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文化运动历史记忆的省思——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为中心
1
作者
李净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6,158,共7页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反传统的激进言行并存的历史图景是官立新式女子学校为女性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种方式和可能。对传统经典的阐释也不再是男性知识精英的特权,而是通过两性的共同解读和传播,具有更加丰富的性别意涵。在...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反传统的激进言行并存的历史图景是官立新式女子学校为女性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种方式和可能。对传统经典的阐释也不再是男性知识精英的特权,而是通过两性的共同解读和传播,具有更加丰富的性别意涵。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语境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阐释往往与国族主义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出于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对社会失序的极度焦虑,他们不断阐发传统经典的时代意义。近代报刊媒体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记忆的形成与传播,为传统文化在近代的阐释与传承提供了十分便捷、开放的舆论平台,更凸显了女性有关传统文化的言说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传统文化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女子
教育
性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颖超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2
作者
吴天明
《上海集邮》
2004年第5期11-11,共1页
邮票设计者马刚介绍,“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2004-3-1,图1)
关键词
邮票设计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邓颖超形象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凌叔华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事迹和佚作考
被引量:
5
3
作者
马勤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203,共12页
凌叔华早年曾就读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根据该校出版的《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上的资料可知,她在1916年的夏秋之际入学,一年后又升入本校的家事专修科,毕业于1919年夏。此外,该刊还保存了她在"五四"之前的19...
凌叔华早年曾就读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根据该校出版的《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上的资料可知,她在1916年的夏秋之际入学,一年后又升入本校的家事专修科,毕业于1919年夏。此外,该刊还保存了她在"五四"之前的19篇佚作,这些作品不仅使我们丰富了对凌叔华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新文学女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创作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事迹
佚作
原文传递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女学生小说——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6-1918)为中心
被引量:
4
4
作者
马勤勤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五四"前夕,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7位女学生,因在小说中建构出了独一无二的女学生主体和形象,进而与晚清民初的小说文坛主流相区隔。这一文化个案不仅具有理解新文学女作家的"前史"意义,且弥补了目前研究缺少从...
"五四"前夕,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7位女学生,因在小说中建构出了独一无二的女学生主体和形象,进而与晚清民初的小说文坛主流相区隔。这一文化个案不仅具有理解新文学女作家的"前史"意义,且弥补了目前研究缺少从文学内部观察她们如何"浮出"历史地表的缺憾。质言之,这些在民初接受新教育的女学生们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最终生产出了新型的文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女学生
小说
女子
直
隶
历史
校友会
晚清民初
原文传递
为女性职业教育而创办的直隶女子职业传习所
5
作者
王贞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58,共2页
本文第一张老照片(图1)是一名19岁女子的毕业证书。照片中的女子在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初级缝绣科3年学习期满,成绩及格,于1947年获得准予毕业的证书。第二张老照片(图2)中十几个梳着短发、穿着统一服装的女子们,在整理采摘下来的...
本文第一张老照片(图1)是一名19岁女子的毕业证书。照片中的女子在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初级缝绣科3年学习期满,成绩及格,于1947年获得准予毕业的证书。第二张老照片(图2)中十几个梳着短发、穿着统一服装的女子们,在整理采摘下来的桑叶、养蚕宝宝,这些女子是京兆女子桑蚕传习所的学生。第三张老照片(图3)是一份直隶女子职业传习所的暂行简章,其中规定了学校的宗旨、科目、招生、教学、管理等内容。这些照片都来于自民国初年我国早期女性职业教育学校之一的直隶女子职业传习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所
老照片
女性职业教育
第一
张
河北省立北平
女子
职业
学校
直
隶
毕业证书
招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许广平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师
被引量:
1
6
作者
董振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1-62,35,共3页
关于许广平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情况,一些报刊书籍有所介绍,但较笼统,且有失误。我们现据《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简称《会报》)的记载,做些订正与补充。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女子
中秋节
许广平
参观团
校友会
书信
直
隶
国文
校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巾帼英烈郭隆真
7
作者
王海燕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48,共3页
郭隆真,又名郭林一,1894年出生于直隶大名县封建士绅家庭,回族。受父亲影响,郭隆真自幼喜爱读书,并富有反抗精神。1909年,她与父亲一起在自己家里办了一所女子小学。1913年,她进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与邓颖超、刘清扬等人一...
