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命自证:佛教中国化之枢要
- 1
-
-
作者
董宇宇
-
机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出处
《中国佛学》
2019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
文摘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显示了中国哲学的独特属性与普适意义。佛教以“缘起”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实”,这种否定本体的本体论仍是一种不尽可靠的设定,但在没有外在超越、归于心灵境界、担荷众生命运等基本观念上与中国哲学一致,其中国化的枢要则是潜在接受了立足生命亲证这一基准。于是“空”置换为生命的净化与超脱,自证自悟立足于人的生命要求,真如本体作为自证天道的特殊形式,宇宙论、神灵观成为心灵境界的外在保障和指引。整个中国佛教体系也由此具备了真确的基本理路,以及永恒普遍的意义。
-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生命亲证
人的自证
真如本体
自度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论瞿秋白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哈迎飞
-
机构
福建师大中文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4-90,共7页
-
文摘
在瞿秋白的思想发展过程中 ,佛教曾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方面佛教菩萨行的人生观使他刻苦自励 ,以济世渡人为己任 ,并引导他走向一条光明的道路 ;但是另一方面 ,佛教唯识宗的真如本体观又使他对自己强烈的本体追求背后所隐伏的传统士人的依附情结缺少应有的批判眼光 ,终至于陷入人格分裂、自我异化的悲剧性困境。现代文学史上 ,像瞿秋白这样出于信仰皈依理想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本文试图从佛教文化的角度 ,以瞿秋白为典型 。
-
关键词
瞿秋白
佛教文化
思想影响
人生观
自我异化
人格
文学创作
菩萨行
真如本体观
信仰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D09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禅宗视域下的审美客体
- 3
-
-
作者
段玉明
-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
文摘
禅宗审美客体名曰“外境”,落脚于“一真法界”后,即不再有纯粹的审美客体。就其随缘生灭义言,外境都是真如本体一念无明的变现——万法即真如,现象即本体;就其不生灭义言,真如本体具有不生不灭、不缠不缚、自在无碍、离垢无染种种德性。“尽是真如”语境下的外境,无不蕴藉着真如本体的某种或多种德性。若能领悟此之德性,外境即会带给禅宗僧人一种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
-
关键词
审美客体
禅宗
外境
真如本体
-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