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
1
作者 唐艳林 黄晶 梁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6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134例,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4EBP1表达阳性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乳腺癌患者134例,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4EBP1表达阳性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p-4EBP1表达阳性率为65.67%,高于癌旁组织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TNM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4EBP1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p-4EBP1阳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占比62.50%,高于阴性患者的37.50%(P<0.05);淋巴结转移p-4EBP1阳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占比54.55%,高于阴性患者的11.76%(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p-4EBP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89,P<0.05),且当淋巴结转移≥4枚时,相关性最显著(r=0.654,P<0.05)。结论:p-4EBP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具有关联性,转移枚数越多,相关性越强,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真核细胞因子4e结合蛋白1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 组织学分级 关联性
下载PDF
mTOR/4EBP1/HIF-1α/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莉 张艳丽 +2 位作者 王秀芳 宋哲 王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生物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0只SPF级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生物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0只SPF级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及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干预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各干预组分别在激发前30 min给予雷帕霉素3 mg/kg腹腔注射或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雾化吸入,对照组和哮喘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于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HIF-1α、VEGF水平;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磷酸化的m TOR及4EBP1(p-m TOR及p-4EBP1)蛋白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p-m TOR、p-4EBP1、HIF-1α、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管及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分泌物增多;BALF中HIF-1α、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p-m TOR、p-4EBP1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哮喘组相比,各干预组气道炎症浸润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BALF中HIF-1α、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p-m TOR、p-4EBP1表达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及两干预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小鼠p-m TOR、p-4EBP1、HIF-1α、VEGF表达水平两两互呈正相关(P<0.05),而对照组及两干预组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哮喘发生时p-m TOR、p-4EBP1、HIF-1α、VEGF可能协同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雷帕霉素能阻断这一过程,可能作为治疗哮喘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哺乳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真核生物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小鼠
原文传递
神经元细胞KCC2、NKCC1及4E-BP1在外伤性癫痫致痫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建辉 张霞 +1 位作者 周键 陈奇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细胞KCC2、NKCC1及4E-BP1在外伤性癫痫致痫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接诊外伤性癫痫患者37例纳入研究组,经手术切除癫痫致癫灶;同期,另选择于单纯脑外伤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分别于脑外伤... 目的探讨神经元细胞KCC2、NKCC1及4E-BP1在外伤性癫痫致痫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接诊外伤性癫痫患者37例纳入研究组,经手术切除癫痫致癫灶;同期,另选择于单纯脑外伤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分别于脑外伤后6 h内手术获取脑组织样本。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外伤性癫痫致癫灶中KCC2、NKCC1、4E-BP1表达,并利用RT-PCR法测定外伤性癫痫致癫灶中KCC2 m RNA、NKCC1 m RNA、4E-BP1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元细胞KCC2相对灰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元细胞NKCC1、4E-BP1相对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T-PCR检测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致癫灶中KCC2 m 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致癫灶中NKCC1 m RNA、4E-BP1 m 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元细胞KCC2、NKCC1及4E-BP1为脑外伤后患者脑组织的组织学改变、癫痫反复发作主要分子机制;KCC2在外伤性癫痫致癫灶中表达异常降低,而神经元细胞NKCC1、4E-BP1的表达异常增高,可以作为外伤性癫痫致痫灶靶向诊断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细胞 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 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1 真核细胞因子4e结合蛋白1 外伤性癫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