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3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3和CD69的表达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珊珊 马春华 +6 位作者 李璐 张丹丹 仵永枫 陈煜 冯霞 丁美 段钟平 《肝脏》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3和CD6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HBV-ACLF患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5例、慢性乙型肝炎18例、健康对照15例外周血单核细胞CD... 目的了解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3和CD6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HBV-ACLF患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5例、慢性乙型肝炎18例、健康对照15例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3与CD69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HBV-ACLF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的表达率低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随肝功能衰竭早、中、晚期病情进展,CD163的表达率逐渐降低(F=10.921,P=0.000),死亡组CD163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HBV-ACLF组CD69的表达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随肝功能衰竭早、中、晚期病情进展,CD69的表达率逐渐增高(F=11.504,P=0.000),死亡组CD69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CD163和CD69评估HBV-ACLF患者3个月内死亡情况所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6、0.735。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3和CD69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CD163 CD69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春 陈文 +3 位作者 邓存良 毕义亮 唐黎 吴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579-2581,共3页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来源于该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ACLF组(n=214)和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n=196);对照组(n=200)来源于输血科健康献血者。采用...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来源于该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ACLF组(n=214)和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n=196);对照组(n=200)来源于输血科健康献血者。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对象血清ALR水平,分析ACLF组ALR水平与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关系。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LR水平与ACL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CLF组ALR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和对照组(P<0.01)。ACLF患者ALR水平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2=-0.249,F=13.955,P<0.01)。ACLF患者生存组ALR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04)。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LR水平与ACLF患者24周预后相关,高水平ALR患者预后较好(P=0.012,OR=0.807)。结论 HBV相关ACLF患者ALR水平明显升高,有利于肝细胞再生,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 急性肝功能衰竭 表达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常莉 周平 宋孟龙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6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40例。药物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药物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进行血浆吸附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67.50%(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联合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乙型肝炎病毒 急性肝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两种人工肝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月桥 农桂东 +1 位作者 梁潇月 凌春萍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非生物型人工肝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7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50例、血浆... 目的探讨两种非生物型人工肝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7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50例、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PEF)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肝功能、血氨、血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EF组好转率为76.5%(36/47),高于PE组的56.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P=0.032);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E组和PEF组TBil(t=3.746,3.826;P=0.000,0.000)、ALT(t=5.123,4.881;P=0.000,0.000)、AMMO(t=2.802,6.996;P=0.006,0.000)、INR(t=1.996,2.038;P=0.049,0.044)、Cr(t=2.187,4.802;P=0.031、0.000)均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t=2.300,3.065;P=0.024,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EF组AMMO和Cr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2.152;P=0.037,0.034);3与PEF治疗后比较,PEF组TNF-α、IL-6、IL-1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2.234,2.339;P=0.047,0.027,0.021)。结论 PE更适用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治疗;而PEF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在清除血氨、血肌酐和炎性因子方面疗效更优,更适合中期肝衰竭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肝炎 乙型 急性肝功能衰竭 细胞因子
下载PDF
sCD163和铁蛋白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珊珊 李璐 +4 位作者 张丹丹 仵永枫 丁美 段钟平 陈煜 《肝脏》 2014年第10期733-735,762,共4页
