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成本量化分析——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1
作者 苏红键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0-72,182,共14页
利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和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流动矩阵,分析省际人口流动成本特征及其构成。研究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提升,总体流动成本表现出明显降低的特征,2000—2010年降低7.85%,2010... 利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和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流动矩阵,分析省际人口流动成本特征及其构成。研究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提升,总体流动成本表现出明显降低的特征,2000—2010年降低7.85%,2010—2020年降低6.94%。第二,距离与流动成本显著正相关且影响系数不断降低,流出地和流入地异质性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各省份平均流出流入成本。第三,人户分离人口与5年间流动人口的本地流动份额差别较大,但不同统计口径计算的流出地和流入地成本系数的省际位序基本一致,体现了量化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基于此,降低人口流动成本是促进福祉空间均衡、推动全域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应加快人口净流入地的户籍和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攻坚、加快人口流动大省体制机制创新并激发偏远地区人口流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流动 流动成本 流动矩阵 量化空间模型
下载PDF
地区发展、经济机会、收入回报与省际人口流动 被引量:41
2
作者 巫锡炜 郭静 段成荣 《南方人口》 CSSCI 2013年第6期54-61,78,共9页
利用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考察了省际人口流动的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流动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态势。并进一步分析地区差异对省际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流出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人口流出具有显著的阻力效... 利用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考察了省际人口流动的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流动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态势。并进一步分析地区差异对省际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流出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人口流出具有显著的阻力效应,但经济机会的多寡和经济回报的高低并无显著的影响;作为流入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吸引人口流入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其"拉力"主要表现为经济机会的多寡和经济回报的高低。因地区发展不平衡短期内难以改变、经济开放性会继续增强、收入地区分化仍将存在,加上更加自由的流动环境和不断改善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省级人口流动在局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将会进一步被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发展 经济机会 收入回报 省际人口流动
下载PDF
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德洪亮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将社会迁移人口中,带户口迁移的迁移人口与不带户口流动的流动人口分开,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观察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现状,分析了这些流动人口对迁入地及迁出地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减... 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将社会迁移人口中,带户口迁移的迁移人口与不带户口流动的流动人口分开,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观察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现状,分析了这些流动人口对迁入地及迁出地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减少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流动 劳动力流入 城镇化
下载PDF
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特征分析——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
4
作者 黄玲 《新丝路(下旬)》 2018年第6期85-87,共3页
通过分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普查关于人口迁移流动的数据,描述了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基本状况,分别梳理了主要的人口流出大省及其主要流向和主要的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主要来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通过分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普查关于人口迁移流动的数据,描述了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基本状况,分别梳理了主要的人口流出大省及其主要流向和主要的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主要来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动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并且集聚趋势有增无减,但是流动在东部各省之间开始分散,长三角地区和北京对流动人口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广东。人口流动在向经济发达地区移动的同时还体现出明显的“就近移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省际人口流动 流动特征分析
下载PDF
高铁影响省际人口流动的负二项重力模型分析
5
作者 范文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第12期92-97,共6页
省际人口流动属于大规模、长距离的人口流动,各省高铁站的建设和运营增强了省域之间的交通可达性,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对省际人口流动提供了加速的载体。文章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构建负二项... 省际人口流动属于大规模、长距离的人口流动,各省高铁站的建设和运营增强了省域之间的交通可达性,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对省际人口流动提供了加速的载体。文章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构建负二项重力模型,基于推拉理论探讨高铁对省际人口流动的影响,并加入了地区一般财政支出相关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稳定性检验。在仅含有流入流出地人口数、距离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的负二项重力模型中,结果表明,流入地的高铁通行时间对省际人口流动具有显著影响,表明省中心到达省内最近高铁站越便利的省份,由省外流入的人口越多。因此,建议合理规划高铁站选址和对周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其对于各省的人口调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省际人口流动 负二项重力模型
下载PDF
2020年新冠疫情发展不同阶段江苏省际人口流动特点
6
作者 邱美琴 周莉雅 +1 位作者 杨群力 戚晶晶 《劳动保障世界》 2020年第33期72-74,78,共4页
我国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到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并取得良好效果。根据百度迁徙大数据、全国现有确诊病例人数分析,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下省际人口流动呈现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江苏省际人口流动 流入 流出 净流入
下载PDF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年龄模式及其特征——基于省级尺度的类型分析
7
作者 周皓 陈晓雄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125,共14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率综合性地提炼出五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省际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存在较大差异;四类流出模式和五类流入模式可以概括省际流动人口的年龄别流动率模式;结合各省总的流出率与流入率则可以将各省的年龄模式综合为五种类型。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未来区域性人口预测的相关参数。最后还提出了有关人口迁移流动的定义问题、年龄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反映了我国人口迁移转变的地区阶梯性,以及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甚至中国人口问题)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流量流动人口 年龄别流动 类型化 省级尺度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刘星晨 赵康杰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7期19-24,F0003,共7页
各地区间人口流动可以加速地区交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准确把握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结构及其流动影响因素对我国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7年人口流动动态监测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 各地区间人口流动可以加速地区交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准确把握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结构及其流动影响因素对我国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7年人口流动动态监测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QAP计量回归模型进行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的城市人口流入较多,经济落后城市人口流向周边发达城市,还有许多城市人口流动实现动态平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思想封闭,人口流动较少;省际人口流动受到收入、产业多样化、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省际人口流动网络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流动政策进而促进不发达城市人口流动,减缓人口流入密集城市的人口流动,促进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有序平衡,合理配置资源,最大程度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流动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QAP回归模型