郭隆真,又名郭林一,1894年出生于直隶大名县封建士绅家庭,回族。受父亲影响,郭隆真自幼喜爱读书,并富有反抗精神。1909年,她与父亲一起在自己家里办了一所女子小学。1913年,她进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与邓颖超、刘清扬等人一起探讨国事,领导和参与学界、妇女界的革命活动。从此以后,郭隆真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隆真
大名县
邓颖超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反抗精神
妇女界
士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私无畏谋公理——邓颖超1924年的一次即席讲演
8
作者
黄志浩
《文史杂志》
1992年第5期2-2,共1页
1920年6月,邓颖超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其间,她应马千里之邀,在达仁女校当教师,教授国文、算术等课程。以后又兼任女星补习学校教师(该校由觉悟社邓颖超、李峙山、谌小岑等组织的女星社创办。女星社宗...
1920年6月,邓颖超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其间,她应马千里之邀,在达仁女校当教师,教授国文、算术等课程。以后又兼任女星补习学校教师(该校由觉悟社邓颖超、李峙山、谌小岑等组织的女星社创办。女星社宗旨为“实地拯救被压迫妇女,宣传妇女应有的革命精神,并加入无产阶级革命”。)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她先后参加的教育团体有:直隶省教育会、平民教育促进会和天津县教育会。 1924年元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
隶
省
李峙山
谌小岑
天津县
教育会
革命活动
补习
学校
四马路
女子
师范学校
觉悟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恩来认定终生伴侣的标准
9
作者
余玮
《共产党员(河北)》
2014年第12期16-16,共1页
上世纪20年代初,正在法国的周恩来在感情上有些困惑。邓颖超和张若名两位年轻女性的影子时常在他的脑海中浮现、比较。张若名,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富裕人家。1916年考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同为第10级学员。家境好,人特...
上世纪20年代初,正在法国的周恩来在感情上有些困惑。邓颖超和张若名两位年轻女性的影子时常在他的脑海中浮现、比较。张若名,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富裕人家。1916年考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同为第10级学员。家境好,人特别聪明,性情刚烈,心高气盛。1920年初,抵制日货活动中,周恩来做总指挥,和郭隆真、张若名、于方舟带领数千名民众到直隶省公署请愿。4人当场被捕,张若名与周恩来一同坐牢。7月17日,全体代表获释出狱。当年在组织学运和牢狱斗争中,周恩来和张若名惺惺相惜,结下了深深的情谊。邓颖超后来对侄女周秉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若名
直
隶
省
秉德
李峙山
女子
师范学校
谌小岑
郭隆真
向警予
抵制日货
独身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的三次婚恋
10
作者
王琴
《党史博采(上)》
2004年第6期25-27,共3页
邓小平的爱情婚姻,如同他的政治生涯一样,他曾三次结婚,两度失妻。充满了坎坷曲折,酸甜苦辣。 “张锡瑗是少有的漂亮” 张锡瑗1907年生于河北省房山县(今北京市),出身于铁路工人家庭。她父亲张镜海是铁路职员,曾任房山县良乡火车站站长...
邓小平的爱情婚姻,如同他的政治生涯一样,他曾三次结婚,两度失妻。充满了坎坷曲折,酸甜苦辣。 “张锡瑗是少有的漂亮” 张锡瑗1907年生于河北省房山县(今北京市),出身于铁路工人家庭。她父亲张镜海是铁路职员,曾任房山县良乡火车站站长,参加过“二七”工人大罢工。张锡瑗在原直隶省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作为骨干分子与李培之(王若飞的夫人)一起参加该校学生改革学校教育的学潮运动,并在该校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维映
张锡瑗
女子
师范学校
房山县
政治生涯
中国共产党早期
直
隶
省
莫斯科中山大学
“八七”会议
周恩来同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张悼念天津“觉悟社”早期成员李峙山的合影
11
作者
谢鸿展
《世纪》
2020年第5期95-95,共1页
这是一张尘封了80多年的老照片。根据伯母罗慕班生前讲述,可以推断出这是天津"觉悟社"早期成员、邓颖超的好友李峙山(李毅韬)1939年7月在广东曲江病逝后,前来吊唁者在灵堂前的合影。伯父谢天培和伯母罗慕班早年与谌小岑李峙...
