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6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黄昊 王兆民 +7 位作者 程小娟 胡高文 魏伟 熊振开 胡志刚 孙军 谢强龙 张荣珍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晕止吐、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定眩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晕止吐、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定眩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埋豆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血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血管内皮素1(ET-1)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H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ADL评分较对照组回升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VM较对照组增快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RI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NP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ET-1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半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可调节NO和ET-1水平,提高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指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 耳穴埋豆 颗粒
下载PDF
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朱建 王缘 +1 位作者 桑穆惠 范涛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对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中医收治的81例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27例。其中中药组患...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对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中医收治的81例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27例。其中中药组患者服用熄风化痰止眩汤,悬灸组患者采用悬灸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熄风化痰止眩汤及悬灸联合治疗。各组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Berg平衡表(BBS)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脑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和右椎动脉(RVA)]、中医症状积分。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60%(25/27),中药组为70.37%(19/27),悬灸组为74.07%(20/27),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BBS评分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而DARS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联合组BA、LVA、RVA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在联合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结论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后循环血流和眩晕症状,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 熄风化痰止 悬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霞 杨慧 李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0期20-23,共4页
目的 观察眩晕患者采用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两组患... 目的 观察眩晕患者采用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脂与血管内皮素-1(ET-1)、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头痛、眩晕、听力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和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眩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快速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血脂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症 强力定 倍他司汀 脑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46例
4
作者 林靖岚 陈丽芬 +3 位作者 李键邦 黄志豪 陈穗锋 蔡燕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9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剩46例(脱落3例)进行常...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9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剩46例(脱落3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剩4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的中医疗效及残余症状的发生情况。运用眩晕调查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dizziness questionnaire,UCLA-DQ)评估患者的眩晕病情程度。使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的生活影响程度。使用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2个月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65%和80.43%,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头晕、漂浮感、走路不稳的发生数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DHI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HI各项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搏动指数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减轻眩晕症状及程度,降低眩晕对生活影响程度,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麻止 穴位贴敷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手法复位 残余症状 临床疗效 晕症状 生活影响程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从“三无不作眩说”和“因瘀致眩”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5
作者 郑敏 李勇 +1 位作者 董文峰 蒋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476-2479,共4页
眩晕的病机是本虚标实,风(火)、痰、瘀、虚为其致病因素。古人“诸风掉眩”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眩晕最常使用药物的归经为肝经,临床也多从肝风论治眩晕,但五脏六腑皆可致眩,非独肝也。本研究从“三无不作眩说”和“... 眩晕的病机是本虚标实,风(火)、痰、瘀、虚为其致病因素。古人“诸风掉眩”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眩晕最常使用药物的归经为肝经,临床也多从肝风论治眩晕,但五脏六腑皆可致眩,非独肝也。本研究从“三无不作眩说”和“因瘀致眩”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中医药治疗眩晕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三无不作 因瘀致
下载PDF
机场光伏系统对塔台的眩光效应研究
6
作者 岳云涛 王炳铮 +1 位作者 李若凡 马霄鹏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4期59-64,479,共7页
针对机场光伏阵列引起的眩光导致塔台交通管制员的视觉冲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线追踪与图像处理结合的眩光测试评估模型。依据各光伏子模块布置角度复杂、难以准确界定眩光源及发生时间的特点,优化观测点视域仿真方法获得塔台管制员视觉... 针对机场光伏阵列引起的眩光导致塔台交通管制员的视觉冲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线追踪与图像处理结合的眩光测试评估模型。依据各光伏子模块布置角度复杂、难以准确界定眩光源及发生时间的特点,优化观测点视域仿真方法获得塔台管制员视觉图像,利用参数化平台Grasshopper计算眩光概率值及眩光指数值,对比分析光线追踪筛选后的潜在眩光点位及视觉任务区亮度值,以相关规范的阈值要求为依据,结合具体工程案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测试结果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舒适 太阳能光伏 亮度 光概率 光指数
下载PDF
补阳止眩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病眩晕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李 左凤华 闫巍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止眩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阳虚型高血压病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联合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补... 目的:观察补阳止眩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阳虚型高血压病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联合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补阳止眩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眩晕障碍量表(DHI)中躯体(DHIP)、情绪(DHIE)、功能(DHIF)各项评分,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结果:治疗后,2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HI总分及DHIP、DHIE、DHIF评分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VS、VD值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31%,高于对照组82.81%(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止眩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病眩晕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病眩晕症状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阳虚型 补阳止 动态血压 晕障碍量表
