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患者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预测评分系统的建立及效果验证
1
作者 王开雷 康泰 +2 位作者 卜广波 马刚 张广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72-75,共4页
目的建立预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后发生吻合口漏(AL)的评分系统,并对该评分系统的效能和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138例直肠癌患作为实验集,另选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验证集,均行LAR。收集相关资料,用单因素及多因... 目的建立预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后发生吻合口漏(AL)的评分系统,并对该评分系统的效能和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138例直肠癌患作为实验集,另选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验证集,均行LAR。收集相关资料,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实验集患者LAR后发生AL的影响因素,确定风险因素,构建数学函数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预测评分系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评价该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并用验证集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138例直肠癌患者LAR后发生AL 64例,发生率为5.62%。男性、BMI≥28 kg/m^(2)、术前放化疗、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高位结扎IMA为直肠癌患者LAR后发生AL的危险因素(P均<0.05)。根据数学模型推算出直肠癌患者LAR后发生AL的概率公式,随危险因素评分升高,理论AL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评分系统为各危险因素的总分。评分系统预测直肠癌患者LAR后发生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标准误为0.031。总分为12.5分时,其ROC曲线的敏感度为0.756,特异度为0.839。评分系统总分>12.5分,直肠癌患者LAR后发生AL的概率大。术前采用评分系统对验证集进行评分,总分≤12.5分80例,术后发生AL 1例,AL发生率为1.25%;总分>12.5分10例,术后发生AL 3例,发生率为30%。二者A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直肠癌患者LAR后发生AL的危险因素(男性、BMI≥28 kg/m^(2)、术前放化疗、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高位结扎IMA)成功构建预测评分系统,术前应用该系统对预测AL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直肠低位切除 吻合口漏 评分系统 影响因素 预测效能
下载PDF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华 曹海生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9期2655-2657,共3页
目的探讨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否及性别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后吻合口瘘(AL)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行直肠LAR的202例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否和性别对直肠LAR后AL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造瘘... 目的探讨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否及性别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后吻合口瘘(AL)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行直肠LAR的202例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否和性别对直肠LAR后AL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造瘘组AL的发生率与未造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的直肠LAR后女性AL的发生率(5.3%)与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直肠LAR后AL的发生率;在直肠LAR后AL的发生方面,性别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预防性横结肠造瘘 直肠低位切除 性别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3
作者 王文浩 张耀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低位切除 预防性回肠造口 采集标本 造口还纳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造口术式的选择
4
作者 刘怡君 李来元 杨熊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预防性造口指在低位前切除术后将末端回肠或者横结肠进行临时性造口处理,用于转流粪便以达到减少吻合口漏造成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效果。预防性造口术式的选择对降低低位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中袢式... 预防性造口指在低位前切除术后将末端回肠或者横结肠进行临时性造口处理,用于转流粪便以达到减少吻合口漏造成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效果。预防性造口术式的选择对降低低位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中袢式回肠造口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袢式回肠造口中不同支撑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术后舒适度、自我护理等有不同的影响,现阶段造口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支撑棒袢式回肠造口术、皮桥袢式回肠造口术、改良自闭式回肠造口术、一针法回肠造口术等。文章综述关于目前常用的几种预防性造口术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选择预防性造口术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造口 低位直肠切除 回肠造口 直肠
下载PDF
Lap-ISR与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靳金彪 杨关印 +2 位作者 张蒙召 丰思彪 冯义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5)、B组(n=38),前者行Lap...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5)、B组(n=38),前者行Lap-ISR术,后者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相关细胞因子[癌胚抗原(CEA)、大肠特异性抗原2(CCSA-2)、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肛门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与B组相比,A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鸣恢复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血清CEA、CCSA-2、CA24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4周、8周、12周肛门功能评分较低(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4.44%vs.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不劣于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且还可改善CCSA-2、CA242、CEA水平,减少肛门功能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低位切除 括约肌间切除 肛门功能 直肠 并发症
下载PDF
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柳 李红 +1 位作者 王珑 黄桂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失访2例)与对照组24例(失访1例),试验组给予3个月的足反射区按摩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失访2例)与对照组24例(失访1例),试验组给予3个月的足反射区按摩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徐氏肛门直肠功能评价量表评价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排便功能。结果术后1个月、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排便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排便功能优良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反射区按摩是提高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反射区按摩 直肠低位切除 排便功能
下载PDF
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9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明 于泉波 +3 位作者 赵辉 吴爱宁 朱晓波 何楠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目的:总结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1-10行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4mo-3年,局部复发2... 目的:总结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1-10行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4mo-3年,局部复发2例,术后排便频率2-7次/d,平均为3次/d,远期效果仍在跟踪随访.结论: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是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低位直肠切除 保肛手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敏 艾克拜尔.苏里坦 龚旭晨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2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低位前切除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并与术前作对比,记录术后控便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5例患者排气不能自制,9例患... 目的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低位前切除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并与术前作对比,记录术后控便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5例患者排气不能自制,9例患者排液性便不能自制,直至术后1年上述患者的肛门自制功能才恢复正常。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术后3、6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的肛门直肠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导致术后患者的控制排便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低位切除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肛门控便功能
