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黑土区土壤相对环境容量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磊 张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1-516,共6页
主要利用黑龙江省 1∶2 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探资料 ,在GIS支持下分析了黑龙江省黑土区相对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 :黑龙江省黑土区单元素的相对环境容量是比较高的 ,绝大部分地区的相对环境容量 (Rc)都大于 0 4 5 ,很多地区... 主要利用黑龙江省 1∶2 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探资料 ,在GIS支持下分析了黑龙江省黑土区相对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 :黑龙江省黑土区单元素的相对环境容量是比较高的 ,绝大部分地区的相对环境容量 (Rc)都大于 0 4 5 ,很多地区还大于 0 75。本区的综合相对环境容量也比较高 ,一般大于0 4 5 ,很多地方大于 0 75。高容量区 (Rc>0 75 )面积为 19132 4 8km2 ,占黑龙江省黑土区总面积的 2 6 84 % ;中容量区 (0 4 5≤Rc≤ 0 75 )面积为 4 96 0 5 0 0km2 ,占黑龙江省黑土区总面积的 6 9 74 % ;低容量区 (0≤Rc <0 4 5 )面积为 2 112 0 9km2 ,占黑龙江省黑土区总面积的 2 97% ;超载区 (Rc <0 )面积为 316 6 2km2 ,占黑龙江省黑土区总面积的 0 4 5 %。这显示出本区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比较优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黑土区 土壤相对环境容量 空间分异特征
下载PDF
基于相对剩余环境容量模型的全国各省份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可云 傅帅雄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省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尽相同,对当前我国各省份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文章根据2008年全国114个重点城市的... 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省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尽相同,对当前我国各省份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文章根据2008年全国114个重点城市的大气监测结果以及全国各大水域485个国控断面的主要水环境监测结果,应用相对剩余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环境综合承载力,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相对剩余环境容量 区域环境
下载PDF
利用单位源强浓度贡献确定排放限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汪金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4-236,共3页
针对总量控制意义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中存在的不足 ,从常规的大气扩散模式出发 ,利用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源强成正比这一基本关系 ,推导定义单位源强浓度贡献、相对环境容量及相对环境余量 ,进而利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 ,推导出一种... 针对总量控制意义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中存在的不足 ,从常规的大气扩散模式出发 ,利用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源强成正比这一基本关系 ,推导定义单位源强浓度贡献、相对环境容量及相对环境余量 ,进而利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 ,推导出一种新的削减控制量计算方法 ;该方法可在没有足够多监测点情况下 ,较准确合理地确定各污染源允许排放量 ,制定总量控制方案 .通过湖北某地一新建水泥厂削减控制方案的计算实例 ,说明该方法简便、合理、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单位源强浓度贡献 相对环境容量 相对环境余量 排放限值 允许排放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