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王晓鹏 钟容 +2 位作者 钟燕 林峰 叶书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799-5804,共6页
背景:有关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研究较多,但其相关危险因素仍在争论中,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 背景:有关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研究较多,但其相关危险因素仍在争论中,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分为研究组(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n=31)和对照组(未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n=23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软件“rms”包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病史、术前骨折椎体数、骨水泥渗漏、骨密度、术后后凸畸形角度、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9岁)、绝经年龄(≤51岁)、体质量指数(>24.7 kg/m^(2))、骨折病史(有)、术前骨折椎体数(≥2)、术后后凸畸形角度(>13°)是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Nomogram预测模型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风险阈值>0.09时,此预测模型可以提供显著额外的临床净收益;④结果表明,年龄较大、绝经年龄较低、体质量指数较高、有骨折病史、术前骨折椎体数较多、术后后凸畸形角度较大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为此类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女性 相邻椎体再骨折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
2
作者 吴海龙 张弛 +4 位作者 李一鹏 张帅 周建伟 郭洪涛 商永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106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PKP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测量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106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PKP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测量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参数(静态时脊柱旋转幅度、行走时脊柱侧倾幅度、前倾幅度)、矢状面平衡参数[脊柱矢状轴(SVA)、骶骨倾斜角(SS)、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T1骨盆角(TPA)],随访1年,根据相邻椎体是否继发骨折分为继发组(37例)与未继发组(69例)。比较两组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矢状面平衡参数,分析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继发组脊柱旋转幅度小于未继发组,侧倾幅度、前倾幅度大于未继发组(P<0.05);继发组SVA、TK大于未继发组,LL、SS、PI小于未继发组(P<0.05);脊柱旋转幅度与SVA、TK呈负相关,与LL、SS、PI呈正相关,侧倾幅度、前倾幅度与SVA、TK呈正相关,与LL、SS、PI呈负相关(P<0.05);脊柱侧倾幅度、前倾幅度、SVA、TK高值、脊柱旋转幅度、LL、SS、PI低值会显著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风险(P<0.05);脊柱-骨盆动态姿势参数联合矢状面平衡参数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AUC为0.920(95%CI:0.851~0.964),敏感度为89.19%,特异度为82.61%,优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参数联合预测、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及各参数单独预测。结论:OVCF患者PKP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显著相关,均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风险,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压缩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脊柱-骨盆动态姿势 矢状面平衡参数 相邻椎体继发骨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崔善林 陈勇喜 +5 位作者 刘科第 范俊鸿 覃忠设 郭圣挥 蒙觉威 李品元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74例行双侧PVP的OVCF患者。根据术后是...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74例行双侧PVP的OVCF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新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分为相邻椎体骨折者与未骨折者。采用LASSO回归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应用R Studio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47例,未骨折127例。LASSO回归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术前椎体压缩比、术后椎体恢复比、伤椎Cobb角矫正度、腰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是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上述6个影响因素成功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679~0.875)。Boostrap法对模型内部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C-index为0.838)。结论骨水泥渗漏、术前椎体压缩比、低BMI、伤椎Cobb角矫正度、腰椎低骨密度、术后椎体恢复比是OVCF患者双侧PVP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为临床上防治术后相邻锥体骨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双侧经皮成形术 相邻椎体压缩骨折 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MRI对PVP/PK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贺倩 杜小丽 张波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风险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48例OVCF患者,其中8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 目的探讨MRI在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风险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48例OVCF患者,其中8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60例行保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行MRI检查,治疗后行DR、MRI进行复查,分析并评价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χ^(2)=0.332,P=0.565)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相邻椎体骨折随访时间(χ^(2)=5.334,P=0.021)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PKP术组中椎体裂隙(χ^(2)=11.537,P=0.001)、终板损伤(χ^(2)=4.596,P=0.032)、达终板骨折线(χ^(2)=12.329,P=0.000)、椎间盘损伤(χ^(2)=4.545,P=0.033)对相邻椎体骨折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χ^(2)=0.417,P=0.519)、骨水泥分布形态(χ^(2)=5.718,P=0.221)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椎体成形术不会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但PVP/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时间短于保守治疗,所以我们建议OVCF患者行PVP/PKP术前、术后,仍需通过MRI对椎体裂隙、终板损伤、椎间盘损伤、达终板骨折线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成形术 相邻椎体骨折 MRI DR
