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述评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淑玲 何自然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3,共7页
随着语用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面研究,言谈应对社会语言学就是这种发展形势下的产物,语用策略成为它研究的对象之一。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以下称DEC)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出现非常频繁,而且在许多时候它对言... 随着语用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面研究,言谈应对社会语言学就是这种发展形势下的产物,语用策略成为它研究的对象之一。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以下称DEC)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出现非常频繁,而且在许多时候它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作为语用策略的DEC却很少有人问津,人们更多地是从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修辞学和语言逻辑等角度关注着非真实性话语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本文作者指出尚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语用策略 言语行为 语言顺应论
下载PDF
非真实性话语的运行机制和语用成因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淑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语用策略 成因 运行 语言现象 言语行为 日常生活 言语交际
下载PDF
《小世界》中非真实性话语的语境顺应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郦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64-67,共4页
非真实性话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在具体实例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非真实性话语在经典文学作品《小世界》中是如何顺应人物的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质世界的。
关键词 小世界 真实性话语 语境顺应论
下载PDF
《围城》中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爱英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6-109,192,共4页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对《围城》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语用分析,结果表明:非真实性话语是人们的语言选择与其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然而,由于顺应过程的动态性,非真实...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对《围城》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语用分析,结果表明:非真实性话语是人们的语言选择与其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然而,由于顺应过程的动态性,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效果并非总是尽如人意。说话人只有根据交际语境的动态变化,有意识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实现其交际目的,并在交际情境中表现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顺应理论 语用策略 语言选择
下载PDF
真实性话语与现代性焦虑——从《子夜》谈当代中国小说经典的形成机制
5
作者 俞春放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9-116,共8页
茅盾小说《子夜》在几十年的文学传播中经历了经典化到去经典化的历程,阅读者对其评价在不同时代迥然有别。由此出发去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意义,就会发现不同的判断背后却有着相同的话语体系,即关于现代小说的真实性话语及掩藏其中的现... 茅盾小说《子夜》在几十年的文学传播中经历了经典化到去经典化的历程,阅读者对其评价在不同时代迥然有别。由此出发去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意义,就会发现不同的判断背后却有着相同的话语体系,即关于现代小说的真实性话语及掩藏其中的现代性焦虑,而这一话语体系又深刻地影响到了20世纪中国小说经典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真实性话语 现代性焦虑
下载PDF
非真实性话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6
作者 郦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40-141,共2页
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语言使用现象。它在社交场合中的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仅不会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反而能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缓和尴尬气氛,增进交际双方的亲密关系,体现社交的礼貌要求,达到交际目的。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社交 语用.
下载PDF
《傲慢与偏见》人物非真实性话语的语境顺应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2-74,共3页
通过借助语境顺应论分析人物的非真实性话语,发现小说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能够与使用者的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相适应,具有避免尴尬、改进人际关系的语用价值。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语境顺应论 语用价值
下载PDF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8
作者 岳婷婷 崔秀珍 赵梦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0-84,共5页
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简称DEC)作为言语行为中的一种语用策略,在日常生活交际和文学作品中被频繁使用。不少学者从哲学、社会学、语用学等视角对其进行了探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了其成就和不足之处,并试图用Verschue... 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简称DEC)作为言语行为中的一种语用策略,在日常生活交际和文学作品中被频繁使用。不少学者从哲学、社会学、语用学等视角对其进行了探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了其成就和不足之处,并试图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选择使用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指出小说中人物在交际时对非真实性话语的选择和使用是与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真实性话语 语言顺应论 语言选择
下载PDF
合作原则下言语交际中的非真实性话语探析
9
作者 闫旭东 李晓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交往和谈话过程中。Grice的合作原则认为双方在交际中都要遵循四准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非真实性话语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交际双方在非真实性...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交往和谈话过程中。Grice的合作原则认为双方在交际中都要遵循四准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非真实性话语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交际双方在非真实性话语语境下通过违背礼貌原则或以非真实性话语为手段可以完成成功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
下载PDF
《红楼梦》的非真实性话语研究
10
作者 朱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9Z期65-66,共2页
非真实性话语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和关联理论为基础,提出关联理想化认知模型,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出现的非真实性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动态研究。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红楼梦》
下载PDF
基于顺应论的莫言《蛙》中非真实性话语分析
11
作者 任娟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8-51,共4页
