斯、怀特里、麦克泰格、哈伦等人衍其流,分别对大概念的内涵做了不同维度的阐释。学者们对大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是侧重于方法论的大概念;二是侧重于课程与教学的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 学科结构 布鲁纳 数学教学设计 方法论 直线的倾斜角 核心概念 不同维度
下载PDF
以问题导学 创高效课堂——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鸿德 吴静珲 王海青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以问题导学法研析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积极、开放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问题导学 直线的倾斜角 斜率 高效课堂
下载PDF
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教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角碧波 张湘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第2期7-10,共4页
由美国学者杜宾斯基(Dubinsky)等人提出的APOS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建构需要经历“操作(A)阶段”“过程(P)阶段”“对象(O)阶段”和“图式(S)阶段”四个阶段.基于对APOS理论的认识... 由美国学者杜宾斯基(Dubinsky)等人提出的APOS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建构需要经历“操作(A)阶段”“过程(P)阶段”“对象(O)阶段”和“图式(S)阶段”四个阶段.基于对APOS理论的认识,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教学为例,对APOS理论在高中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S理论 高中数学 概念教学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下载PDF
精心的教学设计,成就高效的课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实例与反思
5
作者 俞昉昉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20年第5期7-8,共2页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探究问题,和教师讲得是否精彩无关.本文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对倾斜角、斜率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感悟其中所包含的高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使不同的学生在...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探究问题,和教师讲得是否精彩无关.本文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对倾斜角、斜率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感悟其中所包含的高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使不同的学生在感悟中获得不一样的发展,最终使得课堂变得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感悟 直线的倾斜角 教学设计 教学实例 教学案例 高效的课堂 斜率 更高效
下载PDF
基于数学史的《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
6
作者 张哲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5年第3期43-44,46,共3页
数学史不仅让我们对过去的数学进行怀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数学充满希望和期盼,让数学史真正走进高中数学教育,关注数学抽象形式背后的数学本质及相关历史背景,关注数学知识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是我们数学教师要做的一件重... 数学史不仅让我们对过去的数学进行怀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数学充满希望和期盼,让数学史真正走进高中数学教育,关注数学抽象形式背后的数学本质及相关历史背景,关注数学知识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是我们数学教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笔者将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机融入数学史,全面了解数学科学,大力倡导数学精神,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数学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作用和意义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下载PDF
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例
7
作者 傅桂清 《教师》 2021年第36期35-37,共3页
中职数学课程之所以难以吸引学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枯燥乏味。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合理地进行信息化教学,是当今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方式改进的重要途径。... 中职数学课程之所以难以吸引学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枯燥乏味。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合理地进行信息化教学,是当今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方式改进的重要途径。教师借助教学互动平台、数学软件、教学移动设备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使课堂教学生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针对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中职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数学 信息化教学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下载PDF
直线的倾斜角教学构思
8
作者 张欢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8年第12期210-211,共2页
本文从教学设计入手,首先分析教材,再分析教法,第三精心设计了教程,最后设计了学法指导。精心设计是为了学生实现智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本文通过多媒体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 直线的倾斜角 斜率
下载PDF
从知识教学走向数学大概念教学--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为例
9
作者 杨洁 吕增锋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什么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单纯把知识教授给学生,以实现知识的符号认识功能作为教学根本任务的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课堂教学定位为知识教学,把规定的知识教学内容分解为各个知识点在课堂中全面呈现出来,使课... 什么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单纯把知识教授给学生,以实现知识的符号认识功能作为教学根本任务的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课堂教学定位为知识教学,把规定的知识教学内容分解为各个知识点在课堂中全面呈现出来,使课堂成为了"塑造知识人"的单向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教学 教学走向 概念教学 传统教学 直线的倾斜角 知识为本位 教学内容分解 课堂教学定位
原文传递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课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江 王文利 何岩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2年第3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数学课教学教学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案例 高中
原文传递
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例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11
作者 陈义明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9年第11期47-50,共4页
