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泸州古隆起对贵州赤水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和相带展布的控制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廷山
陈晓慧
+4 位作者
姜照勇
胡东风
谢刚平
黄世伟
兰光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在地质历史中,区域大地构造和区域古地貌单元的不同特征是控制沉积相带展布及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东吴运动形成的泸州古隆起是影响本区沉积相带展布的重要因素。早、中三叠世时,泸州古隆起的高部位向南延伸到太和场以南,宝元以北一带...
在地质历史中,区域大地构造和区域古地貌单元的不同特征是控制沉积相带展布及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东吴运动形成的泸州古隆起是影响本区沉积相带展布的重要因素。早、中三叠世时,泸州古隆起的高部位向南延伸到太和场以南,宝元以北一带。宝元、龙爪等构造处于泸州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上,而宝元构造处于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上部,龙爪构造处于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中部。此古地貌格局,与区域海平面升降一起,控制了早三叠世沉积相带展布和地层厚度。在古地貌高的隆起区域,由于水体开阔、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沉积了有利于形成储集体的滩相沉积物(生屑滩、砂屑滩、鲕粒滩等)。从泸州古隆起的高部位向古隆起的斜坡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沉积物向粒度变细、颜色加深的特征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古隆起
沉积环境
相带展布
早、中三叠世
贵州赤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及邻区侏罗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乔
付锁堂
+4 位作者
张小莉
陈琰
汪立群
周飞
倪金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8,共15页
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最重要的源储层系之一。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地震解释、显微构造分析等大量系列资料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认为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右行逆冲-走滑构造运动、早—中侏罗世伸展运动、早白垩世北西-南东向...
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最重要的源储层系之一。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地震解释、显微构造分析等大量系列资料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认为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右行逆冲-走滑构造运动、早—中侏罗世伸展运动、早白垩世北西-南东向挤压及新生代南北向挤压运动,它们与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早期(小煤沟组至大煤沟组)在NE向伸展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断陷盆地、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彩石岭组—洪水沟组)热力沉降坳陷盆地、早白垩世南北向挤压坳陷盆地密切相关。侏罗纪原型盆地发育三类沉积边界,即盆缘不整合边界(缓坡型和陡坡型边界)、盆内正断层边界、后期逆断层改造边界。不同的现存盆地边界类型对原型盆地恢复的作用不同。侏罗纪盆地以东昆仑构造带为界具有"北陆南洋"的古地理格局,柴达木地区的侏罗纪盆地主要发育在沿岸造山带和岛弧带的山前坳陷以及薄弱的柴北缘加里东俯冲碰撞带之上,形成相对分隔的独立盆地群。柴达木早、中、晚侏罗世原型盆地的分布因受到古特提斯洋向北偏东方向的俯冲作用和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作用的影响,其沉积中心和沉积范围呈现出从早到晚向东北方向逐渐迁移的规律。早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西部的冷湖—马海一带,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中段的大柴旦—怀头他拉一带,而晚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德令哈—乌兰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边界
相带展布
原型盆地
构造性质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早白垩世沉积特征和沉积–构造演化
3
作者
吴根耀
朱德丰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年第4期514-531,共18页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下白垩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中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和湖底扇相。基于各类沉积相主要特征的总结及其与邻区凹陷的对比,发现乌南次凹沉积–构造演化的两大特点。空间上它是一个...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下白垩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中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和湖底扇相。基于各类沉积相主要特征的总结及其与邻区凹陷的对比,发现乌南次凹沉积–构造演化的两大特点。空间上它是一个极不对称的盆地。西侧有乌西断裂带长期强烈活动,控制了乌西断阶和中央深凹带形成,深湖半深湖和湖底扇的规模相对较大;东侧却是宽缓的稳定斜坡,长期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时间上,乌南次凹的断陷阶段可延续至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期,并可细分为4幕:初始伸展–裂陷幕(铜钵庙组沉积期)、主伸展–裂陷幕(南屯组一段沉积期)、再次伸展幕(南屯组二段下部沉积期)和末次伸展幕(大磨拐河组一段上部沉积期)。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期是次凹演化的断–坳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沉积相
相带展布
沉积–构造演化
