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媒时代高职思政课“真实性在场”的隐退成因、转向与优化研究
1
作者 敖美蓉 梁杰 +1 位作者 杨欣蓓 黄斌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6-141,共6页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高职思政课的“真实性在场”浮现隐退之忧。究其成因,主要源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真实性在场”的缺失、教师素质与教学环境对“真实性在场”的影响以及学生因素在隐退中的作用。在智能媒体影响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学...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高职思政课的“真实性在场”浮现隐退之忧。究其成因,主要源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真实性在场”的缺失、教师素质与教学环境对“真实性在场”的影响以及学生因素在隐退中的作用。在智能媒体影响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真实性在场”发生了三个转向,即选择性在场的隐性逃课者、象征性在场的隐性逃课者以及随意性在场的隐性逃课者。对此,高职思政课需要把握“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主要特征,在观念、在场、教学上实现优化,实现由“机”到人、由“身”及“心”、由“媒”入“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在场 隐退 转向 优化
下载PDF
智媒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性在场”的隐退与复归——从高校思政课“隐性逃课”谈起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凯奇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随着智媒时代帷幕的拉开,智能媒体与大众需求高度耦合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冲击。高校思政课堂中“隐性逃课”现象折射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张力松弛,从而引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性在场”隐退的反思。“装置范... 随着智媒时代帷幕的拉开,智能媒体与大众需求高度耦合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冲击。高校思政课堂中“隐性逃课”现象折射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张力松弛,从而引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性在场”隐退的反思。“装置范式”的宰制、“信息茧房”的隔离和“工具理性”的诱导,加深了教育主体游离于教育话语之外的风险,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阵地失守、话语失声、进退失据的尴尬困境。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唯有把握时代优势,通过阵地的坚守与开拓、模式的扬弃与转换、导向的反思与革新进行实践转型,才能真正探索出教育主体与教育内涵“真实性在场”的复归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真实性在场 隐性逃课
下载PDF
智媒时代高职思政课“真实性在场”的现实反思——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3
作者 敖美蓉 黄斌军 +1 位作者 梁杰 杨欣蓓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变革,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智媒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具有互动性强、呈现方式多样、实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当前智媒时代高职思政课“真... 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变革,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智媒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具有互动性强、呈现方式多样、实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当前智媒时代高职思政课“真实性在场”存在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为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必须通过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持续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策略,使高职思政课真正实现“真实性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高职思政课 真实性在场 思想道德与法治
下载PDF
“在场”:高等教育研究的研究关系特殊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东亚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5,共7页
“在场”是生命主体出现在活动场域(现场)的概念表达。在研究活动中,从研究主体出场和研究对象现场的形式出发,研究关系可以分成“一致性在场”“想象性在场”和“真实性在场”等不同类型,成为研究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与其他人文社科... “在场”是生命主体出现在活动场域(现场)的概念表达。在研究活动中,从研究主体出场和研究对象现场的形式出发,研究关系可以分成“一致性在场”“想象性在场”和“真实性在场”等不同类型,成为研究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与其他人文社科研究的研究关系相比,高等教育研究者以高校管理者或高校教师的身份成为高等教育从业者,形成高等教育研究者出现在高等教育活动场域的“在场”研究关系,并呈现长期“真实性在场”的特殊性。在长期“真实性在场”的研究关系下,高等教育研究者所具备的局内人和行动者特征,使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侧重的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关系 真实性在场 叙事研究 行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