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SPME-GC-MS/MS结合ROAV值鉴定新疆库车小白杏的关键香气物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彩 孙金奎 +3 位作者 李甜 史学伟 程卫东 王斌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8-236,共9页
该研究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双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MS)联用技术检测新疆库车小白杏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方法,并基于相对... 该研究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双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MS)联用技术检测新疆库车小白杏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方法,并基于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鉴定其关键性香气物质,对小白杏呈香属性指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50/30μm聚二乙烯基苯/碳吸附剂/聚二甲基硅氧烷(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DVB/CAR/PDMS)的萃取纤维,萃取温度为65℃,萃取时间为50 min时,萃取效率最高。在该条件下,共鉴定出小白杏中含有的4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34.57%),其次是酯类(33.77%)和醛类物质(24.77%)。ROAV分析表明,β-紫罗兰酮、γ-癸内酯、二氢-β-紫罗兰酮、芳樟醇、月桂烯以及α-紫罗兰酮为关键香气物质(ROAV>1),赋予了小白杏浓郁的果香、花香以及木香。呈香属性指纹分析表明,与吊干杏相比,小白杏的青草香、果香、椰子香、柑橘香以及花香更为强烈,只有木香较弱。该研究确定了新疆库车小白杏中含有的关键香气成分,可为探索具有小白杏风味的产品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相对香气活性(roav) 关键香气物质 香气指纹
下载PDF
应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与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卷烟特征香气物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登科 田楠 +4 位作者 田志章 吴若昕 马立超 邢立霞 张春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64-1170,共7页
为考察不同卷烟产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剖析不同卷烟产品香气风格特征,选取5款不同品牌市售卷烟,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S-GC-IMS)开展卷烟挥发性物质研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分析不同卷烟特征香气物质。HS-GC-IMS结果表明,5... 为考察不同卷烟产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剖析不同卷烟产品香气风格特征,选取5款不同品牌市售卷烟,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S-GC-IMS)开展卷烟挥发性物质研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分析不同卷烟特征香气物质。HS-GC-IMS结果表明,5款卷烟产品的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大致相同,但不同化合物的含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ROAV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酮类、醇类和酯类,对卷烟香气有重要贡献的物质包括糠硫醇、1-辛烯-3-酮、呋喃醇、3-甲基丁醛、乙酸异戊酯等,化合物间含量和感觉阈值的差异影响了其对卷烟香气风格的贡献度,进而影响卷烟的风格特征。借助HS-GC-IMS和ROAV值可以剖析不同卷烟特征香气物质,为卷烟产品的风格分析和品质评定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 卷烟 相对气味活度 特征香气物质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13种凤凰单丛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学芬 许应芬 +1 位作者 李海燕 刘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459-5467,共9页
目的 探究13种凤凰单丛茶香气成分及各香气成分对总体风味的贡献。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13种单丛茶进行香气... 目的 探究13种凤凰单丛茶香气成分及各香气成分对总体风味的贡献。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13种单丛茶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筛选各单丛茶关键香气成分。结果 在13种单丛茶样品中检出香气成分179种,新检出成分88种,共有香气成分53种。同时,根据挥发性成分的ROAV值,共检出17种关键香气成分,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辛烯-3-醇、癸醛、β-环柠檬醛、异丁醛、β-紫罗兰酮、法尼醇、香叶醇、α-法尼烯、异戊醇、顺-1,5-辛二烯-3-醇、顺-3-己烯醇、庚醛、脱氢芳樟醇、反-3-戊烯-2-酮、2-癸酮、2-庚烯醛、6-甲基-5-庚基-2-酮;另外,检出16种重要修饰成分,共有关键香气5种,分别为1-辛烯-3-醇、法尼醇、β-环柠檬醛、癸醛和β-紫罗兰酮。结论 各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单丛茶中含量及贡献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相对气味活度
下载PDF
基于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的新疆大盘鸡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沈菲 罗瑞明 +3 位作者 丁丹 柏鹤 柏霜 王永瑞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50,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大盘鸡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萃取和分离鉴定,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确定对新疆大盘鸡香气具有主要贡献作用和修饰作用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和醛类物质含...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大盘鸡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萃取和分离鉴定,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确定对新疆大盘鸡香气具有主要贡献作用和修饰作用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和醛类物质含量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6.9%、36.4%;柠檬醛、1-辛烯-3-醇、壬醛、己醛、β-紫罗兰酮、桉树醇、苯甲醛、D-柠檬烯、芳樟醇、β-月桂烯、辛醛、1-庚醇、庚醛及2-戊基呋喃14种物质对新疆大盘鸡香气贡献较大;苯乙醇、苯乙醛、正己酸乙烯酯、苯甲醇、(E)-2-辛烯醛、戊醛、乙酸芳樟酯、α-蒎烯、茴香烯、β-罗勒烯、二烯丙基二硫、6-甲基-5-庚烯-2-酮、乙酸庚酯、正辛醇、3-辛酮、正己醇、1-壬醇、松油醇及苯乙烯对新疆大盘鸡的香气起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盘鸡 相对气味活度 挥发性风味物质 香气贡献
