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处置式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育花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5,共8页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处置式有“以”字句、“将”字句和“把”字句三种,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这三种句式做了全面静态的考察和描写,发现《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处置式的结构形式复杂,这主要体现为:一,谓语部分比较复...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处置式有“以”字句、“将”字句和“把”字句三种,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这三种句式做了全面静态的考察和描写,发现《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处置式的结构形式复杂,这主要体现为:一,谓语部分比较复杂;二,动词后带宾语的用例很多;三,助动词和否定副词都位于介词“将”“把”之后、谓语动词之前;四,介词宾语和动词宾语(均为代词“之”)所指完全相同的用例在“将”字式和“把”字式中都有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 处置式 “以”字句 “将”字句 “把”字句
下载PDF
《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人称代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育花 白维国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对《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人称代词作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平话》中的人称代词是一个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 词汇系统,其中单复数的表述还不严格,第二人称代词“您”也还不表示敬称。
关键词 《全相平话五种》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讲史话本 民间口语 汉语 语法
下载PDF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读札记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文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全相平话五种》的整理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几个校注本中出现了一些误校的情况,误校大多又与不明词义有关,本文举三例说明之。
关键词 《全相平话五种》 目使 头项
下载PDF
一峰独秀与诸峰并立——谈《全相平话三国志》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张飞形象塑造的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红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全相平话三国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塑造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张飞形象的塑造上。原因在于:关羽崇拜的影响;不同作者审美取向的差异;不同艺术形式叙述传统的差异。
关键词 相平话三国志 三国志通俗演义 张飞 关羽崇拜 审美取向 叙述传统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商榷——以《全相平话五种》为例
5
作者 周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0-73,共4页
《全相平话五种》是研究近代汉语白话文献的重要资料。该文以其中的一些词语为参照,揭举了《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收词、例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全相平话五种》 商榷
下载PDF
试论成语结构的变异与定型——以《全相平话五种》为例
6
作者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以《全相平话五种》中的成语为例,讨论了汉语成语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异的几种情况,并对成语的界定及其定型的原因做了深入的探讨。我们认为:成语的界定应以四字格为外在形式,成语结构的定型从属于意义的定型,意义比结构更重要。
关键词 成语 《全相平话五种》 变异 定型
下载PDF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札记三则
7
作者 周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5,64,共3页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是继古典本之后在校勘和注释方面做得最好的标点本,但校注中也有一些由于不明词义、语法而误录、误改、误断的情况,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之。
关键词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 听的听的 教急
下载PDF
宋元话本词语研究概论——以《全相平话五种》与辞书编纂为例
8
作者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宋元话本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过去辞书编纂由于对白话文献重视不够,致使很多词语不能从辞书中正确反映其产生、发展的真实面貌。针对宋元话本词语研究的现状,以《全相》词语研究为例,从一个侧面说明宋元话本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宋元话本 词语研究 《全相平话五种》
下载PDF
《全相平话五种》口语词拾诂
9
作者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5-79,共5页
《全相平话五种》是研究近代汉语白话文献的重要资料,其丰富的口语词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当前的一些大型辞书由于对此类文献措意不够,一些习见于平话的词语和用法不为辞书所收录。本文从收词和释义两个方面略举数例,说明在... 《全相平话五种》是研究近代汉语白话文献的重要资料,其丰富的口语词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当前的一些大型辞书由于对此类文献措意不够,一些习见于平话的词语和用法不为辞书所收录。本文从收词和释义两个方面略举数例,说明在以后的辞书编纂中,加强对此类文献关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平话五种》 语词 拾诂
下载PDF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介词“与”
10
作者 何辉凤 唐韵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82-84,共3页
文章分析了《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介词“与”的全部功能,并与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功能加以比较,进而探讨了它在该书中功能复杂多样的原因。
关键词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 介词'与' 历时比较 原因
下载PDF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借音字的声韵研究
11
作者 朱丹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2-74,94,共4页
文章从声母与韵母两个方面对《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借音字进行整理分析,为元代汉语语音研究了提供一些新材料,并且有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 借音字 声韵研究
下载PDF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存现类兼语句考察
12
