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围岩相变理论与分区破裂化现场实测对比
1
作者 燕发源 王恩志 +4 位作者 刘晓丽 戚承志 马庆 谢维强 马前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2-79,共8页
高地应力作用下的深部围岩巷道分区破裂化现象,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产生和发展对深部工程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材料发生屈服破坏时,能量出现一定耗散,随着耗散的进行,材料结构也产生相应变化形成新的组织结构,该过... 高地应力作用下的深部围岩巷道分区破裂化现象,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产生和发展对深部工程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材料发生屈服破坏时,能量出现一定耗散,随着耗散的进行,材料结构也产生相应变化形成新的组织结构,该过程类似于协同学上的自组织过程,此时传统弹塑性力学已经不太能发挥作用,需要借助物理学理论;深部巷道围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当变形超过弹性极限时,也会出现类似于耗散结构现象,围岩结构需要经历自组织过程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此过程和物理学中的渐进相变现象类似;实际上,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是一个固体向流体转换的二级相变过程,即它具有渐进相变特征。首先对现场尺度、实验室尺度以及模拟试验中出现的各种分区破裂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随后,基于相变理论模型,通过Poincare解析的参数摄动方法对非线性高阶控制方程进行了近似解析,各参数在近似解中的敏感性也得到了分析;最后,将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和金属矿山金川矿700 m深的水平巷道中监测到的分区破裂化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半解析解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高度符合,验证了针对分区破裂化的相变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理论 深部围岩 分区破裂 非线性 岩石力学
下载PDF
自发磁化交换偏置的朗道相变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侯碧辉 张桂花 刘凤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255,共4页
为了研究具有自发磁化交换偏置不对称性材料的自由能密度F的特征,采用朗道的相变理论,处理自发磁化的交换偏置不对称性.一维情况下对称性的自由能密度F展开成自发磁化强度M(T)的偶次幂级数,而不对称的自由能密度F只要考虑M3(T)项,这样,... 为了研究具有自发磁化交换偏置不对称性材料的自由能密度F的特征,采用朗道的相变理论,处理自发磁化的交换偏置不对称性.一维情况下对称性的自由能密度F展开成自发磁化强度M(T)的偶次幂级数,而不对称的自由能密度F只要考虑M3(T)项,这样,在铁磁一顺磁相变温度Tc附近,得到了具有二级相变特征的不对称的M-T和(F-g0)-M曲线.其中,F的幂级数展开系数的定性关系为:g2=γ(T-Tc);g3随T的减小非线性减小;g4随T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道相变理论 自发磁化 交换偏置
下载PDF
《相变理论》创新性研究生课程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 焦雷 +2 位作者 芦笙 陈洪美 周虎 《河南科技》 2014年第12期250-251,共2页
本文对《相变理论》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改革《相变理论》课程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激发了本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对本学科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文对《相变理论》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改革《相变理论》课程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激发了本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对本学科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质量。本文也积极探索了本门课程新的实践性环节,并对本门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促进了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理论 研究生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创新性
下载PDF
贝氏体相变理论进展近况 被引量:9
4
作者 俞德刚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A00期47-55,共9页
近年来贝氏体相变理论三个学派的研究工作均有明显进展,有些观点渐趋接近,有些观点依然存在严重分歧,各自都有亟待澄清的难题。各派间在学术上的批判反批判旨在指明探索方向和途径,发展理论,这已充分为当今相变理论研究进展事实所... 近年来贝氏体相变理论三个学派的研究工作均有明显进展,有些观点渐趋接近,有些观点依然存在严重分歧,各自都有亟待澄清的难题。各派间在学术上的批判反批判旨在指明探索方向和途径,发展理论,这已充分为当今相变理论研究进展事实所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相变理论 研究
下载PDF
关于朗道相变理论的一个修正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国瑞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23-24,共2页
由单轴铁磁体对自发磁化强度M的对称性,对朗道相变理论中自由能的表达式作了一个修正,并运用卡尔丹公式得到其临界指数β=1/3,与实验值一致。
关键词 序参量 朗道相变理论 卡尔丹公式 临界指数
下载PDF
