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龙页岩油注CO_(2)/烃类气相态特征及多周期作用机制
1
作者 宋兆杰 邓森 +5 位作者 韩啸 张翊航 张利超 李斌会 陈旻宸 李培宇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发性油藏,当压力降低至泡点压力以下时,原油的黏度和密度快速增大,原油物性急剧变差。因此,对于成熟度较高的页岩油,利用注气补充地层能量并维持良好的原油物性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且注CO_(2)对原油的膨胀、降黏效果均优于注烃类气。此外,注CO_(2)/烃类气可使古龙页岩油由弱挥发性油藏向挥发性油藏转变,先注烃类气再注CO_(2)使得古龙页岩油呈现出由挥发性油藏进一步向凝析气藏过渡的趋势。古龙页岩油脱气后的溶解气驱效果更优,产出油相呈现连续的泡沫油状态。注CO_(2)/烃类气可为地层原油补充溶解气和弹性能量,注CO_(2)对原油中间烃组分(C_(5)—C_(10))和重烃组分(C_(11)+)的抽提效果均较好,注烃类气对原油中间烃组分的抽提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相态特征 注CO_(2)/烃类气 多周期注气采油 溶解气驱 组分传质
下载PDF
高含蜡凝析气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永乐 罗凯 +2 位作者 郑希潭 刘合年 赵文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3,67,共4页
应用高压相态装置对高含蜡凝析气的相态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在高于露点压力时 ,高含蜡单相凝析气呈红棕色。在等组成压力温度相图中 ,高含蜡凝析气的露点压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未出现常见的临界凝析压力。等液量线与相包... 应用高压相态装置对高含蜡凝析气的相态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在高于露点压力时 ,高含蜡单相凝析气呈红棕色。在等组成压力温度相图中 ,高含蜡凝析气的露点压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未出现常见的临界凝析压力。等液量线与相包络线平行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有固相出现。与蜡平衡的气相在低于露点压力时会出现反凝析 ,因而表现出气、液、固三相共存状态 ,且液相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气油比降低使高含蜡凝析气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蜡 凝析气 相态特征 露点 泡点 临界点 实验
下载PDF
凝析气藏循环注气过程流体相态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焦玉卫 谢伟 +2 位作者 邸宝智 梁涛 刘立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4-707,共4页
影响露点压力的主要因素是流体组成、温度、多孔介质、非平衡效应等,凝析气藏注气开发过程中受注气波及的影响,流体组成分布在地层中差别较大,是影响地层中露点压力分布的关键因素。凝析气藏注气开发之前,或者衰竭开发过程中,当地层压... 影响露点压力的主要因素是流体组成、温度、多孔介质、非平衡效应等,凝析气藏注气开发过程中受注气波及的影响,流体组成分布在地层中差别较大,是影响地层中露点压力分布的关键因素。凝析气藏注气开发之前,或者衰竭开发过程中,当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地层中流体为气相状态,可以近似用一个相态来代表地层中的流体。循环注气开发条件下地层中流体组成的变化极为复杂,流体相态特征随流体组成及压力温度而变化。以状态方程为理论基础,选取某实际凝析气藏有代表性的流体样品,总结了凝析气藏循环注气过程中的3种相态变化趋势,对比了实际取样流体的PVT实验结果,结合实际开发的凝析气藏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其露点压力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循环注气 相态特征 露点压力
下载PDF
“注入—压裂—返排”全过程的CO2相态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致密砂岩气藏SH52井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汤勇 胡世莱 +5 位作者 汪勇 叶亮 丁勇 杨光宇 李荷香 苏印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64,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压裂过程中流体的相态变化,有效指导矿场CO2压裂施工设计,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致密砂岩气藏SH52井为例,基于商业软件CMG,建立井筒—地层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对该井的压裂施工动态进行拟合,获得了可靠的数值模拟模型。... 为了准确预测压裂过程中流体的相态变化,有效指导矿场CO2压裂施工设计,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致密砂岩气藏SH52井为例,基于商业软件CMG,建立井筒—地层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对该井的压裂施工动态进行拟合,获得了可靠的数值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CO2注入—压裂—返排的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CO2压裂全过程的流体相态变化特征,以及压裂工艺参数对注入期末井底压力、温度和流体高压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CO2从注入到返排的压裂全过程,经历了“液态—超临界态—液态—气态”的相变过程,在注入、造缝和裂缝扩张的过程中,CO2由液态转变为超临界态,且密度变化显著,介于800~1 100 kg/m^3;②CO2注入期末,随CO2总量的增加,井底温度逐渐降低,而井底压力、井底CO2密度和黏度逐渐增加;③CO2排量对井底压力、温度及CO2密度、黏度的影响规律与CO2总量对其的影响规律总体相似,只是CO2排量对井底压力的影响程度更大;④当CO2总量大于400 m^3、排量大于4 m^3/min后,二者对井底压力、温度和CO2密度、黏度的影响不再显著。