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周围性眩晕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司汀组(35例)和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35例)。...目的:评价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周围性眩晕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司汀组(35例)和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35例)。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接受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倍他司汀组患者仅接受倍他司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 voke d pote ntial,BAEP)、前庭功能、血液流变学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BAEP、变温试验、眼震电图和甩头试验(head thrust test,HIT)检查结果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5(8.57%)]也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34.29%(12/35)](P<0.05)。治疗后,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结论:与单用倍他司汀相比,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周围性眩晕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司汀组(35例)和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35例)。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接受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倍他司汀组患者仅接受倍他司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 voke d pote ntial,BAEP)、前庭功能、血液流变学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头晕目眩、倦怠无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异常和眼震评分以及眩晕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BAEP、变温试验、眼震电图和甩头试验(head thrust test,HIT)检查结果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5(8.57%)]也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34.29%(12/35)](P<0.05)。治疗后,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结论:与单用倍他司汀相比,风眩宁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