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筛查的结果分析
1
作者 王静 陈雪芬 饶贞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1期153-155,共3页
目的:对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筛查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置管侧肢体、锁骨下、腋下、颈... 目的:对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筛查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置管侧肢体、锁骨下、腋下、颈内静脉进行检查,记录患者超声所示血栓情况、处理方式及后续随访结果。结果:经超声检查提示,56例患者血栓大小为4.87 mm×4.87 mm^12.06 mm×11.05 mm,并且所有患者均按照原计划拔管,未出现肺栓塞等不良情况,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随访过程中诸多患者未再出现血栓。在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可知,有35例患者病情允许,接受超声随访,其中32例患者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别于股静脉置管位置出现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2例患者股静脉处原为普通深静脉导管,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附壁血栓,1例股静脉处为12.5 F透析导管,其中心静脉导管置于颈内静脉;对上述患者进行再次治疗后,33例患者血栓获得完全溶解,2例患者血栓获得部分溶解。在35例接受超声随访的患者中,28例患者未再出现血栓现象,但仍有7例患者出现残留附壁血栓。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将会导致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只有早期予以良好的检测,才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 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 筛查结果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守燕 李洪倩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李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采用疾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AC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失禁相关性皮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3
作者 徐芸 盛丽娟 +2 位作者 张海燕 裴静 江守伟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避免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 目的 分析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避免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993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60岁(OR=0.44,P=0.005)、体质量指数>24 kg/m2(OR=1.85,P=0.001)、硅胶导管材质(OR=0.75,P=0.040)、左侧置管(OR=1.23,P=0.040)、上臂输液港植入(OR=0.23,P=0.010)、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化疗方案(OR=1.95,P=0.030)、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OR=0.53,P<0.001)、静脉血栓史(OR=3.24,P=0.030)、高凝状态(OR=2.43,P<0.001)、高血压史(OR=1.84,P=0.001)是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高危乳腺癌患者的管理,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前采取措施,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导管相关性血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护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无症状血栓形成与置管静脉直径、血流速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敏 卫建宁 +2 位作者 杜萍 何佩仪 胡小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1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无症状血栓形成(简称为血栓形成)与置管静脉直径变化、血流速度变化的相关关系,为实施临床干预、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按序列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08例接受PICC置管...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无症状血栓形成(简称为血栓形成)与置管静脉直径变化、血流速度变化的相关关系,为实施临床干预、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按序列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08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置管前、置管后1w、2w、3w、4w、6w、8w、10w、12w、14w、16w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监测测量患者置管静脉直径变化及血流速度变化情况,根据有无发生无症状血栓分为两组,并分析其与置管静脉直径变化与血流速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肿瘤患者PICC无症状血栓形成59例(占54.6%),未发生49例(占45.4%)。未发生无症状血栓组(以下简称未发生血栓组)患者置管后置管静脉直径变化占比(不变、增加、减少:4.1%、28.6%、67.3%)与发生无症状血栓组(以下简称发生血栓组)(16.9%、40.7%、4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未发生血栓组血流速度变化分布(不变、增加、减少:0,32.6%,67.4%)与发生血栓组(6.8%,15.3%,7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且发生血栓组患者置管后静脉直径相对变化值[0(-0.2,0.3)mm]小于未发生血栓组[-0.3(-1.1,0.1)mm],P=0.002。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无症状血栓发生率较高;无症状血栓者其静脉直径不变或增粗高于未发生无症状血栓者,且血流较其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无症状血栓形成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前瞻性队列研究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肺癌化疗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琰 李思祯 +4 位作者 李海云 郭亚茹 彭会珍 丁楠楠 赵文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R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02月至2023年0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19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肺癌化疗PICC患...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R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02月至2023年0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19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发生情况,将发生CRT患者设为CRT组,其余患者设为非CRT组,对比两组资料,分析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196例肺癌患者中发生CRT 17例(8.67%),未发生CRT 179例(91.33%)。单因素分析显示:CRT组肿瘤Ⅲ-Ⅳ期、腺癌、合并糖尿病、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2/3、D-D水平>0.5 mmol/L比例高于非CRT组(P<0.05);两组合并高血压、年龄、穿刺部位、性别、治疗方法、置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吸烟史、化疗药物、饮酒史、导管型号、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腺癌(β=1.341,OR=3.825,95%CI=1.348-10.851)、合并糖尿病(β=1.508,OR=4.518,95%CI=1.621-12.592)、肿瘤Ⅲ-Ⅳ期(β=1.552,OR=4.719,95%CI=1.480-15.048)、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2/3(β=1.332,OR=3.790,95%CI=1.366-10.513)、D-D水平>0.5 mmol/L(β=1.333,OR=3.791,95%CI=1.363-10.544)是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肺癌化疗PICC患者CRT发生与病理类型、合并糖尿病、导管尖端位置、D-D水平、肿瘤分期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肿瘤分期
