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看法和认识
1
作者 聂宝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第6期21-21,23,共2页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联系起来的纽带.通过例题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以点带面,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探寻并掌握学习的"捷径...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联系起来的纽带.通过例题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以点带面,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探寻并掌握学习的"捷径",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怎样教会学生学习?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例题的功能,才能很好地教会学生学习,对"上好一节数学课"将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例题教学 看法和认识
下载PDF
浅谈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看法
2
作者 叶英平 《时代金融》 2012年第05X期270-270,共1页
我国现存的经济方面有几个主要问题,包括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过大、通货膨胀严重、腐败问题普遍等。本文以温家宝总理和朱镕基总理在历届两会后答记者问的内容为素材,以各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数据为信息支撑,分析现状,提出看法,总结办... 我国现存的经济方面有几个主要问题,包括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过大、通货膨胀严重、腐败问题普遍等。本文以温家宝总理和朱镕基总理在历届两会后答记者问的内容为素材,以各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数据为信息支撑,分析现状,提出看法,总结办法。以下是我个人针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所持有的一点看法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差距扩大 看法和认识
下载PDF
机艺智旅互融助力乡村振兴
3
作者 吴海平 张前英 《当代农机》 2022年第10期8-9,共2页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战略的贯彻实施,农机、农艺、智慧、旅游互促互融的重要意义也更加凸显。如何更好更快地通过机艺智旅的相互融合,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就相关问题谈一些看法和认识。1...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战略的贯彻实施,农机、农艺、智慧、旅游互促互融的重要意义也更加凸显。如何更好更快地通过机艺智旅的相互融合,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就相关问题谈一些看法和认识。1.产业发展现状(1)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强烈,对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和途径认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机械化 乡村振兴 机械化农业 机艺 意义和途径 互融 看法和认识 贯彻实施
下载PDF
新课标下初中班主任如何了解自己的学生
4
作者 姜跃先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0年第3期70-70,共1页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做一名教师是很辛苦的,当一名初中班主任狠难,当一名好初中班主任更难。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初中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平凡而繁琐。通过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历练,让我如是感慨:当班主任让我心理更年轻,工作更富有激情,为人...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做一名教师是很辛苦的,当一名初中班主任狠难,当一名好初中班主任更难。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初中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平凡而繁琐。通过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历练,让我如是感慨:当班主任让我心理更年轻,工作更富有激情,为人处事更富有理性,对学生、对家庭更富有爱心和责任心。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新课标下 为人处事 富有激情 责任心 看法和认识
下载PDF
生活的意义: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5
《当代学生》 2020年第6期34-34,共1页
写作指导【作文题】:有些人认为,我们是在为别人活着,为了爱他们,惦记他们;但也有人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为自己而活。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的想法。【解题】:这道作文题借助"有人认为&qu... 写作指导【作文题】:有些人认为,我们是在为别人活着,为了爱他们,惦记他们;但也有人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为自己而活。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的想法。【解题】:这道作文题借助"有人认为"提出了一组对立关系,对立的双方是让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在于为别人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材料类型属于典型的关系对立型,审题难度不大,作文取胜的关键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思维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型 议论文 写作指导 对立关系 作文题 写作者 看法和认识
原文传递
如何处理历史教科书中的学术争议问题
6
作者 杨凯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2年第24期74-76,共3页
历史“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1])。所有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研究时都尽力追求客观真实,但由于人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叙述难免有所偏差,在部分问题上产生争议是常有的... 历史“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1])。所有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研究时都尽力追求客观真实,但由于人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叙述难免有所偏差,在部分问题上产生争议是常有的事,而部分存在学术争议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被纳人中学历史教科书。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处理这些学界尚有争议的问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自身和部分同行处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的几处争议实例,谈谈看法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中学历史教师 中外历史 学术争议 客观真实 主观能动性 有争议的问题 看法和认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