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地表速度建模技术在复杂山地地震资料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更新 顾小弟 +3 位作者 段文胜 公亭 赵锐锐 王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传统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将偏移成像和静校正问题分开处理,在复杂山地资料处理中,由于地表条件复杂、近地表横向速度变化剧烈、高速层出露等问题,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的静校正处理会引起波场畸变,导致旅行时计算误差较大,影响深度偏... 传统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将偏移成像和静校正问题分开处理,在复杂山地资料处理中,由于地表条件复杂、近地表横向速度变化剧烈、高速层出露等问题,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的静校正处理会引起波场畸变,导致旅行时计算误差较大,影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地表偏移面的全深度建模与成像技术方案,从地表高程面开始速度建模,计算旅行时,将静校正问题隐含在偏移成像过程中,在复杂山地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地 静校正 初至层析 微测井 真地表 速度建模 波前构建 射线密度
下载PDF
真地表动校叠加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进海 梁波 +2 位作者 朱敏 齐俊宁 李登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9-43,共5页
随着地震勘探进入四川盆地周边大山区以及盆地内低、降速带极其严重的复杂近地表区,即便是采用最佳拟合的浮动基准面来处理,其剩余动校正量也足以破坏浅、中层数据叠加成像。研究动校时差理论发现,动校正量客观地存在于野外采集记录中,... 随着地震勘探进入四川盆地周边大山区以及盆地内低、降速带极其严重的复杂近地表区,即便是采用最佳拟合的浮动基准面来处理,其剩余动校正量也足以破坏浅、中层数据叠加成像。研究动校时差理论发现,动校正量客观地存在于野外采集记录中,它不仅与炮检距有关,而且还与近地表、地下速度结构紧密相关,而与地表一致性静校正结果则无关。因此,动、静校正应该是相互独立而有序的两件事,不应该把两者混在一起,更不应该先作静校正、后作动校正。这是近些年来在研究浮动基准面所没有触及的实质性问题。为此,在分析大山区复杂近地表数据受剩余动校正量的实际影响之后,提出了把动、静校正分开,先作动校正、后作静校正处理,视浮动基准面为静校正中一个概念的一套真地表动校叠加技术。该技术方案既适应复杂近地表情况,又满足了各种复杂条件的要求,处理的地震资料浅、中层成像普遍得到改善,也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为后续的深度偏移处理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地表 动校正 剩余动校正量 浮动基准面 地震资料处理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近似真地表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窦强峰 罗勇 +1 位作者 杨晓海 谭佳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4-450,共7页
常规基于水平地表假设的CMP浮动面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准噶尔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区成像。选择近似真地表浮动面并统一作为时间域和深度域处理面,从叠前时间域预处理包括优选近地表底界面,地表一致性近似真地表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双平方根动... 常规基于水平地表假设的CMP浮动面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准噶尔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区成像。选择近似真地表浮动面并统一作为时间域和深度域处理面,从叠前时间域预处理包括优选近地表底界面,地表一致性近似真地表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双平方根动校正求取速度及剩余静校正,使时间域预处理到叠前深度偏移保持流程、参数的一致性。该基准面的选择使波场走时更接近实际传播路径,成像精度更高,地质构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近似真地表 双平方根动校正 地表一致性 深度偏移
下载PDF
近似真地表处理基准面的逆向统一构建及应用——以准噶尔南缘安集海背斜三维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勇 杨晓海 +2 位作者 妥军军 郑鸿明 谭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1-2539,共9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近似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研究逐步深化,但成像精度始终难以满足精确落实构造和圈闭特征的要求,究其原因除了信噪比极低、地震波场复杂之外,关键是始终未解决好不同处理基准面的偏前数据与深度速度模型的匹配问... 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近似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研究逐步深化,但成像精度始终难以满足精确落实构造和圈闭特征的要求,究其原因除了信噪比极低、地震波场复杂之外,关键是始终未解决好不同处理基准面的偏前数据与深度速度模型的匹配问题.本次研究从近似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出发,精选地表小平滑面作为偏移基准面,并通过时深转换方法逆向构建成静校正计算底界面和时间域CMP处理参考面,开展时间域高频道间时差校正、近地表速度模型反演以及DSR动静校正处理,规避了时间域到深度域不同处理基准面的地震数据校正问题以及转换产生的误差.另外,将初至层析反演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和超深微测井相结合,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浅层速度模型精度,通过井控优选速度模型融合面,建立初始的全深度速度模型.南缘安集海背斜三维实际资料应用证实了逆向统一构建处理基准面技术思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真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高频时差校正 层析反演 DSR动静校正 全深度速度模型
原文传递
“两宽两高”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成效
5
作者 赵邦六 董世泰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4期24-34,共11页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等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随着复杂地层岩性和非常规油气藏等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资料的保真度要求大幅度提高。提高...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等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随着复杂地层岩性和非常规油气藏等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资料的保真度要求大幅度提高。提高保真度需要野外地震采集采用宽频超高灵敏度传感器,提高弱信号记录能力,消除激发和接收的组合效应以及解决从近地表至目标层的地层吸收衰减问题。为此,提出了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高保真(简称“两宽两高”)的地震采集理念,经过多年实践与发展,形成了“两宽两高”单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高保真的核心是野外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波器,提高数据记录动态范围,单点接收消除组合效应,既提高弱信号记录能力,又消除组合带来的检波器时差问题,降低近地表起伏和速度差异带来的静校正、速度拾取等影响保真度的问题。“两宽两高”地震勘探技术提出后,率先在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四川油田等探区进行了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和“双高”地震处理、真地表地震成像等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目前“两宽两高”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中国石油陆上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技术 地震 两宽两高 双高处理 真地表成像 应用成效
