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在儿童顽固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邹华新 刘铭 植勇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顽固性便秘的手术治疗。方法:经强力扩肛、灌肠以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12个月以上无效的1岁6月至8岁顽固性便秘儿童52例,采用直肠后壁内括约切除术治疗,术后2周起扩肛,每天1次,坚持6 ̄12个月,同时进行排便功能的训练。结果... 目的:探讨儿童顽固性便秘的手术治疗。方法:经强力扩肛、灌肠以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12个月以上无效的1岁6月至8岁顽固性便秘儿童52例,采用直肠后壁内括约切除术治疗,术后2周起扩肛,每天1次,坚持6 ̄12个月,同时进行排便功能的训练。结果:52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肛瘘、污粪、骶前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病理检查52例,其中直肠肌层无神经节细胞仅19例。结论:儿童顽固性便秘中无神经节细胞症即短段型和超短段型巨结肠症仅占1/3左右,其余患儿当属HD类缘性疾病或肠神经元发育不良(intestinal neurone dysplasia,IND)范畴;直肠后壁内括约切除术切除了直肠后壁部份内括约肌肌条,解除了内括约肌痉挛,减轻了排便阻力,手术损伤较根治术小,对儿童顽固性便秘临床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便秘 直肠后壁括约肌切除术
下载PDF
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韩宁 王小冬 +3 位作者 李迎春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ISR手术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127例,术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用Wexner评分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根据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分为肛门功能良好组(106例)与肛门功能不良组(2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率为16.54%(21/1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方式、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新辅助化疗占比、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吻合口漏占比均高于肛门功能良好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OR=5.124)、新辅助化疗(OR=5.761)、吻合口漏(OR=6.881)是病人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病人Wexner评分高于肿瘤直径<5 cm病人,合并新辅助化疗Wexner评分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病人,合并吻合口漏Wexner评分高于无吻合口漏病人(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785(95%CI:0.692~0.851)。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灵敏度为85.70%、特异性为88.70%,AUC为0.895(95%CI:0.795~0.984)。结论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吻合口漏是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风险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3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腹腔镜 括约肌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保肛
下载PDF
适形切除保肛术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4
作者 杨方武 姬文超 杨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观察组行CSPO,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1.63±11.57)min、肛门排气时间为(2.26±0.75)d、住院时间为(6.21±1.35)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03.58±14.29)min、(4.71±1.24)d、(8.69±1.84)d,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TV为(181.50±17.25)mL、MSP为(129.85±10.45)mmHg,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0.21±3.62)、(75.83±4.29)、(77.49±3.46)、(76.29±3.98)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59.71±15.82)mL、(113.42±8.31)mmHg和(65.38±2.97)、(68.96±3.01)、(69.35±2.97)、(67.42±3.28)分,观察组RRP为(8.48±1.46)mmHg,低于对照组的(10.21±2.0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相比,CSPO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者肛门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适形切除保肛 括约肌直肠切除 肛门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Dixon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个月、术后8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可降低术后的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直肠癌前切除 超低位直肠 肛门功能恢复
下载PDF
基于COX-IMCHB的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构建
6
作者 窦梦娇 贾汝福 +3 位作者 汤海燕 丁建华 李瑞博 姜红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121-124,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COX-IMCHB)的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患者自我管理方案。方法:以COX-IMCHB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对6个省、直辖市的15位专家进行函询,形成干预方案。结果:专家参与程度100%,权威系数... 目的:构建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COX-IMCHB)的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患者自我管理方案。方法:以COX-IMCHB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对6个省、直辖市的15位专家进行函询,形成干预方案。结果:专家参与程度100%,权威系数为0.92,Kendall's W系数为0.351(P<0.05)。干预方案围绕评估患者独特性要素、提供健康相关知识、情感支持、提供决策控制、患者健康结局5个维度,形成8个干预主题,涵盖16项干预内容,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自我管理能力需求,给予相应的干预指导。干预方案的各项干预内容和措施的重要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结论:基于COX-IMCHB构建的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互动 直肠 括约肌切除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完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张占营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89-90,106,共3页
目的 针对开腹完全ISR、腹腔镜完全ISR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直肠癌患者48例,纳入研究的时间段: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纳入研究的地点:本院,将所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开腹完全ISR组、... 目的 针对开腹完全ISR、腹腔镜完全ISR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直肠癌患者48例,纳入研究的时间段: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纳入研究的地点:本院,将所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开腹完全ISR组、腹腔镜完全ISR组的划分(分组标准:手术方法不同),均收集24例。将腹腔镜完全ISR组与开腹完全ISR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数据变化情况进行统一的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死亡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端转移率比较,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的各项指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完全ISR组均更短,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完全ISR组明显更少,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完全ISR组明显更低,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肛门功能良好率),腹腔镜完全ISR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处理后P<0.05。