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2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洪少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0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2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3例相同病情的患者(采用行直肠低位前切除... 目的探讨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2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3例相同病情的患者(采用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与12个月的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经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后,未出现死亡病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良好。除了5例出现肛门狭窄外,其余患者术后经疗养均可出院。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肿瘤未发生转移,达到了根治直肠癌的疗效。结论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内括约肌切除 门功能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2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括约肌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
下载PDF
适形切除保肛术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3
作者 杨方武 姬文超 杨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观察组行CSPO,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1.63±11.57)min、肛门排气时间为(2.26±0.75)d、住院时间为(6.21±1.35)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03.58±14.29)min、(4.71±1.24)d、(8.69±1.84)d,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TV为(181.50±17.25)mL、MSP为(129.85±10.45)mmHg,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0.21±3.62)、(75.83±4.29)、(77.49±3.46)、(76.29±3.98)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59.71±15.82)mL、(113.42±8.31)mmHg和(65.38±2.97)、(68.96±3.01)、(69.35±2.97)、(67.42±3.28)分,观察组RRP为(8.48±1.46)mmHg,低于对照组的(10.21±2.0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相比,CSPO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者肛门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适形切除 括约肌直肠切除 门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对患者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的影响评价
4
作者 秦绪广 李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9-0092,共4页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 探究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对应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规Miles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指征改善效果均更佳(p均<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干预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下经括约肌切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Dixon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个月、术后8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可降低术后的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直肠癌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门功能恢复
下载PDF
腹腔镜保肛术式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冯伟 王振波 +1 位作者 迟庆胜 范宜堂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358-2362,2368,共6页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对该类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往往是选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以及医疗理念的逐渐完善,目前认为针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不但要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应尽量确保肛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在上述治疗目标的基础上,腹腔镜保肛术式应运而生,且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日益广泛,包括局部切除术、前切除术以及前切除术与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联用等术式。随着外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未来势必会有更为完美的新技术可以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提升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腹腔镜 应用效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叶骏 郑福保 +2 位作者 杨雅丽 张建明 万先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45-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3年10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就诊的9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3年10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就诊的9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治疗2周。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2周后的肛门排便控便功能和治疗前后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水平及欧洲癌症组织生命质量量表(QLQ-C30)各项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肛门排便控便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0%(44/49)比73.47%(36/49),85.71%(42/49)比67.35%(33/4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组(P均<0.05)。2组治疗后QLQ-C30量表中功能领域、症状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可明显改善直肠癌行保肛术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手术对胃肠道激素和营养指标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低位 气血双补汤 电针 胃肠道功能 营养指标
下载PDF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杨方武 罗炜 +1 位作者 陈钦伟 杨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究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 TME)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枣庄市立医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观察组(予以taTME),各47例。对比两组术中... 目的:探究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 TME)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枣庄市立医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观察组(予以taTME),各47例。对比两组术中临床指标、术后临床指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胃肠功能[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肛门功能[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量(RMTV)]、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NF-α、IL-6、CRP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OT、GAS、BFGF均降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门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MSP、ARP、RMTV均降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选择taTME治疗,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对肛门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系膜切除 直肠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挺 罗炜 杨朋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因子、应激反应指标及肠道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d神经肽(NPY)及前列腺素E2(PGE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皮质醇(Cor)、醛固酮(ALD)、丙二醇(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耐受容量(MTV)、肛管最大收缩压(MSP)、肛管静息压(AR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肠道功能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指标具有调节作用,能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 疼痛因子 应激反应 肠道功能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王彤彤 白璐 +2 位作者 孙洁 马丽 徐婷婷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211-214,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并深入探究有无影响肛门功能。方法 通过计算机1:1随机数列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82例均分两组。其中,参照组(n=41... 目的 研究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并深入探究有无影响肛门功能。方法 通过计算机1:1随机数列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82例均分两组。其中,参照组(n=41)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1)采用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排便功能优良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心理护理、训练干预、专业技术和护理中心等分值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参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选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其中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对肛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不良心理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早期排便功能训练 门功能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经腹腔、骶尾联合入路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诊治分析
11
作者 汪盛嘉 王进 +6 位作者 孙明兵 胡陈睿 白燕金 阮小康 吴林伟 陈肈强 赵鑫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经腹腔、骶尾联合入路的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3例经腹腔、骶尾直肠癌根治术(ASR)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上经腹腔镜进行腹腔操作离断血管、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及其系膜,... 目的分析我院经腹腔、骶尾联合入路的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3例经腹腔、骶尾直肠癌根治术(ASR)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上经腹腔镜进行腹腔操作离断血管、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及其系膜,再通过骶部切口直视下切除肿瘤远端的直肠(或肛管),最后经骶部切口直视下手工间断缝合完成乙状结肠-肛管吻合。结果最终纳入13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0~250mL,中位数100mL;平均手术时间为(256.2±72.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7.6±9.2)天。1例患者因吻合口瘘,行回肠末端造口术;3例患者随访36个月,8例患者随访20个月,2例患者随访6个月;13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也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经腹腔、骶尾入路的直肠癌保肛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否在长期治疗中效果更具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腔、骶尾直肠切除 直肠癌 超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根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锻炼方案的构建研究
12
作者 李冬 彭飞 +1 位作者 朱小民 朱启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2期1322-1325,1330,共5页