目的研究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163(sCD163)和铁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BV-ACLF患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5例、慢性乙型肝炎18例以及健康对照15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 目的研究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163(sCD163)和铁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BV-ACLF患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5例、慢性乙型肝炎18例以及健康对照15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sCD163和铁蛋白水平。结果 HBV-ACLF组血浆中sCD163和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sCD163:(123±43)比(76±33)、(58±19)、(35±15)ng/mL,均P<0.05;铁蛋白:(2 714±1 896)比(505±722)、(833±801)、(106±58)ng/mL,均P<0.05]。肝衰竭发展到晚期时sCD163和铁蛋白水平均较早、中期明显增高[sCD163:(162±44)比(104±40)、(108±24)ng/mL,均P<0.05);铁蛋白:(4 154±2 122)比(1 746±1 047)、(2 416±1 713)ng/mL,均P<0.05]。HBV-ACLF死亡组中sCD163和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存活组[sCD163:(140±42)比(101±36)mg/mL,(t=-2.719,P=0.01);铁蛋白:(3 568±2 007)比(1 598±957)ng/mL,(t=-3.547,P=0.001)]。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CD163、铁蛋白评估HBV-ACLF患者3个月内死亡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844。结论 sCD163和铁蛋白可作为HBV-ACLF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相关急性衰竭 sCD163 铁蛋白 sCD163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利 肖兰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组。拉米夫定组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恩替卡韦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组。拉米夫定组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恩替卡韦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差异;HBV-DNA转阴率、3年存活率;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比拉米夫定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肝功能主要指标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卡韦组HBV-DNA转阴率、3年存活率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生存质量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V-DNA转阴率,提高患者3年存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肾上腺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彪 张莹 +3 位作者 陈婧 牟劲松 王永刚 李克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53-58,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中肾上腺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及肾上腺功能不全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为单中心的观察性研究,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ACLF患...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中肾上腺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及肾上腺功能不全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为单中心的观察性研究,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ACLF患者,排除合并感染及半年内应用皮质激素的患者。根据晨起皮质醇水平将患者分为肾上腺功能不全慢性乙型肝炎ACLF组(皮质醇〈276 nmol/L)和肾上腺功能正常慢性乙型肝炎ACLF组(皮质醇≥276 n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SBP、ΔSBP、DBP、ΔDBP、HR和UO)、肝肾功能(ALT、AST、ALB、CHE、Scr和BUN)、凝血功能(PTA和INR)、MELD评分及预后。结果共纳入54例慢性乙型肝炎ACLF患者,其中肾上腺功能不全者27例(50%)。ACLF早期、中期和晚期肾上腺功能不全者分别为11例(55%)、13例(52%)和3例(33.3%),各期患者肾上腺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1,P=0.666)。肾上腺功能不全慢性乙型肝炎ACLF组与肾上腺功能正常慢性乙型肝炎ACLF组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SBP、ΔSBP、DBP、ΔDBP、HR和UO)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生物化学指标中,肾上腺功能不全慢性乙型肝炎ACLF组较肾上腺功能正常慢性乙型肝炎ACLF组的TBil[(314.5±146.0)μmol/L vs(405.3±123.1)μmol/L]和ALB[(28.2±2.8)g/L vs(30.3±3.1)g/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7),其他指标(ALT、AST、CHE、PTA、INR、Scr、BUN)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MELD评分[(26.1±6.0)分vs(27.7±5.0)分)及预后风险方面(OR=0.862,95%CI:0.295-2.513)也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88和1.00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CLF患者中肾上腺功能不全的发病率为50%,但肾上腺功能不全与血流动力学、肝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以肾上腺功能不全作为慢性乙型肝炎ACLF的预后指标以及对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纠正肾上腺功能不全从而达到改善肝脏功能及预后的设想仍需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功能衰竭 急性 肾上腺功能不全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大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60例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进行内科标准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60例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进行内科标准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61.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减少了死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急性 肝功能衰竭 恩替卡韦
下载PDF
脓毒血症诱发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陆蕴颖 丁茹 +4 位作者 曾菠 陈柳莹 尹姗 张楠楠 李海 《胃肠病学》 2015年第12期708-712,共5页
