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成藏期与动态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刚文哲 王勇 +3 位作者 高岗 娄国泉 沈霞 田志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0-586,共7页
真武油田位于苏北盆地东台拗陷高邮凹陷中南部,是苏北盆地目前已发现油田中最大的一个油田,油田开发时间长、含油面积大、油气富集程度高。该油田位于深凹带南部真2断裂下盘,邻近高邮生烃凹陷,油气主要分布在垛一段、戴二段和戴一段三... 真武油田位于苏北盆地东台拗陷高邮凹陷中南部,是苏北盆地目前已发现油田中最大的一个油田,油田开发时间长、含油面积大、油气富集程度高。该油田位于深凹带南部真2断裂下盘,邻近高邮生烃凹陷,油气主要分布在垛一段、戴二段和戴一段三个层段,阜一段也含油;储集层岩性多为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利用构造演化、原油特征与烃源岩演化、流体包裹体等方法分析了真武油田的成藏期次,结合各种地质要素分析了其动态成藏过程。构造演化史表明,从戴南组沉积开始到盐城组早期断层活动较为强烈,三垛末期地壳抬升,地层遭到剥蚀,先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受破坏,盐城组早期断层仍然继续活动,油气不断进行运移,凹陷继续接受沉积,到盐城组沉积中后期,断层活动基本停止,油气运移速率减慢。后期沉积的地层厚度较大,对油气的保存有利。烃源岩演化史表明,高邮凹陷烃源岩有两期生烃,三垛晚—末期阜二段烃源岩在凹陷内部处于大量生油阶段,该时期阜四段烃源岩未达到生油高峰,只生成少量的油气,所以,应该是阜二段烃源岩主要的排油时期,但由于受到三垛晚期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的油气藏多遭到破坏;盐城组沉积时期,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二次埋深均达到生油高峰,发生二次生烃。真武油田流体包裹体特征明显,主要发育一期流体包裹体,烃类包裹体及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多发育在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只有一个主峰温度区间,与单井地层埋藏史结合发现,油气运移聚集的时期处于垛二段沉积时期,这与构造演化和烃源岩演化反演的成藏期有一定差异。综合各种成藏期分析方法对原油动态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真武油田的油气具有两期成藏,早期主要是阜二段烃源岩在三垛末期之前生油、运移、聚集成藏,但三垛末期的构造抬升破坏了该期形成的油藏;盐城组早中期主要是阜四段烃源岩再次埋深二次生烃、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时期。盐城晚期至今是油气保存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过程 成藏期 真武油田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金华 廖光明 +2 位作者 奥立德 乔力 葛政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111,共4页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是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戴南组和三垛组厚度大、沉积时间长、沉积类型多样等特点,通过对沉积背景和物源方向等分析,开展了沉积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三垛组发育辫状河、曲...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是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戴南组和三垛组厚度大、沉积时间长、沉积类型多样等特点,通过对沉积背景和物源方向等分析,开展了沉积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三垛组发育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陡坡带近岸水下扇5种沉积相,各种沉积相又可划分为多种沉积微相。通过对砂体厚度和粒度特征变化规律等进行分析可知,研究区具有双向三物源特征,即南、北双向均有物源,北部为1个物源,南部分为东南部和西南部2个物源。在研究区沉积相与物源研究的基础上,鉴于戴南组—三垛组沉积过程中双向三物源控制形成了多种沉积相发育的演化模式以及南、北物源转换控制的沉积特征,提出研究区发育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即在戴南组—三垛组沉积时期,研究区的物源由南向北发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双向三物源 戴南组-三垛组 真武油田
下载PDF
江苏真武油田真12块垛一六油组(E_2S_1~6)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少波 谭成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以岩心观察及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测井、录井和油田动态资料 ,研究了真武油田垛一六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 ,认为该区垛一六油组为一套湖退背景下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底部的 C5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 以岩心观察及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测井、录井和油田动态资料 ,研究了真武油田垛一六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 ,认为该区垛一六油组为一套湖退背景下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底部的 C5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上部 C1~ C4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作为储集层出现的主要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心滩、心滩侧缘沉积 ,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沉积 .其次 ,在沉积单元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垛一六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真12断块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微相 相标志 储集层 心滩
