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EG及NCIS预测早产儿败血症相关性脑病的比较
1
作者 卢俊杰 李书书 +2 位作者 张俊 李萌萌 陈小慧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12-317,共6页
目的 比较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预测早产儿败血症相关性脑病(SA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且病情最严重期间进行了aEEG监测的败血... 目的 比较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预测早产儿败血症相关性脑病(SA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且病情最严重期间进行了aEEG监测的败血症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SAE诊断标准,将47例败血症早产儿分为SAE组24例和非SAE组23例。两组败血症早产儿aEEG检查同时进行NCIS,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母孕期并发症、最差血气分析及aEEG监测时一般情况、疾病危重状况的差异,以及aEEG各参数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及总分和校正总分的差异。绘制SAE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比较NCIS和aEEG预测SAE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败血症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母孕期并发症、最差血气分析,及aEEG检查时的一般情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CIS、aEEG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NCIS、aEEG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aEEG总分,诊断SAE的AUC分别:0.727、0.726、0.884、0.706、0.849、0.890,约登指数分别0.406、0.703、0.703、0.412、0.746、0.701。结论 NCIS、aEEG连续性、周期性、带宽、总分,对诊断SAE有早期预测价值,aEEG比NCIS预测SAE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相关性脑病 早产儿 新生儿败血症 振幅整合电图 危重例评分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云海 谢维 +1 位作者 柳松涛 邓梦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116-120,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SA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脓毒性休克国际处理指南给予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主穴+辅穴相结合的辨证选穴进行醒脑开窍...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SA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脓毒性休克国际处理指南给予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主穴+辅穴相结合的辨证选穴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Glas-gow意识障碍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统计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住ICU时间较短于对照组(P<0.05);而2组总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可有效提高SAE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昏迷情况及健康状况,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针刺 开窍 Glas-gow意识障碍昏迷量表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下载PDF
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脑血流指标的影响临床观察
3
作者 张云海 谢维 +1 位作者 柳松涛 邓梦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选104例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具体时间段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之间,分组方式根据治疗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进行干预,研究组是针刺治疗干预。结... 探讨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选104例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具体时间段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之间,分组方式根据治疗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进行干预,研究组是针刺治疗干预。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较之后确认,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更好且对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少(P<0.05);研究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好(P<0.05)。结论 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脑血流指标,恢复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利钠肽(rhBNP) 针刺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血流指标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高频rTMS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刘超 叶伦河 高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1-0034,共4页
对予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高频rTMS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在研究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综合ICU接受治疗的SAE患者60例,以随机数 字表法为依据对所有患者行分两组处理,除常规综合治疗外,为对... 对予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高频rTMS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在研究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综合ICU接受治疗的SAE患者60例,以随机数 字表法为依据对所有患者行分两组处理,除常规综合治疗外,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安宫牛黄丸治疗方案,为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频rTMS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两组患者包括S-100β、NSE、NT-proCNP在内的脑损伤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患者更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包括IL-6、PCT、TNF-α在内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为脓毒血症相关性脑病患者实施高频rTMS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能使之认知功能、意识状态得到更好改善,帮助患者减轻脑损伤与机体炎症反应,对其疾病预后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rTMS 安宫牛黄丸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伊尔扎提·艾则孜 任彤 +3 位作者 刘兴 柴瑞峰 王毅 于湘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11-716,共6页
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脓毒症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功能损伤、脑功能障碍等。脑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主要并发症之一,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 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脓毒症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功能损伤、脑功能障碍等。脑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主要并发症之一,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精神错乱、昏迷、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体征等。SAE不仅可导致短期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还能对患者长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SAE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在SAE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本研究就MGBA在SAE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微生物-肠- 微生物菌群 粪菌移植
下载PDF
