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真刺唇角水蚤摄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纪明 李红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99-303,共5页
1992年 8月至 1 993年 5~ 6月在渤海调查过程中取得了大量海洋浮游生物样品 ,从中获得 80 0个消化道内含有食物的真刺唇角水蚤标本 ,经分析得出 :真刺唇角水蚤营小型浮游生物食性 ,主要摄食小型桡足类 (占其食物组成的 76.4% ) ,其中... 1992年 8月至 1 993年 5~ 6月在渤海调查过程中取得了大量海洋浮游生物样品 ,从中获得 80 0个消化道内含有食物的真刺唇角水蚤标本 ,经分析得出 :真刺唇角水蚤营小型浮游生物食性 ,主要摄食小型桡足类 (占其食物组成的 76.4% ) ,其中小拟哲水蚤是它的主要摄食对象 ( 74.7% ) .此外 ,它也摄食少量硅藻类 ( 2 3.0 % )、甲藻类 ( 1 .1 % )、金藻类 ( <0 .1 % )和纤毛虫类 ( 1 .5% ) ;其食物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类群更替率各季平均达 30 .7% ,其种类更替率达 40 .3% ,并显示出硅藻类自春至冬逐渐增高而桡足类逐渐降低的规律性 .其摄食强度以春季为最高 ,秋季居第二位 ,夏季居第三位 ,冬季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蚤 渤海 真刺唇角水蚤 摄食
下载PDF
真刺唇角水蚤对鱼卵和仔鱼的捕食 被引量:7
2
作者 高亚辉 李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77-681,共5页
鱼类幼体的死亡常常被归因于食物的缺乏,实际上,以桡足类为主的浮游动物对鱼卵和仔鱼的捕食是其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鱼类资源补充的主要因素;所以,研究桡足类对鱼卵和仔鱼的捕食不仅对海洋食物链研究而且对研究鱼类资源补充... 鱼类幼体的死亡常常被归因于食物的缺乏,实际上,以桡足类为主的浮游动物对鱼卵和仔鱼的捕食是其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鱼类资源补充的主要因素;所以,研究桡足类对鱼卵和仔鱼的捕食不仅对海洋食物链研究而且对研究鱼类资源补充和产量的估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这方面的实验国内尚未见专门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卵 仔鱼 捕食 真刺唇角水蚤
下载PDF
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mtCOI序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位迪 林元烧 +1 位作者 曹文清 方旅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30,共5页
采用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Giesbrecht)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COI,mtCOI)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3个雌性个体的mtCOI基因片段序列,序列的长度为709 bp,其A,T,C,... 采用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Giesbrecht)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COI,mtCOI)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3个雌性个体的mtCOI基因片段序列,序列的长度为709 bp,其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23%、37%、15%和25%.三条核苷酸序列经比较后,得到其遗传相似性(i-dentity)为99.29%,共有15个差异位点,核苷酸差异均为颠换(transversion)类型.比较了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角水蚤科(Pontellidae)6个种的mtDNA COI基因片段序列(索引号AY145428、AY145429、AB206443、AB206444、AB206445、AB206446),其同源性为87.34%.文中讨论了上述7种桡足类的系统发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刺唇角水蚤 线粒体 COI 核苷酸序列 厦门海域
下载PDF
真刺唇角水蚤食性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亚辉 李松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真刺唇角水蚤(Labidooera enchaeta Giesbrecht)的食性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它对不同浮游植物种类的摄食率不同。在动物和植物混合食物(Artemia 无节幼虫和 Proroentrum micans)中,真刺唇角水蚤存在食性转变,这对它在自然海区中的... 真刺唇角水蚤(Labidooera enchaeta Giesbrecht)的食性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它对不同浮游植物种类的摄食率不同。在动物和植物混合食物(Artemia 无节幼虫和 Proroentrum micans)中,真刺唇角水蚤存在食性转变,这对它在自然海区中的生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刺唇角水蚤 食性转变 摄食率
下载PDF
厦门港海区真刺唇角水蚤不同季节种群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桂忠 李少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57-662,共6页
