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竟陵派“性情”说与“真诗精神”观
1
作者 李永贤 周道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9,共9页
明代诗人对“真诗”的追求多强调主体“性情”之真,他们因对于“性情”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出相异的诗学主张。钟惺、谭元春论“真诗精神”,分别从德性与才性两个方面对主体“性情”提出要求:一、主体德性之正,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不能违... 明代诗人对“真诗”的追求多强调主体“性情”之真,他们因对于“性情”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出相异的诗学主张。钟惺、谭元春论“真诗精神”,分别从德性与才性两个方面对主体“性情”提出要求:一、主体德性之正,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不能违反儒家伦理之道,是对“风雅”精神的继承;二、主体才性之奇,强调诗歌应展现出文采之奇秀与语言之简练,是对道家自然观的阐发。为了获取“真诗精神”,他们认为需要用“养气”的方式涵养主体“性情”,进而通过虚静内心和饱读诗书的路径加以修炼。“养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主体之“性情”与古人相合,德性与才性相融并呈现出“厚”的状态,便构成了“真诗精神”的外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性情 真诗精神 养气
下载PDF
从“真诗”到“真我”:七子派对复古运动的修正与完善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宏远 孟宁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李梦阳倡导复古运动,通过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化典籍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对"当下"文学观、价值观的否定,引导文学走出"当下",回归"历史",获得另一价值和追求。当然,他复古所追求的并不完全是文学效应,更多... 李梦阳倡导复古运动,通过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化典籍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对"当下"文学观、价值观的否定,引导文学走出"当下",回归"历史",获得另一价值和追求。当然,他复古所追求的并不完全是文学效应,更多的则是政治、思想上的诉求,即通过复"古文",掌控文学话语权,以达到复"古道"、转变社会风尚的目的。文学之于李梦阳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其早年倡导复古,崇尚气节,排斥佛教,追求的是文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功能,晚年提倡"真诗在民间",注重的则是文学的艺术功能。李梦阳晚年对"复古"认识的转变尤其是关于"真诗"说的提出,为王世贞的"真我"说奠定了基础。从"真诗"到"真我"表现出七子派对复古运动的不断修正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王世贞 七子派 复古 真诗
下载PDF
“真诗”的探寻:清初明遗民诗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潘承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74,共5页
针对墐钱木偶盛行的诗坛现状,清初遗民诗人接续前人的求索精神,重提“真诗”。真诗的要义,从诗人主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有“真性情”,要“有诸己而后出”,在这方面,他们不仅继承明末公安、竟陵派的合理成分,也弥补二者的严重不足,不仅... 针对墐钱木偶盛行的诗坛现状,清初遗民诗人接续前人的求索精神,重提“真诗”。真诗的要义,从诗人主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有“真性情”,要“有诸己而后出”,在这方面,他们不仅继承明末公安、竟陵派的合理成分,也弥补二者的严重不足,不仅正确地找到真性情之源,也辨证地提出既发愤抒情又苦吟锤炼的性情表现观;从客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发挥和承担当代史的功能和责任,在传统的“以诗证史”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等新说。清初明遗民诗论多方面发展前人,扳正时弊,突破官方诗教的羁縻,既是解读曾经极盛的遗民诗的一个内在因素,自身也是一笔重要理论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明遗民 真诗 诗论
下载PDF
“真诗”概念辨析
4
作者 王炜 戚学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8,共7页