紫草素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冯大磊 王兆 +1 位作者 杨颖颖 杨蕾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40-2645,共6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SAE组,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1.33、2.66、5.32 mg/kg),紫草素高剂量... 目的探讨紫草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SAE组,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1.33、2.66、5.32 mg/kg),紫草素高剂量+Roc A组(5.32 mg/kg紫草素+0.67 mg/kg cGAS-STING信号通路激活剂Roc A)和对照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构建SAE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持续14 d。给药结束后,通过Y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分别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焦虑状态;观察其海马齿状回(DG)区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检测其海马DG区脑组织中CD86、CD206阳性细胞数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水平和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AE组相比,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元损伤得到改善,“新臂”内活动距离百分比、中心区域停留时间、行走距离以及海马DG区脑组织中完整神经元数目、CD206阳性细胞数和IL-4、IL-10水平均显著增加/升高/延长(P<0.05),海马DG区脑组织中CD86阳性细胞数以及IL-1β、TNF-α水平和cGAS、STING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降低/下调(P<0.05),且紫草素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Roc A可显著逆转高剂量紫草素对SAE大鼠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活性来改善SAE大鼠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cGAS-STING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下载PDF
2%氢气吸入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7
作者 鄂子玉 丛岩 +1 位作者 王艳飞 于健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5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2%氢气吸入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SD清洁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组、H组、SH组,每组12只。S组和H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脓毒症模型,SH组只开腹、不给予盲肠结扎,H组... 目的观察2%氢气吸入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SD清洁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组、H组、SH组,每组12只。S组和H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脓毒症模型,SH组只开腹、不给予盲肠结扎,H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吸入2%氢气24h,S组、SH组正常吸入空气24h。各组分别于吸入0、6、12、24 h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吸入6、12、24 h随机选取4只大鼠处死,采用HE染色观察观察脑组织病理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脑损伤标志蛋白S100β、焦亡标志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分为空气组、氢气组和对照组。空气组、氢气组在培养基中加入脂多糖建立细胞脓毒症损伤模型,氢气组置于37℃、2%氢气培养箱中,空气组置于37℃、5%CO_(2)培养箱中;对照组使用正常培养基,置于37℃、5%CO_(2)培养箱中培养;各组均培养24 h,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吸入0 h的S组、H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均低于SH组,吸入6、12、24 h的SH组、H组、S组大鼠同一时间点神经行为评分均依次降低(P均<0.05)。脑组织病理结果显示,SH组大鼠吸入6 h的脑组织神经元排列整齐、结构清晰、数量多,随着吸入时间的延长,正常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变化;S组大鼠吸入6 h的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细胞结构疏松、细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随着吸入时间的延长,正常神经元数量逐渐减少;H组大鼠吸入6 h的神经元排列稍整齐,随着吸入时间的延长,正常神经元数量逐渐增多。吸入6、12 h,S组、H组、SH组大鼠脑组织S100β、Caspase-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吸入24 h,H组、SH组大鼠脑组织S100β、Caspase-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组(P均<0.05)。对照组、氢气组、空气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对照组、氢气组细胞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气组(P均<0.05)。结论2%氢气吸入可促进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细胞焦亡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贾西瑞 刘莉洁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57-560,共4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脓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且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长期认知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是较早受到脓毒症引起的外周炎症影响的区域之一。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常驻免疫细胞,可协调脑内炎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脓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且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长期认知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是较早受到脓毒症引起的外周炎症影响的区域之一。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常驻免疫细胞,可协调脑内炎症反应,在脑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扮演重要角色,在SAE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就小胶质细胞功能表型及其在SAE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探讨小胶质细胞在SAE防治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小神经胶质细胞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突触 神经炎症
下载PDF
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高风险人群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
9
作者 杜春辉 万永丽 +3 位作者 杨晓姣 周瑾 王建博 赵振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90-2696,共7页
目的建立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AAE)高风险人群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学路径,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自制“AAE高风险人群筛查表”和“抗菌药物AAE发生风险比较表”,在此基础上建立我院“AAE高风险人群抗感染治... 目的建立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AAE)高风险人群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学路径,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自制“AAE高风险人群筛查表”和“抗菌药物AAE发生风险比较表”,在此基础上建立我院“AAE高风险人群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学路径”。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由临床药师参与并按照临床药学路径制定抗感染方案并进行治疗,对照组由临床医师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2组AAE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初始抗感染治疗有效性,总结AAE病例的干预措施及转归。结果初步建立我院AAE高风险人群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学路径。应用效果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8例患者发生AAE,观察组AA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初始抗感染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换药是AAE首选的有效干预措施,脑病治疗药物可作为症状缓解的辅助措施,及时有效地干预有利于症状快速缓解,AAE总好转率为88.89%。结论AAE高风险人群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学路径可有效预防AAE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初始抗感染方案的有效性,改善发生AAE患者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 临床药学路径 抗感染 神经毒性 个体化用药 合理用药 高风险人群筛查