于1989年10月—1990年1月在厦门港海区采集真刺唇角水蚤,对其不同季节种群4种酶的6个酶区,即:苹果酸酶(ME)、苹果酸脱氢酶(MDH)、醛氧化酶(AOX_1,AOX_2)和酯酶(EST_1,EST_2)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苹果酸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是单态的,而其... 于1989年10月—1990年1月在厦门港海区采集真刺唇角水蚤,对其不同季节种群4种酶的6个酶区,即:苹果酸酶(ME)、苹果酸脱氢酶(MDH)、醛氧化酶(AOX_1,AOX_2)和酯酶(EST_1,EST_2)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苹果酸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是单态的,而其余的两种酶是多态的。除了EST_2之外,冬春种群与夏秋种群在其余5个酶区的等位基因频率非常相似;EST_2在有的个体不出现酶带,冬春种群的表达频率高于夏秋种群。温度对EST有明显的影响,在55℃中EST_1和EST_2全部失活;在45℃以下各温度组中EST_1的表达频率全部为1,但在EST_2则有所变化,变化规律与自然种群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刺唇角水蚤 同功酶 种群 水蚤
下载PDF
真刺唇角水蚤摄食率的季节变化
6
作者 高亚辉 李松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研究了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成体在5个实验温度下(10℃,15℃,20℃,25℃和 30℃)个体摄食率(I)和相对摄食率(R)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雌、雄两性成体I的年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4.8~30.2和2.9一13.9μgC/cop·d... 研究了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成体在5个实验温度下(10℃,15℃,20℃,25℃和 30℃)个体摄食率(I)和相对摄食率(R)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雌、雄两性成体I的年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4.8~30.2和2.9一13.9μgC/cop·d;R 则分别为6.87~40.17和 3.02~33.33%DW/d。I和 R均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而且都同时受到海区水温、实验温度(t,℃)和体重(DW,μg)的交互影响。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成体的摄食模型为I=0.540 t+0.070 DW-8.506(r=0.690,n=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刺唇角水蚤 摄食率 季节 厦门港
下载PDF
乐清湾海域真刺唇角水蚤在盐度梯度下的生态阈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轶 杨旖祎 叶属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8,共6页
基于2016年5月乐清湾海域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真刺唇角水蚤( Labidocera euchaeta )的优势度及其与海水盐度( S )的相关性,并利用高斯模型研究了在盐度梯度下真刺唇角水蚤丰度的生态阈值(Ecological Threshold, ET)。结果表明... 基于2016年5月乐清湾海域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真刺唇角水蚤( Labidocera euchaeta )的优势度及其与海水盐度( S )的相关性,并利用高斯模型研究了在盐度梯度下真刺唇角水蚤丰度的生态阈值(Ecological Threshold, ET)。结果表明:真刺唇角水蚤是乐清湾海域春季浮游动物优势种之一,优势度为0.061;其丰度与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01),盐度是影响真刺唇角水蚤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最适盐度值为21.36,最适盐度生态阈值区间为[20.17,22.55],真刺唇角水蚤在盐度梯度下的生态阈值区间为[18.99,23.73]。此外,还探讨了盐度对真刺唇角水蚤生长的影响,以及此生态阈值研究在乐清湾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真刺唇角水蚤 盐度 高斯模型 生态阈值 乐清湾
下载PDF
真刺唇角水蚤3种干燥法的处理效果比较
8
作者 俞佳锋 王凯 +1 位作者 薛俊增 吴惠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28,34,共4页
对于单一小型的浮游动物个体而言,无法采用经典的方法测定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同步辐射法测定微型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是近年探索的先进手段,微型动物干燥处理则是应用这一方法的前提。应用真空冷冻干燥法、酒精脱水干燥法... 对于单一小型的浮游动物个体而言,无法采用经典的方法测定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同步辐射法测定微型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是近年探索的先进手段,微型动物干燥处理则是应用这一方法的前提。应用真空冷冻干燥法、酒精脱水干燥法和风干法进行真刺唇角水蚤的干燥处理对比,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之后的真刺唇角水蚤在维持体长稳定和保持形态结构方面均优于酒精脱水干燥法和风干法,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同步辐射法测定生物体内重金属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刺唇角水蚤 同步辐射 空冷冻干燥 酒精脱水干燥 风干
