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省际格局及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
33
1
作者
李维维
陈田
马晓龙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9,80,共17页
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构建城市化长效机制。本文从指标代表性入手,在构建旅游化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化...
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构建城市化长效机制。本文从指标代表性入手,在构建旅游化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省际格局。结果显示,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呈现出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东中西梯度递减的格局。这种省际格局的形成是经济水平、服务供给、环境条件、产业实效、资源优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具有经济主导和产业支撑的特征。未来应遵循地域差异与实际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旅游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化
城市化
耦合协调关系
省际格局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
被引量:
174
2
作者
陈明星
陆大道
刘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3-1453,共11页
认识中国省际尺度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世界上120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31个省区的经验数据,采用改进的象限图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全国31个省级...
认识中国省际尺度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世界上120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31个省区的经验数据,采用改进的象限图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全国31个省级单元划分为6种类型。城市化严重超前型3个,城市化中度超前型2个,城市化轻微超前型8个,基本协调型4个,城市化中度滞后型5个,城市化轻微滞后9个。②省际尺度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呈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则以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为主。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类似马太效应。得出2个重要的启示,一是当前中国不少发达省区中的城市化超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二是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城市化进程仍然需要适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水平
关系
省际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
被引量:
43
3
作者
方恺
李焕承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95-2005,共11页
自然资本利用的分类测度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议题。基于改进的区域足迹深度和区域足迹广度两项指标,分析了2008年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的省际格局,并对30个省级行政区(由于数据所限,不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进行了聚类划分。结果表明...
自然资本利用的分类测度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议题。基于改进的区域足迹深度和区域足迹广度两项指标,分析了2008年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的省际格局,并对30个省级行政区(由于数据所限,不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进行了聚类划分。结果表明:①存量资本与流量资本的利用状况具有显著的地域互补性,存量资本消耗水平由西向东呈递增态势,而流量资本占用水平由西向东则呈递减态势;②30个省份的自然资本利用状况聚为4类,包括重度利用型1个,中度利用型17个,轻度利用型4个,相对滞后型8个;③自然资本利用的省际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集聚性,东部和中部地区以中度利用型为主,西北地区以相对滞后型为主,西南地区以轻度利用型为主。研究表明,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的形成,受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应结合各省的具体特点及所处的格局类型,因地制宜地推行自然资本分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自然资本
聚类分析
省际格局
原文传递
中国省际贸易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菲
朱虹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8,共10页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程的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系数的绝对值在1997—2002年增大,2002—2012年持续减小,2012—2017年继续增大,说明省际贸易壁垒呈现出先加深后减轻之后继续加深的波浪形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应加强省际贸易合作,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加强省份之间沟通,同时建议拥有开放优势的区域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发展力量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
贸易
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引力模型
贸易流量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省际格局及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
33
1
作者
李维维
陈田
马晓龙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出处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9,80,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时空演化机制及其对区域旅游格局的影响研究"(41471131)
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构建城市化长效机制。本文从指标代表性入手,在构建旅游化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省际格局。结果显示,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呈现出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东中西梯度递减的格局。这种省际格局的形成是经济水平、服务供给、环境条件、产业实效、资源优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具有经济主导和产业支撑的特征。未来应遵循地域差异与实际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旅游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旅游化
城市化
耦合协调关系
省际格局
形成机制
Keywords
touristization
urbanization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s
interprovincial pattern
mechanism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
被引量:
174
2
作者
陈明星
陆大道
刘慧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3-145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71
40971076
41001080)~~
文摘
认识中国省际尺度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世界上120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31个省区的经验数据,采用改进的象限图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全国31个省级单元划分为6种类型。城市化严重超前型3个,城市化中度超前型2个,城市化轻微超前型8个,基本协调型4个,城市化中度滞后型5个,城市化轻微滞后9个。②省际尺度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呈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则以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为主。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类似马太效应。得出2个重要的启示,一是当前中国不少发达省区中的城市化超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二是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城市化进程仍然需要适度加快。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水平
关系
省际格局
中国
Keywords
urban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provincial pattern
China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
被引量:
43
3
作者
方恺
李焕承
机构
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系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95-2005,共11页
基金
国家公派留学基金(20113005)
深圳市环境科技计划项目(2011)
文摘
自然资本利用的分类测度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议题。基于改进的区域足迹深度和区域足迹广度两项指标,分析了2008年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的省际格局,并对30个省级行政区(由于数据所限,不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进行了聚类划分。结果表明:①存量资本与流量资本的利用状况具有显著的地域互补性,存量资本消耗水平由西向东呈递增态势,而流量资本占用水平由西向东则呈递减态势;②30个省份的自然资本利用状况聚为4类,包括重度利用型1个,中度利用型17个,轻度利用型4个,相对滞后型8个;③自然资本利用的省际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集聚性,东部和中部地区以中度利用型为主,西北地区以相对滞后型为主,西南地区以轻度利用型为主。研究表明,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的形成,受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应结合各省的具体特点及所处的格局类型,因地制宜地推行自然资本分区管理。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自然资本
聚类分析
省际格局
Key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natural capital
cluster analysis
provincial pattern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省际贸易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菲
朱虹锟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交通发展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演变:空间特征及其微观基础”(编号:71903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程的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系数的绝对值在1997—2002年增大,2002—2012年持续减小,2012—2017年继续增大,说明省际贸易壁垒呈现出先加深后减轻之后继续加深的波浪形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应加强省际贸易合作,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加强省份之间沟通,同时建议拥有开放优势的区域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发展力量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关键词
省际
贸易
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引力模型
贸易流量法
Keywords
inter-provincial trade patter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gravity model
trade flow method
分类号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旅游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省际格局及形成机制分析
李维维
陈田
马晓龙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
陈明星
陆大道
刘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74
原文传递
3
基于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省际格局
方恺
李焕承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3
原文传递
4
中国省际贸易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王菲
朱虹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