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两相分离技术研究红壤微生物组成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妍 倪德军 +2 位作者 胡红青 向万胜 李学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6,共7页
采集了鄂南不同母质和利用现状的6个红壤样,用2%PEG+6%Dextran两相分离技术(Aqueous two-phase partitioning technique,简写为A2PP)纯化细菌,测定细菌生物量,研究两相分离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可应用性。结果表明:(1... 采集了鄂南不同母质和利用现状的6个红壤样,用2%PEG+6%Dextran两相分离技术(Aqueous two-phase partitioning technique,简写为A2PP)纯化细菌,测定细菌生物量,研究两相分离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可应用性。结果表明:(1)采用0.1%胆酸钠、钠型离子交换树脂、玻璃珠与土壤一起在4℃下振荡2h,能较好地分散土壤细菌。供试土样细菌分离率介于0.41。0.60之间,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细菌分离率高低依次为:砂页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2)A2PP技术能较好地纯化土壤中的细菌。6个供试原样的细菌多与土壤颗粒及有机质结合在一起,而两相分离技术能够得到较为纯净的细菌个体,土样细菌大多被分离存在于PEG相中,纯化率为63%~78%;细菌提取率介于0.31-0.48,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细菌提取率顺序与细菌分离率顺序相同;(3)供试土样的细菌形态都以小球状、小杆状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相分离技术 细菌纯化
下载PDF
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园园 《化工管理》 2013年第6期180-180,共1页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潜力巨大的现代分离技术,其应用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相对比较容易,在水相条件下比较困难,研究水相识别问题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分析印迹水...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潜力巨大的现代分离技术,其应用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相对比较容易,在水相条件下比较困难,研究水相识别问题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分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然后对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 分析化学 应用
下载PDF
热相分离技术资源化处理油基岩屑的工程应用
3
作者 邓超 陈潇 +3 位作者 刘春阳 何茂金 杨卓华 刘研萍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油基岩屑的综合利用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难题。本文论述了热相分离技术资源化处理油基岩屑的工程应用,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备等,分析了处理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废渣产生情况,并进行了整体工程的经济分析。使用热相分... 油基岩屑的综合利用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难题。本文论述了热相分离技术资源化处理油基岩屑的工程应用,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备等,分析了处理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废渣产生情况,并进行了整体工程的经济分析。使用热相分离技术对油基岩屑进行工程应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油基岩屑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岩屑 相分离技术 工艺流程 经济分析
下载PDF
半自动生化仪在磁分离均相酶联免疫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锋春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8-89,共2页
本文对近年来兴起的磁分离均相酶联免疫分析技术(MAIA)中使用的Serono测定仪与半自动生化仪在测定性能上做了系统比较,尝试了用半自动生化仪开展MAIA技术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如果对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方式做合理调整,完全可以替代S... 本文对近年来兴起的磁分离均相酶联免疫分析技术(MAIA)中使用的Serono测定仪与半自动生化仪在测定性能上做了系统比较,尝试了用半自动生化仪开展MAIA技术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如果对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方式做合理调整,完全可以替代Seronp专用测定仪开展MAIA技术,并且,在准确性上,很可能优于Serono仪,这对无Serono仪而需开展此项技术的实验室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动生化仪 分离酶联免疫分析技术 MAIA 比色方法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界面聚合技术制备复合正渗透膜
5
作者 姚彬 张玉荣 +1 位作者 张文存 朱瑞龙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3期175-177,共3页
以聚醚砜为膜材料,聚乙烯醇为亲水改性剂,聚多巴胺为交联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负载聚多巴胺层的聚醚砜基膜;再以间苯二胺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为油相单体,利用层层自组装界面聚合技术可制备复合正渗透膜。结果表明:将基膜依次... 以聚醚砜为膜材料,聚乙烯醇为亲水改性剂,聚多巴胺为交联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负载聚多巴胺层的聚醚砜基膜;再以间苯二胺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为油相单体,利用层层自组装界面聚合技术可制备复合正渗透膜。结果表明:将基膜依次在聚阳和聚阴离子电解质溶液中各反应15 min,然后浸泡于去离子水中5 min,所制备的复合正渗透膜的水通量最高(28.2 L/h),盐反通量较低(3.9 g/h),膜的过滤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热致相分离技术 层层自组装界面聚合技术 复合正渗透膜
下载PDF
细胞支架技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查智超 杨武彬 +1 位作者 王平 师彬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4期111-112,共2页