这是一张尘封了80多年的老照片。根据伯母罗慕班生前讲述,可以推断出这是天津"觉悟社"早期成员、邓颖超的好友李峙山(李毅韬)1939年7月在广东曲江病逝后,前来吊唁者在灵堂前的合影。伯父谢天培和伯母罗慕班早年与谌小岑李峙山夫妇私谊甚厚,直至谌老晚年交往未断。李峙山,原名李毅韬,早年就读于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毅韬
谌小岑
觉悟社
李峙山
老照片
邓颖超
广东曲江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原文传递
题名
新文化运动历史记忆的省思——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为中心
1
作者
李净昉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6,158,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近代报刊媒体与女学研究--以天津为中心"(2012M520568)
文摘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反传统的激进言行并存的历史图景是官立新式女子学校为女性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种方式和可能。对传统经典的阐释也不再是男性知识精英的特权,而是通过两性的共同解读和传播,具有更加丰富的性别意涵。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语境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阐释往往与国族主义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出于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对社会失序的极度焦虑,他们不断阐发传统经典的时代意义。近代报刊媒体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记忆的形成与传播,为传统文化在近代的阐释与传承提供了十分便捷、开放的舆论平台,更凸显了女性有关传统文化的言说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传统文化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女子
教育
性别
Keywords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Zhili Number 1 Girls' Normal School
women's education
gender.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颖超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2
作者
吴天明
出处
《上海集邮》
2004年第5期11-11,共1页
文摘
邮票设计者马刚介绍,“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2004-3-1,图1)
关键词
邮票设计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邓颖超形象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分类号
G894.1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凌叔华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事迹和佚作考
被引量:
5
3
作者
马勤勤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203,共12页
文摘
凌叔华早年曾就读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根据该校出版的《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上的资料可知,她在1916年的夏秋之际入学,一年后又升入本校的家事专修科,毕业于1919年夏。此外,该刊还保存了她在"五四"之前的19篇佚作,这些作品不仅使我们丰富了对凌叔华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新文学女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创作风貌。
关键词
凌叔华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事迹
佚作
分类号
K828.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女学生小说——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6-1918)为中心
被引量:
4
4
作者
马勤勤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文摘
"五四"前夕,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7位女学生,因在小说中建构出了独一无二的女学生主体和形象,进而与晚清民初的小说文坛主流相区隔。这一文化个案不仅具有理解新文学女作家的"前史"意义,且弥补了目前研究缺少从文学内部观察她们如何"浮出"历史地表的缺憾。质言之,这些在民初接受新教育的女学生们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最终生产出了新型的文学形式。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女学生
小说
女子
直
隶
历史
校友会
晚清民初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为女性职业教育而创办的直隶女子职业传习所
5
作者
王贞
机构
北京市档案馆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58,共2页
文摘
本文第一张老照片(图1)是一名19岁女子的毕业证书。照片中的女子在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初级缝绣科3年学习期满,成绩及格,于1947年获得准予毕业的证书。第二张老照片(图2)中十几个梳着短发、穿着统一服装的女子们,在整理采摘下来的桑叶、养蚕宝宝,这些女子是京兆女子桑蚕传习所的学生。第三张老照片(图3)是一份直隶女子职业传习所的暂行简章,其中规定了学校的宗旨、科目、招生、教学、管理等内容。这些照片都来于自民国初年我国早期女性职业教育学校之一的直隶女子职业传习所。
关键词
传习所
老照片
女性职业教育
第一
张
河北省立北平
女子
职业
学校
直
隶
毕业证书
招生
分类号
G719.2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许广平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师
被引量:
1
6
作者
董振修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1-62,35,共3页
文摘
关于许广平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情况,一些报刊书籍有所介绍,但较笼统,且有失误。我们现据《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简称《会报》)的记载,做些订正与补充。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女子