下载PDF
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及相邻椎体骨水泥注入前后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邱兴 杨圣 +6 位作者 芦健民 赵德伟 刘爱旗 陈华星 袁驰 任福泉 吕兴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041-3048,共8页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应力变化。方法:选取1例75岁骨质疏松性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获得良好疗效,随访2年病椎及邻椎无新发骨折,局部无疼痛。根据其治疗前后的腰椎CT数据,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屈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同一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变化。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222727个单元。骨水泥注入增加了L2椎体(病椎)屈、伸、侧屈各运动时的应力(P<0.05),对其旋转时的应力无明显影响(P>0.05);对L1,L3椎体(邻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应力亦无影响(P>0.05)。提示少量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可增加病椎强度及应力,但不改变相邻椎体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质疏松 骨折 骨水泥 相邻椎体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 被引量:18
6
作者 于凌佳 张华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23-826,共4页
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可能原因有力学和临床两方面因素,前者主要是指相邻椎体刚度和强度的改变而后者主要是指骨水泥的外渗及相邻椎体自身骨质疏松的严重... 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可能原因有力学和临床两方面因素,前者主要是指相邻椎体刚度和强度的改变而后者主要是指骨水泥的外渗及相邻椎体自身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是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目前尚无定论,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预防性应用椎体成形术和寻找理想骨水泥替代物。笔者对上述观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相邻椎体再发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PV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中兴 许峰 +1 位作者 陈焕诗 金伟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引起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可能原因有生物力学改变、椎体填充剂及临床等因素,椎体填充剂因素主要是指...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引起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可能原因有生物力学改变、椎体填充剂及临床等因素,椎体填充剂因素主要是指骨水泥使用剂量、分布及渗漏等,而临床因素包括初始骨折椎体的数目、部位及椎体高度丢失等。本文针对上诉观点,从发生因素到预防策略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相邻椎体 骨折
下载PDF
胸腰段骨折内固定对相邻椎体影响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盛晓文 刘艳超 徐又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363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9例胸腰段骨折(L1)病例,对使用TRSH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的患者术前摄片(前屈20度,后伸80度),并且和正常组同节段的椎间隙高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该实验组所研究的...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9例胸腰段骨折(L1)病例,对使用TRSH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的患者术前摄片(前屈20度,后伸80度),并且和正常组同节段的椎间隙高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该实验组所研究的9例患者中,在前屈状况下,内固定组与正常组相比,邻近椎间隙的高度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同样在后伸状况下,内固定组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固定节段内的刚度增加,活动幅度明显下降或消失,导致脊柱节段活动度将发生重分配,固定节段的活动会转移到其他的运动节段,因而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大。这种累积效应的增加容易促使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及加重,这在生物力学中也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相邻椎体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诊治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宓士军 高最春 +3 位作者 周广军 田小芳 高万旭 孙敬宇 《中国医药》 2010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9年2月椎体成形术后568例相邻椎体发生再次骨折24例,询问病史并查体,重视首次治疗资料的保管,认真与原有资料对比,常规应用MRI和CT检查进行诊断,并...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9年2月椎体成形术后568例相邻椎体发生再次骨折24例,询问病史并查体,重视首次治疗资料的保管,认真与原有资料对比,常规应用MRI和CT检查进行诊断,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为4.23%,全部发生在手术后1年内。发生原因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程度、穿刺注射方法和不规范手术后管理有关。常规做MRI和CT检查,可以提高相邻椎体骨折的诊断率。再次椎体成形术疼痛缓解满意,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5例。结论椎体成形术后可以发生相邻椎体的骨折,改进穿刺注射方法,加强手术后管理,正规康复训练和规范的全身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相邻椎体 骨折
下载PDF
后凸成形中骨水泥量对相邻椎体终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张党锋 马巍 +2 位作者 戈朝晖 张飞 曾思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5418-5422,共5页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存在相邻椎体骨折的问题,推测骨水泥泄露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中骨水泥量对相邻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存在相邻椎体骨折的问题,推测骨水泥泄露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中骨水泥量对相邻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骨折椎体内填充10%,20%和30%椎体容积的骨水泥,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三种情况下相邻椎体终板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填充前相比,骨水泥容积按10%,20%和30%填充后,相邻椎体终板各种情况下的应力均增加,且随着骨水泥填充容积增加而增加。