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知论探析--从“学而知之”谈起
1
作者 于肖寒 赵海燕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
"知"既是立己达人的渐修方法,又是为学求道的终极目的。孔子的知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议题,他承认"生而知之"的存在,但重点论述的是"学而知之"的必要性和方法,"学"与"知"是... "知"既是立己达人的渐修方法,又是为学求道的终极目的。孔子的知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议题,他承认"生而知之"的存在,但重点论述的是"学而知之"的必要性和方法,"学"与"知"是辩证统一的,"知"内在于"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的升华与超越。孔子不仅仅是要对"知"与"无知"划清界限,而是求索无知之知的最高境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有殊途同归的意味,同时也展示出中西哲学精神的不同之处。在"知天命"的问题上,孔子不是从宗教主义、神秘主义或宿命论者的角度展开论述,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学而 之知 直觉之知 天命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再林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体知"(embodiment cognition),即"体之于身"的身体之知,它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借助意识、借助思维的"识知"或"思知",其乃为中国古人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一种深入的考查将... "体知"(embodiment cognition),即"体之于身"的身体之知,它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借助意识、借助思维的"识知"或"思知",其乃为中国古人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一种深入的考查将会发现,中国古代的体知之所以成为可能,恰恰在于这种身体之知以一种"思在合一"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人所理解的一种不无独特的现象学式的、本体论化的身体之中。正是这种现象学式的、本体论化的身体,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的身体实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两性交感以及以生为道的身体,而且同时也使其身体之知具有直觉性之知、关系性之知以及践履性之知这三个极为突出的基本特征。因此,由于以本体身体及其生命逻辑为深刻依据并作为其忠实体现,这使中国古代的体知并非流于一种非理性、神秘化的"原始思维",而是不失为理论上不无自洽、不无成熟的人类又一自成一体的知识论体系。正如该体知思想曾根深蒂固地支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的过去那样,我们相信,在人类业已对唯科学主义深入反思的后现代的今天,它也将以其鲜明的根身性、具身化的特点,并作为对唯识主义的"以身为殉"价值取向的纠偏和批判,与当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知识论思想合流,而为人类新的文明建设作出自己重要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的身体 中国古代的体 直觉之知 关系性之知 践履性之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