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拨云汤联合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钊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7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拨云汤联合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BPPV患者102例,按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自拟拨云汤联合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BPPV患者102例,按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拨云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2,4,8周的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VSS-SF)、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73%比7.84%,P>0.05)。结论自拟拨云汤联合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治疗BPPV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的眩晕障碍程度,降低日常跌倒风险,提高平衡状态和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自拟拨云汤 Brandt-Daroff习服疗法 眩晕障碍程度 平衡状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朝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武陟济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独治疗组... 目的:研究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武陟济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独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独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眩晕障碍量表(DHI)、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眩晕、胸闷心悸、呕吐痰涎、头痛、头重如裹、小便黄、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积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单独治疗组,搏动指数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DHI评分低于单独治疗组,AD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采用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痰浊中阻型 茯苓泽泻汤加味 通络止眩针法 眩晕障碍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