细胞支架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主要分为人工的和天然的两大类。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细胞支架,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纤维黏结、溶液浇注P颗粒沥析、气体发泡、相分离技术、乳化P冷冻干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技术。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在医疗... 细胞支架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主要分为人工的和天然的两大类。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细胞支架,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纤维黏结、溶液浇注P颗粒沥析、气体发泡、相分离技术、乳化P冷冻干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技术。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支架 组织工程 壳聚糖 PLGA 相分离技术
下载PDF
两相厌氧法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的研究
7
作者 孟家兴 李清雪 康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12期80-84,共5页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浓度化工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常规处理方法难度较大且成本高昂。两相厌氧法利用相分离手段划分产酸相还原过程和产甲烷过程,在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以及能源回收利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因此,在分析两相厌氧法动力...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浓度化工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常规处理方法难度较大且成本高昂。两相厌氧法利用相分离手段划分产酸相还原过程和产甲烷过程,在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以及能源回收利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因此,在分析两相厌氧法动力学原理及菌群生理生化特征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改进Markov的化工废水浓度预测算法明确化工废水污染浓度,从而发现水质恶化机理。实验结果证明此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化工废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化工废水 相分离技术 动力学控制
下载PDF
浅谈含油废弃杂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8
作者 李国政 姜珊 +1 位作者 王之学 郝燕超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该文通过分析含油废弃杂物的特性,将目前处理含油废弃物的相关技术进行对比,选用间歇热相分离工艺技术资源化处理含油废弃杂物,完成了间歇热相分离技术工艺流程的相关研究和间歇热相分离成套设备的研发,论述了间歇热相分离工艺技术在处... 该文通过分析含油废弃杂物的特性,将目前处理含油废弃物的相关技术进行对比,选用间歇热相分离工艺技术资源化处理含油废弃杂物,完成了间歇热相分离技术工艺流程的相关研究和间歇热相分离成套设备的研发,论述了间歇热相分离工艺技术在处理含油废弃杂物方面的优势,并结合间歇热相分离成套设备在客户现场实际作业应用案例说明了间歇热相分离工艺技术在资源化处理含油废弃杂物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弃杂物 资源化处理 间歇热相分离技术
下载PDF
采用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饮用水及相关水中农药多残留
9
作者 赵云峰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饮用水 农药残留 萃取分离技术 色谱紫外法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防凝露 被引量:22
10
作者 殷平 沈国励 王桦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6,共7页
简要介绍了超疏水表面的生成机理、在暖通空调专业中可能的应用范畴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分离技术生成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生成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高达164°,滚动角小于2°。将这种超疏水表面技术... 简要介绍了超疏水表面的生成机理、在暖通空调专业中可能的应用范畴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分离技术生成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生成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高达164°,滚动角小于2°。将这种超疏水表面技术应用于空调冷表面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条件如何苛刻,冷辐射板和送风口表面均不会凝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相分离技术 防凝露 辐射板 低温送风风口
下载PDF
微交联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成 赵雨花 +1 位作者 亢茂青 王心葵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5,共3页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4,4' 二苯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 丁二醇和微量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微交联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它们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微交联在对TP...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4,4' 二苯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 丁二醇和微量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微交联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它们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微交联在对TPU的静态力学性能影响较为复杂;TMP与扩链剂物质的量之比为0 06时,合成的TPU具有好的综合性能;微交联会妨碍TPU硬段相的结晶趋势,降低其微相分离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交联改性技术 相分离技术 TPU
下载PDF
高压可控压力欠平衡钻井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俊波 赵胜英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54,共2页
