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位化学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XIX) 被引量:4
1
作者 贤景春 朱守荣 +1 位作者 林华宽 陈荣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841-846,共6页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5-substituted phenanthroline-12-(2’-hydroxy 1-5substituted benzy1)-1,4,7,10-tetraazacyclotr and copper(Ⅱ) ternary drixed ligand complex compounds were detendned by pH method at 25.0±0...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5-substituted phenanthroline-12-(2’-hydroxy 1-5substituted benzy1)-1,4,7,10-tetraazacyclotr and copper(Ⅱ) ternary drixed ligand complex compounds were detendned by pH method at 25.0±0.1 ℃ in the presence of 0.1 mol·dm-3KNO3. The form of coordination macrocyclopolyamine ligandcopper(Ⅱ)-5-substituted phenanthroline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studied. The formation of d-π back bonding between copper(Ⅱ ) and nitrogen heteronuclear aromatic base has been proved. The tendency of stability of the ternary complexes have been explained by electron effects and d-π back bo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直线自由能 二氧四胺
下载PDF
配位化学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XX.铜(Ⅱ)-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烧-11,13-二酮-α-氨基酸(5-取代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贤景春 朱守荣 +2 位作者 林华宽 寇福平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本文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条件下,测定了铜(Ⅱ)-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α-氨基酸(5-取代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探讨... 本文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条件下,测定了铜(Ⅱ)-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α-氨基酸(5-取代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探讨了大环多胺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及其在水溶液中铜(Ⅱ)配合物的稳定性,同时也研究了5-取代邻菲罗啉与铜(Ⅱ)之间的d-p反馈π键、取代基的Hammett诱导效应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直线自由能 三元配合物
下载PDF
配位化学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ⅩⅪ.铜(Ⅱ)—13-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配合物的生成及酸分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1 位作者 陈荣悌 寇福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83-990,共8页
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_3(KNO_3条件下,测定了13-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配位的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在25.0±0.1℃,离子强度为0.1mol... 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_3(KNO_3条件下,测定了13-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配位的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在25.0±0.1℃,离子强度为0.1mol·dm^3(KNO_3)下,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这此配体铜(Ⅱ)配合物的酸分解动力学行为.探讨了配合物酸分解反应机理,得到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发现配位反应平衡常数与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配合物酸分解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存在较好的Hammett型和Br(?)nsted型直线自由能关系.同时探讨了取代基对配合物生成及酸分解的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配位化学 直线自由能关系
下载PDF
配位化学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ⅩⅫ.铜(Ⅱ)—α-氨基酸—二氧四胺大环三元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3 位作者 Appolin B.Kondiano 寇福平 陈荣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91-997,共7页
用pH法在25.0+0.1℃,I=0.1mol·dm^(-3)KNO_3条件下研究了铜(Ⅱ)—α-氨基酸—13-(2′-羟基-3′,5′-取代苄基)-l,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该体系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配位化学 直线自由能关系
下载PDF
配合物中直线自由能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华宽 刘在均 +1 位作者 唐祥海 陈荣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前文曾报导铜(Ⅲ)-N-(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α-氨基酸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的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其中铜(Ⅱ)与N-(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仅形成1:1型二元配合物,且α-氨基酸为二齿配体,数据处理为半整... 前文曾报导铜(Ⅲ)-N-(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α-氨基酸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的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其中铜(Ⅱ)与N-(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仅形成1:1型二元配合物,且α-氨基酸为二齿配体,数据处理为半整数法.为了进一步探讨配合物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的普遍性,本文以镍(Ⅱ)、钴(Ⅱ)、锌(Ⅱ)与N-(对和间位取代苯基)亚氨基二乙酸(RPhIDA;R=CH3O、CH3、H、Cl)(三齿配体)形成1:2型二元配合物及其与氮三乙酸(NTA)(四齿配体)形成三元配合物来研究此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数据处理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拟合的TITFIT 程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自由能 配合物