真、真实性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术语,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建构的。明代中期以后,"真"这个词整合、融会到诗学体系之内,李梦阳、王世贞等围绕"真诗"一词提出了多个命题。这些命题承续了"真"的原初义涵... 真、真实性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术语,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建构的。明代中期以后,"真"这个词整合、融会到诗学体系之内,李梦阳、王世贞等围绕"真诗"一词提出了多个命题。这些命题承续了"真"的原初义涵以及指称对象,同时,也完成了对这个词的改造、更新和重构,建构起真与俗、真与情、真与我之间的内在关联,将文本、社会、情志、作家等要素归拢在"真"这个概念的范畴之内。"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词语,"真诗"对应的也不再是某种简单的创作现象。"真诗"成为特定关系构架下的重要概念,形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理论体系。到了20世纪,真、真实性成为文学批评的核心术语,这是中国本土知识统序、文学概念合历史、合逻辑的赓续与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诗 真情 真我 概念重构
下载PDF
钱谦益“真诗”论的内在逻辑及限度
5
作者 管勇 张幼良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4,共10页
钱谦益以"真"论诗,与公安派主张颇似。学界多从影响研究的角度,以"真情"切入钱谦益"真诗"论的阐发,并将其定位为性灵诗学的传承者。通过内在逻辑的仔细梳理,可以发现,钱谦益"真诗"主张有其限度... 钱谦益以"真"论诗,与公安派主张颇似。学界多从影响研究的角度,以"真情"切入钱谦益"真诗"论的阐发,并将其定位为性灵诗学的传承者。通过内在逻辑的仔细梳理,可以发现,钱谦益"真诗"主张有其限度,强调"志足而情生",倡导深厚"学殖"而"养气""充志",表现出儒家精英士人"有为而作"的志意与怀抱,其"真诗"主张指向"救世",与公安派建基于自然人性论的"自适"取向根本有别,亦在学古门径上与七子派、竟陵派迥然相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真诗 内在逻辑 限度 公安派
下载PDF
民间之于真诗:新诗的思考——由“今真诗乃在民间”谈开去
6
作者 刘俐俐 张筱林 《兰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50-52,49,共4页
文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每当社会经济、文化大致呈现相同或相近状态和趋势,文学创作和对创作总结的理论形态也会呈现出某些相同或相近,研究这些现象,也许会获得有益的启示.本文的立意在于,发现明中叶弘治、正德年间及嘉靖前期,即李... 文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每当社会经济、文化大致呈现相同或相近状态和趋势,文学创作和对创作总结的理论形态也会呈现出某些相同或相近,研究这些现象,也许会获得有益的启示.本文的立意在于,发现明中叶弘治、正德年间及嘉靖前期,即李梦阳从事文学活动的时期,与当前的中国经济、文化有诸多相似,而李梦阳的“今真诗乃在民间”的观点的产生原因和寓意,也暗合了当今诗歌发展的某些规律,将两个相距大约五百多年的时代的经济文化文学和文学理论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真诗 文人诗歌 民间诗歌 诗歌发展 民歌 文学思想 新诗 文学创作 明中叶
下载PDF
复古与创新:寻找失落的“真诗”——论明诗的道路及其历史启示
7
作者 谢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6-149,共4页
明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平庸的时代。尽管明代主流诗人或力倡复古 ,或力主创新 ,企图找回失落的“真诗” ,但也未能改变明诗平庸的面貌。究其原因 ,既非明代诗人移情别恋缺乏创作热情 ,也非他们在诗学理论上抱残守缺缺乏创新精神 ,而是宋... 明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平庸的时代。尽管明代主流诗人或力倡复古 ,或力主创新 ,企图找回失落的“真诗” ,但也未能改变明诗平庸的面貌。究其原因 ,既非明代诗人移情别恋缺乏创作热情 ,也非他们在诗学理论上抱残守缺缺乏创新精神 ,而是宋以后中国文化理性成熟童心渐失所致。明代主流诗人以“真诗”为最高境界的种种努力、种种试验 ,就是要拯救宋以后古典诗歌的衰势 ,再现盛唐以上的辉煌 ,但留下的却是平庸的诗作与失败的记录 ,由此可以窥见古典诗歌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诗 真诗 理性
下载PDF
真诗无诗——普希金抒情诗新论
8
作者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2-57,共6页
普希金的抒情诗, 真挚、纯净、简朴。纯净的真情造就了普希金抒情诗简朴的风格, 而简朴的风格又充分体现出感情的纯真。在普希金创作的许多优秀的抒情诗中, 你简直感觉不到诗,你看不到诗人的构思, 分析不出诗人运用了何种高超的艺... 普希金的抒情诗, 真挚、纯净、简朴。纯净的真情造就了普希金抒情诗简朴的风格, 而简朴的风格又充分体现出感情的纯真。在普希金创作的许多优秀的抒情诗中, 你简直感觉不到诗,你看不到诗人的构思, 分析不出诗人运用了何种高超的艺术手法, 也找不到令人叫绝的修辞手段。一切似乎都是本来的样子。而在自然质朴, 平实寻常的字句中, 你又分明感受到了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这就是因为在这些不加修饰,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小诗里,蕴藏着浓厚的否定形式、否定技巧、否定艺术的纯净的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希金 抒情诗 真诗