中秋节
许广平
参观团
校友会
书信
直
隶
国文
校刊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巾帼英烈郭隆真
7
作者
王海燕
机构
北京市档案馆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48,共3页
文摘
郭隆真,又名郭林一,1894年出生于直隶大名县封建士绅家庭,回族。受父亲影响,郭隆真自幼喜爱读书,并富有反抗精神。1909年,她与父亲一起在自己家里办了一所女子小学。1913年,她进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与邓颖超、刘清扬等人一起探讨国事,领导和参与学界、妇女界的革命活动。从此以后,郭隆真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之中。
关键词
郭隆真
大名县
邓颖超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反抗精神
妇女界
士绅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G269.2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私无畏谋公理——邓颖超1924年的一次即席讲演
8
作者
黄志浩
机构
上海
出处
《文史杂志》
1992年第5期2-2,共1页
文摘
1920年6月,邓颖超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其间,她应马千里之邀,在达仁女校当教师,教授国文、算术等课程。以后又兼任女星补习学校教师(该校由觉悟社邓颖超、李峙山、谌小岑等组织的女星社创办。女星社宗旨为“实地拯救被压迫妇女,宣传妇女应有的革命精神,并加入无产阶级革命”。)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她先后参加的教育团体有:直隶省教育会、平民教育促进会和天津县教育会。 1924年元旦。
关键词
直
隶
省
李峙山
谌小岑
天津县
教育会
革命活动
补习
学校
四马路
女子
师范学校
觉悟社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恩来认定终生伴侣的标准
9
作者
余玮
出处
《共产党员(河北)》
2014年第12期16-16,共1页
文摘
上世纪20年代初,正在法国的周恩来在感情上有些困惑。邓颖超和张若名两位年轻女性的影子时常在他的脑海中浮现、比较。张若名,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富裕人家。1916年考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同为第10级学员。家境好,人特别聪明,性情刚烈,心高气盛。1920年初,抵制日货活动中,周恩来做总指挥,和郭隆真、张若名、于方舟带领数千名民众到直隶省公署请愿。4人当场被捕,张若名与周恩来一同坐牢。7月17日,全体代表获释出狱。当年在组织学运和牢狱斗争中,周恩来和张若名惺惺相惜,结下了深深的情谊。邓颖超后来对侄女周秉德说:
关键词
张若名
直
隶
省
秉德
李峙山
女子
师范学校
谌小岑
郭隆真
向警予
抵制日货
独身主义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的三次婚恋
10
作者
王琴
出处
《党史博采(上)》
2004年第6期25-27,共3页
文摘
邓小平的爱情婚姻,如同他的政治生涯一样,他曾三次结婚,两度失妻。充满了坎坷曲折,酸甜苦辣。 “张锡瑗是少有的漂亮” 张锡瑗1907年生于河北省房山县(今北京市),出身于铁路工人家庭。她父亲张镜海是铁路职员,曾任房山县良乡火车站站长,参加过“二七”工人大罢工。张锡瑗在原直隶省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作为骨干分子与李培之(王若飞的夫人)一起参加该校学生改革学校教育的学潮运动,并在该校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关键词
金维映
张锡瑗
女子
师范学校
房山县
政治生涯
中国共产党早期
直
隶
省
莫斯科中山大学
“八七”会议
周恩来同志
分类号
A7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张悼念天津“觉悟社”早期成员李峙山的合影
11
作者
谢鸿展
机构
中国民主建国会
出处
《世纪》
2020年第5期95-95,共1页
文摘
这是一张尘封了80多年的老照片。根据伯母罗慕班生前讲述,可以推断出这是天津"觉悟社"早期成员、邓颖超的好友李峙山(李毅韬)1939年7月在广东曲江病逝后,前来吊唁者在灵堂前的合影。伯父谢天培和伯母罗慕班早年与谌小岑李峙山夫妇私谊甚厚,直至谌老晚年交往未断。李峙山,原名李毅韬,早年就读于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关键词
李毅韬
谌小岑
觉悟社
李峙山
老照片
邓颖超
广东曲江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文化运动历史记忆的省思——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为中心
李净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邓颖超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吴天明
《上海集邮》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凌叔华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事迹和佚作考
马勤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4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女学生小说——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6-1918)为中心
马勤勤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原文传递
5
为女性职业教育而创办的直隶女子职业传习所
王贞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许广平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师
董振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巾帼英烈郭隆真
王海燕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无私无畏谋公理——邓颖超1924年的一次即席讲演
黄志浩
《文史杂志》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周恩来认定终生伴侣的标准
余玮
《共产党员(河北)》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邓小平的三次婚恋
王琴
《党史博采(上)》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张悼念天津“觉悟社”早期成员李峙山的合影
谢鸿展
《世纪》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