下载PDF
真武油田开发后期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4
作者 乔力 姚福来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141-143,共3页
流动单元是横向和纵向上连续的具有相似渗流特征(渗透率、孔隙度和层理)的储集带。将储层细分为流动单元,其意义在于每一个流动单元反映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流动特征。真武油田经过长期的高产稳产,大部分单元已处于油田开发后期,产量递减... 流动单元是横向和纵向上连续的具有相似渗流特征(渗透率、孔隙度和层理)的储集带。将储层细分为流动单元,其意义在于每一个流动单元反映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流动特征。真武油田经过长期的高产稳产,大部分单元已处于油田开发后期,产量递减大。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工作量投入少,递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围绕流动单元的原始定义,综合应用岩心、室内分析化验、测井曲线及储集层物性参数解释等资料,以真武油田为例,认为油田开发后期应循序渐进,从油层的细分对比、沉积微相、储层的渗流特征来进行开发后期的流动单元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储层 真武油田
下载PDF
真武油田微观水驱油模拟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娟 玄中海 《小型油气藏》 2004年第2期37-40,共4页
利用微观光刻模型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真武地区水驱油特征、剩余油分布形态及驱油效率。均质和非均质模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水驱前缘特征、剩余油分布、驱油效率有明显差异。驱油效率与驱替压力有关,一般情况下,驱替压力大,驱... 利用微观光刻模型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真武地区水驱油特征、剩余油分布形态及驱油效率。均质和非均质模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水驱前缘特征、剩余油分布、驱油效率有明显差异。驱油效率与驱替压力有关,一般情况下,驱替压力大,驱油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水驱工艺 模拟技术 剩余油 非均质性 束缚水
下载PDF
真武油田真11块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6
作者 付和俊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5-26,177,共3页
介绍了储层地质建模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采用基于象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 ,建立了真 11块储层的砂体骨架模型和 6个主力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 。
关键词 储集层 地质建模 沉积微相 真武油田
下载PDF
油田开发晚期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研究——以真武油田真11块为例
7
作者 张兆林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7,共2页
流动单元研究为油田开发提供了精细解剖砂体、表征砂体内部非均质性的方法。根据流动单元研究思路 ,利用流动单元具有层次性及不同层次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 ,对油田开发后期以结构要素为基本单位的剩余油研究和井网调整思路等方面进行了... 流动单元研究为油田开发提供了精细解剖砂体、表征砂体内部非均质性的方法。根据流动单元研究思路 ,利用流动单元具有层次性及不同层次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 ,对油田开发后期以结构要素为基本单位的剩余油研究和井网调整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 ,给出了真武油田真 11块Es11层系、Ed3 2 层系的实际应用情况 ,说明利用流动单元可以指导油水井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流动单元 剩余油 真武油田 油田开发
下载PDF
真武油田开发后期综合治理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孙东升 陈志香 《小型油气藏》 2007年第2期39-43,共5页
针对真武油田开发后期面临的剩余油富集区高度分散、老井套损严重、原注采井网破坏严重、产量递减快的现状,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重点认识了内部低级序小断层和隔夹层的分布、数值模拟结合饱和度监测认识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实施特... 针对真武油田开发后期面临的剩余油富集区高度分散、老井套损严重、原注采井网破坏严重、产量递减快的现状,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重点认识了内部低级序小断层和隔夹层的分布、数值模拟结合饱和度监测认识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实施特殊结构井、局部加密调整、注采井网重组、改变液流方向、调整注采结构、滚动扩边等综合治理措施,是改善真武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油田开发 特高含水 剩余油 特殊结构井 注采结构 调整挖潜
下载PDF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9
作者 梁琦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34-134,共1页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属于深凹带,经过了戴南组和三垛组两个沉积期,形成了5种主要的沉积相,这些沉积相随着物源变化、气候变化、断层活动变化以及水体运动变化等沉积环境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展现了不同的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对于油气藏勘探有...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属于深凹带,经过了戴南组和三垛组两个沉积期,形成了5种主要的沉积相,这些沉积相随着物源变化、气候变化、断层活动变化以及水体运动变化等沉积环境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展现了不同的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对于油气藏勘探有重要的研究先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真武油田 沉积相 转换式沉积演化