下载PDF
HS-SPME-GC-TOF-MS结合ROAV分析花果香型红茶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金源 张佳慧 +5 位作者 庄莉萍 林宏政 封娇 田维素 陈章盛 郝志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015-2026,共12页
为探究永泰菜茶与金牡丹加工的花果香型红茶特征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金牡丹红茶和6个永泰(Y-122、Y-127、Y... 为探究永泰菜茶与金牡丹加工的花果香型红茶特征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金牡丹红茶和6个永泰(Y-122、Y-127、Y-128、Y-170、Y-192、Y-193)加工的花果香红茶香气成分。7个红茶样中共鉴定出8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酸类、烯类等,其中醇类、酮类、酯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依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筛选出21种特征挥发性物质(VIP>1,P<0.05),进一步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筛选出13种特征香气物质(VIP>1,ROAV>1.00),其中橙花叔醇、苯乙醇和己酸叶醇酯是构成金牡丹红茶果香带花香的特征香气物质,水杨酸甲酯是Y-122呈现杏仁香的特征香气物质,芳樟醇是Y-127呈现馥郁花香带果香的特征香气物质,γ-壬内酯和α-法呢烯为Y-192呈现清花香带果香的特征香气物质。可见,7个花果香型红茶香气特征物质存在差异,具有花果香特征的芳樟醇、水杨酸甲酯、γ-壬内酯和α-法呢烯是永泰菜茶红茶的关键呈香物质,为特殊香型红茶种质资源挖掘与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果香红茶 特征香气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相对气味活度
下载PDF
基于六堡工艺两个云南茶树品种加工茶叶的香气组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蕊 高斯婷 +6 位作者 周小慧 郑茂新 张丽君 杨雪怡 肖雪 李亚莉 周红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264,共11页
为揭示云南两个品种基于六堡茶工艺加工后的茶叶的香气成分,探讨较为合适制作六堡茶的茶树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 为揭示云南两个品种基于六堡茶工艺加工后的茶叶的香气成分,探讨较为合适制作六堡茶的茶树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相对香气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法分析云南两个品种茶叶渥堆发酵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共检测出152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为主,以芳樟醇、月桂烯醇、壬醛、二氢猕猴桃内酯、亚麻酸甲酯和棕榈酸甲酯相对含量较高。ROAV贡献值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加工过程中主要香气贡献挥发性成分有19种,两个样品显著(P<0.05)贡献的香气化合物包括苯甲醇、癸醛、壬醛、α-紫罗酮、1-辛烯-3-醇、雪松醇、芳樟醇、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壬醛、癸醛、β-紫罗兰酮等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云抗10号(Y6)陈香的形成具有较大贡献,α-雪松醇、长叶蒎烯、β-柏木烯、右旋萜二烯、α-紫罗酮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黑龙潭群体种(H6)陈香透参香的形成具有较大贡献。本研究从香气成分的角度明确了云抗10号、黑龙潭群体种均适合作为六堡茶原料,其中黑龙潭群体种在感官审评、关键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都高于云抗10号,因此黑龙潭群体种相较于云抗10号更适合做六堡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工艺 茶树品种 品质 香气成分 相对香气活度
下载PDF
基于分子感官组学的不同产区茉莉花茶香气组成特征分析
7
作者 周丽伟 史乐怡 +1 位作者 宁井铭 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95-502,共8页
为探明不同产区茉莉花茶香气特征的品质属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四大主产区(福建、广西、云南和四川)茉莉花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从4个产地茉莉花茶中共鉴定出145种挥发性化合物,... 为探明不同产区茉莉花茶香气特征的品质属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四大主产区(福建、广西、云南和四川)茉莉花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从4个产地茉莉花茶中共鉴定出14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在119种共有挥发性物质中,芳樟醇、乙酸苄酯、苯甲酸甲酯、乙酸叶醇酯、顺-3-苯甲酸叶醇酯、水杨酸甲酯、吲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醇、(Z)-3-己烯-1-醇等10种化合物是四大主产区茉莉花茶主要挥发性成分,但不同产地间的茉莉花茶香气品质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26种重要差异化合物,其中,1,1-二乙氧基己烷、(Z)-3-己烯-1-醇、1-辛烯-3-醇、戊醛、正己醛等11种青草气化合物在四川茉莉花茶中相对含量较高。苯甲酸苄酯、顺-茉莉酮、α-法呢稀、香叶醇等9种花香化合物在广西茉莉花茶中相对含量较高。结合相对香气活度值法(r OAV,relativearomaactivityvalue)、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和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EDA,aroma extract dilution analysis)对茉莉花茶的特征香气物质分析,经过香气重组发现,芳樟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吲哚、苯甲酸甲酯、(Z)-4-庚烯醛、水杨酸甲酯、β-紫罗酮和乙酸叶醇酯等9种香气活性物质被确定为茉莉花茶香气特征物质。该研究结果为茉莉花茶香气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特征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嗅闻仪 相对香气活度 香气重组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江苏红茶香气特征研究