相变理论在TiNi记忆合金中的应用
6
作者 姜左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引言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和超弹性双重功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应用在医学领域的形状记忆合金,必须是既能满足力学功能要求又能满足化学和生物学要求的可靠材料,在医学领域医用形状记忆合金,生化学稳定性是重要因素,TiNi形状记... 引言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和超弹性双重功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应用在医学领域的形状记忆合金,必须是既能满足力学功能要求又能满足化学和生物学要求的可靠材料,在医学领域医用形状记忆合金,生化学稳定性是重要因素,TiNi形状记忆合金因具有很好的性能,在医学上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理论 TiNi记忆合金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平衡相变 可逆形状记忆效应
下载PDF
物理系张广铭课题组在量子拓扑相变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7
《物理与工程》 2019年第3期122-122,共1页
物理系张广铭课题组近期在量子拓扑相变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Gapless Coulomb state emerging from a self-dual topological tensor-network stat... 物理系张广铭课题组近期在量子拓扑相变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Gapless Coulomb state emerging from a self-dual topological tensor-network state”为题,发表研究论文。此项研究揭示了二维量子拓扑物态的基本模型(Toric Code)在电磁对偶路径上的新颖量子拓扑相变和临界行为,部分地回答了物理学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难题,并提供了完全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理论 物理评论快报 临界行为 物理学
下载PDF
超导体的相变理论
8
作者 王培楠 《运城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5-18,共4页
本文用相变热力学理论探讨了正常金属导体向超导体的转变机制,收到了简明,直观的效果。如把它和超导态的量子理论一并来读,对于愿了解超导技术者必有相得益彰之感。
关键词 超导态 相变理论 金属导体 超导技术 量子理论 相变潜热 超导性 热力学理论 者必 化学势
下载PDF
关于运用相变理论进行中小学阅读能力衔接的初探
9
作者 高海烨 《语文课内外》 2022年第21期266-268,共3页
在各项能力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小升初”阶段的基本要求。提升阅读速度,阅读质量,不仅在传统“文科”科目中意义重大,在“理科”中也不乏“应用题”,“情景题”等对题目的理解要求颇高的题目。本文结合了相变理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 在各项能力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小升初”阶段的基本要求。提升阅读速度,阅读质量,不仅在传统“文科”科目中意义重大,在“理科”中也不乏“应用题”,“情景题”等对题目的理解要求颇高的题目。本文结合了相变理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相变理论;阅读能力;衔接策略 在从小学升学至初中的阶段,不少学生会出现不适 感。该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生理发育阶段,需要生应的现象。这种不适应主要体现在要求学习的科目骤然 理上和心理上的关注和呵护,无疑增加了教育者的教学增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难度和深度增加;大多数科目 难度。如果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让学生产需要学生结合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此,不少学生在 生了巨大的割裂感,学生很有可能在后续的教学中产生初入中学阶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学习能力较 会心丧气的心理,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本文通过强的学生普遍可以在一两个月至一个学期的时间内逐渐 走访和问卷调查,通过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视角总结归始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然而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遭遇 纳和分析了“小升初”阶段在阅读方面遇到的问题。同了“打击”之后,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 时,笔者通过教学交流和文献调查,分析了国内外面对产生悲观和放弃的心理,这部分学生中还不乏在小学阶 该阶段采取的方法。此外,结合数学模型是分析调查结段成绩优秀的学生。 果的最好方法之一。而在物理理论中,“相变理论”和在各项能力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小升初”阶段 小升初阶段学生遇到的具体困难有很多的相似性,通过的基本要求。提升阅读速度,阅读质量,不仅在传统 活用该理论,笔者为该研究提供了额外的视野。 “文科”科目中意义重大,在“理科”中也不乏“应用 通过谷歌学术和中国知网,以“小学”(primary 题”,“情景题”等对题目的理解要求颇高的题目。因此 school ),“ 初 中 ”( secondary school ),“ 衔 接 ”在文中,笔者着重把视野从“小升初”阶段的衔接聚焦 (cohesion/transition/connection)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理论 阅读能力 衔接策略
下载PDF