作者 向贤文 霍文文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7-90,共4页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建安虞氏所刊讲史话本,其语言浅近通俗,近于口语,因此是研究元代白话口语的重要资料。文章详细描述了《平话五种》中的存现类兼语句。存现类兼语句是《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最为整齐的一类兼语句,共计存在类...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建安虞氏所刊讲史话本,其语言浅近通俗,近于口语,因此是研究元代白话口语的重要资料。文章详细描述了《平话五种》中的存现类兼语句。存现类兼语句是《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最为整齐的一类兼语句,共计存在类和出现类两大类。存现类兼语句主要由动词"有"引导。此外,《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还有一种"有"字强调句,因其不具有兼语句的典型特征因此不宜归入兼语句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 存现类兼语句
下载PDF
元刊《全相平话三国志》插图的视觉叙事研究
13
作者 高姗姗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4-69,共6页
《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代小说插图的代表作品,其上图下文的插图样式有着独特的叙事手法。本文初步梳理了小说版本和插图的尺寸、版式,以时间、空间及空间的时间化,三个角度阐释小说插图的视觉叙事,并对时空叙事所隐含的古代时空思维和... 《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代小说插图的代表作品,其上图下文的插图样式有着独特的叙事手法。本文初步梳理了小说版本和插图的尺寸、版式,以时间、空间及空间的时间化,三个角度阐释小说插图的视觉叙事,并对时空叙事所隐含的古代时空思维和艺术精神进行探讨,就小说插图的叙事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加以分析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平话三国志》 视觉叙事 插图
下载PDF
《史记》对《全相平话秦并六国》的影响
14
作者 李帅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3期42-45,共4页
《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垂范后世,影响了后世小说的创作。“元刊平话五种”之一的《全相平话秦并六国》中的基本史实都是承继《史记》而来,并且在写人的艺术手法、战争描写艺术、反对暴政的思想意识、英雄史观、悲... 《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垂范后世,影响了后世小说的创作。“元刊平话五种”之一的《全相平话秦并六国》中的基本史实都是承继《史记》而来,并且在写人的艺术手法、战争描写艺术、反对暴政的思想意识、英雄史观、悲剧的美学风格等方面都受到《史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全相平话秦并六国》 影响
下载PDF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致使类兼语句考察
15
作者 向贤文 《滨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兼语句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其中致使类兼语句作为兼语句的原型之一是该书兼语句中最重要的类别。按照兼语句的第一动词对《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中的兼语句进行了分类,并对其特点也作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 致使类兼语句 致使义动词 语境
下载PDF
宋元市民文化繁荣下的《全相平话五种》
16
作者 施星晨 蔡建德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元至治间建安虞氏刊本《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插图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更是开启明清插图本小说的重要里程碑式作品。其背后所蕴含的不仅是宋元繁荣的讲史文化,还有由其衍生的福建建阳繁荣的出版业。本文拟通过阐述宋元市民讲史文化与建阳... 元至治间建安虞氏刊本《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插图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更是开启明清插图本小说的重要里程碑式作品。其背后所蕴含的不仅是宋元繁荣的讲史文化,还有由其衍生的福建建阳繁荣的出版业。本文拟通过阐述宋元市民讲史文化与建阳出版业之间的交融碰撞,较为全面和客观地分析了《全相平话五种》这一时代变革创新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平话五种》 讲史文化 插图本小说
下载PDF
元代《新刊全相平话五种》“相”之考析
17
作者 李彦锋 董兆阳 《中国美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元代《新刊全相平话五种》之“相”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全相之“相”不同于后来的小说“全像”,也有别于小说“绣像”更与后来的插图和连环画有着显著区别。元代全相平话之“相”与宋之说唱“挂图”一脉相承,与元代演剧艺术密切相关。元... 元代《新刊全相平话五种》之“相”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全相之“相”不同于后来的小说“全像”,也有别于小说“绣像”更与后来的插图和连环画有着显著区别。元代全相平话之“相”与宋之说唱“挂图”一脉相承,与元代演剧艺术密切相关。元代全相平话五种的“相”与“文”是说唱艺术现场性的遗存,是图像制作者对于说唱现场的回忆与挽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新刊全相平话五种
原文传递
元代《新刊全相平话五种》图像叙事规律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彦锋 《中国美术研究》 2023年第1期67-76,共10页
元代全相平话五种遵循有一定的图像叙述规律,平话人物在画面空间之中基本有相对稳定的位置,而不同的位置寓意着不同的权力等级或角色身份。此外,平话人物的出现频次也体现出元时期人们对于全相平话五种故事人物的情感倾向和审美关注。... 元代全相平话五种遵循有一定的图像叙述规律,平话人物在画面空间之中基本有相对稳定的位置,而不同的位置寓意着不同的权力等级或角色身份。此外,平话人物的出现频次也体现出元时期人们对于全相平话五种故事人物的情感倾向和审美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平话图像人物的空间位置和出现频次的描述和统计,以期探析元代全相平话五种的图像叙事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全相平话五种 空间位置 出现频次 叙事规律
原文传递
论元代新刊全相平话五种之文图特征
19
作者 李彦锋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30-135,148,共7页
元代新刊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文学图像的大宗,不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美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元代文图关系的代表性作品。全相平话五种的文图具有自身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文图的程式化特征,全知的叙述视角与全景式的构图以及... 元代新刊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文学图像的大宗,不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美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元代文图关系的代表性作品。全相平话五种的文图具有自身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文图的程式化特征,全知的叙述视角与全景式的构图以及文图所受的道教影响等,这些特征在元代平话五种之文图中均有较为突出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刊全相平话五种 文图特征
原文传递
全相平话五种
20
作者 闻克 《曲艺》 2007年第3期52-52,共1页
元代刊刻的讲史话本集。元建安(今福建建阳)虞氏刊印。集内所收,包括讲述周武王兴兵灭商建立周朝的《武王伐纣书》,讲述战国时代燕国和齐国争战故事的《七国春秋后集平话》。
关键词 相平 《三国志平话》 《全相平话五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