下载PDF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中直肠冲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吕龙 王东华 陶正贵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中直肠冲洗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近年来我科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肿瘤患者127例,分为直肠冲洗组62例和单纯手术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近期生存率。结果直肠冲洗组中有46例在冲洗液中... 目的探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中直肠冲洗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近年来我科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肿瘤患者127例,分为直肠冲洗组62例和单纯手术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近期生存率。结果直肠冲洗组中有46例在冲洗液中找到肿瘤细胞。两组患者均获随访,直肠冲洗组中术后1年复发6例(9.7%)、3年复发13例(21.0%),3年生存率为82.2%(51/62);B组中术后1年复发15例(23.1%),3年复发25例(38.5%),3年生存率为64.6%(42/65)。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直肠冲洗组术后1年、3年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直肠冲洗组3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中进行直肠冲洗是必要的,可降低局部复发几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冲洗 直肠低位切除 预后影响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排便及排尿功能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毓姝 姜桂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4期651-653,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排便、排尿功能的影响及患者对这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排便、排尿功能的影响及患者对这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便、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排便恢复优良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57.45%,观察组的排尿恢复达到Ⅰ级和Ⅱ级的比例为74.00%,高于对照组的57.45%,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了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恢复其排便、排尿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低位直肠切除 排便 排尿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菁 赵任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在我国结肠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肠癌目前约占结肠直肠肿瘤的70%,而外科手术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既达到根治、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又保存良好的的生理功能以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乃是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难点... 在我国结肠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肠癌目前约占结肠直肠肿瘤的70%,而外科手术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既达到根治、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又保存良好的的生理功能以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乃是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不但成为可能.且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适应证也已较以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直肠低位切除 吻合口漏 并发症
下载PDF
保护性造口对直肠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器官腔隙感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会学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1-786,共6页
目的了解保护性造口对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直肠癌患者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监测2017—2021年某院实施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器官腔隙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依据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将研究对象分为≥7 cm、5~7... 目的了解保护性造口对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直肠癌患者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监测2017—2021年某院实施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器官腔隙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依据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将研究对象分为≥7 cm、5~7 cm和<5 cm三组,比较各组行保护性造口的比例及感染情况,以及行保护性造口与未行保护性造口患者的感染率。结果2017—2021年该院行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器官腔隙感染率为4.79%(51/1064)。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术前贫血、术前肠梗阻、引流时间>10 d、肿瘤距肛门距离<7 cm、手术持续时间>3 h为发生器官腔隙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同时行保护性造口是发生器官腔隙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肿瘤距肛门距离≥7 cm患者术后感染率最低,为2.76%;肿瘤距肛门5~7 cm患者感染率最高,为9.52%;肿瘤距肛门<5 cm患者行保护性造口比例最高,为72.05%。对于肿瘤距肛门距离≥7 cm患者,行保护性造口并不能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对于肿瘤距肛门<5 cm患者,行保护性造口可明显降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肿瘤距肛门5~7 cm患者,行保护性造口后感染率降低幅度也很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行保护性造口对直肠癌患者Dixon术后器官腔隙感染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对肿瘤距肛门距离<5 cm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低位切除 器官腔隙感染 保护性造口 影响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肛管留置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永胜 朱学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中留置肛管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前切除术(LAR)中留置肛管的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直肠前切除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术中吻合口瘘测试阳性,未出现有症状的吻合...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中留置肛管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前切除术(LAR)中留置肛管的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直肠前切除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术中吻合口瘘测试阳性,未出现有症状的吻合口瘘,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经肛留置肛管可促进LAR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低位直肠切除 吻合口瘘 肛管
下载PDF