早白垩世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泸州古隆起对贵州赤水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和相带展布的控制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廷山
陈晓慧
姜照勇
胡东风
谢刚平
黄世伟
兰光志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公司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编号:SZD0414)资助
文摘
在地质历史中,区域大地构造和区域古地貌单元的不同特征是控制沉积相带展布及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东吴运动形成的泸州古隆起是影响本区沉积相带展布的重要因素。早、中三叠世时,泸州古隆起的高部位向南延伸到太和场以南,宝元以北一带。宝元、龙爪等构造处于泸州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上,而宝元构造处于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上部,龙爪构造处于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中部。此古地貌格局,与区域海平面升降一起,控制了早三叠世沉积相带展布和地层厚度。在古地貌高的隆起区域,由于水体开阔、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沉积了有利于形成储集体的滩相沉积物(生屑滩、砂屑滩、鲕粒滩等)。从泸州古隆起的高部位向古隆起的斜坡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沉积物向粒度变细、颜色加深的特征相变。
关键词
泸州古隆起
沉积环境
相带展布
早、中三叠世
贵州赤水
Keywords
Luzhou Uplift, relie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facies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及邻区侏罗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乔
付锁堂
张小莉
陈琰
汪立群
周飞
倪金龙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8,共1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3-006)
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41428201)
文摘
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最重要的源储层系之一。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地震解释、显微构造分析等大量系列资料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认为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右行逆冲-走滑构造运动、早—中侏罗世伸展运动、早白垩世北西-南东向挤压及新生代南北向挤压运动,它们与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早期(小煤沟组至大煤沟组)在NE向伸展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断陷盆地、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彩石岭组—洪水沟组)热力沉降坳陷盆地、早白垩世南北向挤压坳陷盆地密切相关。侏罗纪原型盆地发育三类沉积边界,即盆缘不整合边界(缓坡型和陡坡型边界)、盆内正断层边界、后期逆断层改造边界。不同的现存盆地边界类型对原型盆地恢复的作用不同。侏罗纪盆地以东昆仑构造带为界具有"北陆南洋"的古地理格局,柴达木地区的侏罗纪盆地主要发育在沿岸造山带和岛弧带的山前坳陷以及薄弱的柴北缘加里东俯冲碰撞带之上,形成相对分隔的独立盆地群。柴达木早、中、晚侏罗世原型盆地的分布因受到古特提斯洋向北偏东方向的俯冲作用和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作用的影响,其沉积中心和沉积范围呈现出从早到晚向东北方向逐渐迁移的规律。早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西部的冷湖—马海一带,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中段的大柴旦—怀头他拉一带,而晚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德令哈—乌兰一带。
关键词
盆地边界
相带展布
原型盆地
构造性质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basin boundaries
facies distribution
prototype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Qaidam Basi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早白垩世沉积特征和沉积–构造演化
3
作者
吴根耀
朱德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年第4期514-531,共18页
文摘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下白垩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中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和湖底扇相。基于各类沉积相主要特征的总结及其与邻区凹陷的对比,发现乌南次凹沉积–构造演化的两大特点。空间上它是一个极不对称的盆地。西侧有乌西断裂带长期强烈活动,控制了乌西断阶和中央深凹带形成,深湖半深湖和湖底扇的规模相对较大;东侧却是宽缓的稳定斜坡,长期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时间上,乌南次凹的断陷阶段可延续至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期,并可细分为4幕:初始伸展–裂陷幕(铜钵庙组沉积期)、主伸展–裂陷幕(南屯组一段沉积期)、再次伸展幕(南屯组二段下部沉积期)和末次伸展幕(大磨拐河组一段上部沉积期)。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期是次凹演化的断–坳转换期。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沉积相
相带展布
沉积–构造演化
早白垩世
海拉尔盆地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泸州古隆起对贵州赤水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和相带展布的控制
张廷山
陈晓慧
姜照勇
胡东风
谢刚平
黄世伟
兰光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达木盆地及邻区侏罗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油气勘探前景
冯乔
付锁堂
张小莉
陈琰
汪立群
周飞
倪金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早白垩世沉积特征和沉积–构造演化
吴根耀
朱德丰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