双轴性向列相液晶的相变理论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红 王慧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6-1312,共7页
假设一双轴性向列相液晶分子简单相互作用模型 ,利用平均场理论 ,得到从各向同性相至单轴向列相、单轴向列相至双轴向列相的相变 .结果表明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分子形状的非轴对称性可导致系统双轴向列相的产生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 ,导... 假设一双轴性向列相液晶分子简单相互作用模型 ,利用平均场理论 ,得到从各向同性相至单轴向列相、单轴向列相至双轴向列相的相变 .结果表明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分子形状的非轴对称性可导致系统双轴向列相的产生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 ,导出双轴向列相序参数与谱线分裂频率间的一般关系 ,并讨论序参数测量性的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可导 平均场理论 相变理论 序参数 分子 各向同性 相序 单相 轴向
原文传递
基于G-L理论的混凝土损伤相变协同分析
11
作者 赵文彦 于广明 +2 位作者 李杏 荆昱 路世豹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5-19,共5页
基于Ginzburg-Landau相变理论,在连续介质力学与唯象理论的框架内,利用协同学系统相变类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混凝土损伤相变的思路,即将超导相变的Ginzburg-Landau理论类比到混凝土损伤相变过程中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基于Ginzburg-Landau相变理论,在连续介质力学与唯象理论的框架内,利用协同学系统相变类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混凝土损伤相变的思路,即将超导相变的Ginzburg-Landau理论类比到混凝土损伤相变过程中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首先推导出了混凝土损伤相变的本构模型表达式,并计算出了损伤模型的线性解和非线性解及其相关函数,然后用大型数值模拟软件RFPA进行模拟验算,验证了该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损伤 相变理论 本构方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相变效应理论
12
作者 樊后鹏 樊璠 +1 位作者 毛开新 樊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121-127,共7页
研究了天体恒星、行星、卫星等宇宙星系的自转和不同步公转而产生观测周期差的主、次要原因及其组成部分,分析了Romer天文学方法测光速理论分析的错误,修正了Romer天文法测光速的光速理论计算公式,讨论了FanHoupeng相变效应理论与Romer... 研究了天体恒星、行星、卫星等宇宙星系的自转和不同步公转而产生观测周期差的主、次要原因及其组成部分,分析了Romer天文学方法测光速理论分析的错误,修正了Romer天文法测光速的光速理论计算公式,讨论了FanHoupeng相变效应理论与Romer天文学测光速理论的关系并计算出精确光速值,建立了FanHoupeng相变效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效应理论 木卫星蚀 观测周期差 不同步运行 矢角相位 矢径角相位 矢径相位 综合多辅助作用相位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相变实验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敬松 李相方 +1 位作者 童敏 程时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由于凝析气藏存在着复杂的地下烃体系,凝析油气体系与储集层多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凝析气在多孔介质中相态变化规律十分复杂。而现有多孔介质相变实验方法中,压力、温度偏低,不能反映储集层中凝析气的相变特点。针对这一问题,以凝... 由于凝析气藏存在着复杂的地下烃体系,凝析油气体系与储集层多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凝析气在多孔介质中相态变化规律十分复杂。而现有多孔介质相变实验方法中,压力、温度偏低,不能反映储集层中凝析气的相变特点。针对这一问题,以凝析气相变理论为基础,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创建了一种能真实反应凝析气在多孔介质中相变的实验新方法,在渗透率为0.011μm2的介质与PVT筒中的凝析气相变实验结果表明,低渗透介质对凝析气相态特征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目前相变实验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测试结果可靠性高、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多孔介质 油气体系 凝析油 气相 储集层 低渗透 相变理论 实验方法 相互作用
下载PDF
PTC现象的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林彦 沈毅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分析了解释PTC现象的几个经典的理论模型,概要介绍了PTC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PTC模型 晶界势垒 相变理论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由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相变
15
作者 王慧 刘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0-52,共3页
 考虑一双轴性液晶分子简单相互作用模型,利用平均场理论,得到了从各向同性相至单轴向列相以及从单轴向列相至双轴向列相的相变.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相变理论 平均场理论
下载PDF
有关PTC现象的理论研究进展
16
作者 廖海星 夏峥嵘 喻克雄 《荆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97-100,共4页