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应用于对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中人物对话的分析,认为《蛙》人物对话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可分为关系目标型与手段目标型,并分别列举实例证明。同时,本文认为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可以用来解释《蛙》中人物选择不同类型非真... 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应用于对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中人物对话的分析,认为《蛙》人物对话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可分为关系目标型与手段目标型,并分别列举实例证明。同时,本文认为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可以用来解释《蛙》中人物选择不同类型非真实性话语的原因,提出非真实性话语事实上是人们的语言选择与动态的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并以实例说明人物是出于顺应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质世界的需要而选择了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 真实性话语 顺应论 语言选择 交际语境
下载PDF
非真实性话语的人际及语言学习研究
12
作者 李诗颖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非真实性话语是日常人际交往中频繁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一方面从Buller和Burgoon(1996)的人际欺骗理论分析非真实性话语,另一方面将非真实性话语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潜在联系。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人际欺骗理论 语言学习
下载PDF
以顺应论阐释《老友记》中的非真实性话语
13
作者 王鑫童 《海外英语》 2011年第3X期255-256,共2页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简称DEC)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并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人物在言语行为中...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简称DEC)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并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人物在言语行为中非真实性话语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得出,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的运用,正是为了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希望能够为《老友记》及其他相似情景喜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顺应性理论 语言选择 语用策略
下载PDF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被引量:74
14
作者 何自然 张淑玲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31,共7页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 简称 DEC)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语用学。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之后,试用 Ver...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 简称 DEC)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语用学。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之后,试用 Verschueren 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 DEC 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最后指出它们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DEC 语用策略 言语行为 顺应理论 IMT 信息调节理论 语用学
原文传递
《红楼梦》人物非真实性话语语用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毓锋 丁林梅 《中国外语》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简称DEC)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之后,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钱冠连的"三带一"理论分析《红楼梦》...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简称DEC)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之后,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钱冠连的"三带一"理论分析《红楼梦》人物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DEC的情况。分析得出,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是它们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是人文网络对语言使用者干涉的结果,有时又是语言美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顺应性理论 “三带一”理论 语言选择
原文传递
顺应理论框架内的非真实性话语研究
16
作者 彭园珍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55-156,共2页
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框架内对此种话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采用的语用策略,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真实性话语 顺应理论 语境 心理 社交 文化
原文传递
小学英语课堂话语真实性探析
17
作者 肖靖怡 《环球慈善》 2022年第5期211-213,共3页
课堂话语既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符号,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材料之一,因此,课堂话语的优劣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以及学生的语言习得效果。英语作为学习他国文化和传播本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课堂话语务必要真实,而小学阶段又是学... 课堂话语既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符号,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材料之一,因此,课堂话语的优劣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以及学生的语言习得效果。英语作为学习他国文化和传播本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课堂话语务必要真实,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接触外国语言文化的萌芽时期,话语的真实与否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前人的研究,从情境真实性、语言真实性、内容真实性三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话语失真的现象进行探析,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语言交际对课堂话语真实性的影响,部分老师教师对课堂的定位存在偏差,此外,师生话语权不平等、教学评价的单一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课堂话语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正确看待课堂,合理定位课堂,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设置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进而改善小学阶段英语课堂话语失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话语真实性 英语交际
下载PDF
英语课堂话语质量和有效课堂的水乳交融
18
作者 卢莉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16期20-21,共2页
教师课堂的话语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互动,关系到课堂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规范性的四个角度观察,去阐述这四项英语教师课堂... 教师课堂的话语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互动,关系到课堂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规范性的四个角度观察,去阐述这四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基本特征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课堂话语真实性 课堂话语的互动性 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课堂话语的规范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