下载PDF
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分布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兆礼 高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6-1201,共6页
基于1959和2002年在长江口28°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8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 基于1959和2002年在长江口28°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8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平均丰度在夏秋季较低、冬春季较高,冬季真刺唇角水蚤的出现率最高,春、夏季具明显的集群性;盐度是影响真刺唇角水蚤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该种分布的最适温度约16℃,最适盐度在12~20,属暖温性咸淡水种;与1959年相比,2002年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丰度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可作为长江口海洋变暖的一个重要指示种.春季真刺唇角水蚤的高丰度值出现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水域,这对于维持该水域渔场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真刺唇角水蚤 全球变暖 长江口
原文传递
两种桡足类短期热冲击的高起始致死温度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江宁 江志兵 +7 位作者 陈全震 廖一波 高爱根 徐晓群 寿鹿 刘晶晶 赵永强 郑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2-537,共6页
于2007年4月研究了亚热带海域近海种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 Giesbrecht)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热冲击15、30、45 min后的24 h高起始致死温度(upp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ure,24-... 于2007年4月研究了亚热带海域近海种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 Giesbrecht)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热冲击15、30、45 min后的24 h高起始致死温度(upp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ure,24-h UILT50)。结果表明:(1)在相同驯化温度下,两种桡足类短期热冲击24-h UILT50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在相同暴露时间下,两种桡足类短期热冲击24-h UILT50随驯化温度的上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这种升高的趋势会随驯化温度的上升而变缓,且趋于一固定值后不再上升;(3)中华哲水蚤在暴露时间为15、30、45 min的24 h最高起始致死温度(ultimate upper incipient lethaltemperature,24-h UUILT50)分别为31.7、31.0、30.3℃,真刺唇角水蚤在暴露15、30、45 min时的24-h UUILT50分别为36.5、36.0、35.4℃;(4)在相同驯化温度和暴露时间条件下,真刺唇角水蚤对短期热冲击的耐受性显著强于中华哲水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哲水蚤 真刺唇角水蚤 短期热冲击 高起始致死温度 升温 滨海电厂
下载PDF
渤海两种桡足类幼体摄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纪明 《现代渔业信息》 1998年第6期5-8,共4页
对186个含有食物的消化道分析结果表明:真刺唇角水蚤桡足幼体营浮游植物食性,摄食硅藻类,其中辐射圆筛藻、未查明的圆筛藻和中心圆筛藻是它的主要摄食对象。它在渤海所摄食的种类有一定的季节变化,食物种类更替率各季平均为29.9%,春、... 对186个含有食物的消化道分析结果表明:真刺唇角水蚤桡足幼体营浮游植物食性,摄食硅藻类,其中辐射圆筛藻、未查明的圆筛藻和中心圆筛藻是它的主要摄食对象。它在渤海所摄食的种类有一定的季节变化,食物种类更替率各季平均为29.9%,春、秋高,夏、冬低。它的摄食强度以夏季为最高,冬季居第二位,春季居第三位,秋季最低。对86个含有食物的消化道分析结果表明:小拟哲水蚤桡足幼体也营浮游植物食性,摄食硅藻类,其中辐射圆筛藻和未查明的圆筛藻是它的主要摄食对象。它在渤海所摄食的食物种类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食物种类更替率各季平均为10.3%。它的摄食强度,夏、秋低,冬、春高。上述两种桡足幼体对环境中的饵料浮游植物都有明显的选择性,集中摄食其中个体较大而且容易获得的优势种类——圆筛藻属。真刺唇角水蚤桡足幼体的食性类型与成体不同,在前者发育到后者过程中发生了食性转换,即从植食转变为杂食性。小拟哲水蚤桡足类幼体的食性类型与成体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真刺唇角水蚤 小拟哲水蚤 桡足类幼体 摄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