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观察(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惠铭 池畔 +1 位作者 卢星榕 黄颖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5年来应用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方法为在腔镜下完成低位/超低... 目的:探讨应用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5年来应用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方法为在腔镜下完成低位/超低位吻合后,充分游离回盲部,扩大主操作孔至3cm,拉出回盲部,切除阑尾,经其残端向未段回肠置入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至肠壁稍发白,于水囊远侧缘以可吸收线穿回肠系膜打一结扣,抽出水囊内液体,回盲部回纳腹腔,按原注水量打入气囊,确保水囊位于线结扣近端,尿管截口引出,盲肠壁与侧腹壁固定。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早期1例粪便转流不够彻底,其余患者粪便转流彻底,无肠梗阻发生,无切口感染及癌种植,拔管后无粪漏及腹膜炎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吻合口瘘是可行的,粪便转流是彻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管状造瘘 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直肠切除 吻合口瘘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型保肛术式——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育超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6期472-473,共2页
Mile,s手术在直肠癌外科开展了一个世纪,但对直肠癌病人的保肛手术有人一直不断探寻,应该明确安全有效是治疗的首要目的。近来,英国学者Williams提出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Anterior perineal plane for Ultralow Anterior ... Mile,s手术在直肠癌外科开展了一个世纪,但对直肠癌病人的保肛手术有人一直不断探寻,应该明确安全有效是治疗的首要目的。近来,英国学者Williams提出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Anterior perineal plane for 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APP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切除 保肛 会阴 WILLIAMS 保肛手 直肠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J型储粪袋与常规吻合排便功能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就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J型储粪袋与常规吻合排便功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吻组(68例)和袋吻组(66例)。常吻组常规用CEEA31型腔内管状吻合器将直肠残端、结... 目的就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J型储粪袋与常规吻合排便功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吻组(68例)和袋吻组(66例)。常吻组常规用CEEA31型腔内管状吻合器将直肠残端、结肠断端进行端端吻合;袋吻组将断端结肠制成J型储粪袋(5~6cm),与直肠肛管行端侧吻合。结果袋吻组的平均排便次数、平均大便失禁次数在术后1个月、6个月均明显少于常吻组,袋吻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的延缓排便能力、需要定期服用缓泻剂和排便控制功能优良等指标也优于常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排便功能在术后1年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保守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将J型储粪袋应用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便功能,近期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切除 J型储粪袋 常规吻合 排便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建平 龚瑾 李霄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25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5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其中15例患者(5.9%)发生了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25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5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其中15例患者(5.9%)发生了术后吻合口漏,1例因腹膜炎行腹腔镜再手术并行回肠末端造口,14例经腹膜外骶前引流、局部冲洗、抗感染及肠外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恢复良好。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发生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主要与术后肠管血运不良、吻合口张力较大以及直肠双吻合技术缺陷有关。结论腹膜外骶前置管引流是是治疗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切除 吻合口漏 腹腔镜手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肠道重建不同吻合方式对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军军 何韵 彭礼忠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肠道重建不同吻合方式对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北省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根据肠道重建不同吻合方式分为直接吻...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肠道重建不同吻合方式对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北省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根据肠道重建不同吻合方式分为直接吻合组(45例)、J型袋组(49例)和结袋组(47例),分别采用直接吻合术、J型贮袋术、结肠成形袋术。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三组手术结果。观察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变化(排便情况、排便主观感受、肛门直肠压力)情况,并对比三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肠道重建吻合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大便不能完全排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型袋组和结袋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不能区分排气与排便的发生率、24 h排便次数均低于直接吻合组(P<0.05)。J型袋组和结袋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排便评分、最大耐受容量、静息压均高于直接吻合组(P<0.05)。J型袋组和结袋组患者术后12个月最大收缩压、顺应性均高于直接吻合组(P<0.05),J型袋组和结袋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肛门直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经手术根治切除后,肠道重建采用直接吻合术影响患者肛门直肠功能,而J型贮袋术和结肠成形袋术对患者肛门功能影响接近,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生理情况行肠道重建术式,以期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直肠低位切除 直接吻合 J型贮袋 结肠成形袋 L肛门直肠功能
下载PDF
肠外置术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附26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维国 陈惠群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肠外置术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加肠外置术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其中单纯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5~7d愈合;吻合口阴道瘘1例,经外置... 目的探讨肠外置术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加肠外置术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其中单纯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5~7d愈合;吻合口阴道瘘1例,经外置的结肠切开造瘘等治疗12d愈合。23例无吻合口瘘的患者,术后14~16d还纳外置的肠管,2例经保守治愈单纯吻合口瘘的患者,术后21~28d还纳外置的肠管,1例阴道直肠瘘的患者,术后3个月还纳切开造瘘的外置横结肠。全组均疗效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肠外置术在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其优越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置 低位直肠 低位直肠切除 肠造口
下载PDF
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红霞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4期1375-1376,共2页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在中低位直肠癌病人中的普遍应用,加上吻合器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了保肛手术,既保证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部分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在低位前切除术经...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在中低位直肠癌病人中的普遍应用,加上吻合器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了保肛手术,既保证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部分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在低位前切除术经腹吻合时仍存在闭合器放入困难、无法直视下操作等问题。2008年,英国外科医生提出一种新的保肛术式--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anterior perineal plane for ultra low 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APPEAR)[1,2]。2012年4月-2012年8月,我院外科应用 APPEAR 术治疗低位直肠癌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 低位直肠 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