概要介绍了PTC理论及与PTC现象密切相关的相变理论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PTC效应 晶界势垒 相变理论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由外场引起的相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必利 刘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一刚性液晶分子简化模型,将分子间相互作用抽象为棒与棒间相互作用的叠加,并考虑到外场的作用,得到系统的相图.结果表明,由于外场的诱导作用,对于单轴性分子,系统可在较高温度下诱导出准单轴相.增加分子的双轴性,可使系统在较高温... 利用一刚性液晶分子简化模型,将分子间相互作用抽象为棒与棒间相互作用的叠加,并考虑到外场的作用,得到系统的相图.结果表明,由于外场的诱导作用,对于单轴性分子,系统可在较高温度下诱导出准单轴相.增加分子的双轴性,可使系统在较高温度下诱导出准双轴相,降低温度,系统连续地进入双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相变理论 外场 相互作用能 平均场理论
下载PDF
新书《贝氏体相变新论》简介
18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3期8-8,共1页
近日将出版一本新书:《贝氏体相变新论》,刘宗昌等著。该书是21世纪以来论述贝氏体相变理论及其应用的新书。其试验新、内容新、概念新、理论新、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高。该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论述了贝氏体的成分、组织形貌和精细亚结构... 近日将出版一本新书:《贝氏体相变新论》,刘宗昌等著。该书是21世纪以来论述贝氏体相变理论及其应用的新书。其试验新、内容新、概念新、理论新、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高。该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论述了贝氏体的成分、组织形貌和精细亚结构,贝氏体及贝氏体相变物理本质,贝氏体相变热力学、相变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相变 相变热力学 相变动力学 相变理论 组织形貌 物理本质 亚结构 应用
下载PDF
一种非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评析“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文辉 许大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证了机械球磨作用本质与构造挤压剪切作用本质的同一性。分析了岩石糜棱岩化过程的两个阶段;讨论了地震波形成柯石英机制的可能性。围绕比较标准问题,论证了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能大大降低α-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温度和合成时间,促进柯石英的形成。用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解释了人工合成柯石英的规律性、南极洲天然矿物的行为,柯石英的寄生矿物、岩石——锆石、榴辉岩包裹体、非包裹体的形成。列举事例澄清了"球磨引进的Fe杂质提高柯石英形成压力迟缓合成"的说法;讨论了第二相存在对石英—柯石英转变的影响和"应变禁区"边界区的应力梯度相变驱动力可以形成柯石英问题。指出了机械球磨石英原料预处理和静高压合成柯石英后处理两步法,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柯石英形成规律的有效物理方法;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和无需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机制,是一种有希望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石英 超高压变质 动态挤压 剪切作用 高能机械球磨作用 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 板块深俯冲 相变驱动力 相变热力学动力学理论
下载PDF
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相分离的调控方法
20
作者 李龙 宋凡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97,共1页
目的细胞膜是细胞进行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的通道。细胞膜这一重要功能与其自身结构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液-液相分离对于细胞膜功能发挥意义重大,从而对调控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液-液相分离的提出了迫切需求。方法针对该... 目的细胞膜是细胞进行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的通道。细胞膜这一重要功能与其自身结构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液-液相分离对于细胞膜功能发挥意义重大,从而对调控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液-液相分离的提出了迫切需求。方法针对该问题,采用实验、理论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系统研究。具体而言,构建了细胞-磷脂双层黏附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根据平均场理论与Monte Carlo方法,分别建立了黏附系统相变理论与跨尺度黏附系统计算模型。结果细胞黏附中磷脂分子液-液相分离与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提出了通过改变基底形貌或施加外力控制细胞黏附中磷脂子液-液相分离的方法,并揭示了相关的分子机制。结论本研究为控制细胞膜有序性与异质性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分子 磷脂双层 细胞黏附 调控方法 相变理论 平均场理论 计算机模拟 信息传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