下载PDF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因子Ⅺ水平及其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海军 李荣华 +4 位作者 陈国平 王丽 侯军 程小康 于黎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因子Ⅺ(FⅪ)水平及其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2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随访3年,研究组最终纳入197例,根据限制性立方...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因子Ⅺ(FⅪ)水平及其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2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随访3年,研究组最终纳入197例,根据限制性立方样条(RCS)结果将研究组分为低水平组94例(FⅪ<10.3 U/L),中水平组52例(FⅪ10.3~12.1 U/L)和高水平组51例(FⅪ>12.1 U/L)。研究组于抗凝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血浆中FⅪ水平并比较;采用Cox模型分析FⅪ对DVT复发的影响,RCS分析DVT复发与FⅪ水平的关系;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FⅪ水平DVT的复发风险,并对研究组进行3年的随访。结果研究组F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有33例(16.75%)患者出现DVT复发,调整性别、年龄后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Ⅺ水平是DVT复发的风险因素(P<0.05)。将FⅪ水平设置为三分位数,计算调整后的风险比,结果显示,FⅪ<10.3 U/L的患者,FⅪ平均值为9.2 U/L,风险比为0.82(95%CI:0.673~0.984);FⅪ10.3~12.1 U/L的患者,FⅪ平均值为11.4 U/L,风险比为1.04(95%CI:0.813~1.432);FⅪ>12.1 U/L的患者,FⅪ平均值为13.8 U/L,风险比为1.38(95%CI:0.921~1.563)。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组复发风险为28.62%(95%CI:25.633~31.609),中水平组复发风险为30.10%(95%CI:27.594~32.606),高水平组复发风险为38.06%(95%CI:34.306~41.371),3组之间显著相关(χ^(2)=6.631,P=0.036)。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DVT患者血浆中FⅪ呈现高水平状态;随着FⅪ水平上升,患者DVT复发风险增高,可将10.3 U/L和12.1 U/L FⅪ水平节点作为DVT复发率明显升高的参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因子Ⅺ 复发 数据相关性 比例危险度模型 下肢 静脉
下载PDF
Padua量表在干预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和研究
7
作者 黎洪群 罗君 +2 位作者 梁芳 刘燕 翁恋恋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栓风险评估(Padua)量表运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PICC专科门诊接受置管和导管维护的8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列表法分为41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栓风险评估(Padua)量表运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PICC专科门诊接受置管和导管维护的8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列表法分为41例对照组与41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在PICC置管前给予常规评估,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Padua量表对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对比两组并发症、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满意度、医疗费用、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P<0.05)。两组干预前的凝血指标并无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PT、APTT、TT均低于对照组,但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9.76%少于对照组29.27%(P<0.05)。观察组在风险评估、护理服务、预防措施、操作专业性上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费用、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adua量表在评估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及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长,降低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内科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献方 陈建英 张红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3652-3656,共5页
目的 统计11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CRT)形成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7例接受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根据CRT发生... 目的 统计11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CRT)形成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7例接受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根据CRT发生情况,将17例(14.53%)发生CRT患者病历资料归入发生组,其余100例(85.47%)患者病历资料归入未发生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测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中等长度静脉置管后CRT形成的因素。依据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置管时间、DD水平构建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CRT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验证预测模型的区分度,C-index=0.935,提示该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绘制标准曲线,可见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提示该预测模型准确度良好。以高风险阈值为横坐标,以净收益率为纵坐标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相较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列线图模型辅助绘制的决策曲线净受益率更高,当阈值在0.02~1.00内的净受益率>0,最大净受益率为0.145,提示上述列线图模型预测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CRT具有良好的精准度。结果 发生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未发生组患者(P<0.05);发生组合并基础疾病个数、置管时间、D-二聚体(DD)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高、合并基础疾病个数多、置管时间长、DD水平高是11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等长度静脉置管后CRT形成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117例接受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CRT 17例(14.53%),临床分期高、合并基础疾病个数多、置管时间长、DD水平高是影响CRT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良好预测中等长度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等长度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术后相关性静脉血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苏醒 宋振 +1 位作者 张慧敏 邵帅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维持血液病患者静脉治疗的首选方法,本研究主要探究血液病患者在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目的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维持血液病患者静脉治疗的首选方法,本研究主要探究血液病患者在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置入PICC导管的4 345例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相关置管信息及用药情况。采用1∶5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血栓与非血栓组之间的基线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术后发生PICC-RVT的影响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多因素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4 345例血液病患者中有63人发生PICC-RVT,血栓发生率为1.45%。经PSM平衡后得到血栓组63例,非血栓组388例共451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血液病患者发生PICC-RVT的因素是诊断(OR=0.429,P<0.001)、体质指数(BMI)(OR=0.504,P<0.05)、白细胞计数(OR=0.443,P<0.001)、血小板计数(OR=1.902,P<0.05)、D-二聚体水平(OR=1.135,P<0.05)、是否输入血制品(OR=3.348,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灵敏度0.794、特异性0.753,用于判断PICC-RVT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诊断、BMI、WBC、PLT、D-二聚体水平和输入血制品会增加血液病患者PICC-RVT的发生几率,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PICC 相关性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LOGISTIC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分割线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10