下载PDF
配合物稳定性与配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Ⅸ.Cu(Ⅱ)[或Ni(Ⅱ)]—2,2′-联吡啶—N,N′-双(对位取代苯基)乙二胺三元配合物体系的研究
6
作者 陈荣悌 贺占博 古宗信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8年第7期697-699,共3页
前文报道了N,N’-双(对位取代苯基)乙二胺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Ni(Ⅱ)生成二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本文报道以2,2′-联吡啶为第一配体,N,N′-双(对位取代苯基)乙二胺为第二配体的Cu(Ⅱ)、Ni(Ⅱ)三元配合物稳定... 前文报道了N,N’-双(对位取代苯基)乙二胺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Ni(Ⅱ)生成二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本文报道以2,2′-联吡啶为第一配体,N,N′-双(对位取代苯基)乙二胺为第二配体的Cu(Ⅱ)、Ni(Ⅱ)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发现在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二配体的碱性强度之间亦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N N 直线自由能关系 乙二胺 伯胺 苯基 芳基 CU NI
下载PDF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Ⅹ.铜(Ⅱ)-乙酰甘氨酸-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竞争体系
7
作者 陈荣悌 林华宽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8年第8期808-811,共4页
前文[1,4]曾报道金属与第一配位体——2,2′-联吡啶或邻菲啰啉生成稳定配离子再与第二配位体配位的非竞争型的三元配合物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氨基酸 氨基羧酸 配位体 直线自由能关系
下载PDF
溶液中钴(Ⅱ)、镍(Ⅲ)的某些三元配合物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8
作者 高恩君 刘祁涛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配合物MAB(其中M=Co ̄(2+)、Ni ̄(2+),A为2,2'-联吡啶(bipy)、邻菲咯啉(phen),B为顺丁烯二酸根(male ̄(2-))、丁二酸根(succ ̄(2-))、邻苯二...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配合物MAB(其中M=Co ̄(2+)、Ni ̄(2+),A为2,2'-联吡啶(bipy)、邻菲咯啉(phen),B为顺丁烯二酸根(male ̄(2-))、丁二酸根(succ ̄(2-))、邻苯二甲酸根(phth ̄(2-))、4-硝基邻苯二甲酸根(npht ̄(2-)))在25℃、离子强度为0.1mol·dm ̄(-3)(KNO_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相应的二元配合物稳定常数和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实验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二元羧酸配体的碱性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从配体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对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络合物 直线自由能 溶液
下载PDF
某些铅(Ⅱ)、镉(Ⅱ)的三元配合物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祁涛 高恩君 李涵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报导在铅(Ⅱ)和镉(Ⅱ)的三元配合物MLA(其中L为2,2′—联吡啶(bipy)或邻菲咯啉(phen),A为丁二酸根(suc^(2-))、邻苯二甲酸根(pht^(2-))和4—硝基邻苯二甲酸根(npht^(2-)))中,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A的碱性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本文报导在铅(Ⅱ)和镉(Ⅱ)的三元配合物MLA(其中L为2,2′—联吡啶(bipy)或邻菲咯啉(phen),A为丁二酸根(suc^(2-))、邻苯二甲酸根(pht^(2-))和4—硝基邻苯二甲酸根(npht^(2-)))中,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A的碱性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并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MA_2进行了比较,对二者的差别和某些造成复杂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直线自由能
全文增补中
镉(Ⅱ)、钴(Ⅱ)与某些氨基酸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碱强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10
作者 高思君 陈盛民 朱宁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6-80,共5页
用电位pH法测定了二元配合物ML和ML_2(其中M=Co ̄(2+)、Cd ̄(2+),L=甘氨酸(giy ̄-)、丙氨酸(ala ̄-)、缬氨酸(val)、亮氨酸(leu)、笨丙氨酸(phe)、色氨酸(try))在37℃、... 用电位pH法测定了二元配合物ML和ML_2(其中M=Co ̄(2+)、Cd ̄(2+),L=甘氨酸(giy ̄-)、丙氨酸(ala ̄-)、缬氨酸(val)、亮氨酸(leu)、笨丙氨酸(phe)、色氨酸(try))在37℃、μ=0.02(Nacl)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和相应的各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发现配合物的稳定性(log或)均与配体的碱性强度(pK_2)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并求出了相应的线性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结合物 直线自由能
下载PDF
胺类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的研究——Ⅰ.芳香胺类中新型σ^-值的求取
11
作者 曾广植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66年第2期107-121,136-137,共17页