下载PDF
需求方管理技术在真武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冯上海 《电气时代》 2002年第11期102-102,104-105,共3页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IntegratedResource Planning,IRP)与需求方管理技术(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倡的一种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更能有力地促进经...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IntegratedResource Planning,IRP)与需求方管理技术(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倡的一种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更能有力地促进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真武油田 电力系统 供电 应用 需求方管理技术
下载PDF
《真武油田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通过验收
11
作者 杨鹏 《复杂油气藏》 2014年第2期72-72,共1页
通过3年来的攻关研究,由江苏油田分公司承担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项目《真武油田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2014年4月22日在京顺利通过了验收。该项目完成了不同类型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油藏精细描述、储层时变规律、剩余油潜力评价、... 通过3年来的攻关研究,由江苏油田分公司承担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项目《真武油田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2014年4月22日在京顺利通过了验收。该项目完成了不同类型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油藏精细描述、储层时变规律、剩余油潜力评价、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等多方面的研究,建立了高含水油藏直井和水平井组合开采的经济界限模版。目标区块经过调整,新增了较为可观的可采储量,提高采收率2.2%,并形成了定量评价水淹层的“含水率-电阻率比值法”、超高含水阶段储层参数时变规律研究新方法等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真武油田 水驱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 油藏精细描述 高含水油藏 潜力评价 时变规律
下载PDF
江苏油田真12断块E2s1^6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志英 严学范 +3 位作者 孔祥礼 文光跃 张建良 操成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7-92,共6页
真 12断块 E2 s1 6 是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以岩心、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通过流动单元、隔夹层、渗透率韵律类型等 ,研究与渗透率变化有关的储层非均质性 ,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油藏数模模拟两类剖面和建立不同含水期储... 真 12断块 E2 s1 6 是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以岩心、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通过流动单元、隔夹层、渗透率韵律类型等 ,研究与渗透率变化有关的储层非均质性 ,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油藏数模模拟两类剖面和建立不同含水期储层渗透率模型 ,研究油藏纵向油水运动规律 ,研究剩余油分布 ,为 E2 s1 6 油藏最终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水淹特征 剩余油分布 真武油田 江苏油田 采收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真武特高含水油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桂玲 王善强 朱昔君 《复杂油气藏》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研究认为进入特高含水期的真武油田依然存在剩余油富集区,提出了分类研究、分类治理、改善水驱调整思路。对特高含水单元在精细描述微构造、隔夹层、低序级断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精细挖潜;对中高含水单元在剩余油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实... 研究认为进入特高含水期的真武油田依然存在剩余油富集区,提出了分类研究、分类治理、改善水驱调整思路。对特高含水单元在精细描述微构造、隔夹层、低序级断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精细挖潜;对中高含水单元在剩余油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实施井网完善与重组;对中低含水单元,结合储层改造,实施注采配套完善。通过综合治理,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特高含水 剩余油 改善水驱 综合治理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油田水驱采收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东升 陈坚 潘晓霞 《海洋石油》 CAS 2004年第2期60-63,共4页