结论认为:所建模型实现了对CO2压裂过程中流体相态变化特征的准确预测且拟合精度较高、2019-0模型质量可靠,该研究成果为CO2压裂施工设计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压裂 相态特征 全过程 工艺参数 致密砂岩气藏 神木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柯克亚西七二带油环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艳梅 郭平 +4 位作者 王新裕 丁国发 鹿克峰 吕江毅 牟伟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相态恢复理论目前已成为开发相态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态恢复是推算原始相态特征的重要手段。柯克亚西七二带油环凝析气藏早期由于放喷失控,未取得有代表性的流体样品,因此原始相态很难确定。文章采用相态恢复的方法对气顶和油环进... 相态恢复理论目前已成为开发相态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态恢复是推算原始相态特征的重要手段。柯克亚西七二带油环凝析气藏早期由于放喷失控,未取得有代表性的流体样品,因此原始相态很难确定。文章采用相态恢复的方法对气顶和油环进行相态恢复研究,推算出原始条件下气顶和油环的相态特征,对目前气顶和油环PVT测试进行拟合和相平衡检验,认为原始条件下气顶和油环仍是处于相平衡的。相态恢复研究为柯克亚西七二带油环凝析气藏开发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对同类型油气藏的开发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气顶 相态特征 油环 油气藏 相平衡 PVT 流体 拟合
下载PDF
多孔介质内流体相态特征超声波探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浩 杨胜来 +2 位作者 于东海 李芳芳 章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前有关烃类流体相态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能为油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但研究成果大多忽略多孔介质对流体相态的影响。为此,在充分考虑流体与多孔介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开展多孔介质内流体相态特征的研究十分必... 目前有关烃类流体相态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能为油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但研究成果大多忽略多孔介质对流体相态的影响。为此,在充分考虑流体与多孔介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开展多孔介质内流体相态特征的研究十分必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超声波探测技术不受压力温度限制、不改变流体成分、检测成本低、对人体无害等优点逐渐得到重视,并在多孔介质内相态研究领域逐渐得到了应用。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述了超声波的探测机理,重点综述了超声波探测在多孔介质内天然气水合物、凝析油气相态特征研究的应用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探测 多孔介质 水合物 凝析油气 相态特征
下载PDF
长深气藏天然气高压物性和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章星 杨胜来 +2 位作者 王刚 王宏 张小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118-119,共3页
长深气藏天然气富含CO2,尚未常规方法计算其高压物性参数及其相态特征分析.针对这一特殊性,采用室内PVT实验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含CO2天然气,其压缩因子、密度、体积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在低压(20 MPa以下)时表现出很强的压力... 长深气藏天然气富含CO2,尚未常规方法计算其高压物性参数及其相态特征分析.针对这一特殊性,采用室内PVT实验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含CO2天然气,其压缩因子、密度、体积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在低压(20 MPa以下)时表现出很强的压力敏感性,而水蒸气含量则表现相反,绝对黏度则始终保持较强的压力敏感性;压缩因子、密度、绝对黏度、水蒸气含量随着CO2含量增大而变化幅度较大,对CO2的敏感性较强,而体积系数对CO2的敏感性较弱,等温压缩系数对CO2则无敏感性.长深气藏的原始地层温度(140℃)和井口温度(40℃)均在气液两相区之外,可以判断在开发过程(从气层到井口分离器)中流体不穿过两相区,表明该气藏为干气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深气藏 高压物性 相态特征
下载PDF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戚志林 孙雷 +2 位作者 王寿平 杜志敏 汤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因储层岩石颗粒细、孔隙小,储层界面效应极为突出。同时,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形作用明显,因而其相态特征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考虑吸附、毛细凝聚和毛细管力等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对油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因储层岩石颗粒细、孔隙小,储层界面效应极为突出。同时,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形作用明显,因而其相态特征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考虑吸附、毛细凝聚和毛细管力等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对油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真实露点预测模型和衰竭开采过程中气藏的反凝析液饱和度预测模型。