背景:目前脓毒血症作为诱因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的影响和预后尚无报道。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毒血症作为诱因对ACLF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和短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5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仁济... 背景:目前脓毒血症作为诱因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的影响和预后尚无报道。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毒血症作为诱因对ACLF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和短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5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HBV相关肝硬化合并急性失代偿的住院患者890例,以慢性肝功能衰竭联盟-器官功能衰竭评分(CLIF-C OFs)筛选出入院时为ACLF的患者。以脓毒血症作为诱因将ACLF患者分为脓毒血症诱因组和非脓毒血症诱因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脏器衰竭发生率和短期病死率。结果:按照CLIF-C OFs标准入院时诊断为ACLF患者243例,其中脓毒血症为诱因的ACLF患者47例(19.3%),非脓毒血症为诱因者94例(38.7%),102例(42.0%)无明确诱因。脓毒血症诱因组和非脓毒血症诱因组的短期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28 d:46.8%对36.2%,P=0.224;90 d:53.2%对42.6%,P=0.232)。与非脓毒血症诱因组相比,脓毒血症诱因组肝功能衰竭(72.3%对88.3%,P=0.030)和凝血障碍(53.2%对70.2%,P=0.046)的比例显著降低,而肾功能衰竭(48.9%对29.8%,P=0.026)和循环衰竭(14.9%对4.3%,P=0.042)的比例显著升高。结论:脓毒血症作为诱因的ACLF患者短期病死率与非脓毒血症诱因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具有更高的肾脏、循环衰竭比例,而肝脏衰竭和凝血障碍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军杰 钟炎平 +10 位作者 毛静 刘鑫华 李姗 刘园园 雷旭 雷飞飞 雷雨 郭鹏 胡波 刘志新 谭华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63-69,共7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DPMAS)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6例HBV-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E...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DPMAS)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6例HBV-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E组(44例)、PE+DPMAS组(69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抗病毒、促肝细胞再生等内科综合治疗,PE组及PE+DPMAS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行PE、PE+DPMAS。统计各组治疗前后乙肝DNA(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甲胎蛋白(AFP)。根据TBIL、ALB、Scr、INR、AFP数据,应用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TACIA评分公式,计算各组治疗前后TACIA评分。结果:PE组、PE+DPMAS组治疗后TBIL、DBIL、IBI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TBIL、DBIL、IBIL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PE+DPMAS组治疗后INR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NR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PMAS组AFP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E组、对照组AFP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治疗后TACIA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E+DPMAS组治疗后TACIA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PE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E+DPMAS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PE+DPMAS组与P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结论:PE+DPMAS能有效清除胆红素等有害物质,改善肝细胞再生环境、促进肝再生,改善HBV-ACLF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急性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甲胎蛋白 TACIA评分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1
作者 谢青 李斌华 《甘肃医药》 2021年第1期15-17,共3页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因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少特效药,使其治疗成为一大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分析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规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因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少特效药,使其治疗成为一大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分析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规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相关急性衰竭 中医证候 辨证论治 证型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菖蒲郁金汤加减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肝功能、炎症因子及血清内毒素的影响
12
作者 秦小洁 刘明 +1 位作者 于飞 曲效磊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586-1590,共5页
目的评价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毒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及血清内毒素(ET)的影响。方法将64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评价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毒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及血清内毒素(ET)的影响。方法将64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菖蒲郁金汤加减方。疗程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PLT)等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CLIF-CACLF)评分和毒热蕴结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E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PT、INR水平下降,Alb、PTA、FIB和PLT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PT、INR低于对照组(P<0.05),Alb、PTA、FIB和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LIF-CACLF评分和ET水平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2、IL-17、IFN-γ和TNF-α水平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和总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菖蒲郁金汤加减内服治疗HBV-ACLF毒热蕴结证患者,可抑制炎症因子和内毒素血症,减轻损伤程度,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轻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毒热蕴结证 菖蒲郁金汤 炎症因子 内毒素
下载PDF
不同评分模型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其坤 王孟龙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8-444,共7页