下载PDF
天葛定眩方治疗血管源性眩晕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茜 陈志刚 +3 位作者 陈路 高芳 赵迪 任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天葛定眩方治疗血管性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4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天葛定眩方颗粒剂,1剂/d,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3次/d。两组治疗时长均为2周,观... 目的观察天葛定眩方治疗血管性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4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天葛定眩方颗粒剂,1剂/d,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3次/d。两组治疗时长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欧洲眩晕量表、眩晕障碍量表的变化,判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均较前改善(P<0.001),治疗组对中医主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欧洲眩晕量表及眩晕障碍量表总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眩晕障碍量表中,身体评价及情感评价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葛定眩方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均可改善血管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天葛定眩方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同时改善眩晕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葛定 血管性 欧洲晕量表 晕障碍评分量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舒筋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颈源性眩晕痰湿阻络证临床研究
9
作者 刘岳 张朝驹 +5 位作者 何川 李孝林 刘道东 陈洪卫 彭昌华 王华东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观察舒筋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颈源性眩晕痰湿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颈性眩晕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舒筋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2 w,并比较... 目的观察舒筋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颈源性眩晕痰湿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颈性眩晕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舒筋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2 w,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血流动力学指标(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心慌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眩晕症状加重等不良反应。结论舒筋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更有优势,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及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脑部供血,进而改善眩晕、上肢麻木、颈项僵硬疼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 舒筋止 盐酸氟桂利嗪 痰湿阻络证
下载PDF
基于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抑眩宁颗粒干预缺血性眩晕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王福荣 李明坤 +1 位作者 刘志广 马金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787-1792,共6页
目的:探讨抑眩宁颗粒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缺血性眩晕大鼠眩晕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清洁级SD大鼠进行电刺激逃避反射训练3 d后建立缺血性眩晕模型... 目的:探讨抑眩宁颗粒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缺血性眩晕大鼠眩晕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清洁级SD大鼠进行电刺激逃避反射训练3 d后建立缺血性眩晕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抑眩宁颗粒组(6 g/kg)、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抑眩宁颗粒+EX527组(抑眩宁颗粒6 g/kg+EX5275 mg/kg),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7 d;另取16只清洁级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进行造模前训练,仅穿线不结扎)。采用跳台逃避实验测定跳台逃避潜伏期;多普勒激光血流仪测量大鼠前庭神经核组织血流量,计算血流量下降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SIRT1、PGC-1α、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变形、固缩和凋亡,跳台逃避潜伏期、给药后血流量下降率、脑组织MDA、NO、IL-1β、TNF-α含量、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OD活性、SIRT1、PGC-1α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眩宁颗粒组大鼠脑组织凋亡变异的细胞数量减少,胶质周围的正常细胞数量增多,跳台逃避潜伏期、给药后血流量下降率、脑组织MDA、NO、IL-1β、TNF-α含量及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SIRT1、PGC-1α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EX527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严重变形,固缩和凋亡现象明显,跳台逃避潜伏期、给药后血流量下降率、脑组织MDA、NO、IL-1β、TNF-α含量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OD活性、SIRT1、PGC-1α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EX527可逆转抑眩宁颗粒对缺血性眩晕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抑眩宁颗粒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改善缺血性眩晕大鼠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宁颗粒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SIRT1/PGC-1α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开放办公空间智能遮阳百叶天然采光眩光预测模型建构研究
11
作者 骆肇阳 齐轩宁 董琪 《照明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69-80,共12页
在多窗户、多区域的开放办公空间中,利用智能遮阳百叶对天然采光引发的眩光进行调控具有挑战性,既需协同不同区域视觉舒适性最佳,又需考虑不同百叶遮阳形式下的复合影响效应。受惠人工智能技术浪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构有效的眩光预测... 在多窗户、多区域的开放办公空间中,利用智能遮阳百叶对天然采光引发的眩光进行调控具有挑战性,既需协同不同区域视觉舒适性最佳,又需考虑不同百叶遮阳形式下的复合影响效应。受惠人工智能技术浪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构有效的眩光预测模型成为解决开放办公空间智能遮阳百叶眩光调控的有力手段。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相关实验,对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眩光预测模型建构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得出最佳机器学习算法,以实现有效开放办公空间智能遮阳百叶天然采光眩光预测模型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遮阳 光调控 光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天竹定眩汤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舒缩因子水平和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12
作者 李帆 周丽娟 张志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管舒缩因子水平和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管舒缩因子水平和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竹定眩汤辅助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管舒缩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脑神经递质[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IAA、NGF、GAB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5-HIAA、NGF、GAB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竹定眩汤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减轻眩晕症状,调节血管舒缩因子及脑神经递质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竹定 后循环缺血性 血管舒缩因子 脑神经递质
下载PDF
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疗效研究
13