将该模型用于Q69井的露点和反凝析油饱和度的预测,其计算结果表明孔隙介质界面现象和储层变形作用不仅会导致气藏的露点升高,而且会加剧地层反凝析作用。考虑孔隙介质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影响后,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比常规模拟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大,并且储层渗透率越低、变形作用越大,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增加就越显著。因此,与常规凝析气藏相比,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在衰竭开采过程中反凝析现象将提前,反凝析污染也将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地质) 介质凝析油气田 相态特征
下载PDF
断块型深层低渗油藏天然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及相态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章杨 程海鹰 柳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102,共7页
以大港油田深层低渗油藏X断块为研究对象,采用细管实验测定了大港油田X断块地层原油和Y气藏天然气的最小混相压力,采用高温高压地层流体物性分析仪测定了地层原油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注入天然气对原油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采用油藏数值... 以大港油田深层低渗油藏X断块为研究对象,采用细管实验测定了大港油田X断块地层原油和Y气藏天然气的最小混相压力,采用高温高压地层流体物性分析仪测定了地层原油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注入天然气对原油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衰竭式开发和天然气驱开发的效果进行了预测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大港油田X断块地层原油属于轻质原油,能够与Y气藏天然气实现混相,且最小混相压力为45 MPa,低于地层压力(49. 8 MPa)和中国常用高压天然气压缩机的压力等级(50 MPa),因此,在X断块实施天然气混相驱具有理论可行性;地层原油的气油比、泡点压力、体积系数、压缩性、气体平均溶解系数均较高,多次接触实验结果表明,注入天然气与原油在最小混相压力条件下能够实现多次接触混相。为了实现大港油田深层低渗油藏X断块的高效开发,建议在X断块实施天然气混相驱。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衰竭式开发方式相比,天然气驱能够获得更高的采收率和更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驱 最小混相压力 原油物性 相态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四川盆地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相态特征新认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中华 杨洪志 +1 位作者 徐伟 李明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
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储层低孔、致密,气水交织,含水饱和度高,油气分布不受构造与海拔控制,气井普遍产凝析油,平均生产油气比148g/m3,为四川盆地凝析油含量最高的非常规凝析气藏。采用常规凝析气藏研究手段已无法正确确定气藏类型和准确... 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储层低孔、致密,气水交织,含水饱和度高,油气分布不受构造与海拔控制,气井普遍产凝析油,平均生产油气比148g/m3,为四川盆地凝析油含量最高的非常规凝析气藏。采用常规凝析气藏研究手段已无法正确确定气藏类型和准确评价气藏相态特征。为此,建立了高压物性实验、常规凝析气藏类型判别与生产静动态特征相结合的气藏类型判别方法,据此判定该气藏为局部带'油垫'的饱和凝析气藏;运用相态恢复理论准确地模拟了该气藏的流体特征,计算得到气藏平均凝析油含量高达249g/m3,所预测的凝析油产量与实际相吻合。进而提出了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相应开发措施,在考虑注入成本以及后期处理等因素后,建议单井采用'先衰竭后干气吞吐'的开采方式。针对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相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方法,对类似非常规砂岩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晚三叠世 致密砂岩 气藏类型 相态特征 相态恢复 油垫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凝析油气体系相态特征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琦 孙雷 刘登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气藏,在世界气藏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凝析油气流体烃组成分布、地层流体相图形态及特征、地层流体弹性膨胀特征的研究,了解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烃类体系PVT相态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随压力而变化的规律,... 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气藏,在世界气藏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凝析油气流体烃组成分布、地层流体相图形态及特征、地层流体弹性膨胀特征的研究,了解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烃类体系PVT相态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随压力而变化的规律,以便为凝析气藏产能评价、数值模拟研究、生产动态分析等提供相态模拟的基础。目前,常规凝析气藏的相态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一批较为完善的应用技术。通过研究预测了凝析油气藏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为含H2S凝析气藏流体相态特征研究、高温高压含水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研究以及介质凝析油气相态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体系 相态特征 烃组成 相图 P-V关系