下载PDF
基于“卫气营血”理论辨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经验
10
作者 单贝贝 谢颖桢 +3 位作者 牛丽强 解盼盼 张建萌 单敏敏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6期707-709,共3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由于感染引起全身炎性反应而导致的一种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中医在治疗SAE中具有一定优势,基于卫气营血理论之“气营同病”辨治SAE,治遵清气凉营、养阴透热之法,临证时将临床中证实有效的SAE治法及方药与中医温...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由于感染引起全身炎性反应而导致的一种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中医在治疗SAE中具有一定优势,基于卫气营血理论之“气营同病”辨治SAE,治遵清气凉营、养阴透热之法,临证时将临床中证实有效的SAE治法及方药与中医温病学辨证理论相联系,病证结合、方证对应;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脓毒症、SAE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遵循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规律,在发病初期即可出现合病或直中等变化,临证时需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中医辨证 卫气营血 气营两炽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UCH-L1、TNA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小田 谢柏梅 +2 位作者 王新平 卫国 路晓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探索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在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空军第986医院老年病科诊治老年脓毒症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索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在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空军第986医院老年病科诊治老年脓毒症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SAE分为SAE组(n=80)和非SAE组(n=97)。根据28 d内的生存情况,将SAE组分为生存亚组(n=48)和死亡亚组(n=3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UCH-L1、TNAP的表达;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E患者死亡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UCH-L1、TNAP及联合对SAE患者死亡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SAE组血清UCH-L1、TNAP、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SAE组(t/P=14.268/<0.001,18.872/<0.001,4.607/<0.001,11.589/<0.001,7.689/<0.001,7.572/<0.001,8.177/<0.001)。SAE患者血清UCH-L1、TNAP水平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NSE、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P=0.547/<0.001,0.661/<0.001,0.602/<0.001,0.514/<0.001,0.498/<0.001;0.477/<0.001,0.529/<0.001,0.632/<0.001,0.607/<0.001,0.474/<0.001)。死亡亚组SAE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NSE、UCH-L1、TNA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生存亚组(t/P=7.586/<0.001,3.311/0.001,6.735/<0.001,13.569/<0.001,11.592/<0.001,5.205/<0.001,12.180/<0.001);血清NSE、UCH-L1、TNAP、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升高是影响SAE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868(1.323~2.638),1.840(1.193~2.838),1.578(1.122~2.219),1.659(1.119~2.576),1.606(1.105~2.336)];血清UCH-L1、TNAP及二者联合评估SAE患者死亡预后的AUC分别为0.848、0.813、0.90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评估价值(Z/P=3.864/0.003、4.270/<0.001)。结论SAE患者血清UCH-L1、TNAP表达升高,两者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UCH-L1、TNAP联合对老年SAE患者死亡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预后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PCT、NSE、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佟心 王伟 邸芳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脓毒症患者,按ICU谵妄评估量表将其分为SAE组(n=42)、非SAE组(n=56)。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NSE及B... 目的探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脓毒症患者,按ICU谵妄评估量表将其分为SAE组(n=42)、非SAE组(n=56)。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NSE及BIS,分析PCT、NSE及BI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的相关性,及其预测SAE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分析影响SA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SAE组PCT、NSE水平高于非SAE组,BIS和Glasgow评分低于非SAE组(P<0.05)。患者血清PCT、NSE水平与Glasgow评分呈负相关(P<0.001),BIS与Glasgow评分呈正相关(P<0.001)。血清PCT、NSE及BIS为S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CT、NSE及BIS对SAE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CT、NSE及BIS是S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SAE发生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降钙素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血清Tau蛋白、Ghrelin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13
作者 刘媛 于媛媛 代建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0,3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Tau蛋白、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SAE患者作为研究组,遵循1∶1原则纳入同期11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脓毒症确诊... 目的探讨血清Tau蛋白、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SAE患者作为研究组,遵循1∶1原则纳入同期11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脓毒症确诊后12 h、24 h、48 h血清Tau蛋白、Ghrelin水平,Spearman分析血清Tau蛋白、Ghrelin水平与病情程度、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Tau蛋白、Ghrelin水平联合诊断效能,绘制卡普兰-迈耶曲线(K-M)分析不同血清Tau蛋白、Ghrelin水平患者生存状况。结果脓毒症确诊后12 h、24 h、48 h后,研究组血清Tau蛋白高于对照组,Ghrelin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重度脑损伤程度、中高危病情程度患者血清Tau蛋白高于轻度脑损伤程度、低危病情程度患者,Ghrelin低于轻度脑损伤程度、低危病情程度患者(P<0.05);SAE患者脓毒症确诊后24 h血清Tau蛋白、Ghrelin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病情程度呈显著相关(r_(1)值=0.633、0.656,r_(2)值=-0.642、-0.63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脓毒症确诊24 h后血清Tau蛋白、Ghrelin联合诊断SAE效能[AUC:0.945,95%CI:0.907~0.971]优于单一诊断[AUC:0.819,95%CI:0.762~0.867;AUC:0.821,95%CI:0.764~0.869];K-M曲线显示,脓毒症确诊后24 h后Tau蛋白高表达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Ghrelin高表达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血清Tau蛋白、Ghrelin在SAE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脑损伤程度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确定合理防治措施,加快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TAU蛋白 GHRELIN 脓毒症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藝智 洪思琦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100-2108,共9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一种继发于脓毒症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从谵妄到昏迷各异。