8
作者 胡双明 艾仄宜 +2 位作者 穆兵 代祥 杨亦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0-771,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江苏主要产区红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与不同产区的关键差异香气组分。[方法]利用电子鼻(E-nose)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江苏主要产区的代表性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电子...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江苏主要产区红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与不同产区的关键差异香气组分。[方法]利用电子鼻(E-nose)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江苏主要产区的代表性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电子鼻分析表明萜烯类、芳香环类物质是江苏红茶香气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宜兴产区红茶的醇类、酮类、醛类、硫化物、萜烯类含量显著高于句容和金坛产区。HS-SPME-GC-MS分析表明醇类物质是所有江苏红茶中比例最高的挥发性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62.06%~75.66%;以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大于1.00为标准,共筛选出12种关键呈香物质,其中芳樟醇、香叶醇、柠檬醛、反式-β-紫罗兰酮、癸醛、二甲基硫醚是江苏红茶中最关键的呈香物质(ROAV>10.00)。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不同产区的红茶香气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变量权重(VIP)值大于1.00为标准筛选出7种差异成分,其中果香型的2-甲基丁醛、苯乙醛与木质香型的反式氧化芳樟醇(呋喃类)是区分金坛产区与宜兴、句容产区的关键香气成分,花香型的顺式茉莉酮是区分句容产区与金坛、宜兴产区的关键香气成分,这些物质是造成产区间香气差异的关键因素。推测香叶醇与芳樟醇约为1∶1的含量比是江苏红茶区别于其他名优红茶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本研究通过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明确了江苏红茶的特征香气成分,探明了不同产区的江苏红茶的差异香气组分,该结果为丰富我国红茶香气理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 电子鼻(E-nose) 江苏红茶 香气特征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ROAV法对新疆刺槐花香气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永瑞 张雪艳 +1 位作者 肖何 姬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7期176-181,共6页
以新鲜新疆刺槐花为原料,通过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刺槐花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刺槐花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在新疆刺槐花中共鉴定出46种香气组分,主要为醇类16种(39.60%)、烯... 以新鲜新疆刺槐花为原料,通过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刺槐花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刺槐花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在新疆刺槐花中共鉴定出46种香气组分,主要为醇类16种(39.60%)、烯烃类8种(16.74%)、酮类8种(13.90%)、酯类2种(7.67%)、烷烃类5种(4.93%)、酚类2种(2.85%)、杂环类2种(2.37%)、醛类2种(2.28%)以及醚类1种(0.90%)。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香气成分对新疆刺槐花总体香味的贡献,确定了六种关键挥发性成分,分别为:癸醛、壬醛、芳樟醇、6-甲基-5-庚烯-2-酮、2-戊基呋喃、苯乙醇,这些物质是新疆刺槐花香气成分的重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花 静态顶空固相微萃(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相对香气活度(roav) 香气成分
下载PDF
GC-MS结合ROAV分析评价加工工艺对藤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锦程 余佶 +2 位作者 麻成金 姚茂君 吴竹青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25,31,共7页
目的:探讨加工工艺对藤茶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红茶加工工艺、绿茶加工工艺、黑茶加工工艺制备4种不同的藤茶样品,以自然干燥的显齿蛇葡萄叶为对照,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 目的:探讨加工工艺对藤茶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红茶加工工艺、绿茶加工工艺、黑茶加工工艺制备4种不同的藤茶样品,以自然干燥的显齿蛇葡萄叶为对照,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不同样品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从4种藤茶样品及对照样品中共检出37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苯甲醇、β-紫罗兰酮、苯乙醛、反式-2-己烯醛、二氢猕猴桃内酯、水杨酸甲酯7种物质为4种样品的共有组分;ROAV值显示,1-辛烯-3-醇和β-紫罗兰酮为共有关键香气组分,其中β-紫罗兰酮的贡献度最大;藤茶制作工艺条件不同,其关键香气成分存在差异,红茶工艺组藤茶关键性香气成分中出现了红茶的标志性香气成分芳樟醇及反式-2-壬烯醛。结论:红茶工艺和绿茶工艺加工的藤茶与传统工艺的在香气表现水平上相差不大,而黑茶工艺加工的香气表现稍逊;发酵工序可考虑作为藤茶制作的优选关键工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加工工艺 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HS-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甘草不同炮制品气味差异及其物质基础