说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中骨水泥用量增加,会导致相邻椎体骨折增加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质疏松症 经皮后凸成形 骨水泥 骨折 相邻椎体 终板 应力 有限元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相邻椎体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2期429-430,共2页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已广泛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因多节段融合、内固定等因素导致的并发症如断钉、断棒、矫正角度丢失、相邻椎间盘退变、顽固性腰痛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减少因多节段融合内固定所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6年...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已广泛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因多节段融合、内固定等因素导致的并发症如断钉、断棒、矫正角度丢失、相邻椎间盘退变、顽固性腰痛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减少因多节段融合内固定所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采用相邻椎体单节段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4例,经术前、术后系统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相邻椎体单节段弓根内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瑞祯 王望任 +2 位作者 郝晨 梁冬牧 关海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4498-4504,共7页
背景:以往国内外关于经皮椎体成形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黏度、椎体骨折数目及部位、椎体高度丢失和性别等方面。目的:预测与分析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骨质疏... 背景:以往国内外关于经皮椎体成形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黏度、椎体骨折数目及部位、椎体高度丢失和性别等方面。目的:预测与分析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71.4±5.3)岁,均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根据术后X射线片上骨水泥分布是否过椎体中线分为单侧组(13例13椎)和双侧组(27例27椎),依据骨水泥是否同时接触上下终板,单侧组分为A组(8例8椎,同时接触椎体上下终板)、B组(5例5椎,未同时接触上下终板),双侧组分为C组(11例11椎,同时接触椎体上下终板)、D组(16例16椎,未同时接触上下终板)。比较单、双侧组术前和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Cobb角,以及A、B、C、D组的患椎相邻上下椎体前、中柱压缩率和上下终板夹角改变程度。试验获得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单、双侧组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B、C、D组术后1年的病椎相邻椎体前缘与中柱压缩率均高于术前(P<0.05),4组术后1年的病椎相邻椎体上下终板夹角均大于术前(P<0.05);③以D组作为参考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组经皮椎体成形后相邻椎体压缩程度最大,是术后相邻椎体压缩改变的危险因素(P=0.003),B、C组不是经皮椎体成形后相邻椎体压缩改变的危险因素(P=0.065,0.660);④结果表明,经皮椎体成形后若骨水泥单侧分布且同时接近椎体上下终板,则相邻椎体骨折的趋势更大,以此预测该类型的骨水泥分布是经皮椎体成形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分布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成形术 骨折 相邻椎体 骨质疏松 单侧穿刺 单节段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患者行PVP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俊峰 樊盛 刘伟峰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PVP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AVF)的风险因素及其阈值。方法纳入2015年7月-2018年7月采用PVP治疗的61...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PVP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AVF)的风险因素及其阈值。方法纳入2015年7月-2018年7月采用PVP治疗的61例绝经后女性OVCF患者。随访其术后1个月内的AVF发生情况,并作为AVF组;其余患者作为非AVF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L2-4椎体和髋部骨密度值、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骨碱性磷酸酶(BAP)和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等相关因素,进行组间对比,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风险阈值。结果 61例中,14例术后1个月发生AVF,发生率为23.0%;其中,仅4例为下位椎体(28.57%),另10例为上位椎体(71.43%),提示上位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更高。AVF组年龄显著大于非AVF组(P=0.012),L2-4和髋部BMD值均显著低于非AVF组(P=0.001,P=0.000),NTX水平显著高于非AVF组(P=0.03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4.3)、L2-4(OR=8.1)和髋部BMD值(OR=9.3)是发生AVF的独立风险因素。经逐级风险阈值计算,年龄≤75岁、L2-4骨密度≥0.700 g/cm^2、髋部骨密度≥0.700 g/cm^2,是PVP术后早期并发AVF的低风险阈值。结论绝经后女性患者行PVP术后早期发生AVF与年龄偏高、L2-4和髋部骨密度值偏低有关;年龄<75岁、L2-4和髋部BMD≥0.700 g/cm^2的患者AVF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压缩性骨折 PVP手术 相邻椎体骨折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椎体成形术中在椎体内注入人工骨,观察组椎体成...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椎体成形术中在椎体内注入人工骨,观察组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 11%,显著高于对照组92. 45%(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年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0%、1. 89%、3. 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7 d、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 67%,显著低于对照组9. 44%(P <0. 05)。结论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可以降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骨水泥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相邻椎体骨折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壮 王元利 +2 位作者 闫志刚 施建锋 蒋登学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再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椎体成形术后患者86例,随访6~1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并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再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椎体成形术后患者86例,随访6~1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对比其差异性,再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17例,发生率为19.77%;A、B 2组的吸烟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椎体高度恢复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率是危险因素(P<0.05),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应实施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以消除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率,继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相邻椎体骨折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不同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情况比较
