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秀的北宗系禅法思想特色
1
作者 崔玉卿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3-10,共8页
大通神秀与大鉴惠能同为东山门下杰出二哲,各以不同的禅法特色而形成了南北对峙之局,世称"南能北秀"。神秀创北宗系禅法之源,藉"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之誉,经门下及再传弟子的努力,终将北宗系禅法普扇于京、洛。神秀... 大通神秀与大鉴惠能同为东山门下杰出二哲,各以不同的禅法特色而形成了南北对峙之局,世称"南能北秀"。神秀创北宗系禅法之源,藉"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之誉,经门下及再传弟子的努力,终将北宗系禅法普扇于京、洛。神秀奉《楞伽》为心要,而立入禅之五方便门。神秀继东山法门"守一不移"及"守本真心"的传承,而据《起信》《华严》以"离"字一著突显其禅法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宗神秀 五方便门 离念 看净
下载PDF
北宗禅与大历诗歌创作
2
作者 郜林涛 《五台山研究》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北宗禅“看心看净”的主张受到神会等人的批评,但在盛中唐却颇为流行。王孟诗派及大历诗人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渲染寂静深幽的境界,表现了北宗凝心入定的禅观。当然,他们也有不少反映南宗禅观的作品。这说明南宗禅和北宗禅对他们的诗歌创... 北宗禅“看心看净”的主张受到神会等人的批评,但在盛中唐却颇为流行。王孟诗派及大历诗人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渲染寂静深幽的境界,表现了北宗凝心入定的禅观。当然,他们也有不少反映南宗禅观的作品。这说明南宗禅和北宗禅对他们的诗歌创作都有很深的影响。深谙这一点才能准确把握王孟诗派及大历诗人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宗禅 看心看净 大历诗歌
下载PDF
“炽盛”与“寂寞”——神秀北宗的演变刍议
3
作者 李华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7-49,共3页
神秀及其弟子主张观心看净的渐修禅法,虽正统但活力不足。神秀北宗的发展在经历了"三帝国师"的炽盛局面后,迅速步入"寂寞"之时,这源自其对帝室依赖的背景,以及慧能南宗的兴盛,具有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观心看净 渐修 顿悟 繁盛 衰微
下载PDF
从现象学的角度分析神秀北宗禅法的修持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冰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4,共5页
现象学说明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即一般如何在个别中显现,这与神秀北宗如何将人性贯通到佛性,有着相同的理路。在理论层面,如何从本质还原到先验,现象学作了大量说明,而在实践层面,如何通过"观空看净"到"观心看净",... 现象学说明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即一般如何在个别中显现,这与神秀北宗如何将人性贯通到佛性,有着相同的理路。在理论层面,如何从本质还原到先验,现象学作了大量说明,而在实践层面,如何通过"观空看净"到"观心看净",也就是如何从形下修持到形上本体的渐修工夫,神秀北宗则给出了具体步骤。因此,现象学的还原与禅宗的看净在逻辑理路上一致,二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可以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秀北宗 禅法 看净 现象学 还原
下载PDF
神秀的禅法思想 被引量:3
5
作者 伍先林 《佛学研究》 1999年第0期161-168,共8页
神秀北宗的禅法思想在禅宗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禅法与慧能禅法有一定的内在相通之处,但他坚持主张染净各别的二元论,因而无论是在心性本体论、修行方法还是终极境界论上都与慧能南宗彻底地坚持性空不二的般苦直现不同,从而表现出... 神秀北宗的禅法思想在禅宗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禅法与慧能禅法有一定的内在相通之处,但他坚持主张染净各别的二元论,因而无论是在心性本体论、修行方法还是终极境界论上都与慧能南宗彻底地坚持性空不二的般苦直现不同,从而表现出宗教理性主义的色彩。神秀与慧能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类型,神秀禅法对后世仍有一定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觉冷心 观心看净 念顿超
下载PDF
东山法门的禅法思想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伍先林 《佛学研究》 2015年第1期325-337,共13页
以道信与弘忍为标志性人物的东山法门继承了菩提达摩的禅学精神,启发和成就了中国早期禅宗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六祖惠能。东山法门将在达摩禅学中居于首要位置的佛性本体归结为自心本性,并且试图以“守一”和“守心”的方便形式为... 以道信与弘忍为标志性人物的东山法门继承了菩提达摩的禅学精神,启发和成就了中国早期禅宗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六祖惠能。东山法门将在达摩禅学中居于首要位置的佛性本体归结为自心本性,并且试图以“守一”和“守心”的方便形式为普通一般根器的学人提供一种可以普遍遵循、并且贯彻始终的修习模式。东山法门是以“守一”或“守心”的方便形式来贯通本来清净的心性本体与扫相离妄的般若空观的方法和精神的。后来惠能继承了东山法门“即心是佛”的心性本体思想,同时非常强调自性本有般若之智,以佛性本体与般若方法在当前一念心上的直接合一,扬弃了“看心看净”的方便模式,基本上完成和构筑了中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和实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一 守心 看心 看净 佛性本体 般若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