11
作者 商杰 彭嘉玉 +9 位作者 郑郁清 邓湘君 龚文慧 辛力 柯瑞 郭静英 郑鹏 吕良玉 游雅情 张金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218-5228,共11页
以甘草不同炮制品(生甘草、药典法炙甘草、建昌帮法蜜炙甘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HS-GC-MS)技术分别从整体气味轮廓和具体挥发性成分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筛选甘草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成分,进而结合相对气... 以甘草不同炮制品(生甘草、药典法炙甘草、建昌帮法蜜炙甘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HS-GC-MS)技术分别从整体气味轮廓和具体挥发性成分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筛选甘草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成分,进而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阐明甘草不同炮制品气味差异及其气味形成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电子鼻可有效区分甘草不同炮制品,且甘草炮制前后气味差异较大,炙甘草与蜜炙甘草气味相近。利用HS-GC-MS技术对甘草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49个挥发性成分,其中生甘草22个、炙甘草37个、蜜炙甘草32个,3者共有成分14个,甘草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一步明确了甘草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且P<0.05为标准筛选了23个差异性成分,并结合ROAV法解析了生甘草具有的豆腥气味,可能与正己醛、2-戊基呋喃、1-辛烯-3-醇等物质的存在相关。与此同时,经炮制后,产生豆腥气味的相关成分含量降低,新增了3-甲基丁醛、2-乙酰吡咯、苯乙醛等成分,从而使炙甘草和蜜炙甘草分别具有焦香气和蜜香气。炙甘草产生焦香气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3-甲基丁醛、2-乙酰吡咯等具有焦香气味的杂环类化合物有关;蜜炙甘草产生蜜香气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苯乙醛等具有蜜香气味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有关,辅料蜜糠的引入可能是建昌帮法蜜炙甘草的气味相较于药典法炙甘草更具浓郁蜜香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蜜糠 蜜炙 电子鼻 HS-GC-MS 相对气味活度 香气成分
原文传递
四川黑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藩 张厅 +5 位作者 刘晓 王小萍 唐晓波 王云 李春华 夏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8-336,共9页
以四川省15个有代表性的黑茶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香气成分,并通过感官审评,研究了四川黑茶... 以四川省15个有代表性的黑茶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香气成分,并通过感官审评,研究了四川黑茶香气成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川黑茶的香气以陈香为主,部分样品有糯米香、甜香、烟味、酸气等其它特征;分析鉴定出121种香气成分,烯类(5.41%~42.38%)、醛类(7.26%~19.97%)、酮类(6.68%~39.26%)和醇类(14.03%~27.06%)化合物的占比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从32个共性香气成分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4.27%;β-紫罗酮、1-辛烯-3-醇、2,3-二氢-2,2,6-三甲基、5,6-环氧-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3,5-辛二烯酮(E,E)、反-2-辛烯醛、2-正戊基呋喃等特征香气成分,是呈现浓纯陈香的主要物质。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评价四川黑茶的香气成分对风味特征的贡献率,发现(E,E)-2,4-庚二烯醛、芳樟醇、香叶基丙酮、α-紫罗兰酮和1-辛烯-3-醇的ROAV值大于1,对四川黑茶香气特征的形成贡献较大。该研究可为四川黑茶的特征香气形成研究及品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黑茶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相对气味活度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6
13
作者 汤海昆 杨方慧 +5 位作者 张艳梅 夏丽飞 孙云南 邓国 张俊 仝佳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268,共9页
为揭示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探讨较为合适制作晒红茶的茶树品种,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10个茶树品种的香气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各品种所制晒红茶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所制的晒红茶呈香物质组成、相对含量... 为揭示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探讨较为合适制作晒红茶的茶树品种,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10个茶树品种的香气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各品种所制晒红茶的主体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所制的晒红茶呈香物质组成、相对含量及ROAV值存在巨大差异。10个品种所制的晒红茶均以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且在醇类物质中均以芳樟醇的相对含量最高。ROAV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10个品种晒红茶中均以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但芳樟醇仅作为关键呈香物质之一,并非贡献最大的物质。清水3号、73-11、群体种、云抗10号、云茶普蕊、云抗37号及73-8均为β-紫罗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长叶白毫及云抗14以β-紫罗兰酮对呈香贡献度最高,云抗43号则以1-甲基萘对呈香贡献度最高。