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探究
1
作者
肖本山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增设的意义主要在于适应打击当前贿赂犯罪以及诉讼证明的现实需要。"利用影响力"既是本罪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本罪客观行为结构的重点。同时,"关系密切人"是理解和认定本罪行为主体的关键。此外,...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增设的意义主要在于适应打击当前贿赂犯罪以及诉讼证明的现实需要。"利用影响力"既是本罪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本罪客观行为结构的重点。同时,"关系密切人"是理解和认定本罪行为主体的关键。此外,在界定本罪中相关人员刑事责任问题上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客观行为
行为主体
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探究
1
作者
肖本山
机构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增设的意义主要在于适应打击当前贿赂犯罪以及诉讼证明的现实需要。"利用影响力"既是本罪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本罪客观行为结构的重点。同时,"关系密切人"是理解和认定本罪行为主体的关键。此外,在界定本罪中相关人员刑事责任问题上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客观行为
行为主体
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Keywords
bribery crime committed with personal influencing power
objective behavior
behavior sub-ject
criminal deeds of the related people
分类号
DF79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探究
肖本山
《肇庆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