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预测研究
1
作者 胥世凡 石新成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因素,建立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13例经皮内窥镜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因素,建立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13例经皮内窥镜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42例)和验证组(171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将建模组分为并发组(38例)和未并发组(30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风险因素,并采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外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列线图预测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效能进行分析,采用决策曲线(DCA)验证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率。结果并发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BMI)≥25kg/m^(2)、糖尿病史、病程≥12个月、重度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为Ⅳ~Ⅴ级、营养不良、术后椎间活动度≥10°患者占比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BMI≥25kg/m^(2)、糖尿病史、病程≥12个月、重度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为Ⅳ~Ⅴ级、营养不良、术后椎间活动度≥10°以及IL-6、TGF-β1水平升高均是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P<0.05)。依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建模组、验证组验证,其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31、0.824,校正曲线和标准曲线拟合度较好;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预测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0.826、84.21%、88.49%,验证组预测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82.35%、83.12%;DCA曲线分析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0.9,列线图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可获得满意的净收益。结论年龄≥60岁、BMI≥25kg/m^(2)、糖尿病史、病程≥12个月、重度腰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为Ⅳ~Ⅴ级、营养不良、术后椎间活动度≥10°以及IL-6、TGF-β1水平升高均是LDH经皮内窥镜术后并发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为临床筛选术后并发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相邻椎间盘退变 经皮内窥镜术 风险预测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的MRI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黑龙 赵建国 +4 位作者 马莉琼 马秀才 锁志刚 尚雁冰 丁惠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7-812,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卅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的术前MRI表现,评估其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手术治疗的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卅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的术前MRI表现,评估其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手术治疗的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3—79岁(51.68±5.60岁),将所有患者以10年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100个;L5/S1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50个。观察术前腰椎MRI,椎间盘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评估;软骨终板形态以Pappou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年龄段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邻椎间盘与退变椎间盘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邻椎间盘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年龄段L4/5、L5/S1突出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均在Ⅲ级以上、Pappou分级均在Ⅱ级以上,各年龄段间椎间盘退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年龄段间软骨终板退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间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L5/S1的上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各年龄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结果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的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的1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696.P=0.000),相邻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间无相关性(r=0.214,P=0.136);相邻的L3/4、L5/S1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均有相关性(r=0.467,P=0.001;r=0.380,P=0.007)。相邻14/5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549,P=0.000);相邻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mL5/SI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有相关性(r=0.684,P=0.001)。L4/5椎间盘突出的相邻L3,4椎间盘Pfirrinann分级和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评分分别为3.26±0.87分、1.54±0.50分,均高于相邻L5/S1椎间盘的2.96±0.59分、1.23±0.49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节段的相邻椎间盘及软骨终板的退变与年龄及突卅椎间盘退变程度关系密切.且相邻上位椎间盘较下位椎间盘退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相邻椎间盘 MRI
下载PDF
腰椎固定节段与相邻椎间盘退化的影像学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胜山 杨庆国 +1 位作者 张银顺 汪大明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814-817,共4页
目的随访观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MRI表现,讨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268例在该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腰椎固定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术后退变与MRI表现,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访... 目的随访观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MRI表现,讨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268例在该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腰椎固定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术后退变与MRI表现,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5年,其中有症状性退变15例,均为固定近端相邻的椎间盘,而且此节段椎间盘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固定治疗后出现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年龄有关,术前已有退变的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术前的退变程度及固定节段多少有关,退变加快,但椎间盘退变的MRI表现与出现临床症状间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固定 手术 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 MRI表现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鞠海庆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3期287-289,293,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三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三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观察组采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4、14.203、5.018,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腿疼、腰痛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5、17.842;t=2.439、3.935,P<0.05);术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2、 3.436、 2.320、 2.360、 2.281、 2.573、4.219,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2.618、2.113、2.176、2.716、2.413、2.133、3.749,P<0.05)。