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国维之“眩惑”说与中西美学传统 |
符晓
|
《晋阳学刊》
CSSCI
|
2016 |
3
|
|
2
|
“媚美”与“眩惑”——叔本华与王国维美学范畴比较之一 |
余学玉
|
《皖西学院学报》
|
2006 |
1
|
|
3
|
王国维“眩惑”说的审美解读 |
蒋继华
|
《阴山学刊》
|
2007 |
1
|
|
4
|
眩惑:一种新文化与旧感觉 |
景凯旋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5
|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
徐佳威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6
|
“媚美与眩惑”——对于叔本华与王国维美学范畴的分析 |
高琼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7
|
谨防驾驶过程中的“心理眩惑” |
缪建军
|
《汽车驾驶员》
|
1999 |
0 |
|
8
|
论王国维的“眩惑” |
吴海明
|
《南腔北调》
|
2017 |
0 |
|
9
|
当代美学的价值危机及其重建 |
周计武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0
|
“艳”范畴在戏曲批评中的积极意义 |
傅涓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1
|
考场快速作文的心理调适 |
陈敏
|
《当代教研论丛》
|
2017 |
0 |
|
12
|
论晚明士人群体的物化审美风尚 |
赵强
|
《中国美学研究》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