SAE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会导致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可能与一些脓毒症幸存者的长期认知障碍和儿童的发育落...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一种继发于脓毒症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从谵妄到昏迷各异。SAE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会导致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可能与一些脓毒症幸存者的长期认知障碍和儿童的发育落后相关。SAE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本文概述了SAE目前的一些辅助治疗和实验室探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脓毒症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血清中NSE、S100β、NT-proCNP与大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郑鑫寅 黄文钰 +1 位作者 康海 郭倩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160-169,共10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型利钠肽及其氨基末端前肽(NT-proCNP)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共计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 18),即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型利钠肽及其氨基末端前肽(NT-proCNP)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共计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 18),即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SAE组),每组分别在12 h、24 h和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取材。取大鼠心室血离心取上清液,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NSE、NT-proCNP、S100β的水平。HE染色观察两组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ham组同时间相比,SAE组在24 h和48 h时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SAE组平均数 ± 标准差vs Sham组平均数 ± 标准差,P P α表达在12 h、24 h和48 h均明显提高(SAE组平均数 ± 标准差vs Sham组平均数 ± 标准差,P P P β的表达在24 h和48 h时明显提高(SAE组平均数 ± 标准差vs Sham组平均数 ± 标准差,P β的表达在24 h和48 h时明显提高(SAE组24 h平均数 ± 标准差vs SAE组48 h平均数 ± 标准差,P β水平的升高与SAE发生具有相关性,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SAE。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soluble protein-100β (S100β), amino-terminal pro-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 (NT-proCNP) and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 Methods: A total of 36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equally distributed into two groups (n = 18), namely the Sham group (undergoing Sham surgery) and the SAE group (with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At 12 h, 24 h, and 48 h, each group underwent neurobehavioral scoring and tissue collection. The serum was extracted from rat ventricular blood through centrifugation for subsequent measurement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NSE, NT-proCNP, and S100β levels using Elisa. HE staining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structural alterations within the hippocampal tissue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ham group, the SAE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neurobehavioral score at 24 h and 48 h (SAE group mean ± SD vs Sham group mean ± SD, P P α expression in the SA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12 h, 24 h, and 48 h (SAE group mean ± SD vs Sham group mean ± SD, P P P β expression in the SA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24 h and 48 h (SAE group mean ± SD vs Sham group mean ± SD, P β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24 h and 48 h (SAE group 24 h mean ± SD vs SAE group 48 h mean ± SD, P β in serum of rat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SAE. Dynamic monitoring of serum levels in sepsis patients is helpful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S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型利钠肽及其氨基末端前肽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神经行为学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与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艺豪 李玉静 +1 位作者 陈帅 王红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4,共9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继发于脓毒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且可导致长期的神经功能损害,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肠道菌群是指在宿主肠道中定植的大量的、多样的微生物菌群...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继发于脓毒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且可导致长期的神经功能损害,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肠道菌群是指在宿主肠道中定植的大量的、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它们与宿主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BGA)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且临床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脓毒症期间肠道菌群及其在SAE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SAE的发病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肠道菌群 神经炎症 粪菌移植 短链脂肪酸 益生菌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 预测价值
17
作者 陈伟 沈琦 陈虞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15-821,共7页
目的分析血糖变异系数(GLUcv)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诊治的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末梢血糖,并计... 目的分析血糖变异系数(GLUcv)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诊治的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末梢血糖,并计算GLUcv。以脓毒症确诊28 d内SAE事件为研究终点,将28 d内并发SAE的患者纳入SAE组,未并发SAE患者纳入N-SAE组。比较分组后组间主要资料与指标水平的差异,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并发SAE与GLUcv及其他主要指标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GLUcv与脓毒症并发SAE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临床决策曲线,分析GLUcv对脓毒症并发SAE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有135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入院24 h内GLUcv结果为12.59~33.60,根据GLUcv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将135例患者分为Q_(1)~Q_(4)组,Q_(4)组SAE发生率高于Q_(1)~Q_(3)组,Q_(3)和Q_(4)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高于Q_(1)和Q_(2)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Q_(1)和Q_(2)组(P<0.05)。