下载PDF
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格局演变趋势及其城镇化效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32,共11页
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预测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格局的演变趋势,并测算其城镇化效应。研究发现:首先,省际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呈分散化态势,人口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流出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南地区;2000-2010年的人... 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预测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格局的演变趋势,并测算其城镇化效应。研究发现:首先,省际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呈分散化态势,人口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流出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南地区;2000-2010年的人口流入重心向东北偏移,2010-2015年的人口流入重心反向西偏移,流出重心则一直以向东北偏移为主。其次,省际人口流动对城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2000年和2010年其对全国城镇化率的贡献度分别为2%和4.4%,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第三,省际净流动概率矩阵显示,各地区的净流动概率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逐渐降低,到2030年流动状态将趋于平稳。最后,按照省际人口流动状态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种地域类型,以此直观反映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流动 预测 空间分布 城镇化 地域类型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省际流动人口的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56
10
作者 陈锐 王宁宁 +1 位作者 赵宇 周永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113,共10页
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布局特征对于活化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减收益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切入点,研究了省际实际流动人口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探讨了基... 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布局特征对于活化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减收益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切入点,研究了省际实际流动人口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探讨了基于人口流动量的权重网络中心度特征,并进一步对中心度与人口、经济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比研究了基于交通成本和重力模型的人口流动测度网络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交通、经济和人口的改进重力模型的流动人口测度模型,构建预期省际人口流动有向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的中心性、凝聚性、结构洞以及小世界特性,并且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大规模实际人口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特征,无标度特征不明显;2较低的地区人均GDP和较大人口总量是人口流出地区的推力,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大人口总量产生对对外来人口的较强吸引力;3预期流动人口网络的整体中心性不是很强,网络中存在大量地位相对平等的节点,未来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于中东部地区,呈现两纵的格局;4西部城市在预期的省际大规模流动人口网络受限制性比较大,对其他省市的人口流动依赖性比较强;5网络具有一定的小世界特征,社团之间联系频繁,帮派性相对较为明显。本文通过对传统的重力模型进行改进,实现了预期省际流动人口的网络构建和空间格局分布,为政府管理部门为流动人口管理以及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复杂网络 改进重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40
11
作者 田盼盼 朱宇 +1 位作者 林李月 张苏北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7,共12页
本文基于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县市(区)层面分析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宏观格局,"... 本文基于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县市(区)层面分析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宏观格局,"福厦泉"地区是集聚中心,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则为边缘区;省内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则相对较为均衡。省际流动人口流入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流入地区所能提供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密切相关;而省内流动人口流入则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呈现出高生活质量驱动,良好个人发展条件驱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职业驱动的特征。同时,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重要的"拉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 县市(区) 空间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福建省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胜春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71,共13页
依据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社会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近10年省际人口流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增加,总体呈现非均衡“双向流动”格局,省际人口流... 依据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社会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近10年省际人口流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增加,总体呈现非均衡“双向流动”格局,省际人口流动的主流是从中西部欠发达人口大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及邻近省份,省际人口净流入向东部发达经济圈“极化”趋势凸显。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分析发现,经济社会因素对省际人口流动具有显著影响,且中、东部各省份经济社会因素对省际人口净流入的影响较大,西部各省份经济社会因素对省际人口净流入的影响相对较小。2010~2020年,经济社会因素对省际人口净流入影响的东西差异依然显著,南北差异则有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人口净流入 省际人口流动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相互作用关系的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豆晓 ARELLANO Blanca ROCA Josep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48-1861,共14页
基于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及2005年、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相互作用关系模型计算了中国"人口流动系统"和"单向相互作用关系值"。结果表明:(1)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凝聚性,东部地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依然具... 基于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及2005年、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相互作用关系模型计算了中国"人口流动系统"和"单向相互作用关系值"。结果表明:(1)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凝聚性,东部地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依然具有绝对优势;(2)省际人口流动呈"非对称双向迁移模式",人口回流的趋势已不容忽视;(3)长三角地区逐渐代替珠三角成为新的人口流动中心,人口流动开始北移;(4)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动分中心某种意义上已经出现,人口就近转移日渐凸显。将2010-2015年间省际人口流动新规律和特征与1995-2010年进行动态对比,对于制定未来人口和区域发展政策,继续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系统 相互作用关系 中国
原文传递