本文用苯胺和苯酚的离解常数重新检查了Hammett方程式的有效性.发现了八十个选择的苯胺、七十个苯酚和廿一个N,N-二甲苯胺的pK_a值与取代基常数的直线相互关系能达到满意至优良标准(见表4).提出了以σ_((ArNH_3)^+)^-作为另一有推电子(... 本文用苯胺和苯酚的离解常数重新检查了Hammett方程式的有效性.发现了八十个选择的苯胺、七十个苯酚和廿一个N,N-二甲苯胺的pK_a值与取代基常数的直线相互关系能达到满意至优良标准(见表4).提出了以σ_((ArNH_3)^+)^-作为另一有推电子(而非拉电子)共轭效应的官能团的标准反应系的参数,并与少数σ_(I.R.)^-合用以衡量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计算了一套较为完整的σ^-值,其中七十八个为初级值、五十四个为次级和三级值、八个σ_(I.R.)^-、十一个σ(ArHX^-)^-、七十三个初级σ_R^-和二十三个次级和三级σ_R^-.但带正式电荷的取代基常数必须有保留地接受.这一套σ^-值已证明与其他σ值有优良或至少是满意的相互关系.这套客观的取代基常数用之于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不比Miller从该反应系中求出的数值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类 相互关系 亲核取代反应 方程式 方程 取代基常数 OCF MILLER 标准误差 中误差 直线自由能关系 离解常数 CIP 相关系数 苯酚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输出性能敏感性分析
12
作者 梅轩彰 钟建琳 +1 位作者 彭宝营 张天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0,共9页
为了优化用于余热回收的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以输出性能为指标,对进气压力、进气温度、进气持续时间、膨胀持续时间和排气持续时间这5个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利用正交试... 为了优化用于余热回收的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以输出性能为指标,对进气压力、进气温度、进气持续时间、膨胀持续时间和排气持续时间这5个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输入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进气压力、进气温度、进气持续时间、膨胀持续时间、排气持续时间;最佳的输入因素参数配置为,进气压力0.3 MPa,进气持续时间40 ms,膨胀持续时间70 ms,排气持续时间70 ms和进气温度30℃,峰值输出电压可达8.96 V,峰值输出功率可达33.74 W。该方法适用于研究参数的敏感性,可为后续的参数优化与系统改进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 输出性能 人工神经网络 正交试验 参数敏感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二自由度直线型超声电机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俊标 黄卫清 赵淳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6-348,358,共4页
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二自由度的直线超声电机 ,阐述了该电机的基本结构和产生二自由度直线运动的驱动原理 ,利用有限元法设计了电机 ,并制造了样机 。
关键词 超声电机 自由直线运动 工作原理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两自由度直线旋转电机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4
作者 付兴贺 林明耀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共13页
以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两自由度直线旋转电机为研究对象,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了此类电机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出其发展脉络和演进特点,对比分析了各种电机的拓扑结构差异和性能特点,探讨了该类电机本体结构、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的... 以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两自由度直线旋转电机为研究对象,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了此类电机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出其发展脉络和演进特点,对比分析了各种电机的拓扑结构差异和性能特点,探讨了该类电机本体结构、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直线旋转电机 直线旋转运动 拓扑结构 电机控制 发展综述
下载PDF
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输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亚明 张红光 +4 位作者 李高胜 侯孝臣 于飞 许永红 刘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为了有效地回收车用内燃机排气余热,将自主研发的自由活塞膨胀机与直线电机耦合形成一种新型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FPLG),用于小规模的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回收系统。FPLG以压缩空气为工质,针对不同工况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分析了进气... 为了有效地回收车用内燃机排气余热,将自主研发的自由活塞膨胀机与直线电机耦合形成一种新型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FPLG),用于小规模的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回收系统。FPLG以压缩空气为工质,针对不同工况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分析了进气压力、运行频率及外部负载电阻对FPLG输出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进气压力,能够明显提高FPLG峰值输出功率和能量转化效率。然而,峰值输出功率随着运行频率的增大而迅速下降。当运行频率为2.0Hz、进气压力为0.26 MPa、外部负载电阻为20Ω时,FPLG的转换效率最大,可达到45.82%。随着外部负载电阻的增大,FPLG的峰值输出功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运行频率为2.5Hz、进气压力为0.26 MPa、外部负载电阻为20Ω时,峰值输出功率最大,为47.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有机朗肯循环 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 输出性能
下载PDF
自由活塞汽油直线发电机起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晨恒 冯慧华 +1 位作者 王梦秋 左正兴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获得自由活塞汽油直线发电机起动过程主要工作特点,对自由活塞汽油直线发电机主要起动方式进行了研究。耦合动力学及热力学方程,建立了起动过程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起动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转换关系,并结合试验样机对两种典型起动方式... 为获得自由活塞汽油直线发电机起动过程主要工作特点,对自由活塞汽油直线发电机主要起动方式进行了研究。耦合动力学及热力学方程,建立了起动过程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起动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转换关系,并结合试验样机对两种典型起动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恒定加速度起动模式和恒定推力起动模式均可实现自由活塞汽油直线发电机的起动燃烧,其中采用恒定加速模式有利于第一次压缩气缸实现起动燃烧,然而采用恒定推力起动模式更有利于对侧发动机气缸完成起动燃烧;起动过程中摩擦损失所消耗的能量较少,漏气损失所占的比例较大,在起动设计时不应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 起动方式 试验 能量转换
