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
1
作者
胡安宁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8,192,193,共14页
文化现实效应的既有分析重在勾画文化与其他待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以经验相关来指代因果。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是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将文化的多层本体论建构置于“科尔曼之船”的结构个人主义分析框架之上,...
文化现实效应的既有分析重在勾画文化与其他待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以经验相关来指代因果。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是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将文化的多层本体论建构置于“科尔曼之船”的结构个人主义分析框架之上,可以得出识别文化因果效应的关键四点:其一,如果宏观层次的文化是微观层次个体文化的集合性建构,那么识别集合文化因果效应的前提是控制其内部构成因素的个体文化。其二,如果集合文化可以直接作用于个体层面的外在行动或者偏好,那么识别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需要对集合文化进行控制。其三,无论是集合文化还是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工具变量法都可以用来克服潜在的混淆偏误。其四,如果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之间增加中观层次的制度因素,那么在特定的研究场景下,集合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都难以准确识别。当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研究,需要在概念界定上进一步厘清文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论论辩过程中审慎考察是否能够精确把握文化经验的现实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因果效应
科尔曼之船
混淆
偏误
相撞偏误
原文传递
题名
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
1
作者
胡安宁
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8,192,193,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社会实现路径与机制研究”(22ZDA081)。
文摘
文化现实效应的既有分析重在勾画文化与其他待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以经验相关来指代因果。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是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将文化的多层本体论建构置于“科尔曼之船”的结构个人主义分析框架之上,可以得出识别文化因果效应的关键四点:其一,如果宏观层次的文化是微观层次个体文化的集合性建构,那么识别集合文化因果效应的前提是控制其内部构成因素的个体文化。其二,如果集合文化可以直接作用于个体层面的外在行动或者偏好,那么识别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需要对集合文化进行控制。其三,无论是集合文化还是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工具变量法都可以用来克服潜在的混淆偏误。其四,如果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之间增加中观层次的制度因素,那么在特定的研究场景下,集合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都难以准确识别。当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研究,需要在概念界定上进一步厘清文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论论辩过程中审慎考察是否能够精确把握文化经验的现实效力。
关键词
文化
因果效应
科尔曼之船
混淆
偏误
相撞偏误
Keywords
culture
causal effect
Coleman's Boat
confoundedness bias
collider bias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
胡安宁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