下载PDF
烃类体系相态特征图的ANN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天顺 赵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P网络)来辨识烃类体系相态特征图的方法。重点介绍了BP网络及算法和相态特征图的人工神经网络辨识方法。这加深了对烃类相态特征的认识,提高了识别油气藏的准确性。文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证实了本... 本文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P网络)来辨识烃类体系相态特征图的方法。重点介绍了BP网络及算法和相态特征图的人工神经网络辨识方法。这加深了对烃类相态特征的认识,提高了识别油气藏的准确性。文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体系 相态特征 人工神经网络 识别 原油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的相态特征及流体组份研究——以大张坨凝析气藏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广荣 余元洲 +1 位作者 田金海 杨树合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0-232,共3页
大张坨凝析气藏是在我国发现的高含量凝析气藏之一.开发中据相态特征及流体组份研究结果,适时调整开发方式.1994年开始试采, 1995年初实施循环注气开发.该气藏的开发经历了衰竭试采、循环注气2个开采过程,开发过程中定期取地层流体样品... 大张坨凝析气藏是在我国发现的高含量凝析气藏之一.开发中据相态特征及流体组份研究结果,适时调整开发方式.1994年开始试采, 1995年初实施循环注气开发.该气藏的开发经历了衰竭试采、循环注气2个开采过程,开发过程中定期取地层流体样品进行相态特征和流体组份研究,并注重其成果的应用,凝析油采出率29.0%,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证实了相态研究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全过程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相态特征 凝析气藏 循环注气开发 压力-温度相图法 拟三元相图法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地下流体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姜凤光 胡永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2,129,共4页
目前国内注入CO2提高采收率开发项目由于矿场试验周期短,对开发机理和气驱油特征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对CO2驱替过程中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鲜有报道。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相平衡计算模型和PVTi流体分析软件包,分析CO... 目前国内注入CO2提高采收率开发项目由于矿场试验周期短,对开发机理和气驱油特征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对CO2驱替过程中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鲜有报道。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相平衡计算模型和PVTi流体分析软件包,分析CO2含量对地下流体相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任何CO2—原油体系都存在临界点,在临界点的下方,当低于一定温度时,随着CO2注入量的增加,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CO2与原油体系会出现三相区;同时CO2含量对CO2—原油体系黏度及体积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影响,随着CO2溶解量的增加,CO2—原油体系黏度降低,膨胀系数增加。该研究可对CO2驱油藏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相平衡 采收率 流体 相态特征 三相区
下载PDF
大涝坝凝析气藏考虑多孔介质影响的衰竭开采相态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斐 孙雷 +3 位作者 张瀚奭 潘毅 刘雄伟 秦山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4期30-33,共4页
考虑多孔介质对大涝坝凝析气藏DLK4井露点压力、组分变化及凝析油采收率等的影响,评价多孔介质对流体开采特征的影响,并与PVT筒中的衰竭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指导油田开发。实验研究表明: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时流体露点压力变化不明显;定... 考虑多孔介质对大涝坝凝析气藏DLK4井露点压力、组分变化及凝析油采收率等的影响,评价多孔介质对流体开采特征的影响,并与PVT筒中的衰竭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指导油田开发。实验研究表明: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时流体露点压力变化不明显;定容衰竭过程中的组分变化显示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时脱附出的C1主要进入气相,C7+主要进入液相,而C3则同时进入液相和气相;同时在多孔介质的影响下,液相摩尔分数增加约5%,最大反凝析液饱和度增加5.5%,而衰竭到10 MPa时,凝析油采收率降低3%。因此,在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必须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凝析气藏 衰竭开采 相态特征