下载PDF
“双复杂”条件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方法——以酒泉盆地窟窿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肖明图 苏勤 +3 位作者 余国祥 李斐 凌越 邵喜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48,6,共9页
窟窿山地区是酒泉盆地主要的油气富集带,近地表结构复杂、地下逆掩冲断构造发育对深层构造准确成像造成极大的挑战。常规浮动基准面建模与偏移方法存在表层静校正不彻底、地表大平滑面不适应剧烈起伏地表、浅层速度建模精度低影响深层... 窟窿山地区是酒泉盆地主要的油气富集带,近地表结构复杂、地下逆掩冲断构造发育对深层构造准确成像造成极大的挑战。常规浮动基准面建模与偏移方法存在表层静校正不彻底、地表大平滑面不适应剧烈起伏地表、浅层速度建模精度低影响深层偏移归位等三方面问题,使推覆体下盘构造不能准确成像。为此,提出"双复杂"条件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方法,建立了一套面向"双复杂"区的深度域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流程。以分区双变静校正为基础,提高表层高频静校正精度;以近地表折射与深层反射融合建模为核心,得到高精度整体速度模型;以真地表小平滑面叠前深度偏移为关键,确保深层构造准确成像。实际资料成像结果表明,新方法提高了冲断构造的成像精度,有效改善了成像质量,验证了"双复杂"条件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地表小平滑面 双变静校正 “双复杂”条件 融合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长宁页岩气开发随钻跟踪叠前深度偏移建模方法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文冉 樊骐铖 +2 位作者 衡德 张婧 高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6-52,69,225-226,共10页
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四川山地探区地表起伏剧烈,相对高差大;近地表低降速带结构复杂,局部区域有高速岩层出露;地下构造复杂,各向异性问题突出。为此,以长宁页岩气勘探开发工区水平井随钻跟踪处理为例,针对复杂地表及复杂地下构造的“... 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四川山地探区地表起伏剧烈,相对高差大;近地表低降速带结构复杂,局部区域有高速岩层出露;地下构造复杂,各向异性问题突出。为此,以长宁页岩气勘探开发工区水平井随钻跟踪处理为例,针对复杂地表及复杂地下构造的“双复杂”地震资料叠前深度成像,以融合近地表速度的“真”地表各向同性速度精细建模和逐层TTI各向异性速度建模为基础,随钻跟踪中通过井平台滚动处理的模式,以地震数据驱动为主,及时利用已钻井信息约束,同时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震—地质一体化地质因素分析对速度模型修正提供指导,提高了速度模型精度,减少了深度域速度的多解性,使得复杂构造成像更贴合地下真实地层产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随钻跟踪对水平井段地层产状预测准确性和对资料处理时效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复杂”区勘探 随钻跟踪处理 地表 逐层TTI各向异性建模 多信息约束速度建模
下载PDF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lichen-forming fungus Endocarpon pusillum elucidates its drought adaptation mechanisms 被引量:6
8
作者 WANG YanYan ZHANG XinYu +2 位作者 ZHOU QiMing ZHANG XiaoLing WEI JiangChu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The lichen-forming fungus was isolated from the desert lichen Endocarpon pusillum that is extremely drought resistant.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 the fungus,we employed RNA-seq and ... The lichen-forming fungus was isolated from the desert lichen Endocarpon pusillum that is extremely drought resistant.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 the fungus,we employed RNA-seq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to compare and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pure culture at two different water levels and with that in desiccated lichen.The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 total of 1781 gene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etween samples cultured under normal and PEG-induced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Similar to those in drought resistance plants and non-lichenized fungi,the common drought-resistant mechanism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E.pusillum.However,the expression change of genes involved in osmotic regulation in E.pusillum is different,which might be the evidence for the feature of drought adaptation.Interestingly,different from other organisms,some genes involved in drought adaption mechanisms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xpression patterns betwee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drought stress in E.pusillum.The expression of 23 candidate stress responsive genes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using dehydrated E.pusillum lichen thalli.This study provide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lichen-forming fungi and shall facilitate future functional studies of the specific genes related to drought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HEN MYCOBIONT DEHYDRATION drought adaption drought resista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