在油田水驱采收率评价中 ,存在多项影响因素 ,由于单个因素之间关系复杂 ,甚至有些因素对油田水驱采收率不能给予精确评价 ,即某些因素具有“模糊性”。针对这些因素的模糊性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使评价结果定性、定量化 ,通过在真武油田... 在油田水驱采收率评价中 ,存在多项影响因素 ,由于单个因素之间关系复杂 ,甚至有些因素对油田水驱采收率不能给予精确评价 ,即某些因素具有“模糊性”。针对这些因素的模糊性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使评价结果定性、定量化 ,通过在真武油田水驱采收率评价的应用表明该评判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油田水驱 采收率 潜力评价 真武油田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田的“硬稳定”之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庆辉(文/图) 《中国石化》 2021年第8期38-39,共2页
7月25日,江苏油田针对真武特高含水油藏部署的侧真183井,措施后连续5个多月保持日产油20吨以上,展现了老油田蓬勃向上的活力。截至目前,真武油田累计产油746.4万吨,成为江苏油田累计产油贡献率最高的油田。近三年来,真武油田日产油稳定... 7月25日,江苏油田针对真武特高含水油藏部署的侧真183井,措施后连续5个多月保持日产油20吨以上,展现了老油田蓬勃向上的活力。截至目前,真武油田累计产油746.4万吨,成为江苏油田累计产油贡献率最高的油田。近三年来,真武油田日产油稳定在200吨左右,自然递减率控制在6%以下,采收率由36.4%上升到37.4%,实现特高含水油田产量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 真武油田 自然递减率 日产油 特高含水油田 特高含水油藏 采收率 油田
下载PDF
江苏油田Z35断块聚合物驱试验启动
16
作者 小支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4期46-46,共1页
10月12日,随着掺有一定比例甲醛的清水注入到Z35-6井,真武油田Z35断块聚合物驱试验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江苏油田聚合物驱三次采油工艺正式启动。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江苏油田 试验方案 断块 三次采油工艺 真武油田
下载PDF
辫状河心滩内部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4 位作者 钟思瑛 刘金华 魏晓晴 李媛媛 刘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6-1074,共9页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平面上将心滩分为滩头、滩尾、滩翼和滩中等4个部分,垂向上将心滩序列划分出垂向加积体、落淤层、侧向加积体、垂向加积面和侧向加积面等5种结构,认为"三体两面"为心滩垂向序列的典型内部结构,落淤层和侧积体是影响心滩内部存在较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落淤层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等3种类型,是心滩内部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侧积体与围岩性质差异较大,侧积体的存在加剧心滩内部的非均质性。心滩内部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落淤层发育的滩尾、滩中和侧积体发育的滩翼剩余油较为富集,而注采井和落淤层的匹配程度对剩余油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议注水井应该分布在心滩的滩头位置,而采油井应在心滩的滩尾、滩中和滩翼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心滩 内部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下载PDF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表征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少春 温雅茹 +1 位作者 李媛媛 刘金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以江苏省扬州市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非均质指数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以各小层作为表征单元,以全区井各小层储层属性参数构成评价群体以确定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8个参数进行... 以江苏省扬州市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非均质指数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以各小层作为表征单元,以全区井各小层储层属性参数构成评价群体以确定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8个参数进行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砂岩分布范围内非均质指数主要分布在0.5-0.9之间,呈现中等—较强的非均质性,且非均质指数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展布有较好的相关性;非均质指数对注水开发效果有直接影响,非均质指数大对应的吸水强度较大,驱油效率就越高;非均质指数与水淹程度呈正相关,与剩余油饱和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戴南组二段 数据包络分析 非均质指数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常规量油分离器常数校验方法的优化
19
作者 贺永军 郭鹏 潘义 《石油知识》 2011年第1期39-39,共1页
量油分离器是油气计量的主要器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油井生产出的液、气两相进行分离,并对油井的产液量进行计量。目前真武油田量油分离器每季度冲洗一次.每半年校验一次,校验方法采取的是称水重法。中600分离器的标准常数为2442,... 量油分离器是油气计量的主要器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油井生产出的液、气两相进行分离,并对油井的产液量进行计量。目前真武油田量油分离器每季度冲洗一次.每半年校验一次,校验方法采取的是称水重法。中600分离器的标准常数为2442,但校验出的常数往往与标准常数相差很大,而且有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分离器 校验方法 常数 优化 油气计量 油井生产 真武油田 产液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