结论: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较短,效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中青年腰椎压缩骨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影响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王拴柱 王春江 +3 位作者 陈利民 祝成社 黄伟东 陶学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年龄<60岁)腰椎压缩骨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01—2013-12诊治的37例单纯腰椎压缩骨折作为观察组,未行系统治疗或椎体未获得良好复位。收集同期行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骨折获得良好复位的42例单节段... 目的探讨中青年(年龄<60岁)腰椎压缩骨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01—2013-12诊治的37例单纯腰椎压缩骨折作为观察组,未行系统治疗或椎体未获得良好复位。收集同期行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骨折获得良好复位的42例单节段腰椎骨折作为对照组。在X线片上测量腰椎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确定椎体楔形变程度;MRI T2加权像及抑脂序列矢状位上对楔形变椎体相邻椎间盘行Pfirrmann分级。结果观察组获得(5.3±0.3)年随访,对照组获得(5.8±0.2)年随访。骨折早期椎间盘退变分级:观察组Ⅰ度26例,Ⅱ度9例,Ⅲ度2例,退变率29.72%;对照组Ⅰ度29例,Ⅱ度12例,Ⅲ度1例,退变率30.95%;2组椎间盘退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763)。末次随访时椎间盘退变分级:观察组Ⅰ度6例,Ⅱ度6例,Ⅲ度19例,Ⅳ度5例,Ⅴ度1例,退变率83.78%;对照组Ⅰ度25例,Ⅱ度13例,Ⅲ度4例,退变率40.48%;观察组椎间盘退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4,P=0.003)。结论腰椎压缩骨折后未行系统治疗或椎体未获得良好复位可能加速骨折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骨折 相邻椎间盘退变 Pfirrmann分级 中青年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预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虎升 张俊 +5 位作者 赵庆安 杨耀州 孙彦鹏 曹海云 周献伟 张晓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枕头正确使用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2月731例患者,颈椎病380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5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15例,颈椎骨折脱位185例。手术后正确使用枕头和颈部肌肉功... 目的探讨枕头正确使用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2月731例患者,颈椎病380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5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15例,颈椎骨折脱位185例。手术后正确使用枕头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避免日常生活中不良因素组为实验组,共526例。手术后不能正使用枕头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不良因素组为对照组,共205例。结果手术后1周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不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8年随访时,两组在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不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融合术后积极主动的长期的正确垫枕和颈部肌肉锻炼,避免日常生活中不良因素,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延缓A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融合术 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ASD) 枕头 颈部肌肉功能锻炼
下载PDF
腰腿痛患者腰椎MRI椎间盘相邻终板Modic改变分布情况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陆圣君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腰腿痛患者腰椎MRI椎间盘相邻终板Modic改变分布情况,并探讨与腰腿痛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0例腰腿痛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片以及腰椎磁共振(MRI)检查,共检查1000个椎间盘,观察所有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情况、改变类型... 目的观察腰腿痛患者腰椎MRI椎间盘相邻终板Modic改变分布情况,并探讨与腰腿痛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0例腰腿痛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片以及腰椎磁共振(MRI)检查,共检查1000个椎间盘,观察所有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情况、改变类型及分布特点。根据患者腰椎稳定情况分为稳定组与不稳定组,分析其与Modic改变的关系;根据腰椎曲度情况将腰椎稳定者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分析其与Modic改变的关系。结果200例腰腿痛患者发生Modic改变58例,发生率29.00%,发生Modic改变的椎间盘82个,发生率8.20%。伸屈位X线片显示腰椎稳定94例,腰椎不稳定106例,稳定组Modic改变率为20.21%,显著低于不稳定组的5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稳定组腰椎曲度正常32例,腰椎曲度异常62例,腰椎曲度正常组Modic改变率12.50%,显著低于异常组的2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腿痛患者椎间盘相邻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较高,以ModicⅡ型改变为主,L4-5、L5-S1节段发生率较高,Modic改变可能与腰椎不稳和腰椎曲度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腰椎MRI 椎间盘相邻终板 MODIC改变 分布情况 机制
下载PDF
Caspase-3、Caspase-8在兔腰椎固定融合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
8
作者 陈雪峰 张伟 +1 位作者 丁惠强 黑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兔腰椎间盘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分析二者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12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针刺椎间盘退变模型组;对照组为针刺椎体... 目的观察针刺兔腰椎间盘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分析二者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12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针刺椎间盘退变模型组;对照组为针刺椎体,但未伤及椎间盘组,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原位DNA片断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8、Caspase-3表达。结果实验组可见细胞质空泡化,出现细胞团或多核巨细胞,凋亡细胞阳性率为51.3%;对照组可见髓核细胞多数呈孤立地存在于细胞陷窝内,细胞凋亡率为39.1%。实验组兔相邻节段椎间盘组织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7%和47.8%;对照组兔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9%和34.6%,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兔腰椎间盘引起退变后,其相邻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率增高,Caspase-8、Caspase-3高表达说明细胞凋亡参与退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节段椎间盘 细胞凋亡 CASPASE-8 CASPASE-3
下载PDF
侧入路单通道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9
作者 蒋传海 吴成如 +3 位作者 陈然 孙国荣 史凤之 顾庆陟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794-796,共3页
