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选择化妆品?
1
《中国管理信息化》 1998年第6期35-35,共1页
化妆品在人们特别是广大妇女日常生活中一日不可缺,它施于人体表面起到了清洁、保养、美化或消除不良气味的作用。但如果选用或保存不当,不仅起不到美化作用,反而还会有损健康。
关键词 化妆品标签 不良气味 日常生活 新标准 保护消费者 卫生许可证 生产许可证 国家标准 直观识别 消费者选择
下载PDF
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裘江南 谷文静 翟劼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6-161,共6页
[目的/意义]对微博消息进行热点话题挖掘,进而从海量微博文本中实时找出用户关注、讨论的热点事件,是进行舆情监测、应急管理的基础。然而,现有微博热点话题检测研究却大多忽略了不同影响力用户对话题产生及传播的作用,并且检测结果直... [目的/意义]对微博消息进行热点话题挖掘,进而从海量微博文本中实时找出用户关注、讨论的热点事件,是进行舆情监测、应急管理的基础。然而,现有微博热点话题检测研究却大多忽略了不同影响力用户对话题产生及传播的作用,并且检测结果直观性较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识别用户特征要素,构建用户影响力模型,计算用户影响力;然后,综合考虑主题词影响力、影响力增长速度和增长斜率,提出基于用户影响力的微博热点话题主题词抽取方法,抽取主题词簇;之后,识别核心主题词并进行热点话题关键词抽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并直观表达出检测时间窗口内的典型热点话题;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实证性热点话题识别效率,减少娱乐性热点话题的识别;通过对不同时间窗口内同一话题的关键词抽取,可以实现对相应话题的热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取.最后 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直观表达出检测时间窗口内的典型热点话题 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实证性热点话题识别效率 减少娱乐性热点话题的识别 通过对不同时间窗口内同一话题的关键词抽取 可以实现对相应话题的热点跟踪.
下载PDF
浅析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安全措施对策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会 姜盛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10期253-253,共1页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就是说各施工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点,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监控,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源 识别方法可采用直观经验法 专家调查法 安全监察法
下载PDF
The Viewpoint of Categorization Theory on the Natur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4
作者 LV Shao-quan HU Lan-y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8期615-619,共5页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eal the likelihood that conceptual categorization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a text by reconstructing the semantic categories through which the author's meaning is conveyed, and proposes a...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eal the likelihood that conceptual categorization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a text by reconstructing the semantic categories through which the author's meaning is conveyed, and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way to look in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It is proposed that categorization can be taken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second/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instruction. That is, whil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the inclusion and membership properties of contextually determined semantic categories in a text, the learner needs to arrange the events, actions, or concepts into a structured unit,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Categorization theory will be introduced in relation to Rosch famous studies (1973, 1975), examples taken from a graded reader will be illustrated as how to identify items with category structure, and finally issues that are not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TEGORIZATION schema theory reading comprehension graded readers
下载PDF
打击“三假”犯罪的有力武器─—光学防伪印章标志
5
作者 陈旃 《中国海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光学防伪 防伪技术 假印章 防伪产品 犯罪活动 独占性 识别方法 全息技术 直观识别 识别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