目的比较术前16种评分模型在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ACLF)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价值,探索高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9月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的HB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16种模型评分(CTP、UNOS-M... 目的比较术前16种评分模型在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ACLF)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价值,探索高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9月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的HB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16种模型评分(CTP、UNOS-MELD、Updated-MELD、Integrated-MELD、MELD-Na、MLED Na、CLIF-SOFA、CLIF-OFs、CLIF-C ACLFs、CLIF-C ADs、Refit MELD、Refit MELD Na、MELD-AS、Zheng's Risk、UKELD、MESO)的依时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移植术后3个月生存的预测准确性。单变量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然后依次将16种评分模型以及相关因素纳入LASSO回归筛选独立变量,最后经Cox回归构建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共有1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06例,女性29例,年龄(45.0±10.5)岁。在16种评分模型中,MELD-Na评分和CLIF-SOFA评分在预测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7。经单因素及LASSO回归变量筛选后,在16种评分模型中,仅MELD-Na评分作为独立的预测变量进入最终模型(HR=1.0481,95%CI:1.0136~1.0838,P<0.05)。MELD-Na评分联合其他临床参数(女性、全身感染、术中放置T管)构建的最终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模型整体的C指数=0.886,经内部验证后,在术后3个月的预测准确度C指数为0.844。结论MELD-Na评分和CLIF-SOFA评分对于预测HBACLF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均具有一定优势;基于MELD-Na评分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有助于风险评估和病例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评分模型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早期预后
原文传递
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嫚嫚 纪龙 +3 位作者 郭永高 杨燕 马美雪 封安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09-3414,共6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HBV-ACLF患者60例作为A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作...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HBV-ACLF患者60例作为A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作为B组,同时间段内于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名作为C组,探讨血清miR-122的表达水平。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表达水平为(34.77±10.08)高于B组(16.95±4.55)(P<0.05),B组的表达水平高于C组(8.26±3.02)(P<0.05);血清miR-122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患者的血清miR-122表达水平,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是HBV-ACLF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122对HBV-ACLF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04(2-ΔCT),约登指数为92.50%。结论HBV-ACLF的患者血清中miR-122表达水平增高,这种增高与病情进展相关,且同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之间也具有相关性,miR-122对HBV-ACLF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微小核糖核酸 衰竭
原文传递
截断开玄法论治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15
作者 闫春潇 李京涛 +4 位作者 刘永刚 曾立伟 闫曙光 魏海梁 常占杰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4期185-188,共4页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与肝玄府功能失常有着紧密的联系。肝玄府是肝脏最为细微的微观结构,是肝发挥主疏泄及藏血功能的重要场所。从玄府理论为切入点,阐述ACLF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并附验案1则。湿、热、瘀、毒是ACLF主要致病因素...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与肝玄府功能失常有着紧密的联系。肝玄府是肝脏最为细微的微观结构,是肝发挥主疏泄及藏血功能的重要场所。从玄府理论为切入点,阐述ACLF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并附验案1则。湿、热、瘀、毒是ACLF主要致病因素,邪气壅滞,不得宣达通利,闭滞肝玄府,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使肝玄府开阖失司而诱发疾病产生。通过系统梳理ACLF的证治思路,提出治疗以截断开玄法为纲,解毒通腑开玄府、利湿泄热开玄府、健脾补虚开玄府、活血化瘀开玄府法为目,作为一个新的切入点,合理配伍,宣通气液,恢复玄府正常生理功能,以期为临床治疗ACLF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玄府 截断开玄法 证治思路
下载PDF
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铭 陈芳 +1 位作者 谢艳 唐红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16-152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的转归,研究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HBV-ACLF患者321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基线及ALSS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的转归,研究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HBV-ACLF患者321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基线及ALSS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3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1例患者在30 d观察终点时,存活233例,死亡8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合并肝硬化基础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膜炎的发生率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分值、白细胞计数、血氨、肌酐、各阶段的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基础HBV-DNA载量、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基线凝血酶原活动度及3次ALSS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2.337,P<0.001)、3次ALSS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OR=4.935,P<0.001)是预测经ALSS治疗的HBV-ACLF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BV-DNA(OR=0.403,P<0.001)、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OR=0.447,P<0.001)及3次ALSS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OR=0.332,P<0.001)是30 