结论 临床上在不同术式的选择方面,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完全ISR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多方面(并发症风险低、出血量少等)均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 腹腔镜 完全内括约肌切除 并发症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低位结直肠癌患者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进瑾 李丹 郜时莉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0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探讨低位结直肠癌患者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接受ISR术治疗的低位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狭窄分为狭窄组(n=15)、未狭窄组(n=65),探究导致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 目的探讨低位结直肠癌患者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接受ISR术治疗的低位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狭窄分为狭窄组(n=15)、未狭窄组(n=65),探究导致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术后吻合口瘘方面差异显著(P<0.05),而在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TNM分期、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ISR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离断水平、吻合口高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男性、术前新辅助放疗、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术后吻合口瘘是导致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术前新辅助放疗、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术后吻合口瘘可能诱发低位结直肠癌患者ISR术后吻合口狭窄,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 直肠 括约肌切除 吻合口狭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对患者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的影响评价
9
作者 秦绪广 李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9-0092,共4页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指征改善效果均更佳(p均<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 保肛手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哲近 周振旭 +3 位作者 朱恒梁 阮小蛟 蒋飞照 郑晓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直肠系膜切除 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对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丛进春 陈春生 +3 位作者 冯勇 马明星 夏志秀 刘鼎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3例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分为CRT组(术前放化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向量测压、Saito功能问卷和Wexner评分来比较两组的肛门功能。结果:CRT组的术前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的测压结果均显著下降,CRT组的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6、12个月Saito功能问卷结果除排便困难两组间没有差异外,其余CRT组结果均明显不如对照组;在术后24个月,排便频率、排便截断、气便分辨能力以及限制饮食4项CRT组仍不及对照组(P<0.05)。到术后24个月,两组Wexner评分均有下降趋势,CRT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会明显的影响术后的肛门功能,而且这种影响要至少会持续2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新辅助放化疗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宏 陈春生 +3 位作者 丛进春 乔雷 冯勇 刘恩卿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35-838,共4页
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近7年间本院为1 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ISR手术。经腹按照TME原则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经肛门于括约肌间沟处切开肛管皮肤,分离内括约肌直至将直肠... 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近7年间本院为1 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ISR手术。经腹按照TME原则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经肛门于括约肌间沟处切开肛管皮肤,分离内括约肌直至将直肠及内括约肌全部切除,再行结肠肛管吻合。术后7 d天开始肛门收缩功能锻炼,4周开始生物反馈训练。对Dukes B,C期患者,术后2周开始化疗,术后4周进行放疗。结果全组无术后死亡,无吻合口瘘。2例术后发生结肠黏膜脱出,2例肛管狭窄,1例切口脂肪液化。随访3个月至7年,无盆腔或吻合口局部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1 7个月和2 1个月死于肝转移,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按W illiams的排便自制标准,术后3,6,12个月分别有6 2.5%,8 0.0%,8 4.6%的患者达到功能良好效果。结论ISR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肿瘤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的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低位直肠间质瘤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崔明明 张宏 +4 位作者 刘鼎盛 张方圆 苟康 蔡圣彬 凌云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2-296,共5页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9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9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前肿瘤大小为5~9 cm(中位值7.0 cm),治疗后肿瘤大小为2~4.5 cm(中位值3.5 cm)(P〈0.001)。治疗3~24个月(中位值7个月)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住院时间5~9天(中位值7天),所有患者均行保护性造口,术后3个月行造口还纳术。Wexner评分在伊马替尼治疗前为1~4分(中位值2分),治疗后为1~5分(中位值2分)(P=0.397);造口还纳术后Wexner评分4~9分(中位值7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术后1年为1~5分(中位值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术后有6例继续服用伊马替尼24~30个月。1例未继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在30个月时出现盆底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于低位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间质瘤 腹腔镜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34
14
作者 王励 刘建 +1 位作者 张勇 祝东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8,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1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ME+ISR,对照组行开腹ISR,记录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胃动素、胃泌素、Wexner便秘评分)及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其满意度、生存率与开腹ISR相当,且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丛进春 戴显伟 +1 位作者 张宏 陈春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分别应用问卷调查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来评价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对25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Vaizey和Wexner评分以及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分别选择同期25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及25例肛门功能... 目的分别应用问卷调查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来评价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对25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Vaizey和Wexner评分以及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分别选择同期25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及25例肛门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Vaizey和Wexner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高于低位前切除术,但在术后1年差异却没有显著性,而两者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的结果在术后1年却仍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一直有显著性。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肛门功能短期内不如低位前切除术,虽然长期的结果可以接受,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 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沈晓明 刘如钱 鲍传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131-132,共2页