作者 苏玉凤 吕凤娟 +1 位作者 宣翔虎 智勇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竹...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竹定眩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通过彩超检测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相关量表评分、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Berg平衡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 天竹定 “治神调髓”针刺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 脑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清眩降压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黄睿臻 舒佳 +1 位作者 刘艳茹 黄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840-1844,共5页
目的:观察清眩降压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06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按病人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 目的:观察清眩降压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06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按病人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清眩降压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病人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血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舒张压平滑指数(24 h SID)、24 h收缩压平滑指数(24 h SIS)]、心脏重构指标[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量(LVM)]、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相关激素[血清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 DBP、24 h SBP、VST、LVEDD、LVM、LVMI、血清AngⅡ、Renin、AL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4 h SID、24 h SIS、E/A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3%与5.67%,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可控制高血压病人24 h动态血压,减轻临床症状,防止心脏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降压汤 左旋氨氯地平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脏重构
下载PDF
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邵大飞 于迎春 阮永兰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中药组,每组41例。常规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中药组在... 目的:观察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中药组,每组41例。常规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温中定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耳鸣、听力评分、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与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纯音听力与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DHI与TH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纯音听力与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高于常规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听力与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疗效明确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中定 梅尼埃病 痰浊中阻证
下载PDF
基于三维建模测量立体角的统一眩光值检测研究——以某办公室照明系统为例
16
作者 闫加贺 魏硕 +1 位作者 袁天翔 任冕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作为建筑照明系统验收和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统一眩光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阐述了统一眩光值检测的研究现状,在实际检测中,立体角传统测量方法为先测量观察者与灯具相对位置尺寸,再通过公式近似计算结果,存在立体角测量误... 作为建筑照明系统验收和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统一眩光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阐述了统一眩光值检测的研究现状,在实际检测中,立体角传统测量方法为先测量观察者与灯具相对位置尺寸,再通过公式近似计算结果,存在立体角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基于三维建模测量立体角的方法,对某办公室系统的统一眩光值进行了实测,并将眩光源立体角计算公式法和三维建模法两种立体角测量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三维建模法检测更准确的结论,以期提高统一眩光值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立体角 统一光值
下载PDF
自拟定眩汤联合围刺悬灸大椎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郭强 郭玉龙 韩崇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定眩汤联合围刺悬灸大椎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72例颈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意愿按就诊... 目的:探讨自拟定眩汤联合围刺悬灸大椎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72例颈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意愿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芬尼多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定眩汤联合围刺悬灸大椎穴。观察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定眩汤联合围刺悬灸大椎穴治疗颈性眩晕(气血亏虚证)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减轻颈项疼痛程度,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自拟定 围刺 悬灸 大椎穴
下载PDF
健康建筑标准中的眩光评价比较与实例分析
18
作者 慎月强 夏誉 +2 位作者 汪哲弘 洪梅娟 朱腾飞 《照明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健康建筑与照明技术密不可分,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健康建筑照明评价标准,深入分析统一眩光值(Unified Glare Rating,UGR)、不舒适眩光指数(Discomfort Glare Index,DGI)等眩光控制关键指标评价的不同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标准限值要求,并... 健康建筑与照明技术密不可分,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健康建筑照明评价标准,深入分析统一眩光值(Unified Glare Rating,UGR)、不舒适眩光指数(Discomfort Glare Index,DGI)等眩光控制关键指标评价的不同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标准限值要求,并结合典型建筑照明实际案例作进一步测试评价,得出详细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建筑 照明技术 光控制 光评价
下载PDF
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19
作者 王冬梅 尹杰 +1 位作者 马艳华 范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应用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应用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化痰定眩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对比两组治疗后15 d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脑血流速度,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5 d,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PAG)指数、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观察组WBV、PV、HCT、PAG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ACA、MCA及PCA血流速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可改善老年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脑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定 倍他司汀 痰浊上蒙型 脑血流速度
下载PDF
定眩合剂治疗痰瘀阻窍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李乐军 杨崇河 +3 位作者 黄赛忠 李玉梅 王银香 丁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62-2665,共4页
目的:观察定眩合剂治疗痰瘀阻窍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苏州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沛县中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溧阳市中医医院(二... 目的:观察定眩合剂治疗痰瘀阻窍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苏州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沛县中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溧阳市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6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定眩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I较治疗前降低,TCD参数Vs、Vm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T-1较治疗前降低,CGRP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合剂可改善痰瘀阻窍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合剂 痰瘀阻窍证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