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省际贸易”促高质量发展:川渝地区省际调出贸易潜力研究
1
作者 王燕 孙凌宇 《当代金融研究》 2022年第11期36-48,共13页
国际贸易形势严峻,在新发展格局下,开发国内需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紧迫要求。深化省际贸易将是刺激国内需求,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川渝地区省际调出贸易数据构造加入贸易非效率项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 国际贸易形势严峻,在新发展格局下,开发国内需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紧迫要求。深化省际贸易将是刺激国内需求,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川渝地区省际调出贸易数据构造加入贸易非效率项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发现,经济规模相似性和交通便利化程度是影响川渝地区省际调出的主要因素,且存在显著地方保护壁垒;同时川渝整体的省际调出尚处低效率,且与西部-东部-中部地区贸易效率呈递减态势,存在"中部塌陷"现象;主要矛盾在于川渝调出规模较大地区的贸易效率反而偏低,仍存在较大贸易空间可开发。研究验证了省际贸易壁垒的存在,应努力消除人为贸易壁垒,提升优势产业协同合作,完善交通网络,弱化市场分割影响,以深化省际贸易、开发内需,带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调出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川渝地区
下载PDF
中国省际调出的增长模式:驱动因素、多层分解与竞争力剖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少军 丁晓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118,共20页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省际调出的增长模式。研究方法:基于贸易总额与市场份额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张,是推动中国省际调出增长的主导因素;但省际调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较慢的部门。第二...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省际调出的增长模式。研究方法:基于贸易总额与市场份额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张,是推动中国省际调出增长的主导因素;但省际调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较慢的部门。第二,中国省际调出增长的驱动因素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增长模式随着时间在不断优化。第三,沿海省份省际调出的增长模式优于内陆省份;服务部门省际调出的增长模式优于货物部门。第四,省际调出产品的竞争力在下降而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在上升;市场需求变动引致的省际调出与进口之间的间接竞争是中国省际调出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省际调出与进口之间的直接竞争是中国省际调出竞争力下降的次要原因。研究创新: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省际调出增长模式与竞争力的结构性特征。研究价值:对于有效发挥省际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调出 增长模式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竞争力 国内市场
原文传递
中国省际调出与出口增长的边际分解——基于贸易总额和市场份额的双重维度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少军 丁晓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26,共2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省际调出与出口分别作为经济内循环与经济外循环的重要组成,系统考察其增长模式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省际调出与出口分别作为经济内循环与经济外循环的重要组成,系统考察其增长模式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本文构建了省际调出增长的边际分解框架,从贸易总额和市场份额两个维度,考察1987~2017年中国省际调出的增长模式,并与中国出口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省际调出总额的增长主要归因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作用为负,其增长模式亟需实现从“数额型”增长向“种类型”增长的转变;沿海省份省际调出总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内陆省份。扩展边际收缩对中国各省份省际调出总额增长的贡献大于对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反映出各省份出口总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其省际调出总额的增长模式。中国各省份的省际调出市场份额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体现了来自国外的进口不断侵蚀各省份省际调出所占的市场份额,且这一趋势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方面均有体现;沿海省份省际调出市场份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内陆省份。中国各省份省际调出市场份额的平均下降速度,是其出口市场份额平均下降速度的1.832倍,且各省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其省际调出市场份额的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调出 相对增长 市场份额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原文传递
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演变趋势、驱动因素与分布特征
4
作者 丁晓强 张少军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9-1228,共10页
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中国大国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中国6年30省的投入产出表,采用多种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987-2012年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主要的发现有:(1)中国的省际调出技... 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中国大国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中国6年30省的投入产出表,采用多种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987-2012年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主要的发现有:(1)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在显著提升,且各省份的技术复杂度呈现收敛趋势。(2)沿海省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高于内陆省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但内陆省份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3)在中国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提升的过程中,部门内效应起主要作用,部门间效应起次要作用。(4)中国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路径较为合理,属于增长主导型,并伴随着省际不平等的缩小。(5)中国各省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排名等级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位于中高等级的省份仍面临较大的降级风险,位于低等级的省份实现等级跃升的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 结构分解 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
原文传递
中国数字经济双循环偏好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安刚 龚旋 《武陵学刊》 2022年第1期35-43,共9页
基于2012、2017年中国28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省际调出比较偏好指数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双循环偏好演进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全国数字经济以内循环偏好为主,但内循环偏好程度有所减弱;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区域大部分... 基于2012、2017年中国28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省际调出比较偏好指数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双循环偏好演进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全国数字经济以内循环偏好为主,但内循环偏好程度有所减弱;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区域大部分省份数字经济以内循环偏好为主,内循环偏好程度基本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增的空间演进规律;四大区域内部省份间数字经济双循环偏好差异程度具有异质性,四大区域之间数字经济内循环偏好差异持续变小;数字经济内循环偏好为主的省份之间内循环偏好程度差异持续缩小,但数字经济外循环偏好为主的省份之间外循环偏好程度差异持续拉大,不同省份开拓国际数字经济市场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市场效应、地理区位、对外开放水平及产业政策是影响数字经济双循环偏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双循环偏好 省际调出比较偏好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少军 方玉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2,共20页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口径的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省际调出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1,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比...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口径的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省际调出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1,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比较优势仍然不强。第二,尽管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突破1.这说明中国经济在外循环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国各省份在内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强于在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中国各部门在内循环与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则基本持平。研究创新:首次构建了增加值口径的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调出增加值 显示性比较优势 双循环 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