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曾志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共6页
-
文摘
作为知识论真理观主要形式之一的融贯论 ,发端于以构造整体论世界观和绝对主义真理体系为时尚的近代哲学。近代融贯论以理性主义为前提 ,坚持真理是以自明观念为基础的理性系统内部诸范畴之间的无矛盾性。在现代哲学中 ,伴随着理性主义在与经验主义的对阵中败北 ,融贯论转而成为经验主义真理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真理被表达为经验知识系统内诸命题之间的相互融贯性。融贯论从唯理论方式向经验论方式转变 ,除了受制于唯理论自身的理论矛盾外 ,也从另一个方面突显了符合论之作为经验论真理惟一选择的不可靠性和局限性。
-
关键词
知识论
真理融贯论
理性主义
笛卡尔
康德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纽拉特
-
分类号
B023.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简论真理的两个尺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中立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6年第5期16-18,15,共4页
-
文摘
真理符合论和真理融贯论,是哲学史上两种(其实应为三种,还有一种叫真理有效论,因它和本文关系不大,这里暂且不谈它)最有影响的真理理论。所谓符合论,简单地说,就是认为只有和认识对象相符合,正确地反映了认识对象的认识,才是真理。真理融贯论则认为一个陈述(或命题)的真理性在于它和它所在的那个陈述系统(或体系)的无矛盾性;亦即认为只有内部协调融洽。
-
关键词
真理理论
真理融贯论
真理符合论
外在尺度
唯心主义
内在尺度
相符合
真理的对象
无矛盾性
唯物主义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三大真理论在20世纪前半期的重铸与论争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高岑
-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
文摘
真理论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 2 0世纪前半期既是真理符合论、真理实用论和真理融贯论三大真理观在当代哲学基底上重新铸造和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 ,又是三大真理观鼎足而立、激烈论战的时期。这场论战 ,既使三大真理论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同时也使它们的固有缺陷充分暴露。这场论战昭示了这样一个逻辑 :试图以任何一种真理论解决意义和真理问题都是不可能的。
-
关键词
真理论
20世纪前半期
真理符合论
真理实用论
真理融贯论
西方哲学
-
Keywords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
recast and dispute
-
分类号
B023.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黑格尔的“真理观”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冉光芬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ZX027)
-
文摘
在哲学真理观的问题上,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他反对经验主义者所持有的符合论的真理观和理性主义者所主张的融贯论的真理观,坚持整体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不是启示性的,不是现成的结果和固定的形态,而是思有同一,是包含对立面的发展的整体,是用概念进行思维的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
-
关键词
真理观
符合论的真理观
融贯论的真理观
整体论的真理观
-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truth
the truth concept of empiricism
the truth concept of rationalism
the truth concept of overall
-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材料说:一种有效的证据本质寻访方式
- 5
-
-
作者
吴国邦
-
机构
维也纳大学法学院
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9,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007070012)。
-
文摘
证据的两个要素是“言说”与“根据”,一个偶素是“事实”。通过建构证据概念的“专家语料库”发现,关于证据本质的具有可靠论辩价值的观点系“事实说”与“材料说”。它们的区隔标准为“事实”与“根据”的分离命题。“事实说”奠基于“真理符合论”,主张“事实”与“根据”具有同一性。“材料说”奠基于“真理融贯论”,持相反观点。它们潜藏着不同的哲学困境。前者面临的是司法证明中常见或必然遭遇的“主观判断难题”,即对作为“事实”的“根据”无法同“外部世界”全然符合的质疑;后者面临的则是如何对诸融贯真理进行甄选的操作性困难。依照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理论构想,如果将证据化约为“文本”,则步入“反映论”的前提是获得一种具有认知意义的证据。但由内及外的“意义指称论”无法在司法语境中承担这一保证责任,“事实说”也因此失去了后续论证的基础。而“材料说”则能够在“语言游戏”对“语言图像”的包容关系之内,获得“使用论”上的语用意义,并且具备将这种意义推及语用规则的能力,故而可以借助处于“生活形式”之中的证据强弱判断(即司法),获得经语用论真理观改造后的融贯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真理”地位。
-
关键词
证据本质
事实说
材料说
真理符合论
真理融贯论
语言使用论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从法律本质到法律理解的本质:融贯真理观的必要性
- 6
-
-
作者
侯学勇
郑宏雁
-
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方法研究所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出处
《法律方法》
CSSCI
2011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
基金
山东政法学院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司法行为中的证立理念研究》(2010F02B)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实证法学立场上,人们的研究兴趣必定固守于诸如"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而法律诠释学关注的是法律与事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理解法律的本质"这一问题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法学研究应当关注主体性因素的作用。在国家制定法是司法裁判之唯一正当理由的基础上,实证法学坚持分析性真理观,强调从法律规则到司法结论的演绎式逻辑关系;法律诠释学在真理观上坚持融贯性立场,认为司法结论的正当性是由多个理由共同构成的整体所保证的,多个理由之间的融贯支持关系为结论提供正当性保证。融贯论的真理多元立场较为适合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需要,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关键词
法律本质
法律理解的本质
分析性真理
融贯性真理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人工智能对法教义学构成挑战吗?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邓经超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律与伦理》
2020年第1期113-138,共2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庭审实质化语境下法官认知风格的测验及其改善研究”(18CFX0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人工智能的兴起带动了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热潮,但也同时产生了一些未经反思的观点。例如"算法即法律论"以及"人工智能取代论"。对"算法即法律论"的反驳需要从法教义学的认知描述层面来进行,法教义学的概念及原理本质上基于语言的理解。而对语言的理解关键在于产生一种"阅读体验",这是人类思维所独有的特征,因此算法分析无法替代法律语言。对"人工智能取代论"的反驳需要从法教义学的司法实践层面来进行,法律适用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关涉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价值判断,而人工智能无法自主处理价值评价问题。因此人工智能无法彻底取代法官的裁判地位。人工智能的变革是推动法教义学范式转换的契机。通过智能化法律论题目录的设计,法教义学的体系思维得以与日常生活的问题思维相融贯,进而为法教义学的科学属性奠基。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游戏
法教义学
论题目录
真理融贯论
-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D90-053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