本研究从香气成分的角度明确了清水3号、73-11及群体种更适合制作晒红茶,为云南红茶品质提升及晒红茶筛选适制性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晒红茶 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梦婷 邵淑贤 +5 位作者 陈静 田洪武 谢微微 陈潇敏 叶乃兴 高水练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1-290,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关键呈香物质,该研究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utomatic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TD-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 为了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关键呈香物质,该研究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utomatic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TD-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不同茶树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品种工夫红茶中共鉴定出96种挥发性化合物,共有挥发性物质的种类18种,包括醇类、醛类、酮类、烯类、酯类、酸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5个品种工夫红茶主要呈现花香、果香和甜香,其中癸醛、芳樟醇、苯甲醇、香叶醇、正己醛和异戊醛6种香气成分为共同的主要赋香物质。5个品种工夫红茶的挥发性组分及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其中,金牡丹含有较高的酯类和酮类化合物;金观音含有较高的醇类和醛类化合物;紫玫瑰含有较高的醇类和酮类化合物;梅占含有丰富的醇类化合物;福云6号含有较高的醇类和酮类化合物。此外,该研究结合ROAV值从5个品种工夫红茶中共筛选出7~15种对香气品质特征具有重要贡献的香气成分(ROAV≥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香气 茶树品种 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相对气味活度
下载PDF
会东县不同品种块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小林 陈诚 +3 位作者 清源 黄文丽 杨远朝 郑林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2-136,共5页
挥发性香气成分是块菌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品种块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6种块菌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香气成分是块菌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品种块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6种块菌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烯类等,6种块菌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为1-辛烯-3-醇、苯乙醛、反-2-辛烯醛。假凹陷块菌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醇和苯乙醛;夏块菌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醇、苯乙醛、反-2-辛烯醛、苯甲醛和己醛;印度块菌和会东块菌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醇;凹陷块菌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醇、苯乙醛、反-2-辛烯醛、己醛和3-辛酮;波氏块菌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醇、反-2-辛烯醛和3-辛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菌 挥发性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4种野生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46
16
作者 李小林 陈诚 +4 位作者 黄羽佳 黄文丽 谢丽源 彭卫红 郑林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4-180,共7页
为探究4种不同野生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印度块菌(Tu... 为探究4种不同野生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和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m)4种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4种食用菌干品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美味牛肝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三硫;印度块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癸醛、反式-2-壬烯醛、壬醛、2-戊基呋喃、2-十一酮和庚醇6种;高羊肚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壬醛、正辛醛、2-戊基呋喃、正己醛、α-蒎烯、芳樟醇和(R)-(+)-柠檬烯7种;翘鳞肉齿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三硫和2-甲基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的豆渣香气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慧勤 彭见林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67-172,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干燥处理(晾晒、热风、微波、真空及真空冷冻干燥)对豆渣香气成分的影响,并结合香气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不同干燥豆渣的主体豆腥味成分。共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酮、醇、酯类等。...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干燥处理(晾晒、热风、微波、真空及真空冷冻干燥)对豆渣香气成分的影响,并结合香气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不同干燥豆渣的主体豆腥味成分。共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酮、醇、酯类等。晾干豆渣主要香气成分为3-羟基-2-丁酮(18.29%)、己醛(16.30%)和丙酮(11.87%),豆腥味成分最多且相对含量最高;热风干燥豆渣各挥发性组分相对含量均较低;微波干燥豆渣醇及酮类相对含量较高;真空干燥豆渣主要香气成分为苯甲醛(11.18%)和2,3-丁二酮(11.27%),产生仅少于晾干豆渣的豆腥味成分;真空冻干豆渣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乙酯(46.72%)和丙酮(22.86%),豆腥味成分仅占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干燥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成分 豆腥味 相对气味活度