目的研究侧入路单通道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36例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L 3-4合并L 4-515例,L 4-5合并L 5-S 121例,均采用侧入路单通道下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研究侧入路单通道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36例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L 3-4合并L 4-515例,L 4-5合并L 5-S 121例,均采用侧入路单通道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行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取出+椎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2~29个月,平均(16.26±2.12)个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平均耗时(75.37±15.28)min;经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患者的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手术优良率为94.44%;术后均无神经根永久性损伤、脏器及大血管损伤、硬脊膜撕裂、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侧入路单通道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减少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单通道手术
下载PDF
FIESTA和FRFSE序列对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黑龙 赵建国 +4 位作者 马荣 周芙标 锁志刚 马秀才 丁惠强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采用MRI的FIESTA和FRFSE序列观察新西兰大白兔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的退变表现。方法取10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5只,雌雄不限,用18G穿刺针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L3~4椎间盘,定期观察MRI,当L3~4椎间盘出现退变后,切... 目的采用MRI的FIESTA和FRFSE序列观察新西兰大白兔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的退变表现。方法取10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5只,雌雄不限,用18G穿刺针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L3~4椎间盘,定期观察MRI,当L3~4椎间盘出现退变后,切除L3~4椎间盘取横突椎体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后对融合节段上、下相邻的30个椎间盘分别采用矢状位FIESTA序列和FRFSE序列比较观察MRI表现,并采用椎间盘退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术后12周处死新西兰大白兔,将相邻椎间盘做组织病理学检测,比较分析两种序列的扫描评分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融合节段上、下相邻的椎间盘30个,FIESTA序列显示退变的相邻椎间盘13个,FRFSE序列显示退变的相邻椎间盘7个,两种序列显示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相邻的30个椎间盘出现退变表现的有13个,FIESTA序列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而FRFSE序列的符合率为53.8%。结论 FIESTA序列评估新西兰大白兔腰椎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真实、可靠,且图像效果优于FRFSE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大白兔 FIESTA序列 FRFSE序列 相邻椎间盘 MRI
下载PDF
C2-3、T10-11和L3-4椎间盘段弯曲力学特性
11
作者 李建军 王溪原 +1 位作者 赵宝林 马洪顺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314-317,共4页
预防和治疗椎间盘脱出等退行性改变需要了解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弯曲力学特性,本文对人体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进行弯曲试验,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实验标本取自正常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男性,年龄20... 预防和治疗椎间盘脱出等退行性改变需要了解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弯曲力学特性,本文对人体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进行弯曲试验,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实验标本取自正常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男性,年龄20~30岁,人死后1h内解剖尸体取出C1-S1脊柱标本,以线锯切取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各13个标本,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测试机上以5mm/min的实验速度进行弯曲实验,得出C2-3、T10-11、L3-4组标本的最大载荷、最大弯矩、最大应力等力学参数。实验结果得出,C2-3组标本最大载荷、最大弯矩小于T10-11组和L3-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2-3组标本最大应力小于T10-1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3-4组最大应力大于T10-11组和C2-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说明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具有不同的抗弯曲力学特性,可对了解腰椎间盘的损伤机理提供生物力学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间盘相邻椎体 弯曲 弯曲特性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邻节段退变的相关因素
12
作者 高军伟 申庆丰 夏英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62例PKP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后随访2年相邻节段椎间盘是否发生退变分为退变组与未退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62例PKP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后随访2年相邻节段椎间盘是否发生退变分为退变组与未退变组,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退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且通过逻辑回归构建预测模型,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162例患者中,PKP术后2年25例发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占15.4%。单因素比较:退变组年龄[(73.0±6.6)岁vs(67.9±7.9)岁,P=0.003]、吸烟史占比[例,是/否,(17/8)vs(62/75),P=0.036]、术前邻近节段退变占比[例,是/否,(9/16)vs(24/113),P=0.035]、骨水泥注入量[(4.1±1.0)ml vs(3.1±0.9)ml,P<0.001]、骨水泥渗漏占比[例,是/否,(10/15)vs(23/114),P=0.008]、术后即刻Cobb角[(11.5±2.7)°vs(9.8±2.1)°,P<0.001]、椎体高度恢复率[(12.0±2.6)%vs(8.2±2.3)%,P<0.001]均显著大于未退变组,退变组术前BMD[(-3.2±0.8)vs(-2.6±0.5),P<0.001]显著小于未退变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注入量(OR=2.653,P=0.044)、椎体高度恢复率(OR=2.045,P<0.001)、年龄(OR=1.199,P=0.016)是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D(OR=0.279,P=0.035)是其保护因素。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退变的AUC分别为:年龄0.804、BMD 0.753、骨水泥注入量0.761、椎体高度恢复率0.878。基于逻辑回归独立因素的预测方程AUC为0.960。[结论]年龄大、低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大、椎体高度过度恢复是PKP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且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周喜宗 张渝 +1 位作者 李清 郭伦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57-60,共4页
对于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加以治疗,分析其详细效果。方法 以本院为研究场地,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为研究时间段,对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涉及100例加... 对于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加以治疗,分析其详细效果。方法 以本院为研究场地,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为研究时间段,对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涉及100例加以抽取。以随机性为前提作分组工作,对照组摄入的50例以开放后路手术为治疗选择,观察组摄入的50例则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为治疗工具。就两组获得的手术详情的测量、记录数据,治疗后一年的疗效统计情况,各时间点的疗效详情,术后并发症涌现结果展开差异性评估工作。结果 观察组获得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水平等均处于更优一方,治疗后一年的总疗效处于更高一方,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一年获得的疗效相关指标水平均处于更优一方,获得的术后并发症总涌现率处于更低一方(P<0.05)。结论 对于开展腰椎融合术后,产生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加以治疗,获得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后路手术,出血量更低、康复速度更快。此外,在应用时必须仔细评测患者是否满足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开放后路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