省际流动人口、地区人口负担及基于人口负担的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红旗 陈仲常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104,共14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省际流动人口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人口的跨省流动对不同地区人口负担的影响,发现规模庞大、地域集中和"年轻化"的省际流动人口延缓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负担,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反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了... 本文在分析我国省际流动人口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人口的跨省流动对不同地区人口负担的影响,发现规模庞大、地域集中和"年轻化"的省际流动人口延缓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负担,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反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了人口负担的压力。为了弥补省际人口流动对我国不同区域间财政负担的影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并为我国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设计了基于人口负担的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人口负担 均等化转移支付
下载PDF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产业集聚的反馈作用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学静 张金伟 赵维康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2期6-9,15,共5页
本文在梳理人口流动对产业集聚反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产业集聚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接纳省际流动人口较高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突出于"省际流动人口低流入区&qu... 本文在梳理人口流动对产业集聚反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产业集聚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接纳省际流动人口较高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突出于"省际流动人口低流入区",省际流动人口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反馈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产业集聚 反馈作用
下载PDF
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失业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验证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怡蓁 陆杰华 《南方人口》 CSSCI 2018年第6期10-19,共10页
流动人口一直是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研究议题。随着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以省际流动人口的比例更是持续增长,其中经济因素为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主因,因此他们在流入地面临的失业问题不容忽视。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研... 流动人口一直是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研究议题。随着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以省际流动人口的比例更是持续增长,其中经济因素为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主因,因此他们在流入地面临的失业问题不容忽视。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省际流动人口受其个人特征、区域特征及流动特征等方面对其失业产生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失业型态以结构性失业表现居多,其成因与个人能力及区域发展背景密切相关,为此提出缓解省际流动人口失业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失业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国流动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基于省际、省内流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新贤 高向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66-1874,共9页
基于2000、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资料,对比分析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城镇化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的集聚发展趋势存在差异,省际流动人口表现为“聚中有散”,即集聚程度较高,分散化... 基于2000、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资料,对比分析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城镇化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的集聚发展趋势存在差异,省际流动人口表现为“聚中有散”,即集聚程度较高,分散化迹象趋于明显;省内跨县流动人口则表现为“散中有聚”,其较为分散地分布省会、地级市等大中城市,在向前1%城市集聚。②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力量双重作用的影响,省际流动人口倾向于有更多就业机会、更高工资水平的省会级城市;省内跨县流动人口更看重就业机会,更偏向地级市,财政支出对其流入地选择影响更大。③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对201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的贡献分别为4.24%,2.74%,前者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优化,后者则强化着中西部大中城市“一城独大”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与省内跨县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 偏移-分享法 城镇化
下载PDF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间社会融合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金鹏 朱宇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4期69-77,共9页
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监测"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中国东部五大城市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在经济立足、社会接纳、文化融合、心理融合各维度和整体社会融合水平上的群体间差异和区域分异及其影... 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监测"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中国东部五大城市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在经济立足、社会接纳、文化融合、心理融合各维度和整体社会融合水平上的群体间差异和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整体社会融合得分较低,融合水平有待提升;东部沿海地区省内流动人口整体融合水平与分维度融合程度均显著优于省际流动人口,二者社会融合水平因地而异,并呈现出"较高融合水平下高融合差异"与"低融合水平下高融合差异"并存的融合现状;社会融合没有凸显出显著的性别与代际差异,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合 省际流动人口 省内流动人口
下载PDF
省际人口迁移与制造业转移空间交互响应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国霞 李曼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人口普查与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年度制造业统计数据,利用重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2000年以来的不同类型制造业转移空间格局、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及其二者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 2000...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人口普查与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年度制造业统计数据,利用重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2000年以来的不同类型制造业转移空间格局、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及其二者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 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5年之后中国制造业呈现出明显转移态势,但不同类型制造业转移幅度和空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能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空间区域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空间还十分有限,仍集中于东部地区。2虽然人口迁移的整体格局变化不大,仍是"中间低、周边高"的格局,但是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正在趋于弱化,中西部地区分享的迁入人口份额在不断提高。3制造业重心与人口迁移重心变动轨迹呈现出"偏离-趋同"关系,人口迁移滞后于产业转移的效应已逐渐消失,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匹配程度趋于提高。4地理探测器定量识别人口迁移与制造业转移之间的空间关系发现,人口迁移格局变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响应程度较制造业转移对人口迁移格局变化的响应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流动 制造业转移 重心模型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特征及流动原因分析
20
作者 曹雪 吴相利 《统计与咨询》 2016年第6期39-41,共3页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黑龙江省省内与省际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及流动原因进行分析,重点认识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之间的异同与联系,以期为合理人口流动与...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黑龙江省省内与省际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及流动原因进行分析,重点认识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之间的异同与联系,以期为合理人口流动与分布的干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内与省际流动人口 结构特征 流动原因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