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述从肺阳理论论治真中风病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聪 王朝霞 《陕西中医》 2017年第4期505-506,共2页
阐述从肺阳理论认识真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及论治方法。"肺阳"在中医古籍中较少提及,根据现有古籍和后世医家论著,还原肺阳具有固表抗邪、主气宣降、温煦行水、调节百脉和化生血液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侵袭的主要藩篱。肺... 阐述从肺阳理论认识真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及论治方法。"肺阳"在中医古籍中较少提及,根据现有古籍和后世医家论著,还原肺阳具有固表抗邪、主气宣降、温煦行水、调节百脉和化生血液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侵袭的主要藩篱。肺阳不足导致阳气不能固密,风邪外袭,营血消耗,从而导致脏腑虚损,痰浊瘀血内生,阻滞经络,发为中风。治疗上,在平熄内风的基础上,重在恢复肺阳的生理功能,以祛外风、清火邪、补肺阳、化瘀浊四法为主灵活应用加减,以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中风 肺阳虚
下载PDF
从文献、病例及临床症状论真中风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海 田从豁 黄雪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33期4318-4321,共4页
真中风是中风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真中风的疾病范畴,争议颇多。本文通过总结中风病的源流沿革、对1例真中风病例的分析及对真中风症状进行的探讨,得出结论:真中风主要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脑炎(细菌性或病毒性)及由此引起的脑脓肿... 真中风是中风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真中风的疾病范畴,争议颇多。本文通过总结中风病的源流沿革、对1例真中风病例的分析及对真中风症状进行的探讨,得出结论:真中风主要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脑炎(细菌性或病毒性)及由此引起的脑脓肿,不排除某些脑部脱髋鞘病变的可能(但可以排除多发性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中风 中风 中风 脑炎
下载PDF
真中风类中风源流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华 《河北中医》 1997年第4期43-45,共3页
真中风类中风源流概述王建华(邢台市人民医院054031)真中风、类中风是元·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提出的中风分类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至今仍在沿用。但是,围绕中风病概念和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化,... 真中风类中风源流概述王建华(邢台市人民医院054031)真中风、类中风是元·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提出的中风分类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至今仍在沿用。但是,围绕中风病概念和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化,这一分类方法的内涵和外衍,在文献和资料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真中风 中风 分类 中医学史
下载PDF
真中风病证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祖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真中风 神经系统疾病 感染性疾病 脱髓鞘疾病
下载PDF
真中风与类中风概念分类浅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喻腾云 谢钰汝 黄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5期44-45,共2页
中风病是临床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真中风、类中风为脑卒中的二级病名,纵观中医对中风病证的认识的演变历史,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分类认识并不统一。随着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相关分类的概念越来越趋于规范统一。这些概... 中风病是临床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真中风、类中风为脑卒中的二级病名,纵观中医对中风病证的认识的演变历史,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分类认识并不统一。随着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相关分类的概念越来越趋于规范统一。这些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修正、补充、完善、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但都在中风病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围绕中风病的概念及分类,酌之相关文献论据加以梳理、分析、归纳,使之相关分类要点更加清晰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真中风 中风 概念分析
下载PDF
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形症
6
作者 张景岳 《中医药通报》 2014年第2期13-13,共1页
中风证宜从洁古、东垣之论,以中脏、中腑、中血脉为辨证之的。洁古云: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东垣亦云: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中血脉则口眼斜。而方书所载,混言外有六经之形症,以大小续命汤为主。夫人身脏腑有十二经,
关键词 六经 真中风 小续命汤 中风 中脏 中腑 十二经 东垣
下载PDF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7
作者 容成 《家庭中医药》 2018年第4期30-32,共3页
今天我们说起"中风"这种疾病,一般指的是因为痰湿、火热、血瘀、气虚等内伤原因导致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并伴有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种看着和风邪... 今天我们说起"中风"这种疾病,一般指的是因为痰湿、火热、血瘀、气虚等内伤原因导致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并伴有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种看着和风邪没啥太大关系的疾病,在病名中却要有一个"风"字呢?链接:中医里风邪是什么?中医的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风邪为中医六淫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真中风 内伤 中风 半身不遂 六淫 偏身麻木 口舌歪斜 气虚 血瘀