笔者近期参加某教研活动,有幸听了人教社章建跃老师的讲座,他指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应该从四个角度展开,即内容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课标对内容的定位与要求、内容的本质和学习者的心理.笔者对此十分认同,正是基于这样强烈的认同,笔者... 笔者近期参加某教研活动,有幸听了人教社章建跃老师的讲座,他指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应该从四个角度展开,即内容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课标对内容的定位与要求、内容的本质和学习者的心理.笔者对此十分认同,正是基于这样强烈的认同,笔者设计并执教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课,在这个过程中感触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活动 教学内容 人教社 直线的倾斜角 斜率 例谈 执教
原文传递
课堂教学要在“何由以知其所以然”上下功夫——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节课的思考
12
作者 施永红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16期36-38,共3页
本文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解数学知识的三重境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由以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学生掌握核心概念,领会数学思想,形成一般观念,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核心素养 数学思想
原文传递
直线与方程学习导航
13
作者 胡彬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20年第12期3-3,共1页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求直线方程、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距离公式的应用是高考的常考点。一、基础重现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x轴正方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作直线的倾斜角,倾斜角的范围是[0,π]。(2)直线的...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求直线方程、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距离公式的应用是高考的常考点。一、基础重现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x轴正方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作直线的倾斜角,倾斜角的范围是[0,π]。(2)直线的斜率:当直线的倾斜角α≠π2时,其倾斜角α的正切值(tanα)叫作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通常用字母k表示,即k=tanα,k∈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导航 直线方程 直线的斜率 距离公式 直线的倾斜角 正切值 直线与方程 高考题
下载PDF
试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 被引量:14
14
作者 庞华 《中学数学教学》 1997年第5期43-44,共2页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能运用专业知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及教学经验,执行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教学语言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多项。这多项课堂教...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能运用专业知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及教学经验,执行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教学语言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多项。这多项课堂教学技能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 学习动机 导入方法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等差数列 教学行为 教学效果 变化技能
下载PDF
导入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5
作者 东野广霞 张树林 秦立文 《当代教育科学》 1999年第4期58-59,共2页
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教学语言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多项。这多项课堂教学技能之中,首当其冲的是导入技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 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教学语言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多项。这多项课堂教学技能之中,首当其冲的是导入技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学习动机 导入方法 对数函数 知识联系 直观模型 学习新知识 体育运动技术
下载PDF
“转化”思想教学一二三
16
作者 王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1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直线的斜率 教学中的应用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转化思想 增函数 有向线段 点的坐标 平面解析几何 幻灯片
下载PDF
设计教学环节,保证课堂质量
17
作者 沈小琴 《数学教学通讯》 2020年第21期17-18,共2页
当代教学理论普遍强调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要求从认知结构生成的角度展开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与量,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环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学习... 当代教学理论普遍强调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要求从认知结构生成的角度展开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与量,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环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学习解析几何知识模块的起点,是高中数学体系中代数和几何的转折点,也是初中几何知识向高中几何知识的过渡点.文章中笔者将以此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环节设计 问题情境教学法 坐标法
下载PDF
焦点弦被焦点分成两线段比问题
18
作者 赵强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0年第10期27-27,30,共2页
在有关圆锥曲线的考题中,焦点弦问题是高考常常考到的一个知识点,在焦点弦的众多结论中,焦点分焦点弦的比λ,焦点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θ以及圆锥曲线的离心率e之间有一个优美的结论,现总结如下,和读者共享.
关键词 圆锥曲线 焦点弦 离心率 线段比 直线的倾斜角 考题 高考 知识点
下载PDF
从圆锥曲线统一方程到焦点弦长的应用
19
作者 张六军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1年第5期6-8,共3页
圆锥曲线统一方程ρ=ep/1-ecosθ,北师版的人教版数学教材在选修系列中都涉及这个公式.其中ρ是圆锥曲线上一点和焦点连接的弦长,e是离心率,p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θ是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高考中过焦点的弦长问题一直就是热点,下面分类讨论.
关键词 圆锥曲线 统一方程 焦点弦 离心率 分类讨论 人教版数学 直线的倾斜角 弦长问题
下载PDF
例说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解题
20
作者 叶正昆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20年第4期48-49,共2页
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形式为{x=x0+tcosα,y=y0+tsinα,其中P(x0,y0)为直线经过的定点,α为直线的倾斜角设点A(x,y)为直线上的动点.则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有向线段PA的长,且当点A在点P的上方时t=|PA|,当点A在点P的下方时t=-|... 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形式为{x=x0+tcosα,y=y0+tsinα,其中P(x0,y0)为直线经过的定点,α为直线的倾斜角设点A(x,y)为直线上的动点.则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有向线段PA的长,且当点A在点P的上方时t=|PA|,当点A在点P的下方时t=-|PA|,当点A与P重合时t=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参数方程 平面直角坐标 几何意义 有向线段 直线的倾斜角 P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