下载PDF
自制鳊鱼肉味香精特征香气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星 翁雯 +2 位作者 刘红 张怡洁 杨荣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09,120,共6页
以鳊鱼为原料,经酶解和美拉德反应制备热反应型肉味香精。该香精无鱼腥味,具有独特的肉香味和酱香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并结合气相色谱的保留指数(RI)对自制鳊鱼肉味香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萃... 以鳊鱼为原料,经酶解和美拉德反应制备热反应型肉味香精。该香精无鱼腥味,具有独特的肉香味和酱香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并结合气相色谱的保留指数(RI)对自制鳊鱼肉味香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离鉴定。此外,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确定了肉味香精的特征香气成分,并分析了特征香气成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果表明:自制肉味香精的特征香气成分包括二甲基三硫醚、壬醛、反,反-2,4-壬二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反-2-壬烯醛、反-2-癸烯醛、二甲基二硫醚、辛醛、3-甲基丁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正己酸乙酯、庚醇、1-辛烯-3-醇、2-戊基呋喃、反-2-辛烯醛和庚醛共17种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鳊鱼 肉味香精 特征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 SPME—GC-MS
下载PDF
不同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比较分析
19
作者 宁舒娴 曾金秀 +1 位作者 沙小梅 丁红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5-272,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在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洪门水库、军山湖、柘林湖、大塘、南新养殖塘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 为探究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在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洪门水库、军山湖、柘林湖、大塘、南新养殖塘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五种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检测到56种挥发性物质,分别是醛类12种,酮类8种、醇类15种、烃类8种、芳香类和其它类共13种。其中,己醛、庚醛、壬醛、正己醇、1-辛烯-3-醇、十七烷等六种物质为所有生境来源鳙鱼肉共有。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结果显示,鳙鱼肉主要关键气味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酚类物质。聚类(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结果表明,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5%,大型水体生境来源的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和气味相似,且气味显著优于高密度养殖生境来源鳙鱼肉。总体而言,不同生境来源鳙鱼肉挥发性物质组成与含量及关键气味物质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文可为鳙鱼养殖和产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鱼肉 生境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相对气味活度法(roav)
下载PDF
7个桃品种品质测定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杰 王雨 +2 位作者 刘欢 范丽颖 韩继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46-52,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7个桃品种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了各品种果实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从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醛类6种、醇类5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7个桃品种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了各品种果实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从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醛类6种、醇类5种、酯类11种、烃类2种、酮类1种、酸类4种、吡喃1种;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己醛、1-己醇、(E)-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春雪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里那醇、1-己醇;京引黄桃1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金奥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乙酸乙酯、里那醇;沪油018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乙酸异丁酯;秋燕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和(E)-2-己烯醛;瑰宝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Z)-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1-己醇;中油8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1-己醇、里那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相对气味活度(roa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