作者 刘琴 杜更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3-18,共6页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1个月后是否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35)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10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素,构建列阵图风险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Homst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并另选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 144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率为24.3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颈内静脉置管、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APACHE-Ⅱ评分(β=0.272,OR=1.313,P<0.001,95%CI:1.127~1.530)、颈内静脉置管(β=1.729,OR=5.637,P=0.001,95%CI:2.072~15.341)、PT(β=0.170,OR=1.185,P=0.009,95%CI:1.043~1.348)、D-二聚体(β=2.457,OR=11.666,P=0.039,95%CI:1.130~120.416)、FIB(β=0.803,OR=2.232,P=0.001,95%CI:1.374~3.626)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153,P>0.05,模型拟合优度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P<0.001,95%CI:0.777~0.923),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75.20%。外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6.158,P>0.0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P<0.001,95%CI:0.668~0.974),灵敏度为81.30%,特异性为78.60%。模型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校正曲线总体趋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颈内静脉置管、PT、D-二聚体、FIB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模型预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有效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静脉血栓 风险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体系研制
11
作者 邵帅 苏醒 +2 位作者 杨苗苗 庄淑梅 张慧敏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方法检索PICC-RVT相关文献,建立初始指标池;通过小组讨论,初步拟定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方法检索PICC-RVT相关文献,建立初始指标池;通过小组讨论,初步拟定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88.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1、0.925,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27、0.364。最终形成的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43个。结论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为评估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提供了工具。患者、治疗、导管以及操作是血液病患者PICC-RVT风险评估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PICC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体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郝媛媛 张伟杰 贾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置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置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CRT组37例和NCRT组128例。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分析肺癌化疗PICC置管后发生CRT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应用抗血管生成类化疗药物、既往存在血栓史、置管后负重、置管时穿刺次数≥2次均是肺癌化疗患者PICC发生置管CRT的危险因素(OR≥1,P﹤0.05)。根据危险因素绘制的CRT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C指数=0.86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经外部校正曲线分析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CRT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临床上可据此量化性评估肺癌经PICC置管化疗患者CRT的发生风险,并给予专项治疗干预,以提高化疗安全性,延长PICC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相关性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SERPINC1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努尔比亚·热西提 崔迎雪 +4 位作者 贺曼 朱子辉 侯雪萍 王玉莹 蒋威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51-1054,1059,共5页
目的:探讨SERPINC1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227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47例)和对照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并... 目的:探讨SERPINC1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227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47例)和对照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SERPINC1基因rs2227589位点和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与VTE的相关性。结果:VTE组有糖尿病史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SERPINC1 T/C基因型分布频率中,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患者MTHFR A/G基因分布频率中,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MTHFR基因A/G基因型和SERPINC1基因T/C基因型的理论例数与实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VTE组和对照组SERPINC1基因rs2227589位点基因型及T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TE组和对照组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VTE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疆地区恶性肿瘤患者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VTE有关,等位基因A携带者VTE发生风险较高,且糖尿病史也与VT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MTHFR基因 SERPINC1基因 恶性肿瘤 相关性 新疆地区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与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傅丽丽 万静芳 +3 位作者 李丹 向杨 罗佳 李云姝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水平与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01/2022-12月在作者医院行MHD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MHD患者临床资料、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情况、认知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水平与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01/2022-12月在作者医院行MHD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MHD患者临床资料、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情况、认知功能评分。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basic,MoCA-B)中文版认知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92)和认知功能障碍组(n=88)。分析MHD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MHD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次数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知功能障碍组MHD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13)。MHD患者认知障碍评估得分与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呈负相关关系(r=-0.175,P=0.019),与患者认知受损领域呈负相关关系(r=-0.916,P<0.001);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与患者认知受损领域呈正相关关系(r=0.189,P=0.011)。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正常MHD患者较认知功能障碍MHD患者发生内瘘血栓事件风险更低(OR=0.385,P=0.044),男性较女性MHD患者发生内瘘血栓事件的风险更低(OR=0.363,P=0.039),血红蛋白是MHD患者内瘘血栓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5,P=0.039)。结论MHD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认知障碍会影响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认知障碍程度越严重,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发生率越高。临床需要对伴随认知障碍的女性、高血红蛋白血症MHD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加强对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早期识别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减少动静脉内瘘血栓事件的发生,延长MHD患者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血栓 相关性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抗栓方案调整的病例分析