下载PDF
蒋宝素治疗中风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文 李宁 《河南中医》 2016年第6期983-984,共2页
蒋宝素根据有无邪症邪脉将中风分为类中风和真中风。真中风的病机可概括为内虚邪中,类中风病因多属风、火、痰、气、虚,其病机总属肾中水火不足,二者虽同有本虚的一面,但治疗方向不同,有外感者注意驱风,属内伤者注意循症求因,治病求本... 蒋宝素根据有无邪症邪脉将中风分为类中风和真中风。真中风的病机可概括为内虚邪中,类中风病因多属风、火、痰、气、虚,其病机总属肾中水火不足,二者虽同有本虚的一面,但治疗方向不同,有外感者注意驱风,属内伤者注意循症求因,治病求本。其对于真中风的治疗,多从阴亏血少,营卫气虚两方面考虑,以补气血,固营卫,祛风通络为治疗原则,有中脏腑、中经络之分,用药喜用真黄风汤加减。对于类中风的治疗,多从脾肾论治,结合风、火、虚、痰、瘀来审症求因,辨证论治。其临证用药特点:喜用对药:黄芪和防风,竹沥和生姜汁;喜用豨莶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风 真中风 《医略十三篇》 《问斋医案》 蒋宝素
下载PDF
真中类中辨治——读程国彭《医学心悟》 被引量:2
9
作者 秦玉龙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17-418,共2页
关键词 程国彭 《医学心悟》 辨证论治 中风 真中风 中风
下载PDF
浅谈中医之中风
10
作者 朱俊卿 曲宏达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2X期103-104,共2页
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是用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来阐释人类所生之疾患。中风病作为中医内科杂病之一,在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上经历了内风、外风以及内外风并重为医林主流的各历史阶段,各医家在实践中虽各执其论,但中风之论在经历了几... 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是用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来阐释人类所生之疾患。中风病作为中医内科杂病之一,在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上经历了内风、外风以及内外风并重为医林主流的各历史阶段,各医家在实践中虽各执其论,但中风之论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学术争鸣后,我们对它的认识亦正不断的发展完善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风 真中风 中风 内风 外风
下载PDF
中风病因病机新说 被引量:20
11
作者 秦瑜玲 舒杨 +1 位作者 卢岩 孙英霞 《河南中医》 2019年第9期1309-1313,共5页
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唐宋以前的医家大都持外风论,认为中风的发生是在脏腑失和,气血不足等内虚的基础上受到外邪侵袭所致;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内风学说逐渐盛行,元代的王履首次明确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的区别;到了明清时期,医家对内风论... 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唐宋以前的医家大都持外风论,认为中风的发生是在脏腑失和,气血不足等内虚的基础上受到外邪侵袭所致;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内风学说逐渐盛行,元代的王履首次明确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的区别;到了明清时期,医家对内风论推崇备至,逐渐接受了王履提出的"类中风"观点,尤以张景岳为代表,他甚至提出"非风论",认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晚清时期,内风论逐渐深化,同时,西学东渐,血气冲脑的中西医结合理论被提出;现代医家也提出了种种新的理论学说。每种学说均有其最佳适用时期及人群,但又不完全对立,而是不断补充,相互完善。临床对于中风的诊治,理清各个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把握其适用范围,方能融会贯通,把各家学说的指导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因病机 内风 外风 真中风 中风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中风诊断分类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
12
作者 秦宝娟 时晶 +6 位作者 倪敬年 魏明清 张学凯 张立苹 岳利峰 李婷 田金洲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在新的中风临床诊断框架下,探索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磁共振影像学(MRI)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的27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例信息,根据《中风临... [目的]在新的中风临床诊断框架下,探索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磁共振影像学(MRI)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的27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例信息,根据《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分为真中风组(156例)与类中风组(118例),采用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型、梗死血管供血区域、梗死灶直径、脑白质病变(WMLs)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皮质-皮质下、大的穿通支梗死与真中风相关(P<0.05,P<0.01),小的穿通支梗死与类中风相关(P<0.01)。前循环梗死、重度WMLs与真中风相关(P<0.01;P<0.05),后循环梗死、轻度WMLs与类中风相关(P<0.05,P<0.05)。真中风组单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多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及最小直径均大于类中风组(P<0.05)。[结论]真中风、类中风磁共振影像学特征不同,前循环梗死、大的穿通支或大面积梗死、重度WMLs者多表现为真中风;后循环梗死、小的穿通支或腔隙性梗死、轻度WMLs者多表现为类中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真中风 中风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丁甘仁中风病辨治方药探赜及医案举隅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思行 顾博丁 +2 位作者 尚力 严世芸 陈丽云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642-645,共4页