d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白细胞计数、HBV-DNA载量、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是影响ALSS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5个主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将其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对临床决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支持系统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CLIF-C OFs在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急性失代偿患者中鉴别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惠娟 汤伟亮 +9 位作者 陆小波 胡沛 姜绍文 徐玉敏 曹竹君 赖荣陶 王晖 蔡伟 谢青 余敏杰 《肝脏》 2017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究欧洲肝病学会提出的适用于以酒精为病因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CLIF Consortium Organ Failure score,CLIF-C OF)是否适用于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方法筛选并纳入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乙型肝炎相... 目的探究欧洲肝病学会提出的适用于以酒精为病因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CLIF Consortium Organ Failure score,CLIF-C OF)是否适用于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方法筛选并纳入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急性失代偿患者854例,按CLIF-C OF标准分为ACLF组和非ACLF组。分析ACLF组和非ACLF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病死率。结果 ACLF组262例和非ACLF组592例。ACLF组较非ACLF组年龄大,肝、肾、脑、凝血、循环、呼吸功能衰竭情况均显著高于入院非ACLF组(P<0.01),28 d和90 d病死率均显著升高(27.1%比3.1%、39.6%比4.9%,P<0.01),提示病情更重。结论欧洲肝病学会所提出的评分标准可从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合并急性失代偿患者中筛选出一组病情更为危重、病死率更高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群体。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并发急性失代偿患者中确实存在一群疾病程度更严重的ACLF群体,CLIF-C OF标准可将ACLF患者从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并发急性失代偿患者中区分出来,以指导临床医生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急性失代偿 急性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清化凉血化瘀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8
作者 虞胜 祝峻峰 陈建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评估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个分中心共计74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 目的评估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个分中心共计74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化凉血化瘀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时的中医证候评分、病死率、实验室指标(ALT、AST、TBil、DBil、ALB和PTA)和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存活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43)。治疗组的TBil和DBil水平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第4周、6周和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MEL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5)。洽疗第2周至第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加速胆红素的消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凉血化瘀方 肝功能衰竭 急性(亚急性) 肝炎 乙型
下载PDF
HBV C基因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玲 曾文铤 +2 位作者 谢栩硕 梁增伟 区映研 《肝脏》 2013年第7期448-45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HBVC基因区病毒的变异,探讨HBcAg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ACLF、38例严重肝炎活动(SHB)和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标本,PCR扩增HBVC基因区,分析HBcAg区表位的变异。分离单核淋巴细... 目的通过分析HBVC基因区病毒的变异,探讨HBcAg区表位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ACLF、38例严重肝炎活动(SHB)和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标本,PCR扩增HBVC基因区,分析HBcAg区表位的变异。分离单核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LA-A2分型。结果与CHB组比较,ACLF组HBVC基因区发生高频率的变异,且变异的位点绝大部分位于表位区域:core27(I-V,26.32%比4.76%,P=0.007)位于HLA-A2限制性表位CTL18-27区,core5、core35和core60分别位于Th细胞表位区,core83位于B细胞表位区。对包含变异体CTL18-27(27V)的ACLF和SHB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5例HLA-A2阳性患者均变异为野生株I27;而5例HLA-A2阴性的患者,随访后包含V27的病毒仍然能被检测出(5/0比0/5,P=0.008)。结论 HBVC基因区高频率的氨基酸变异导致的表位变异,可能通过增强表位的免疫原性参与ACLF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急性衰竭 表位变异 免疫反应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IL-4和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施文娟 成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体内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共33例(HBV-ACLF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体内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共33例(HBV-ACLF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2例(CHB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入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人群血清中IL-4和IL-10水平,同时检测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HBV-ACLF组患者IL-4和IL-10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CHB组(P均<0.05),治疗4周后复查IL-4和IL-10水平显著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B组患者IL-4和IL-10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IL-4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BV-ACLF患者IL-4和IL-10表达水平显著低下,监测其动态变化对预测HBV-ACLF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急性肝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