患者确诊后28 d内并发SAE 57例,发生率约42.22%。SAE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GLUcv、IL-6及NSE水平高于N-SAE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N-SAE组(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脓毒症并发SAE可能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4 h乳酸清除率、GLUcv、IL-6、NSE及SAA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GLUcv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SAE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最佳截断值为23.24。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内GLUcv与入院28 d内SAE发生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当GLUcv阈值达到23.24时,SAE风险随着GLUcv升高而增加。绘制临床决策曲线,GLUcv预测脓毒症并发SAE临床净收益情况理想,且联合其他指标能提高整体决策获益。结论脓毒症患者并发SAE与GLUcv的升高有关,SAE风险随GLUcv升高而增加,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内GLUcv可预测SAE高风险人群,且联合其他指标能提高整体风险预测的净收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血糖变异系数 预测 临床决策曲线
下载PDF
基于生信分析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神经炎症相关核心基因的筛选
18
作者 苏思璇 尚彦星 +2 位作者 段程伟 梁彩霞 张冬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926,共12页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筛选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核心基因,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验证。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全转...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筛选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核心基因,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验证。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全转录组测序数据集GSE65682以及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03156。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GSE65682数据集中与脓毒症临床诊断显著相关的模块,与GSE103156数据集中LPS处理前后小胶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相交,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DEG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以及Lasso回归分析筛选核心基因。构建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体外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基因表达;采用慢病毒载体法过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分子表达。结果:WGCNA分析得到GSE65682数据集中与脓毒症临床诊断相关的9个模块、共332个基因,通过Limma分析得到GSE103156数据集中LPS刺激前后小胶质细胞的1 272个DEGs,二者取交集后得到18个交集基因,进一步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得到4个枢纽基因分别为七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18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83,GPR183)、HDAC9、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kinase,NADK)、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25(leucine rich repeat containing 25,LRRC25)。RT-qPCR结果证实在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模型中,Gpr183和Hdac9基因的m RNA表达下调、Lrrc25表达上调,而Nadk表达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显示过表达HDAC9可促进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促进JAK1-STAT3磷酸化。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得到SAE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4个关键基因,并初步证实HDAC9对于小胶质细胞具有促炎活性,为SAE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小胶质细胞 生信分析 差异基因 核心基因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19
作者 杨正东 吴优 +3 位作者 唐军 刘仁怀 方宗平 苏斌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人工脑脊液(ACSF)组和脂多糖(LPS)组,通过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构建SAE模型,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和体质量...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人工脑脊液(ACSF)组和脂多糖(LPS)组,通过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构建SAE模型,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和体质量变化判断小鼠的基本情况;行为学范式评估小鼠运动能力(旷场实验)、认知功能(情景前置性条件恐惧实验、 Y迷宫实验)。评估ACEA干预效果中,小鼠随机分为ACSF组、 ACEA干预的ACSF组、 LPS组和ACEA干预的LPS组,ACEA干预组给与1.5 mg/kg ACEA,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IL-6、 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尼氏染色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行为学范式评估小鼠运动能力(旷场实验)、认知功能(情景前置性条件恐惧实验、 Y迷宫实验)。结果 侧脑室注射LPS 3 d后,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证实SAE造模成功。与ACSF组相比,LPS组海马炎症因子IL-6、 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6、 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CA1区可见神经元尼氏体减少,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与LPS组相比,ACEA干预组IL-6、 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L-6、 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神经元尼氏小体增多,小鼠认知功能改善。结论 ACEA通过抑制IL-6、 TNF-α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SAE小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 花生四烯酰氯乙胺(ACEA)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白藜芦醇促进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减轻神经炎症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情感功能障碍
20
作者 李晓勤 孟昭君 +3 位作者 何晓兰 王嘉炜 杨琳 方宗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实验检测SAE小鼠的情感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热休克蛋白同源蛋白70(HSC70)、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AMP2A与神经元的共定位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水平。同时按30 mg/kg剂量每天连续给予白藜芦醇灌胃直至第14天。结果 CLP小鼠14 d死亡率为45.83%,而幸存小鼠均存在情感功能障碍。CLP术后24 h海马神经元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MGB1表达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释放增加,CMA活性受损,而在灌胃给予白藜芦醇后,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增加,HMGB1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释放减少,提示CMA活性提高且神经炎症减轻,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给予小鼠白藜芦醇灌胃后小鼠情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结论 SAE小鼠海马神经元CMA活性显著降低,导致情感功能障碍;白藜芦醇能够促进CMA,从而抑制HMGB1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从而改善SAE小鼠的情感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 情感功能障碍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白藜芦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