丁甘仁对中风病的辨治,既有继承亦有创新,其首辨真中、类中。真中以内虚为主,由外风引动,与内风互结,故重视内虚为病,内虚以阴阳为辨证纲领,分为阳虚和阴虚,以治虚为主,标本缓急兼顾。类中则以风、痰、火等内因标实为患,兼见肝肾阴液亏... 丁甘仁对中风病的辨治,既有继承亦有创新,其首辨真中、类中。真中以内虚为主,由外风引动,与内风互结,故重视内虚为病,内虚以阴阳为辨证纲领,分为阳虚和阴虚,以治虚为主,标本缓急兼顾。类中则以风、痰、火等内因标实为患,兼见肝肾阴液亏虚,虚实夹杂,故重视内因为患,以泻实为主,兼顾肝肾。丁甘仁临床上统外风与内风于辨证,要在把握虚实,注重标本缓急,灵活运用补泻。治疗上,丁甘仁对续命汤和地黄饮子的运用颇具心得,常随证加减,但均辨证以施治,不囿于真中、类中。在用药上,丁甘仁撷采众家,辅以丸膏,特色鲜明。丁甘仁对中风病的辨治可谓执简驭繁,无有偏废,临床上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甘仁 中风 真中风 中风 地黄饮子 续命汤
下载PDF
电子经穴治疗仪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婷婷 刘玮 袁蕾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10期35-36,共2页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邪侵袭人体,属于外因的是真中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针治疗 中风偏瘫 临床疗效 真中风 口角歪斜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侵袭 脑血管意外 肌张力异常 血管痉挛
下载PDF
对我院36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尤书德 《医学信息》 2011年第4期704-705,共2页
中风病又名卒中、真中风、类中风、偏枯等,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一旦发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及明显的致残率。笔者通过对我院自2007~2009年36例混和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临床观察 中风患者 急性脑血管病 2009年 发病率 中风 真中风 中风
下载PDF
论对中风之认识及证治
16
作者 车承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89年第1期74-78,共5页
一、概述 中风是中医一个病名。所谓“中风”实际包括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除外感中风外,还包括脏腑异常,气血失调,阴阳偏胜偏衰所引起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凡患者发生任何急性脑血循环障碍出现的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和偏瘫失... 一、概述 中风是中医一个病名。所谓“中风”实际包括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除外感中风外,还包括脏腑异常,气血失调,阴阳偏胜偏衰所引起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凡患者发生任何急性脑血循环障碍出现的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和偏瘫失语局灶性症状,以及上属病变,依存留下来的后遗症,都属于“中风”。例如突然昏例,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言语蹇涩等症,故中医认为凡临床表现,以突然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主的症,均称为中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中风 中风 中经络 中脏腑 闭症 脱症
下载PDF
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症验案举隅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忠娥 《湖北中医杂志》 2006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舌衄 月经期狂乱 真中风 久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外敷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0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文孝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9-30,共2页
周围性面瘫是因受风着凉而引起的一种面神经炎症,亦称Bell氏麻痹。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真中风”、“面瘫”的范畴,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目前中西医治疗的方法很多,如针灸、理疗、激光、中药、西药维生素B_1和B_(... 周围性面瘫是因受风着凉而引起的一种面神经炎症,亦称Bell氏麻痹。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真中风”、“面瘫”的范畴,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目前中西医治疗的方法很多,如针灸、理疗、激光、中药、西药维生素B_1和B_(12)、挑治法、芥苿、鳝鱼外敷等,都不是十分理想的方法。由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真中风 面瘫 外敷疗法
下载PDF
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8
19
作者 田金洲 时晶 +7 位作者 倪敬年 魏明清 张学凯 岳利峰 李婷 朱爱华 张滨斌 王永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640-1643,共4页
梳理《黄帝内经》以降的古代文献,总结中风及其分类分型的临床诊断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想:中风分类为真中风(有偏瘫型脑卒中)和类中风(无偏瘫型脑卒中),真中风分型为中经络(无意识障碍)和中脏腑(有意识障碍),类中... 梳理《黄帝内经》以降的古代文献,总结中风及其分类分型的临床诊断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想:中风分类为真中风(有偏瘫型脑卒中)和类中风(无偏瘫型脑卒中),真中风分型为中经络(无意识障碍)和中脏腑(有意识障碍),类中风分型为风痱(四肢无力)、风癔(失认失语)、风痹(肢体麻木或疼痛)、风眩(晕动失衡)、风呆(反应迟钝)、风痫(痫样发作)。重建中风的临床诊断框架对促进中风学术发展和精准化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临床分类 诊断框架 真中风 中风
原文传递
浅谈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优势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惠斌 刘彩娟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3期115-116,共2页
中风又称卒中、真中风、脑中风等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病和难治病,居于世界医学界公认的人类健康杀手的第一位。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药治疗 人类健康 真中风 常见病 多发病 难治病 急危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