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宝的“真如种子”与“真如所缘缘种子”说
1
作者 张文良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2-60,共9页
法宝是活跃于唐代初期佛教界的重要思想家,他与慧沼之间围绕"真如种子"与"真如所缘缘种子"的争论在中国乃至日本佛教思想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法宝以"真如种子"概念重新诠释《瑜伽师地论》的"真如所... 法宝是活跃于唐代初期佛教界的重要思想家,他与慧沼之间围绕"真如种子"与"真如所缘缘种子"的争论在中国乃至日本佛教思想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法宝以"真如种子"概念重新诠释《瑜伽师地论》的"真如所缘缘种子"概念,并从"熏习说"的立场对"法尔本有种子"做了改造,力图从"本性"和"客性"两个方面把握佛性。法宝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五性的差别不是"本性"所具而是后天"熏习"的结果,强调佛教修行的重要意义。法宝的佛性说是印度佛教佛性说中国化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宝 真如种子 真如所缘缘种子
下载PDF
“真如所缘缘种子”及其初唐论诤 被引量:1
2
作者 傅新毅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本文在初唐佛性论诤的背景下,探讨了《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的“真如所缘缘种子”概念。在唯识学中,“真如所缘缘”是指对佛法的听闻或对真如的亲证。种子新熏论者认为,通过听闻佛法,而新熏成了能生起见道位初念无漏的种子,是为... 本文在初唐佛性论诤的背景下,探讨了《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的“真如所缘缘种子”概念。在唯识学中,“真如所缘缘”是指对佛法的听闻或对真如的亲证。种子新熏论者认为,通过听闻佛法,而新熏成了能生起见道位初念无漏的种子,是为“真如所缘缘种子”。种子本有论者或本新并建论者,则是将其定位在由正闻熏习而得到增长的本有无漏种上。无论哪种解读,真如都是作为所缘缘,而非亲因缘。法宝则认为,“真如所缘缘”本身就是出世间法生起的种子,即,在有情听闻佛法或亲证真如,以真如为所缘缘后,真如本身就能作为亲因缘生起出世间法。这是基于如来藏学说而来的解读。从《摄决择分》的文本来看,无论是慧沼从本新并建的立场,还是法宝从如来藏的立场来作出的解读,都未必能满足整体文本自洽性的要求,而以种子新熏论者的解读最为切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如所缘缘种子 《摄决择分》 正闻熏习 种姓 真如种子
原文传递
《瑜伽师地论》的种姓思想——以“声闻地”与“菩萨地”为范围
3
作者 孔祥玲 《求索》 CSSCI 2004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瑜伽师地论》乃印度大乘佛教之重要典籍 ,亦为唯识学派所宗之根本论典。此论述及三乘时 ,必先厘清种姓之有无 ,方始谈修行。三乘中 ,又以“声闻地”及“菩萨地”占最多篇幅 ,此二在境行果的次第上 ,虽截然有别 ,但造成差异的问题根源 ... 《瑜伽师地论》乃印度大乘佛教之重要典籍 ,亦为唯识学派所宗之根本论典。此论述及三乘时 ,必先厘清种姓之有无 ,方始谈修行。三乘中 ,又以“声闻地”及“菩萨地”占最多篇幅 ,此二在境行果的次第上 ,虽截然有别 ,但造成差异的问题根源 ,则来自于种姓的不同……此等主张 ,于佛教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极为特殊 ,却也备受争议。本文研究 ,主要经由“声闻地”及“菩萨地”的种性思想 ,尝试说明 :唯识宗其实并没有否定“众生皆有佛性”的基本信念 ,只是企图透过一种教学上的方便 ,安立有情于不同的修学层次中 ,成就较为接近现实的修行归趣。则从这个角度来说 ,历来对唯识宗的问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性 本性住种姓 习所成种姓 真如所缘缘种子 烦恼障 所知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