下载PDF
单气缸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亚明 张红光 +2 位作者 李健 赵腾龙 王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2-2099,共8页
为了提高内燃机能量利用率,自主研发了1台可用于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单气缸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FPE-LG)。在压缩空气试验平台上实现了FPE-LG的连续稳定运行,验证了单气缸FPE-LG工作原理的可行性。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分析... 为了提高内燃机能量利用率,自主研发了1台可用于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单气缸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FPE-LG)。在压缩空气试验平台上实现了FPE-LG的连续稳定运行,验证了单气缸FPE-LG工作原理的可行性。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分析了驱动压力、外接负载电阻对单气缸FPE-LG输出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FPE-LG输出功率呈现较为规律的正弦波动,对于该试验样机而言,当驱动压力为0. 6 MPa、外接负载电阻为50Ω时,峰值输出功率可达到58. 7 W;提高驱动压力可以明显提高均方根电压和峰值电流,但驱动压力的提高对FPE-LG自由活塞膨胀机膨胀功-直线发电机输出电能转换(简称功-电转换)效率影响很小;当外接负载电阻小于60Ω时,随着外接负载电阻的增大,FPE-LG的功-电转换效率从13. 4%上升到24. 7%;对于该FPE-LG而言,当外接负载电阻为60Ω时,单气缸FPE-LG的实际膨胀功最大,功-电转换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 单气缸 余热利用 自由活塞膨胀机膨胀功-直线发电机输出电能转换效率 性能试验
下载PDF
新型两自由度直线振动筛的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冀连权 刘初升 +2 位作者 范欢迎 闫俊霞 蒋小伟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2,共3页
为了克服筛面堵孔,提高筛体的可靠性并减小能量消耗,用较小的筛体振幅获得较大的筛杆振幅,采用了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设计了筛条和筛框之间充填硅胶海绵弹性体的新结构两自由度直线振动筛,并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 为了克服筛面堵孔,提高筛体的可靠性并减小能量消耗,用较小的筛体振幅获得较大的筛杆振幅,采用了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设计了筛条和筛框之间充填硅胶海绵弹性体的新结构两自由度直线振动筛,并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结构设计、参数的选择计算以及干涉检验等。样机试验表明,采用新结构后,筛杆振幅比筛体振幅增加了30~40,有效降低了堵孔率,并且改变弹性体的材料和规格可以改变筛杆相对于筛体的运动参数,以便于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直线振动筛 动力学分析 结构设计 振动参数 筛箱
下载PDF
自由活塞柴油直线发电机均质充量压燃工况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光辉 刘春辉 陈宏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4-1129,共6页
在分析活塞运动规律基础上,针对自由活塞柴油直线发电机HCCI燃烧过程,建立了耦合柴油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CFD模型,搭建了对置二冲程自由活塞柴油直线发电机实验样机系统,并通过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CFD模型的有效性.仿真分析了初始温度... 在分析活塞运动规律基础上,针对自由活塞柴油直线发电机HCCI燃烧过程,建立了耦合柴油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CFD模型,搭建了对置二冲程自由活塞柴油直线发电机实验样机系统,并通过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CFD模型的有效性.仿真分析了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当量比和压缩比等工况变化对HCCI燃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自由活塞柴油直线发电机HCCI燃烧具有典型的两阶段特征,先进行低温反应放热阶段,后进行高温反应放热阶段;随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当量比和压缩比的增大,燃烧相位提前,燃烧放热率峰值、缸内最高温度和最大压力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柴油直线发电机 均质充量压燃 化学反应动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红光 张梦茹 +3 位作者 侯孝臣 许永红 赵腾龙 李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94,共9页
开发了一款用于小型车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回收系统的新型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FPE-LG),并设计了一种新型配气机构来控制工质的进排气过程;基于压缩空气试验平台,对FPE-LG的运动特性、输出性能和指示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开发了一款用于小型车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回收系统的新型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FPE-LG),并设计了一种新型配气机构来控制工质的进排气过程;基于压缩空气试验平台,对FPE-LG的运动特性、输出性能和指示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气正时对FPE-LG的运动特性和输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活塞组件的行程和速度随着进气角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排气角的减小而减小;优化配气正时可以明显改善直线发电机的输出性能,在进气角为60°、排气角为180°的条件下,当进气压力为1.9×10~5 Pa、工作频率为2 Hz、外接负载电阻为9Ω时,FPE-LG的峰值电压的最大值为13 V、峰值功率的最大值为18.6 W;随着外接负载电阻的增加,活塞组件的行程和速度呈现增加的趋势,FPE-LG的峰值电压和峰值功率增大;FPE-LG的指示效率随着外接负载电阻的增加而减小,当进气压力为1.9×10~5 Pa、工作频率为3 Hz、外接负载电阻为3Ω时,FPE-LG的指示效率为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 ORC余热回收系统 配气正时 输出性能 运动特性 指示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