欠平衡钻井 (UBD)技术过去仅应用于低压、衰竭、边际油气藏或是曾经发生钻井液漏失和压差卡钻等钻井问题的地区 ,为满足采用UBD技术开发未钻探过的或高压油气藏的需要 ,开发出了一套新型可控压力钻井系统 ,包括 35MPa旋转防喷器和先进... 欠平衡钻井 (UBD)技术过去仅应用于低压、衰竭、边际油气藏或是曾经发生钻井液漏失和压差卡钻等钻井问题的地区 ,为满足采用UBD技术开发未钻探过的或高压油气藏的需要 ,开发出了一套新型可控压力钻井系统 ,包括 35MPa旋转防喷器和先进的耐高压 ,气、水、油及固体的四相分离和处理设备 ,并在 2 0 0 0多口井上推广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可控压力 欠平衡钻井系统 旋转防喷器 井口安全控制 相分离技术
下载PDF
低密度聚环己基乙烯泡沫的制备
13
作者 徐业伟 罗炫 +1 位作者 朱方华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7-1570,共4页
低密度CH聚合物多孔材料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的重要靶材料,利用热致相分离原理对低密度聚环己基乙烯泡沫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聚苯乙烯(PS)氢化反应制备了聚环己基乙烯(PVCH),经过溶剂选择,确定以环己烷/1,4-二氧六环为溶... 低密度CH聚合物多孔材料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的重要靶材料,利用热致相分离原理对低密度聚环己基乙烯泡沫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聚苯乙烯(PS)氢化反应制备了聚环己基乙烯(PVCH),经过溶剂选择,确定以环己烷/1,4-二氧六环为溶剂体系,经热致相分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低密度PVCH泡沫。通过分析溶液浓度对泡沫密度的影响,确定了泡沫密度与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在0.04-0.15 g/cm3范围之内可实现对泡沫密度的有效控制。泡沫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平均孔径有升高的趋势,孔径分布趋于单一化,孔径范围为23.63-0.8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己基乙烯 惯性约束聚变 低密度泡沫 热致相分离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下载PDF
PVDF基锂电池隔膜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庆生 郑利云 +2 位作者 A.A.POPOVICH PAVEL Novikov 杨哲龙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4-695,742,共3页
介绍了一种PVDF基隔膜,以丙酮为溶剂,聚偏氟乙烯为成膜物质,纳米SO2为填料,通过辊刮涂湿法制备的一种复合隔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形貌,此隔膜为多孔结构,孔分布呈现三维空间结构,孔径约2 mm。比表面测试仪测试,此隔膜具备高孔隙... 介绍了一种PVDF基隔膜,以丙酮为溶剂,聚偏氟乙烯为成膜物质,纳米SO2为填料,通过辊刮涂湿法制备的一种复合隔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形貌,此隔膜为多孔结构,孔分布呈现三维空间结构,孔径约2 mm。比表面测试仪测试,此隔膜具备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吸液率达到150%。EIS测试和电池倍率放电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此隔膜制成的锂离子电池表现出较低的阻抗和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S 复合隔膜 相分离技术 比表面积 倍率性能
下载PDF
PVDF基多孔态锂电池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庆生 A.A.POPOVICH +5 位作者 包彦彦 Novikov Pavel A 郑利云 Razumov Nikolay G 杨哲龙 Silin Aleksey O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3098-13101,13107,共5页
以丙酮为溶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物质,纳米SiO2为填料,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复合隔膜。TG-DSC测试结果表明,该隔膜在420℃急剧热失重,500℃时几乎反应完全。该隔膜在185℃时放热速率达到阈值0.05 K/min。SEM照片显示该隔膜平... 以丙酮为溶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物质,纳米SiO2为填料,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复合隔膜。TG-DSC测试结果表明,该隔膜在420℃急剧热失重,500℃时几乎反应完全。该隔膜在185℃时放热速率达到阈值0.05 K/min。SEM照片显示该隔膜平均孔径约为2μm,三维结构且孔隙率较高,有利于吸附电解液。由该隔膜制作的60 Ah锂离子电池内阻约为0.85Ω·cm2,制作的40 Ah单电芯55℃,3C放电,电池表面温升5.8℃;制作的14s-60 Ah的电池组循环500次,容量衰减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膜 相分离技术 热蠕变 热稳定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制备赖氨酸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煜 潘源城 +1 位作者 林然 陈顺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557-2561,共5页
背景:聚乳酸作为可降解聚合物已被制成纳米纤维支架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但在某些组织工程应用中其作为支架材料存在降解速度慢、生物相容性差等局限。目的:制备赖氨酸/聚乳酸支架,通过控制不同赖氨酸浓度研究支架的结构及性能。方法:以1... 背景:聚乳酸作为可降解聚合物已被制成纳米纤维支架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但在某些组织工程应用中其作为支架材料存在降解速度慢、生物相容性差等局限。目的:制备赖氨酸/聚乳酸支架,通过控制不同赖氨酸浓度研究支架的结构及性能。方法: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体系、赖氨酸作为氨解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赖氨酸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其中赖氨酸的浓度分别为5%,10%,15%,30%,以未改性的聚乳酸支架为对照,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示差扫描仪热分析仪、接触角和机械性能分析等检测。结果与结论:(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聚乳酸支架被赖氨酸氨解改性成功;(2)扫描电镜显示,当非溶剂相为超轻水时,支架的纤维网格结构较差,未形成立体的三维结构;当赖氨酸浓度为5%时,支架呈片状、带状或大量团聚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三维纤维的网络结构;随着赖氨酸浓度的增加,支架的纳米纤维结构逐渐形成,当赖氨酸浓度为10%时制备的支架仍存在片状及出现团聚现象;当赖氨酸浓度为15%时,支架有分布相对均匀的纳米纤维结构;但当赖氨酸浓度为30%时,支架纤维结构出现坍塌和大片团聚现象;(3)随着赖氨酸浓度的增加,支架的水接触角减少、抗压强度降低;(4)随着赖氨酸浓度的增加,支架的熔融温度稍有降低,但无明显变化,结晶度增加;(5)结果表明,赖氨酸的引入改善了聚乳酸支架的网格状纤维结构、亲水性和结晶度,降低了支架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纤维 支架 赖氨酸 热致相分离技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电磁加热在油基钻屑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之学 李孟 +2 位作者 唐建稳 林传钢 张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第8期93-96,共4页