目的 构建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锻炼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及直肠癌患者术后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直肠癌保肛术后渐进性肛门功能锻炼方案。选取我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 目的 构建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锻炼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及直肠癌患者术后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直肠癌保肛术后渐进性肛门功能锻炼方案。选取我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肛门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保肛术后肛门功能锻炼操进行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锻炼执行率情况、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锻炼执行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泻、肠梗阻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锻炼康复方案在临床中应用效果较好,不但解决了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差、并发症多等问题,还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门功能锻炼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感染1例护理体会
13
作者 黄歆 《上海护理》 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
2021年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第三[1],我国发病率占到9.88%,其中低位直肠癌占比达到36%~70%[2],而距离齿状线≤4 cm的直肠癌称为超低位直肠癌。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超低位保肛术... 2021年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第三[1],我国发病率占到9.88%,其中低位直肠癌占比达到36%~70%[2],而距离齿状线≤4 cm的直肠癌称为超低位直肠癌。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超低位保肛术已有了完善的理论及技术支撑,在临床已广泛开展。然而超低位直肠癌术后易发生吻合口处不愈合,出现坏死感染。如果吻合口感染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很大概率会发展成吻合口瘘[3],一旦吻合口瘘发生,会出现周围感染、盆腔感染等腹膜炎症状,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然而目前对于吻合口感染临床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双套管冲洗[4],但此方法持续时间长,患者需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非常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吻合口感染 伤口护理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内括约肌切除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博 崔宏力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1期1756-1760,共5页
直肠癌患者行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还可帮助医师评估癌症深度及扩散情况,但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此术式较大风险与高发不良反应。本文对ISR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评价、危险因素及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进行回顾,... 直肠癌患者行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还可帮助医师评估癌症深度及扩散情况,但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此术式较大风险与高发不良反应。本文对ISR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评价、危险因素及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内括约肌切除 门功能障碍
下载PDF
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张茜 王祖晶 +1 位作者 孟学玲 李英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刺激联合渐进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肛门直肠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施生物反馈刺激联合渐进康复训练干预后,观察组肛门直肠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刺激联合渐进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改善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患者获取优质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刺激反馈 渐进康复训练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现代保肛策略下盆底肌锻炼在促进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刘志燕 程方圆 +1 位作者 郭成香 廖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32-634,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现代保肛策略的盆底肌锻炼对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和肛门直肠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129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保肛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给... 目的研究基于现代保肛策略的盆底肌锻炼对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和肛门直肠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129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保肛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水球囊训练,观察组65例增加基于现代保肛策略下盆底肌锻炼,比较2组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直肠功能状况、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肛管最大收缩时间、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直肠静息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肛门直肠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RS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现代保肛策略的盆底肌锻炼能够有效促进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恢复正常,改善肛门直肠功能,降低LARS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 中低位直肠癌 肠造口还纳 肠道功能 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完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张占营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89-90,106,共3页
目的 针对开腹完全ISR、腹腔镜完全ISR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直肠癌患者48例,纳入研究的时间段: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纳入研究的地点:本院,将所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开腹完全ISR组、... 目的 针对开腹完全ISR、腹腔镜完全ISR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直肠癌患者48例,纳入研究的时间段: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纳入研究的地点:本院,将所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开腹完全ISR组、腹腔镜完全ISR组的划分(分组标准:手术方法不同),均收集24例。将腹腔镜完全ISR组与开腹完全ISR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数据变化情况进行统一的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死亡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端转移率比较,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的各项指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完全ISR组均更短,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完全ISR组明显更少,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完全ISR组明显更低,统计学处理后P<0.05。相较于开腹完全ISR组(肛门功能良好率),腹腔镜完全ISR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处理后P<0.05。结论 临床上在不同术式的选择方面,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完全ISR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多方面(并发症风险低、出血量少等)均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完全内括约肌切除 并发症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蕊 孙晓林 +1 位作者 张光云 张秋月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7期1187-1189,1193,共4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8例行保肛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保肛手术。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LARS,将患者分为无LARS组(n=95)及LARS组(n=53)。分析影响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发生...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8例行保肛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保肛手术。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LARS,将患者分为无LARS组(n=95)及LARS组(n=53)。分析影响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LARS组低位肿瘤、术前放疗、吻合口位置距离肛缘≤5 cm发生率均高于无LA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β=1.823,OR=6.187,95%CI:2.944~13.005)、术前放疗(β=2.611,OR=13.610,95%CI:2.914~63.572)及吻合口位置(β=3.269,OR=26.286,95%CI:10.260~67.342)是影响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ARS为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肿瘤位置、术前放疗及吻合口位置均是保肛术后LARS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临床干预中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发生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TME超低位保肛术的研究
19
作者 陆军 张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研究腹腔镜直肠癌TME超低位保肛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 研究腹腔镜直肠癌TME超低位保肛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通过腹腔镜TME超低位保肛术进行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TME超低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耿洪进 王慧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患者肛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兴化市中医院收治的79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分成甲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术...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患者肛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兴化市中医院收治的79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分成甲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术中未进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39例)和乙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3、6个月的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量表(Wexner)评分、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术前和术后7 d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住院期间肛缘水肿、创面感染、肛门潮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术后补液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均短于甲组(均P<0.05);与术后1个月比,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均降低,且术后各时间点乙组均低于甲组,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EORTC-QLQ-C30评分均升高,且术后各时间点乙组均高于甲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7 d甲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降低,但术后7 d两组对比乙组均更高(均P<0.05);乙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肛门功能更快恢复,加快其术后恢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回肠造口 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