保肛根治术已成为现阶段直肠癌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成为直肠癌根治的首选术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于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的直肠癌患者,一直被认为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肛... 保肛根治术已成为现阶段直肠癌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成为直肠癌根治的首选术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于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的直肠癌患者,一直被认为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肛管括约肌功能的手术方式,早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证实ISR是安全性。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2016年1月无锡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位行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手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低位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切除 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姚宏伟 陈宁 +1 位作者 张志鹏 张忠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经过术前肠镜、直肠腔内超声及盆腔磁共振(m... 目的探索应用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经过术前肠镜、直肠腔内超声及盆腔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检查进行评估,筛选出本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顺利施行pure-TaTME联合ISR手术:利用肛门牵开器充分显露肛管,直视下完成ISR手术。然后建立经肛手术路径,完全经肛完成pure-TaTME手术,并创建肠道的连续性。结果手术时间35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切除标本长约18 cm,远断端切缘1.0 cm,直肠系膜完整。术后病理报告为直肠高级别锯齿状腺瘤,局灶黏膜内癌变,远近断端及环周切缘阴性;检出淋巴结32枚,未见癌转移。病理分期为p T1N0M0。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术后3d肠道功能恢复,开始进流食,术后第5天进半流食,无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至今随访24个月,大便控制功能良好,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这为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性选择,但远期效果还需要更多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直肠肛管癌选择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欧阳书睿 陈华 +6 位作者 邓磊 吕东昊 陈小龙 肖凌 曾天芳 汪晓东 李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3-805,81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超低位直肠/直肠肛管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选择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组专业医师共同完成的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5cm或距齿状线≤3cm)切除术患者156例。纳入指标包括:... 目的探讨影响超低位直肠/直肠肛管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选择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组专业医师共同完成的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5cm或距齿状线≤3cm)切除术患者156例。纳入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距肛缘距离、病理TNM分期、术前CS分期和新辅助治疗。结果共有63例患者接受ISR,93例患者未接受此术式。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病理T分期(P=0.038)、N分期(P=0.044)和术前CS分期(P<0.001)与ISR选择有关。多因素分期显示肿瘤病理T分期、N分期和CS分期是影响直肠肛管癌ISR选择的独立因素。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是否可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肿瘤局部浸润程度、淋巴结受累情况有关,而与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化程度及新辅助化疗无关。直肠指检仍是决定是否可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 直肠肛管癌 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低位直肠癌完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旭 赵磊 +6 位作者 林峰 薛帆 刘文志 崔佑刚 衣宇鹏 孔祥余 冯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加速低位直肠癌完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切除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3例低位直肠癌接受完全ISR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加速低位直肠癌完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切除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3例低位直肠癌接受完全ISR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21例,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严格遵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原则行完全ISR手术。对照组术后予生活方式干预(戒烟、运动)、饮食因素调整、提肛运动,口服洛哌丁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口服中药汤剂及中药坐浴治疗。采用Williams标准及Wexner评分系统评估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动态跟踪观察随访两组患者肛门功能至术后12个月。结果:Williams肛门功能评估: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1、6、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治疗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加速低位直肠癌完全ISR切除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肛门失禁发生率,在前期(术后3~6个月)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低位直肠肿瘤 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应晓江 陈志良 +2 位作者 李振军 陈洪亮 叶平江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9期1769-1770,1783,共3页
近年来,结直肠外科发展迅速,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各种保肛术式也逐年增多,使患者在肿瘤根治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保肌机会。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是新近发展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之一,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 括约肌 切除 疗效分析 腹腔镜 治疗 保肛 直肠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