下载PDF
库车油气系统烃类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兴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2-85,共4页
库车油气系统已经发现了 2 2个油气藏 ,其相态类型的多样性的特点十分鲜明 ,据这些油气藏的 43层PVT实验数据和相图 ,可以把库车油气系统的烃类分为四类 7种。探明的油气储量和油气资源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整体富气” ,黑油、挥发油处... 库车油气系统已经发现了 2 2个油气藏 ,其相态类型的多样性的特点十分鲜明 ,据这些油气藏的 43层PVT实验数据和相图 ,可以把库车油气系统的烃类分为四类 7种。探明的油气储量和油气资源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整体富气” ,黑油、挥发油处于从属地位 ,而且多为分异作用形成的伴生型和残余型的轻质油。综合分析油、气的物理性质、相态参数和系统的油气资源等地质条件 ,可明显地看出天然气的干湿程度及凝析油含量的高低主要受烃源岩成熟度控制 ;系统的成藏条件和勘探成果 (特别是克拉 2大气田的发现 )都说明高温裂解气潜力很大 ,其主要分布在北带中段高—过成熟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油气聚集带 干气 凝析气 相态特征 碳同位素 热演化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雅克拉-大涝坝凝析气藏油—气—水三相体系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利侠 邵光玉 +3 位作者 周小平 张浩 王艳伟 张春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第3期57-59,65,共4页
流体相态特征研究的目的是为分析地层流体相态变化、评价地层反凝析污染动态,及时进行生产动态调整提供依据。同时为确定凝析气藏合理开发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相态拟合、基础注气开发机理分析、注气量与注气时机优选所必须的地层流体... 流体相态特征研究的目的是为分析地层流体相态变化、评价地层反凝析污染动态,及时进行生产动态调整提供依据。同时为确定凝析气藏合理开发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相态拟合、基础注气开发机理分析、注气量与注气时机优选所必须的地层流体PVT相态特征热力学参数。以雅克拉-大涝坝凝析气藏为例,开展了雅-大凝析油-气-水三相体系相态特征研究,论述了平衡共存水存在下目前和原始富含气态凝析水的地层凝析气流体PVT相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态特征 露点压力 PT相图 反凝析饱和度
下载PDF
XW地区油藏相态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桂玲 徐建军 +1 位作者 张进 马宏 《复杂油气藏》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XW6断块油井试采时生产气油比较高,常规方法求取高压物性样品难度大。针对油藏特点在XW6-1井获取了MDT原始地层流体样品,开展了XW地区油藏相态特征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利用多种方法进一步确定了该油藏的油藏类型为弱挥发油藏,并结合... XW6断块油井试采时生产气油比较高,常规方法求取高压物性样品难度大。针对油藏特点在XW6-1井获取了MDT原始地层流体样品,开展了XW地区油藏相态特征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利用多种方法进一步确定了该油藏的油藏类型为弱挥发油藏,并结合相态特征提出了下步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态特征 单次闪蒸 泡点压力 组分 弱挥发油藏
下载PDF
油气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及相态特征预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发荣 《化工管理》 2016年第13期209-209,共1页
本文主要采用举例分析法,浅析油气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及相态特征的预测方法,以期为油气藏评价、动态分析、储量计算提供精度更高的流体高压物性参数。
关键词 油气藏流体 高压物性参数 相态特征 预测方法
下载PDF
CO_2在岩石孔隙介质内相态特征的超声波探测与分析
20
作者 陈浩 杨胜来 +4 位作者 宦康宁 马凯 杭达震 高祥瑞 杨建坤 《分析仪器》 CAS 2013年第6期52-56,共5页
岩心孔隙介质内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是实施CO2埋存及驱油的重要基础。本实验建立了一套超声波测试岩心孔隙介质内流体相态特征的新方法。通过声波探头及夹持器堵头一体化、端面抛光等手段,将声波探头直接作用于孔隙介质,解决了传统测试... 岩心孔隙介质内的流体相态特征研究是实施CO2埋存及驱油的重要基础。本实验建立了一套超声波测试岩心孔隙介质内流体相态特征的新方法。通过声波探头及夹持器堵头一体化、端面抛光等手段,将声波探头直接作用于孔隙介质,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中探头不能承压、声波沿钢体绕射、能量损失过大等诸多问题,同时,自行研制了孔隙介质内流体相态探测声波发射、接收及信号处理软件,提高了测试精度,推动了超声波技术与油气田开发技术的交叉结合与应用发展。以吉林油田某区块天然岩心为例,测试了孔隙介质内CO2的相态特征,分析了孔隙介质对流体相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数据可靠,避免了常规PVT方法中忽视孔隙介质影响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介质 CO2 相态特征 超声波探测 声速 幅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