该文通过分析油基钻屑的特性,对比了目前处理油基钻屑的相关工艺技术,选用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工艺处理油基钻屑,完成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技术工艺流程的相关研究和小试成套设备的开发。分析了温度、真空度等因素对油基钻屑的处理效果,通... 该文通过分析油基钻屑的特性,对比了目前处理油基钻屑的相关工艺技术,选用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工艺处理油基钻屑,完成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技术工艺流程的相关研究和小试成套设备的开发。分析了温度、真空度等因素对油基钻屑的处理效果,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真空度来处理油基钻屑,可增加回收油量。在加热温度350℃、真空度在-0.1MPa~0.08MPa条件下处理油基钻屑,所获得的油含量为8.27%,且回收固相中的含油率为0.763%,达到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固体含油率须小于1%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相分离技术 温度 真空度
下载PDF
中科院化学所碳纳米管-稀土氧化物复合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1-731,共1页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稀土氧化物 催化剂 化学气沉积法 相分离技术 纳米材料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Their Modelling of Continuous Counter-Current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in a Packed Extraction Column 被引量:1
19
作者 阎恭喜 朱自强 +1 位作者 关怡新 韩兆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6-204,共9页
Overall dispersed 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for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were measured in continuous countercurrent PEG4000/KHP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in a 57mm I.D. packed extraction column. A mode... Overall dispersed 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for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were measured in continuous countercurrent PEG4000/KHP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in a 57mm I.D. packed extraction column. A model for overall dispersed sid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was derived by describing the motion of the drops based upon Navier-Stokes eq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the drop velocity. The model provides good predictions and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in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The average relative deviation between calculated values and experimental data ranges from 8% to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continuous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MODEL packed column
下载PDF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in-film Evaporators 被引量:2
20
作者 R.Billet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The recovery of contaminants and useful substances from liquid wastes, thepurification of production effluents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rmally instable mixtures are some ofthe multivarious applications of thin-film di... The recovery of contaminants and useful substances from liquid wastes, thepurification of production effluents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rmally instable mixtures are some ofthe multivarious applications of thin-film distillers in many processes of the chemical and alliedindustries and of the food industries. In a study carried out in pilot plants with distillation testsystems there was foun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separation results and thoseobtained by computing with a theorectical model;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phaseequilibrium between the vapour formed on an infinitely small element of area in a liquid film of anygiven concentric periphery of the vertically arranged evaporator. These tests were perfomed undervarious phase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equilibrium thin-film distillation scaling up distillation ener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