16
作者 陆浩 严飞 顾勇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0期5-8,16,共5页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不同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椎体强化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椎...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不同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椎体强化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组(n=49)及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组(n=37)。观察至术后1年,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VAS评分)及下腰背部功能评分(ODI评分)、后凸Cobb’s角、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VP组手术时间短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3,P<0.001);两组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及后凸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22、23.433、4.254,P<0.001);PVP组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率为20.41%,高于PKP组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结论PKP及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可有效缓解骨折端疼痛,促使后凸Cobb’s角恢复,改善下腰背功能,但PKP手术可有效预防相邻椎体再发骨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相邻椎体再发骨折 经皮成形术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疼痛
下载PDF
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利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9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单侧穿刺经皮... 目的探究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9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根据骨水泥分布将其分为Ⅰ型25例,Ⅱ型26例,Ⅲ型20例,Ⅳ型23例。统计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7天以及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Cobb角以及相邻椎体前缘压缩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7天及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7天及术后6个月Cobb角均低于术前(P<0.05);患者在手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得到了改善(P<0.05),Ⅰ型椎体前缘压缩情况最严重(P>0.05)。结论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单侧分布和骨水泥接触椎体上下终板是导致相邻椎体骨折发生几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分布 单侧穿刺经皮成形 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相邻椎体 骨折 影响
下载PDF
胸椎骨折后相邻椎体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18
作者 潘娟娟 杨蕾 沈雪洪 《中国司法鉴定》 2017年第1期93-96,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苟某,男,46岁,2012年10月12日遭遇交通事故受伤后诉腰部疼痛,就诊医院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因腰部症状持续多次门诊治疗,伤后3月余开始临床先后诊断"胸12、腰1、2、5椎体骨折"。现苟某要求就本次交通事故... 1案例1.1简要案情苟某,男,46岁,2012年10月12日遭遇交通事故受伤后诉腰部疼痛,就诊医院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因腰部症状持续多次门诊治疗,伤后3月余开始临床先后诊断"胸12、腰1、2、5椎体骨折"。现苟某要求就本次交通事故损伤与胸12椎体以外椎体骨折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交通伤 骨骨折 相邻椎体骨折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非相邻椎体损伤的价值
19
作者 祝永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非相邻椎体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中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80例接受利用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的患者。结果:80例共累及392个椎体。171个椎体T1WI信号较低,但是T2WI的信号就比较高,52个椎体的T... 目的:探讨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非相邻椎体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中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80例接受利用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的患者。结果:80例共累及392个椎体。171个椎体T1WI信号较低,但是T2WI的信号就比较高,52个椎体的T2WI和T1WI信号都比较低,213个椎体的T1WI或T2WI的信号非常繁琐,STIR序列的信号均在不正常的高范围之内。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椎体有105个,后缘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有91个,椎体管发生狭窄的有15个患者,发生椎体旁边组织异常的有13个患者,以上结果都可以在STIR序列上清楚的显现出来。结论:利用STIR技术,更有利于发现患者体内脊柱的变化,可以非常确切的易于发现脊柱转移灶,可较准确诊断非相邻椎体损伤范围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相邻椎体 STIR MRI
下载PDF
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非相邻椎体损伤的价值
20
作者 唐恬恬 阮以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非相邻椎体损伤的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进行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判断其全脊柱椎体是否继发非相邻椎体损伤。结果:57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中,有2... 目的:分析非相邻椎体损伤的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进行STIR技术全脊柱MRI诊断,判断其全脊柱椎体是否继发非相邻椎体损伤。结果:57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中,有20例为非相邻多节段椎体损伤,所占比重为35.09%。多节段非相邻脊柱损伤患者有14例,8例继发不相邻多节段椎体损伤患者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首诊时被漏诊,所占比重为40%。结论:联合应用全脊柱MRI诊断和STIR技术能够将非相邻椎体损伤的检出率提高,降低漏诊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椎体损伤 STIR技术 全脊柱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