下载PDF
袁宏道文艺思想中的真诗思想刍议
9
作者 王志钢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4,共2页
本文论述了袁宏道的真诗思想及其直接理论源头,并对真诗思想中体现的文学发展思想及其理论不足以及竟陵派诗人对其理解、接受上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真诗 创作论 文学发展论
下载PDF
现实主义观念下的《中麓画品》——“真诗只在民间”思想对《中麓画品》的影响
10
作者 李盟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1-62,共2页
因为文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接近,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该时代的文化现象,所以文学艺术往往也便成为一个社会最生动的写照,是各种文化内容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也最能体现出时代文化特征的形式。明代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 因为文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接近,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该时代的文化现象,所以文学艺术往往也便成为一个社会最生动的写照,是各种文化内容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也最能体现出时代文化特征的形式。明代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走向现实生活,明代的文学艺术首先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画品 文学艺术 民间 真诗 时代文化特征 中国社会 日常生活
下载PDF
“真诗在民间”——民歌理论发生初探
11
作者 陈良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明代以前,没有正式的民歌理论。受金、元散曲传播到民间的影响,明代的民歌空前发达,引起文人们的高度关注,民歌理论应运而生:王叔武、李开先、冯梦龙等作为民歌理论的奠基者,在“真诗”观念基础上建立的民歌理论,实是中国诗学之真谛。
关键词 民歌 真诗 民歌理论
下载PDF
真情出真诗──评王缓青《天野海郊集》
12
作者 古继堂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63-68,共6页
真情出真诗──评王缓青《天野海郊集》古继堂我与绶青是同乡,都是豫北人。虽然慕名已久。但相见甚晚。1991年春,在桂林全国诗歌座谈会上,首次相遇。一见面,河南人那种内里炽热,外表和善;虽然满腹激情,但只善于用微笑表达;... 真情出真诗──评王缓青《天野海郊集》古继堂我与绶青是同乡,都是豫北人。虽然慕名已久。但相见甚晚。1991年春,在桂林全国诗歌座谈会上,首次相遇。一见面,河南人那种内里炽热,外表和善;虽然满腹激情,但只善于用微笑表达;受人一滴水,报人以涌泉;宁可人负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裕禄 真诗 社会主义道德 精神文明 爱情诗 民族 紫金山天文台 中山陵 道德原则 主题思想
下载PDF
论明七子在诗论复古中对民间“真诗”的发微
13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8-95,共8页
正统诗论是民俗文艺的营养源。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发展史上,这种不同阶层文艺观念的互补,往往是通过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各种文艺见解冲突的形式完成的。越是两层文艺发展得不平衡,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就越激烈,民俗文艺也就越活跃地从... 正统诗论是民俗文艺的营养源。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发展史上,这种不同阶层文艺观念的互补,往往是通过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各种文艺见解冲突的形式完成的。越是两层文艺发展得不平衡,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就越激烈,民俗文艺也就越活跃地从正统诗论中选择养料,丰富自己,直到双方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明七子在诗论复古中对民间“真诗”的发微,与明代中叶民歌理论产生的关系,正好体现了这一过程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七子 李梦阳 明代民歌 真诗 诗论 李东阳 诗歌 复古理论 文艺 “缘情”
下载PDF
真诗人笔下出好诗——读杨泽明《雪域诗笺》
14
作者 高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3-63,共1页
这年头儿,好诗难得读到.能读到一位好朋友的好诗就特别高兴.我指的是杨泽明同志发表在《西南军事文学》今年头一期上的组诗《雪域诗笺》.