15
作者 张蓉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6-8,共3页
临床药师对1例肺癌根治术后出现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查阅相关指南和文献资料,分析患者无症状CRT的形成原因,对抗栓治疗过程中的血栓风险及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参与抗栓药物治疗方案的... 临床药师对1例肺癌根治术后出现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查阅相关指南和文献资料,分析患者无症状CRT的形成原因,对抗栓治疗过程中的血栓风险及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参与抗栓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患者血栓得到较好控制,经复查颈内静脉彩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后出院。临床药师应以临床治疗矛盾为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参与到抗栓治疗中,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抗栓方案,提升患者在用药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抗栓治疗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肾病病人导管相关性 血栓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16
作者 胡敏 马艳辉 +1 位作者 陈丹丹 李小蕾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1期4118-4122,共5页
目的:调查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肾病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栓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260例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 目的:调查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肾病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栓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260例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肾病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260例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69例,发生率为26.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置管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S)均为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肾病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影响因素很多,如年龄、糖尿病史、置管时间、APTT、PT、D-二聚体水平、MIAS,提示临床应加以重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血液透析 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浆AT3、PC、PS水平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涂彩霞 张永顶 +3 位作者 马雯婷 李艳婷 饶琳 李亚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究血浆抗凝血酶Ⅲ(AT3)、蛋白C(PC)、蛋白S(PS)水平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对... 目的:探究血浆抗凝血酶Ⅲ(AT3)、蛋白C(PC)、蛋白S(PS)水平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两组血浆AT3、PC、PS水平及遗传性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抗凝蛋白缺乏情况,研究组PS缺乏情况最多(20.00%),除AT3、PS同时缺乏项外,其余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浆AT3、PC、PS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血浆AT3、PS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呈负相关(P<0.01),血浆PC变化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无较大影响(P>0.05)。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与血浆AT3、PC、PS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血浆AT3、PS下降其发生率会上升,因此临床积极监测血浆水平变化对预防、诊断及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血浆抗凝血酶Ⅲ 蛋白C 蛋白S 相关性
下载PDF
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18
作者 陈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19-0122,共4页
肺癌是指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PICC是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经常性输液需求患者或重病患者常用给药方式,且安全性较高,在减轻患者因多次穿刺所致疼痛的同时,还... 肺癌是指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PICC是行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经常性输液需求患者或重病患者常用给药方式,且安全性较高,在减轻患者因多次穿刺所致疼痛的同时,还便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液,随着血液系统输送至全身各处,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另外,同一次性输注耗材和常规留置针相比,PICC操作更为便捷、治疗费用更加经济,很好地缓解了患者经济压力。然而PICC留置期间伴有一定的CRBSI、血栓等置管并发症风险,在降低PICC留置效果、阻碍患者疾病治疗进程推进的同时,加重了其医疗负担。因此,做好PICC留置期间CRBSI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探究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ICC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静脉血栓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肠道菌群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聂美亮 朱琴伟 +1 位作者 曾菲 曾金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住院资料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住院资料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查肠道菌群和血常规。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变化情况,并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水平升高以及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降低(P<0.05);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均与PLT、PT呈正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PLT、PT呈负相关(P<0.05),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均与Alb呈负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Alb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且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对肝硬化合并PVT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血栓 肠道菌群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药物预防的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叶艳平 段军 +3 位作者 方桦 曹承启 扬齐 陈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CVC-relatedDVT)的发生率;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预防CVC-related 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2例因治疗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CVC-relatedDVT)的发生率;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预防CVC-related 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2例因治疗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组(0.6 mL/d)及对照组各56例,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1周、2周、4周、6周先后4次对入组患者导管所在深静脉及其临近深静脉进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有CVC-related DVT,同时观察出血不良反应。结果导管置入6周后,对照组及治疗组CVC-related DVT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没有大出血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2.5%(7/56),低分子肝素(0.6mL/d)皮下注射预防性抗凝治疗能显著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预防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