关键词 真诗 雪域 军事文学 天人合 表现手法 哲学境界 典型环境 “点” 大自然界 《风景》
下载PDF
从心灵最深处迸发出来的真诗──评张海迪新著《生命的追问》
15
作者 潘涌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57-58,共2页
从心灵最深处迸发出来的真诗──评张海迪新著《生命的追问》潘涌“现在我捧着你的这部书,就像捧着一颗太阳。”──7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举行时张海迪新著《生命的追问》出版座谈会上,八十高龄的当代散文大家刘白羽以沉缓慢... 从心灵最深处迸发出来的真诗──评张海迪新著《生命的追问》潘涌“现在我捧着你的这部书,就像捧着一颗太阳。”──7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举行时张海迪新著《生命的追问》出版座谈会上,八十高龄的当代散文大家刘白羽以沉缓慢的语气对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作如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深处 真诗 生命激情 生命哲学 新著 精神世界 女性主义写作 理想主义 社会教育意义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下载PDF
必有真情,乃有真诗--谈杜甫的《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
作者 郭世欣 《杜甫研究学刊》 1984年第1期96-99,62,共5页
杜生活的时代,正是唐代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历史转折时期。他一生仕途倒,饱经丧乱,历尽了人间的坎。在他四十三岁那一年,爆发了动摇大唐王朝基业的“安史之乱”,唐代社会从此出现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在长安度过了十年穷困生活的杜甫,又... 杜生活的时代,正是唐代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历史转折时期。他一生仕途倒,饱经丧乱,历尽了人间的坎。在他四十三岁那一年,爆发了动摇大唐王朝基业的“安史之乱”,唐代社会从此出现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在长安度过了十年穷困生活的杜甫,又被这场战乱卷进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生活逆境之中。战争给他个人带来了灾难,也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他和人民一起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饱尝了国破家残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王朝 《春望》 真诗 历史转折时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 杜甫 战乱
下载PDF
规范与去规范--由真诗观看李梦阳对复古诗论的开拓
17
作者 尹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27期37-40,198,共5页
李梦阳乃明代前七子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在早年和晚年分别提出过的“复古”诗论和“真诗”理论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过影响,但它们的旨趣已截然不同。一种文艺观念的出现和发展,大多是为了应对某种文化上的需要。李梦阳早期与晚期的持论虽... 李梦阳乃明代前七子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在早年和晚年分别提出过的“复古”诗论和“真诗”理论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过影响,但它们的旨趣已截然不同。一种文艺观念的出现和发展,大多是为了应对某种文化上的需要。李梦阳早期与晚期的持论虽有差异,目的却都是为了纠正文坛的时弊,因此在深层上有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分别是文学上的“规范”与“去规范”。该文试从此种辩证角度来考察李梦阳诗论的“复古”与“真诗”观念,从而讨论李梦阳的“真诗观”对“复古”诗论的内涵所做的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复古 真诗 规范 去规范
下载PDF
谢真诗二首
18
作者 谢真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2年第1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诗歌 儿歌 真诗 包容性 构思 农家 童心 孕育 词语 浇灌
下载PDF
童心血泪写真诗
19
作者 黄炳麟 《语文知识》 1995年第6期11-12,共2页
《儿缆船》诗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光绪十四年(1888)写的,当时他24岁。诗前有段小序:“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船退,连曳儿仆。儿啼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见骨焉。”
关键词 真诗 谭嗣同 童心 入港 缆绳 君子 戊戌 衡阳 光绪 生死
下载PDF
顶真诗·回文诗·回旋诗
20
作者 何中奇 《阅读与写作》 1998年第11期42-44,共3页
旧体格律诗中,有一条清规戒律:即在同一首诗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字(迭词例外)。可是,在一百余体的旧诗中,却有三种诗体,要求将相同的字词或短语重复出现,即顶真诗、回文诗、回旋诗。其一曰“顶真诗”。顶真也叫“顶针”、“联珠”,修辞... 旧体格律诗中,有一条清规戒律:即在同一首诗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字(迭词例外)。可是,在一百余体的旧诗中,却有三种诗体,要求将相同的字词或短语重复出现,即顶真诗、回文诗、回旋诗。其一曰“顶真诗”。顶真也叫“顶针”、“联珠”,修辞学上辞格之一。以诗文前句结尾的字、词、短语,做为下一句的起头,使语句上递下接,吟诵起来,如行云流水,紧凑而生动畅达。而这相同的字词,则象一串珍珠贯串相通,别饶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文诗 真诗 格律诗 字词 诗体 回旋诗 顶针 李白 修辞学 词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